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陈云财经思想的现实意义研析
【第一章】陈云财经思想对当代的启示研究绪论
【第二章】陈云财经思想的历史演进与主要内容
【第三章】陈云财经思想的基本特点
【4.1 - 4.4】必须正确处理财经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4.5 - 4.7】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
【结语/参考文献】陈云财经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4. 5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完善
对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陈云一贯主张,国家应该在正确的宏观调控下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市场经济。正因为,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都存在微观市场和宏观市场之间的矛盾,陈云一直强调计划经济的作用,多次腔调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而宏观调控则是计划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陈云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论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搞好宏观调控,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刘日新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的改革总的趋势,是逐步缩小经济中的计划调节部分,扩大市场调节,与陈云同志的《计划与市场问题》提纲中的论断大体上是一致的。陈云同志的思想与十四大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提法虽有不同,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十四大精神与陈云思想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陈云的计划思想不但在总体上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一系列重要观点上仍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对当前经济建设仍有重要指导意义。"经济学家何新则说:"我始终认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是用国家计划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不等于非理性的、无政府主义的自由放任。
理性计划安排以及实施宏观调控的原则,与适当宽松的自由市场体制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合理的经济体制。陈云同志的经济著作中,对此有深刻的论述,对我国经济的统筹安排和体制改革方案有大量至今仍有意义的设想和规划。但长期以来,陈云同志实事求是的经济改革思想未得到应有的估价、研究和认识。"目前,关于宏观调控的政策一直以来不断的涌现并逐步完善,比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教育中长期规划等等。这些宏观调控措施就是针对市场经济的不健全而做出的。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从整体来看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期,但是依然有很多问题还有进一步深化,这就继续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之路,使更多的高科技技术注入到经济发展中,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去了解并认识和接受市场经济。
在当前参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我们存在着重大的机遇也有相当的风险。为了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需要国家不断加强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只要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都平行向前发展,国家经济才能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民族企业弱小、民族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加入 WTO 后,又面临着世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强大经济实力的挑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如果不加强理性的计划安排和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任凭国外企业随意进入国内市场,击溃尚未成长起来的民族企业,任凭国内企业的盲目发展和自相残杀,任凭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的扩大等等",则我国经济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发生新的混乱和动荡。这一点,目前实际已有某些迹象。"而这正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期望的。"因此,在这一竞争中,国家必须高度关注指导国民经济政策设计的经济意识,特别要警惕不要被处在国际竞争中潜在对手地位的那种国家所雇佣的经济策士离间和利用。必须警惕他们利用我国经济理论的幼稚性和缺乏识别力,而向我国提供那种意在分解摧毁中国现有国家体制的经济政治改革建议,防止被其诱导和误导。"
4. 6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5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陈云长期主持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在经济领域里的理论贡献举世瞩目。虽然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他并没有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但他的诸多经济思想渗透着丰富的科学发展观,深人研究和正确坚持陈云的经济思想,对于当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陈云把人民生活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经济建设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思想正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广大人民能分享到经济进步带来的成果。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抛弃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忽视人民福利的错误倾向,把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注重经济的发展、消费的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忽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那就等于竭泽而渔。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与陈云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第一,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控制人口增长。陈云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谈到农业增产时说:"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娃娃要少生一点。" 之所以提倡娃娃要少生一点,他在稍前的国务常务会议上作了说明,他说:现在粮食、布匹、学校等紧张,都与人口多且增长快有关系。中国人多,必须提倡节制生育。这是有关经济建设的大问题。可见,陈云早就认识到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为了协调发展,必须节制生育。第二,要把握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幅度。1988 年 10 月 8 日,陈云同中央负责同志谈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时,谈到提高人民生水平,要掌握一定的幅度,要量力而行,要顾及发展。他反复强调:"还是那句话,从全看,第一是吃饭,第二要建设。吃光用光,国家没有希望。吃了之后,还有余力搞生产建设,国家才有希望。只要把握住这一条就好。" 第三,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和经济建设的深人,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陈云强调指出,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把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国策来抓。陈云还提出了从源头抓起的战略措施,"今后办厂必须把处理污染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真正做到防害于先,这是重大问题。"第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节约资源。陈云坚决反对经济的发展以掠夺性使用资源为代价。1988 年 l0 月 8 日,陈云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时,特别提到节约资源问题。他说:"现在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都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一种掠夺式的使用资源的倾向,应当引起重视。"两年后,他在谈到水资源问题时进一步强调指出:"水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大问题。
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水的问题的严重性。" "应该把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治理污水和开发新水源放在不次于粮食、能源的重要位置上,并列入长远规划、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加以实施。"资源的再生是受限制的,过分使用资源、利用资源会导致资源的枯竭,从而使经济的持续发展受阻。因此,我们现在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由此可见,陈云的经济思想在当前的具体情况下,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7 推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构局
2014 年十二月底,***总书记在江苏调研的时候首次提出"四个全面".
在 2015 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正式刊登文章,题为《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因此,***总书记的这一战略思想深入到各个角落。"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陈云同志作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大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人员,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尤其在经济建设中,他的许多思想都与四个全面的构想所契合。
1979 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候,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用"小康"这一次来形容。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二十'小康之家'".由此,"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名词出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他是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短期目标,是广大人民群众向往的生活蓝天。回顾1953 年,陈云同志在主持五年计划时候,就首先对中国国民经济比重、生产力发展水平等重要经济层面做出了详细的、具体的计划。
陈云同志在几十年的领导中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
他对当时不平衡的三大产业结构进行深入的探索,并作出合理的分析和调整规划。
他重视新能源和新型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交通、信息、通讯、原材料等方面的投入,并且坚持对外开放,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有独到的见解。这不仅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前瞻性策略,同时也对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有指导性和借鉴性。
陈云同志曾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就要首先解决政治问题。
尤其是执政党的党风问题,他多次提出要重视党风建设。他指出,党风建设有三层含义,其一是各级党组织要重视,其二就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重视。更要有榜样的力量,真正地、切实地要做到言出必行、身体力行。最后是老党员和老干部的态度问题。即使是退居二线或者是离休、退休的老党员、老干部,不论在何种位置,都不能松懈自己的思想,更不能轻视自己作为党的身份的影响力。一日是党员,就要以身作则,处处以党的原则要求自己。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现在的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的形成。
因此,陈云同志在经济工作中的科学方法和思想路线,不仅在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带来颇多裨益,同时,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现在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的形成。
一、毛泽东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是最早提出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领导人之一。1956年初,在当时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形势下,毛泽东开始逐步把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来。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强...
传统意义上的发展观是以新自由主义为导向,发展政策的目的主要是为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新自由主义认为,人类主体拥有一种普遍的理性行为模式,能够确知自身的利益和需求,按照理性思维做出选择。然而,经济增长的持续,是以如下代价为前提的:我们的环境被...
第1章引言1.1选题依据、学术价值及意义1.1.1选题依据人们在讨论关于发展这个话题时,总有千言万语。发展,是人类社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亦是如此,发展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发展的道路却不总会是风平浪静的,多多...
一、引言源起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并延伸至2010年欧债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时至今日危机的持续影响依然存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4年1月21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7%,虽然较2013年10月的预测...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土地革命时期参与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担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关中分区和绥德地委的领导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这14年时间里,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明确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思想,即以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为重点,从而实现生产力布局优化和各地区共同富裕.它的特点是...
创新体制机制。一要完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从国家角度讲, 要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 加大环境保护统筹协调的力度, 认真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