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探讨

来源:教育观察 作者:刘雨欣,周楠
发布于:2021-11-11 共736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关于教养的论文范文第三篇: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探讨

  摘要:攻击性行为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种常见行为问题,影响儿童未来身心和谐发展。作为儿童成长的直接环境,家庭中的教养方式与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具有相互作用。因此,在梳理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研究后,本研究对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提出已有相关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关键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家庭教养方式;

  作者简介:刘雨欣,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周楠,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攻击性行为概念界定

  对攻击性行为的界定可以从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双方的心理状态和攻击者的攻击目的这两个方面进行定义。一方面,从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双方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出发,攻击性行为可被定义为任何指向另一个体的有意的或者接近有意的伤害行为,攻击者能够预测到该行为对攻击目标的伤害性,被攻击者也能感受到该行为对自身的有害性并试图逃避该行为或动机。[1]另一方面,从攻击性行为目的的角度出发,其可被定义为任何形式的有意伤害或损坏另一生命的行为。[2]总之,这两种攻击性行为都具备四个不可忽视的条件,即潜在的伤害性、行为的有意性、身体的唤醒性以及受害者的厌恶性。[3]

教养.png

  攻击性行为是学前儿童中一种常见的行为问题。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是指侵害他人身体或用言语攻击和侮辱他人的表现。[4]与其他年龄阶段相比,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时间相对短暂、角色不固定并且带有较大的偶然因素。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类型不仅可以根据表现形式进行分类,而且可以根据行为动机进行分类。根据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攻击性行为可以划分为身体攻击(打人、踢人等)、言语攻击(辱骂、嘲讽、起绰号等)和间接攻击(社交孤立、社会排斥等)。[5]根据行为的动机进行分类,攻击性行为可以划分为工具性攻击(目的在于得到或保护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并不是为了伤害别人)和敌意性攻击(以伤害别人为目的所进行的不良行为)。[6]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现状

  (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特征

  真正的攻击性行为最早在儿童两岁时就会产生。[7]4岁儿童中会出现比较稳定的攻击者和被攻击者。[8]在攻击性行为的频率方面,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频率最高,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其攻击性呈下降趋势。[9]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类型上也发生了转变。一般而言,小班儿童的攻击方式大多为较原始、简单、粗糙的动作。而到了中班,儿童的身体攻击方式种类变得更加多样和细致,且上肢与综合性动作会得到明显的发展。大班儿童在动作能力和认知能力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在攻击行为上能够采取隐蔽的方式避免教师的注意。[10]此外,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言语攻击会逐渐多于身体攻击,并成为儿童的主要攻击方式。[11,11]小班儿童更倾向于工具性攻击,大班儿童更多表现为敌意性攻击。[11,11]此外,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性。总体而言,男童攻击性强于女童,包括言语攻击、身体攻击、工具性攻击及敌意性攻击。[6]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在间接攻击性行为上,女孩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行为多于男孩。[12]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儿童个体因素方面,其生理状态、认知水平、情绪和气质等都会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在良好的生理状态下的儿童不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而在不良生理状态下(如患哮喘病、1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儿童攻击性水平会显著高于正常儿童。[13]此外,具有社会认知缺陷的儿童不善于采取非攻击性的人际冲突的解决方案,因此,攻击性行为就成为这类儿童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14]儿童气质特征中的抑制程度越高,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越低。[15]在家庭因素方面,遗传、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等也会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冷漠、残缺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会经常表现出固执、性情古怪、神经质等个性特征,且容易产生攻击行为。[16]不良亲子关系(如冷漠)也是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因素之一。[17]同时,父母的性格特征也会通过遗传的方式表现在孩子的身上,如父母情绪暴躁易激动的子女也容易形成该类型的情绪特征,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18]在社会因素层面,儿童攻击性行为还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以及社会媒体的影响。在积极、和睦友好的文化环境中生长的儿童较少出现攻击行为。[19]社会媒体中的暴力画面也会错误影响儿童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从而导致其产生更多的攻击性行为。[20]

  (三)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方案

  对于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既有综合分析后提出的干预方案,又有针对某一种干预方式进行的深入研究。在综合干预方面,研究者多是从儿童个体、幼儿教师、家庭这三个维度综合提出相关建议。例如,吴霞波提出可以通过对幼儿进行认知智能训练、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正确利用大众传媒对儿童的影响和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21]此外,游戏是学前幼儿主要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一些研究者从游戏角度出发探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方式,并发现正确运用模仿类游戏、象征性游戏、社会交往性游戏,能够取得干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显著成效。[22]其中,沙盘游戏本身的治愈和宣泄功能对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具有一定的帮助。[23]

  三、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个体身心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24]教养方式是家庭系统中的一部分,作为生态系统理论中的微系统,它对儿童的发展起着直接影响。[24]根据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大量的实证研究,学者主要从社会学习、社会认知、精神分析三种途径对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解释。

  (一)基于社会学习取向的影响机制

  社会学习理论是班杜拉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任何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形成的。[25]而攻击行为属于社会行为的一种,也可以通过强化与观察模仿这两种学习机制形成。家庭是学前儿童观察和模仿的第一环境,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通过强化的机制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例如,专制型父母会以暴力强迫的方式制止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但采取强迫的方式却通过负强化使这些不恰当行为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忽视型父母会导致儿童对父母以及他人怀有不信任和敌意的态度,进而强化其攻击性行为。[26]此外,溺爱型教养方式放纵、默认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会让儿童对这种不良行为产生错误的认知,进而强化儿童的攻击性行为。[27]

  除强化作用外,模仿也是导致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班杜拉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中,儿童在观看攻击性行为后在接下来的行为表现中产生了更多的攻击性行为。[28]良好的教养方式将负向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而不良教养方式将正向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由此可以推断,父母的外显攻击性越高,越容易被儿童观察模仿,甚至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29]

  (二)基于社会认知取向的影响机制

  Anderson从社会认知取向提出了攻击性行为的一般模式。[30]该理论基于社会认知取向,代表了攻击行为的最新研究进展,既描述出个体在特定情境下攻击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 又阐明了个体生物因素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个体行为的综合影响。[30]换言之,儿童不良的行为(如攻击行为)可能是发展中的个体特征(如气质)和环境因素(如教养方式)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而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个体特征的形成或发展,进而影响儿童不良行为的发展。

  持这种理论视角的研究者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和人格特质对攻击性行为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并且人格特质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间起中介作用。[31]良好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进而减少攻击性行为,而不良教养方式则会影响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导致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危险因素。[32]西蒙兹比较了双亲是支配性的儿童与双亲是服从性的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发现前者比较顺从、腼腆,而后者则具有反抗和攻击性特点;对双亲是接受型的儿童与双亲是拒绝型的儿童进行比较后发现,前者行为更符合社会要求,而后者则情绪不稳定、冷漠以及具有攻击倾向。[33]溺爱型教养方式和专制型教养方式分别是高服从性教养方式和高支配性教养方式,都不利于儿童良好人格特征的形成,容易激发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此外,不同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自我控制具有预测作用,而自制力、自觉性和坚持性等这些个人特质也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行为。[34]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溺爱型、放任型和专制型教养方式则反之。因此,后三者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民主型教养方式与儿童攻击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相关。[35]

  (三)基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机制

  在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影响下,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攻击性行为是挫折导致的一种行为结果。[36]在勒温著名的玩具实验中,遭遇挫折的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破坏性行为(摔、砸等损坏玩具等)。[37]马利克的搭积木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受挫折的儿童更倾向对他人实施暴力行为进行宣泄从而实现心理平衡。[37]Brown等人认为个体之所以产生攻击性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忽视、拒绝等而衍生的一种生存方式,借以用攻击他人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安全感。[38]杨丽珠等人认为专制型教养方式过度干涉儿童的行为,会使儿童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自卑感等负面心理情绪,进而通过采取攻击性行为的方式来实现内心的平衡。[39]此外,专制型教养方式常常伴随着父母严厉、惩罚、拒绝、否认等态度,而在这种不良亲子关系下生长的儿童容易产生抵触和不满的情绪,导致儿童自尊心的伤害,从而产生攻击性行为。[40]

  四、儿童攻击性行为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机制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儿童的发展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即成人影响着儿童的反应,但儿童生物和社会的特性,即其生理属性也影响着成人的行为。[24]由此得知,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双向的影响关系。此外,家庭系统理论阐明,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变化都会影响其他成员的行为表现。儿童是家庭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父母教养观念和方式会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同时,儿童行为特征和社会性发展水平也会反作用于父母教养观念和教养行为。[41]Bell等人发现儿童的气质特点决定了他们是攻击型特征的儿童还是顺从型特征的儿童,父母在采取教养方式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幼儿的气质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42]不同气质特点对不同教养方式会作出不同反应,父母选择教养方式时会倾向于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来配合儿童的气质类型。儿童在2岁时的外显问题行为可以预测4岁时母亲的惩罚性。[43]Jane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体罚的教养方式易导致儿童产生不良行为,而儿童的这种不良行为又会反作用于父母教养方式,导致不良教养方式(如专制型教养方式)的产生,从而形成紧张的亲子氛围,进一步激发儿童产生不良行为,如此为一个恶性循环。[44]Stevens-Long的研究也证实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活动水平间的关联。一般而言,高活动水平的儿童更容易激发父母采取不良教养方式,即使他们和安静的或中等活动水平的孩子表现出相同行为。[45]

  五、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文认为已有相关文献主要存在两大局限。首先,多数研究者关注的是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影响,而对其他可能的作用机制缺少关注。但在实践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攻击性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如通过影响儿童的人格特征进而导致其产生攻击性行为。因此,研究其中的中介变量对于干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非常有价值的。

  此外,研究者在探究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时,多注重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单向影响,而极少关注儿童攻击性行为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反作用。而对二者双向的相互影响的探究能更好地帮助父母选择恰当的教养方式,从而实现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BUSHMAN B J,ANDERSON C A.Is it time to pull the plug on the hostile versus instrumental aggression dichotomy ?[J].Psychological「eview,2001(1):273-279.

  [2] SHARI MILLER-JOHNSON,JOHN D. COIE ,ANNE MAUMARY-GREMAUD,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peer rejection and aggression and adolescent delinquency severity and type among Afric an American youth[J].Journal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1999(3):137-146.

  [3] CARR A.The handbook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clinical psychology[M] Abingdon:Taylor and Francis,2004:73.

  [4]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337 -362.

  [5]张文新,王益文,鞠玉翠,等。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心理发展教育, 2001(1):12-17.

  [6] HARTUP W W.Aggression in childhoo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J].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4(5):336-41.

  [7]余毅震,史俊霞,吴汉荣。直接和间接攻击行为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1):6-7.

  [8] ALSAKER F D,NAGELE C Bullying in kindergarten and prevention[J]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understanding and addressing bullying,2008(1):230-252

  [9]张文新,张福建,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4):18-22,34.

  [10]李俊3-9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调查[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4):43-46.

  [11]龚顺梅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08:4.

  [11]王馥。幼儿攻击性行为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 1988(4):56-60.

  [12]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J]教育探索, 2002(8):71-73.

  [13] ARSENIO W F,ADAMS E,GOLD J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moral reasoning, and emotion attributions.relations with adolescents'reactive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J] .Child development,2009(6):1739-1755.

  [14]王练幼儿园教师解决儿童冲突的角色分析与思考[J].儿童教育, 2006(5):6-19.

  [15]白传亮4岁儿童气质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20.

  [16]钱雪娟"攻击"后的反思一-儿童 攻击行为的家庭成因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 2004(10):37-38.

  [17]张茜4~ 5岁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及其与家庭因素关系的追踪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3:11.

  [18]贾守梅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系统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3:103.

  [19]王叶,张莉儿童攻击性行为形成的理论解释与影响因素分析[J]儿童发展研究,2017(3):10-15.

  [20]张骞暴力动画片对5~ 6岁儿童攻击性认知的启动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3):265-274.

  [21]吴霞波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9):64-65.

  [22]项小莉游戏活动在纠正儿童攻击性行为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 2019(22):23-25.

  [23]曲亚沙盘游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干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9:13.

  [24]刘杰,会敏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2):250-252.

  [25] GREEN R G. Aggressio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news[M].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83:416.

  [26]陈志霞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343.

  [27]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134.

  [28] BRAD J. BUSHMAN.Violent video games and hostile expectations:a test of 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2(12): 1679-1686.

  [29]陈建文,王滔当前人格研究的基本走向[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4-69.

  [30] ANDERSON C A,CARNAGEY N L.Violent evil and the general aggression model[M].In:Miller G A.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ood andevil.New York: Guilford Publications ,2002:168- 192.

  [31]刘晋红。大学生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与其成就动机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2):157-159.

  [32]赵丹娣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及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4):468-470.

  [33] SYMONDS P M.The dynamic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M] New York:Appleton-Century,1939:50-54.

  [34]邢燕雷执行功能、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主动性及反应性攻击行为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9:21.

  [35] 贾守梅,范娟,汪玲,等。家庭干预对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影响的试验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7(5)-444-447.

  [36]陈立民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2007:41.

  [37]智银利,刘丽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7):43-45.

  [38] BROWN K W,RYAN R M,CRESWELL J D,et al.Beyond me:mindful responses to social threat[M].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8:75-84.

  [39]杨丽珠,宋辉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1):26-30.

  [40] QING Z,ALEXANDRA M,YUN W.The relations of temperamental effortful control and anger/frustration to Chinese children's academicachievement and social adjustment:a longitudinal study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0(1):180-196 .

  [41]李静儿童欺负的家庭影响及干预[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5:16.

  [42] BELL R Q,CHAPMAN M.Child effects in studies using experimental or brief longitudinal approaches to socialization[J] Developmentalpsychology, 1986(5):595-603.

  [43]吕勤,陈会昌,王莉。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 2003(1):125-127.

  [44] JANE B E,PETERS RAY DEV.Physically abusive and nonabusive mothers' perceptions of parenting and child behavior[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1991(3):455-460.

  [45] STEVENS-LONG J.The effect of behavioral context on some aspects of adult disciplinary practice and affect[J] Child development, 1973(3):476-484.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原文出处:刘雨欣,周楠.家庭教养方式与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关系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021,10(36):6-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家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