小学生家庭教育论文独家整理10篇之第七篇: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策略
摘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主要讨论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为保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所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一出生,最先接触的就是家庭。即使进入学校学习后,在家庭生活的时间依旧占主要部分。原生家庭的教育会给一个人的一生都打上印记,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尤其如此。
一、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每个孩子刚出生都是一张白纸,在家庭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随时随地存在的。良好的、温馨的、民主和谐的家庭教育,让孩子从小在爱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也会是阳光的、积极的、充满爱的,心理的安全感得到满足。每个人的心理都会对来自外部的评价产生回应,孩子尤其如此。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经常受到父母鼓励、赞扬、夸奖的孩子,往往自信心十足,性格活泼开朗,心理健康向上。
2. 失败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
"一个人知识丰富与否, 思想发展与否、良好习惯养成与否, 家庭教育应负完全的责任。"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反映在孩子的心理健康上。单亲家庭、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以及教育方法极端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出现问题的几率较高。中小学生处在性格和心理发展的形成时期,相对成人来说,心理更加敏感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家庭的不完整,容易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家庭关系紧张、经常吵架的家庭也会让孩子心生焦虑,容易自闭和不愿与人交流;而过分宠爱孩子或者总是用物质奖励孩子考出好成绩的教育方式,也容易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二、家庭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1. 摒弃说教,控制情绪,用情感教育感染孩子
对孩子的教育,身教重于言传,情感教育大于说服教育。有的家长天天教育孩子,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但是却收效甚微。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单纯的、枯燥的说教,无法在孩子心理上形成共鸣,孩子无法理解,甚至还会在心里滋生逆反情绪。这时候,就需要在情感上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当孩子犯错时,严厉的训斥可能比不上一个理解宽容的眼神。允许孩子犯错,但是要努力改正;当孩子受了委屈时,暴跳如雷地评理可能不如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所有的委屈可能都会消散。
情感教育要收到成效,关键的一点是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为人父母也会有很多的不如意。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繁琐、竞争的激烈,往往让很多父母焦头烂额。在外面尽量表现正能量的一面,但是回家后就发泄自己的情绪,更有甚者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这样,很容易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阴影。因为在家庭中,父母的情绪会直接传染给孩子。即使父母从不直接批评孩子,但是,父母终日郁郁寡欢,孩子能快乐吗?孩子的心理能健康吗?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该是温和、乐观、快乐的,孩子耳濡目染,也会形成温和的性格和健康向上的心理。这样,情感教育才是成功的。
2. 加强沟通,学会倾听,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
家庭教育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不畅,导致出现很多的问题。很多家长终日忙于工作和挣钱,不是花巨资把孩子送进各种补习班,就是将孩子全权交给爷爷奶奶带,和孩子之间有效的沟通太少,导致出现很多"问题少年"和孩子的心理问题。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家长就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加强和孩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发现孩子心理上的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家长一定要学会倾听。家长要放下身段,平等地和孩子对话,这样,孩子才会和家长分享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家长也才能听到来自孩子心底的声音。通过倾听,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了解了这些,家长才能根据情况,真正给孩子他想要的,满足孩子的真实诉求,让孩子获得满足感和重视感,身心朝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3. 宽容为本,耐心等待,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不尽相同。有的孩子发育早,思维敏捷,听话懂事,记忆力超群;而有的孩子发育晚,思维迟钝,乖张顽皮,记不住事情。这时候,就要求家长抱着宽容的心态,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等待孩子慢慢成长。
教育孩子等于"牵着蜗牛去散步",可能收效比较慢,无法一时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但应该相信,每一朵花都有它开花的时间,只不过有早有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分攀比、期望过高,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形成负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许有一天,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已经不知不觉地成长了。
总之,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作为家长,必须从小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深刻认识其重要性,遵循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同时,和学校加强沟通,协同合作,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从根本上保障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佩庆。发挥好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N]中国教育报, 2019-04-02 (002)
[2]江绮文。因为悦纳, 彼此接纳, 共同成长--浅谈在悦纳教育下开展家校合作的策略探究[A]教师教育论坛 (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 2019:4
[3]陈歌。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11) :211-212
[4]安金玲。论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文学教育 (下) , 2008 (01) :150-1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从自然状态走向自觉意识,从私人领域过渡到公共领域,愈益受到个体、社会、国家的重视。历经35个春秋,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家庭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正稳步推进家庭教育的法制化进程。家庭教育的法制化是指将家庭教育纳入法...
第二章阿德勒的家庭教育的理论第一节追求优越感的理论一、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阿德勒认为,教育成人,可以归纳为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导向,这点对于儿童也是同样适用的。然而,一些差异仍在两者之间存在,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给他们指导非常重要...
第五章阿德勒的家庭教育观的内容第一节重视儿童的人格教育人格教育常常被认为是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展现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它与人的先天性关联不大,它主要是靠后天的教育培养才形成的,它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惯养成和接受的教育紧密相关...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日显突出,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卢梭认为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应该主动承担起生养和教育儿童的责任,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在《爱弥儿》中,卢梭详细地阐述...
第三章《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内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卢梭重视家庭教育,主张遵循自然法则对儿童进行系统的家庭教育。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作为爱弥儿的家庭教师,...
5.2学校要对小学生全职母亲家庭教育进行科学引导5.2.1家校密切合作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且相互影响,因此,家庭教育需与学校教育密切合作,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一方面,学校老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
在人的一生当中, 学前期的发展无论从质还是量上讲, 都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 该时期也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加强对学前期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视, 对儿童一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智障儿童占比较多,智障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备受社会关注。智障儿童多方面发育迟缓,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怎样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显然,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觑。...
第六章阿德勒的家庭教育观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第一节重视早期家庭教养方式,避免问题儿童的产生除了先天性的器官病变因素之外,所有儿童都具备可以正常发展的生物条件。但是,为什么有的儿童会成为问题儿童呢?阿德勒认为,个体成长的过程受环境与遗传...
本文针对家庭教育中, 亲子沟通之间经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 并对此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以积极改善家长与幼儿间的亲子沟通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