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行为是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行为之一,一般而言,攻击性行为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不仅包括打、抓、撞、踢他人以及抢夺或破坏物品等外部攻击形式,还包括散布谣言、社会排斥、忽视漠视等关系攻击形式。这两种攻击性行为在小学阶段都非常普遍,对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1-3].研究表明,儿童攻击性行为不同性别间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研究结果并未表现出一致性。一些研究认为,男生攻击性行为显着多于女生(P<0.05)[4-6].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儿童攻击性行为不同性别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7-8].有关家庭来源变量上,张丽等(2008)[9]的研究表明,初中和高中学生中,来自农村的学生攻击性行为多于城市学生(P<0.05)。目前,未见有关小学阶段儿童家庭来源差异的研究结果。
在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家庭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家庭因素主要通过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10-11].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对子女抚养和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不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行为倾向,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综合体现。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12-13].研究表明,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养育方式以及对儿童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都可能造成儿童以后的高攻击性[14].父母教养方式除了父亲偏爱被试、母亲偏爱被试与攻击性行为及其各个维度间没有显着相关性外(P>0.05),其他各个维度与攻击性行为均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15].父母采用严厉、惩罚的教育态度易使孩子产生抵触和不满情绪,拒绝、否认则易伤害到孩子,从而导致他们产生攻击性行为[16].由此可见,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甘肃省张掖市公立小学两所,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四年级至六年级儿童 460 名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 460份,回收有效问卷 433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 94.1%.其中,四年级共 31 人,男生 17 人,女生 14 人;五年级共 176 人,男生 113人,女生 63 人;六年级共 226 人,男生 124 人,女生 102 人。来自农村的儿童 244 人,占总人数的 56.4%,来自城市的儿童 189人,占总人数的 43.6%.所有研究对象均能充分理解指导语及问卷项目所表达的含义,平均年龄 11.36 岁。
1.2 研究工具。
1.2.1 Buss-Perry 攻击性量表 采用 Buss 和 Perry 于 1990 年编制的攻击性问卷[17],该问卷包含 4 个维度,分别是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对,共 29 个项目。量表采用 5 点计分,其中1表示“非常不符合”,5 表示“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示攻击性越强。该量表已经成为测定个体攻击性最权威的测量工具之一[18].在本研究中,首先由一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和一名英语专业副教授分别将英文量表的所有项目翻译成中文,然后对两份译稿进一步对照修订以形成最终的施测量表。该量表的 Cronbach'sα 系数为 0.86,分量表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对的Cronbach's α 分别为 0.71,0.51,0.68 和 0.62.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
1.2.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该量表由 Perris 等人于 1980 年编制,包含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两个分量表。父亲教养方式量表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 6 个因子;母亲教养方式量表包括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与否认、惩罚与严厉、偏爱被试 5 个因子。量表共 66 个项目,采用 4 点计分,其中 1表示“从不”,2 表示“偶尔”,3 表示“经常”,4 表示“总是”.该量表父亲教养方式的 6 个因子的同质性信度 0.46~0.85,分半信度0.50~0.88;母亲教养方式的 5 个因子的同质性信度0.75~0.88,分半信度 0.69~0.91.量表有较好的实证效度[19].
1.2.3 程序及数据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由经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为调查员,在被调查班级教师的协助下组织调查。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测试,答完后问卷当场收回。整个测试时间 50~60 分钟。采用 SPSS16.0、AMO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为考察四年级至六年级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征,以性别、家庭来源(农村或城市)为自变量,以儿童攻击性行为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攻击性行为总分,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对分量表上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P<0.05 或 P<0.01)。在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对分量表以及攻击性行为总分上,农村和城市儿童的得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性别和家庭来源的交互作用在敌对分量表上的主效应显着 F(1,429)=4.04,P<0.05,在攻击性行为总分及其他分量表上的主效应均不显着(P>0.05)。
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愤怒和敌对分量表上,性别在城市学生上的简单效应显着 F(1,429)=8.53,P<0.01;在农村学生上的简单效应不显着 F(1,430)=0.07,P>0.05.说明男女生在敌对分量表上的差异受家庭来源的影响,同农村学生比较,城市学生中男生的敌对得分高于女生(P<0.01)。
2.2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测作用。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测作用,分别将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F1)、惩罚与严厉(F2)、过分干涉(F3)、偏爱被试(F4)、拒绝与否认(F5)、过度保护(F6)6 个父亲因子和情感温暖与理解(M1)、过分干涉与保护(M2)、拒绝与否认(M3)、惩罚与严厉(M4)、偏爱被试(M5)5 个母亲因子作为预测变量,以儿童攻击性行为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1~2.
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第一步,F2 进入回归方程,能够显着地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其解释力为 15.2%;第二步,F5进入回归方程,其与 F2 联合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二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联合解释力为 17.2%;第三步,F6 进入回归方程,其与 F2、F5 联合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三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联合解释力为 18.3%.父亲教养方式中的其他因子均未进入回归方程,这说明父亲因子惩罚与严厉(F2)、拒绝与否认(F5)、过度保护(F6)能正向联合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第一步,M3 进入回归方程,能够显着地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其解释力为 15.6%;第二步,M4 进入回归方程,其与 M3 联合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二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联合解释力为 16.8%;第三步,M2 进入回归方程,其与 M3、M4 联合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三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联合解释力为 17.9%.母亲教养方式中的其他因子均未进入回归方程,这说明母亲教养方式的拒绝与否认(M3)、惩罚与严厉(M4)、过度干涉与保护(M2)能正向联合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3 讨论。
攻击性行为是小学阶段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行为,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其开展有效预防和干预。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攻击性行为总分和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对分量表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P<0.05 或 P<0.01),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有研究表明,2~2.5 岁的儿童已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男孩对攻击性行为进行反击是女孩的两倍,男孩不仅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攻击,还有更多的言语攻击[20].简福平(2005)[5]的研究表明,在攻击性行为类型上,男生的攻击性行为水平显着高于女生(P<0.05),从个别因素看,男生的敌意性攻击行为、工具性攻击行为、报复性攻击行为水平显着高于女生(P<0.05)。姚荣英等(2012)[6]的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不论是攻击性行为总分还是各因子分,男生都高于女生(P<0.05),说明性别是影响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这些研究结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本研究还发现,性别和家庭来源的交互作用在愤怒和敌对分量表上比较,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与农村学生相比较,城市男生的敌对得分高于女生(P<0.01),说明男女生在敌对分量表上的差异受家庭来源的影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倾向于使用直接的攻击性行为,如身体攻击、言语谩骂和敌意态度,而女生倾向于间接的攻击性行为。因此,学校的心理卫生工作应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出发分析男女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开展攻击性行为的干预。
在所有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21].本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的 6 个父亲因子对攻击性行为总分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惩罚与严厉(F2)、拒绝与否认(F5)、过度保护(F6)能正向联合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三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联合解释力为18.3%.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的 5 个母亲因子对攻击性行为总分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母亲教养方式的拒绝与否认(M3)、惩罚与严厉(M4)、过度干涉与保护(M2)能联合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三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联合解释力为 17.9%.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有不同的影响。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22].由于受传统家庭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的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惩罚与严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与干涉等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同时,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会成为一种“榜样”,导致子女使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从而产生攻击性行为。本研究揭示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测关系。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提示父母需要改变消极的教养方式,如惩罚与严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与干涉等,以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钟佑洁,李艳华,张进辅。儿童攻击行为的短期追踪干预研究:从社会信息加工的角度[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225-233.
[3]贾守梅,汪玲。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3):379-381.
[4]朱相华,杨永杰,李娇,等。小学生受虐待经历、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人格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72-74.
[5]简福平。小学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特点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5.
父母教养方式很久以来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研究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对其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手段和方法,它是父母教养态度、教养行为和非语言表达的集合,是一种稳定的行为倾向。随着...
对攻击性行为的界定可以从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双方的心理状态和攻击者的攻击目的这两个方面进行定义。...
第三章。结果3.1描述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强迫症状、敌对、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情绪不平衡等心理健康指标的平均值大于2,小于3,且偏向于2,说明这些指标处于轻度与中度之间,且偏向轻度,说明在中学生中上述心理健康指标处于轻...
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和初中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1.3.2国内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和初中生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1.4相关概念的界定1.4.1父母教养方式的含义1.4.2父母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安全感是个体在内心渴望获得稳定、安全的一种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