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探析
【第一章】毛泽东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研究绪论
【第二章】毛泽东农业现代化理论形成的背景及前提
【第三章】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
【第四章】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贡献及局限性
【第五章】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结语/参考文献】毛泽东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观念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三、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
(一)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历程。
1. 土地变革工作标志着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开始生根发芽。
回顾历史,从英国圈地运动,到法国大革命之后的土地新政,不难发现当今众多发达国家的崛起,起初都是以土地所有制变革为踏板的。我国的土地变革工作是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萌发的最直观表现,更是毛泽东探究我国农业发展的起点。
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将主要精力投在了农民革命上,认为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的根源问题。此时的毛泽东虽然没有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已经敏锐地认识到农民对于我国当时革命的助推作用,强调农民这一群体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盟友,并且大胆断言,广大农民的支持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最终胜利的必要前提。而当时我国的农民绝大多数身处困境,他们最为关心的就是生存问题。于是,毛泽东便把我国的实际国情与马克思主义有关土地革命的理论结合到了一起,将废除旧有封建土地所有制锁定为首要任务。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沿用了此前对农民阶级的正确认识,进一步通过土地革命直接调动农民劳作的意向,最大程度地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并且使其积极拥护我党的革命。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在土地变革工作上没有止步不前,继续探究并推行了土地改革运动,还号召农民要自力更生,努力实现自给自足。而我国的乡村政治环境在建国初期仍然有些混乱,夹杂着一定的地域性和独立性特征,甚至存在着宗教势力强于政权力量的现象。土地改革运动则颠覆性地改观了我国农村社会的面貌,打破了旧有的社会等级划分与公共资源占有配比,尤其是重新调整了土地这一重要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利益的杠杆从少数人向多数人倾斜,使得我国广大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其劳动积极性也因此空前高涨。至 1952 年末,土地改革政策全面实现,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变为历史,农民自身价值观念随之不断升华,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也就更加深入民心。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生根发芽,从根源上剔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的切身利益有了制度的保障;在群众基础上解放并发动了农民阶层,我党的政治权威与领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给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政治沃土,我国由此开启了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新篇章。
2. 农业合作化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基本确立。
毛泽东坚持对我国农村进行深入研究,在合理运用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相关论述的同时,批判地继承了前苏联的集体化政策,我国的农业合作化思想便由此成形。农业合作化也被称为农业集体化,是我党领导的一场社会变革,主要通过各类互助合作的方式,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成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集体农业经济。
1953 年,我国的经济状况呈现出了复苏的迹象,我党便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同时,为了消除我国农村的两极分化,避免资本主义对我国农村的侵蚀,毛泽东决定在这个最佳时机将我国农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呼吁我国农民要走出具有封建特性的个体经济,参与有利于农业发展的集体合作的经营方式,并由此提出了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发展计划。
其一,农业合作化需建立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之上。恩格斯曾经有过论述:"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用强制的办法,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对于合作化概念的理解,列宁和恩格斯有着相同的观点,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在部署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要避免粗暴的手段,注重对农民进行启发和示范。就我国农业合作化的问题,毛泽东深刻总结了列宁和恩格斯的先进思想,倡导我国的农业合作化要秉承自愿原则,这与我党的作风更是一脉相承。早在建国之前,毛泽东就曾指出:
"实际上,命令主义地发展合作社,是不能成功的;暂时在形式上发展了,也是不能巩固的。结果是失去信用,妨碍了合作社的发展。"土地改革顺利完成之后,为了能够更进一步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业合作化运动在我国广大农村迅速开展起来,作为我党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极为重视这场运动,反复强调自愿原则不可撼动的地位,认为应对广大劳动农民进行细心的教育和耐心的引导,如若采取强制手段,便是对劳动农民的一种剥削,一旦违背了农民的意愿,农民便会进行反抗,那么农业生产必然会停滞,这与我党的初衷相矛盾,更有背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就此为我国农业合作化制定了重要的策略,提醒具体实施人员要根据农民的觉悟程度来确定合作社的建立速度,并在深刻理解自愿与互利的辨证关系的前提下,大力宣传农业合作化的益处,使农民发现合作确实比单干更有收益,从而自愿加入农业合作化运动当中。
其二,农业合作化应主要依靠贫下中农。毛泽东对我国社会阶层的分析非常到位,十分重视怎样区分敌人和朋友,他还进一步总结出我党能够领导全国人民推翻压迫和剥削,并成功建立新中国的关键,就在于我党竭尽全力团结了一切可行力量。而想要组织我国过亿的个体经济农户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转型,并实现农业技术革新,显然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事情。单靠政府的力量是难以有效应对上述问题的,摆在毛泽东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选对同伴。为了确保我国农业合作化的预期收效得以实现,毛泽东在对我国当时的农村状况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之后,提出了"依靠贫农,巩固地团结中农"的农业合作化阶级策略。贫下中农虽然在土地改革之后分得了土地,但生产资料仍然是短板,他们比富农更加希望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我国农业合作化的铺排就应该最先组织起这些贫下中农,通过他们的积极性来带动整个国家的农业合作化进程。有人误以为拥有较多生产资料的富农应该被给予更多的照顾,毛泽东深刻地批评了这类观点,并强调我国的贫下中农比较多,保证多数人的利益,努力提高底层农民的生活质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出路。尤其当时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较为落后,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发展生产力至关重要,"人多力量大"在此是十分明智的思想。保障贫下中农的切身利益,可以更深层次地巩固我国合作社,最大程度地发展农业合作化。而我国富农数量虽然较少,但往往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思想,他们选择加入合作社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这对于我国农业合作化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因此,毛泽东将这类富农视为团结的对象,并指出:"而目前团结他们的办法之一,就是不要强迫他们入社,侵犯他们的利益。"还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制定了"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的政策。在互助合作的起步时期,有些富农趁机窃取了合作社的领导位置,损害了广大贫下中农的利益。毛泽东极为关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具体走势,并根据最新状况及时提出了相应策略:"在最近几年内,在一切还没有基本上合作化的地区,坚决地不要接收地主和富农加入合作社。在已经基本上合作化了的地区,在那些已经巩固的合作社内,则可以有条件地分批分期地接收那些早已放弃剥削、从事劳动、并且遵守政府法令的原来的地主分子和富农分子加入合作社,参加集体的劳动,并且在劳动中继续改造他们。"其三,农业合作化的成效决定着大机器的使用。20 世纪 50 年代初,我国农业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个体农民很难购置农业机械,更没有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这些最终都会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以及粮食产量的供给不足。毛泽东认真总结了我国工农业的发展关系,认为我国在力求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业集体化、合作化是起点,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是翅膀,并在权衡了前苏联的经验以及我国具体国情之后,于 1955 年提出我国的农业发展要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路线,认为重工业"只有在农业已经形成了合作化的大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才有使用的可能,或者才能大量地使用。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农业方面,在我国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国家内是使农业资本主义化),则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其四,农业合作化需要统筹规划与合理指导。我国的农业合作化是一场艰巨而又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我党的正确领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为了保证我国农业合作化顺利地开展,毛泽东做出了周密详尽的规划,部署所有领导干部分期逐步地落实工作,并且在工作过程中需根据客观状况不断调整计划。毛泽东尤其关注领导的作用,他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生产合作化上来,提高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视程度,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要有及时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良性发展。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兴起的同时,农业合作化的进程也迎来了春天。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更侧重对工业的服务。经过对国内外局势全面而又深刻的分析,毛泽东十分清楚,工业现代化的进步可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而茁壮成长的农业现代化又可以转身为工业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毛泽东用辩证的思维概括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的关系,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也至此宣告确立。
3. 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标志着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已经成熟。
至 1956 年底,我国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但国内工业与农业之间的矛盾激增,加上前苏联同期问题火山喷发般涌现,使得毛泽东更进一步对农业问题进行了思索和总结。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和机械化可以说是我国农业初步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四化",毛泽东则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坚持将农业机械化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任务,并且强调机械化是我国农业最为根本的出路。而作为农业现代化重要内容之一的农业机械化,实质上就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机械设备、管理方法、营销策略等替代传统农业的短板,进而实现新型农业的高效率以及高效益。
建国初期,我国的物质基础非常薄弱,机械化程度也相当落后,工农业的发展直至 1953 年才迎来春光。毛泽东于 1955 年首次提出要在 25 年内基本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且号召全党为这个宏伟目标努力奋斗。反观其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进程,一般都经历了 30 年上下的时间,所以毛泽东为我国农业机械化设定的 25 年时间要求,在没有天灾人祸的大环境下是比较可行的。同时,毛泽东也意识到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步跨越,提议将建设与发展的天平逐渐向技术革新倾斜。主要的途径就是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设备,并且在一切条件允许的地方使用机械进行生产。毛泽东"勤试验善比较,先改良后创造"的生产工具革新思想可谓是深入人心,使机械化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到了稳步的推广。在 1958 年 3 月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要求全国各地着眼实际情况,努力做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而后,为了能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速度,毛泽东随后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以及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犯了左倾的错误。这种急于求成、过分冒进的做法阻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建设与发展,之后的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等运动,破坏了我国工农业的正常发展,给我国农业带来极为惨痛的负面影响,致使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未被贯彻落实。毛泽东及时地发现了问题所在,深刻地反思了前一阶段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可以拔苗助长,并且在广泛研讨和反复思考之后,及时做出了重要调整,提出了"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的战略思想,我国农业机械化重新步入了正途。为了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目标,毛泽东还首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思想,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以及国防现代化,196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更是将农业现代化置于四个现代化之首。毛泽东把农业现代化放在首要位置,是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农业现代化直接支撑着我国整体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深刻的基础性作用。纵观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毛泽东极为谨慎地设定了战略目标,统筹地规划了具体方针政策的落实步骤,具体归纳如下。
其一,要从国家的角度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程度以及扶持力度。我国已经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并且相应地建立健全了宏观管理政策体系,使得配套措施以及操作手段得以顺利落实,在规章制度上确保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空间。而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时,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农业机械购置的补贴力度,在中期阶段为机械生产的推广成功助力。除此之外,基金和优惠贷款等方式,也在社会领域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以上做法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农民的生产负担,激发农民进行机械生产的热情,从而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业效率的最终目的。
其二,要扩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国家之间的交流,使农业机械化不断汇聚精华。在严格把关的前提之下,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用以进一步完善自身体系构建。政府还应该鼓励优势农业机械化技术以及产品的输出,以便扩大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国际份额,增加对外资的利用。同时也积极吸纳国外的先进农资企业来华投资,进而全面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国际竞争力。
其三,要走节约型农业机械化路线。粗放型的农业生产会浪费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严重违反了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为此,我国选择了节约型的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方式,并根据需求层次的不同来集成配套技术,以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高品质与高效益。首先,需要构建节约型农耕体系,大力推行保护型耕作,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循环自净功能,尽可能减少机械消耗。其次,应该合理调配机械化生产,以顺应自然规律为前提适当应用机械劳动,营造大自然与机械相配合的良好生产状态。最后,鼓励优化农业机械,定期保养生产工具的同时,也要坚持创造具有现实意义的设备,以确保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可用性与易用性。
其四,要推广农业机械使用技术与相关知识。人类是具体劳动行为的直接参与者,无论农业机械先进到什么程度,也得由农民来进行实际操作。如果农民无法有效领悟相关知识,势必会对高新科技产生抵触情绪,那么农业发展又将回退到手工主导生产的时代。因此,需要使农民了解具体设备的用途,并且掌握相应的使用方法。
毛泽东曾经混淆过"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但这正是毛泽东逐步研究农业问题的具体体现。"机械化"是科技创新的实际途径,"现代化"则应该是人类价值观中的一种理想状态,不同时期的社会对于"现代化"的定义存在着差异。就现今社会而言,"现代化"的标准并非只有对机械的要求,在一些软件服务以及管理经验方面同样闪烁着"现代化"的标记,而这些在上世纪 50 年代是极为罕见的。所以,毛泽东有关农业机械化的理论应该是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我国所处环境中,"机械化"可以被视为短期内追求的"现代化".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较之传统农业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毛泽东深知农业机械化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其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成熟更是对我国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机械劳作渗透到了众多农业生产的环节当中,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也随之一路攀升。
(二)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在指挥我国农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先进科学的方针策略,这便是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
毛泽东将农业现代化置于"四个现代化"之首,并且不止一次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是基于我国国情对经济建设的精妙布局。
在 1949 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对我国当时的经济状况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中国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这是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的,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这反映出,当时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十分落后,零散的农业经济模式致使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民都处于困境之中。毛泽东还强调:"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现在,要着重宣传农业。"这说明,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农业更加应该被予以重视。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农业上不去,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由此可以看出,农业直接关系着民生,同时还为工业生产供给原材料,是绝对不可以被忽略的产业。如果农业状况达不到一定预期,我国这样的泱泱大国就将会失去生存的主动性。随后,毛泽东还表示:"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这不仅是对工业与农业的辩证分析,更是站在时代背景下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梳理出工业与农业的内在关系。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布局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发展农业社会化大生产,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可以使我国国民经济的根蒂更加坚固。
2. 农业合作化是我国农业建设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倡导在我国实行农业合作化,为正处迷雾中的农民矗立了一盏明灯,不仅体现了社会制度方面的改革,还为随后的现代化建设铸就了夯实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会通过相关政策的落实直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具体的工作就是以土地集体所有制取代私有制。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曾经论证:"单是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种团结农民并且改造农村的做法,是无产阶级吸纳农民阶级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策略。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就已闪现,在 1943 年《组织起来》的讲话中,他断言:"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依据列宁所说,就是经过合作社。"当时身处解放区的部分农民,已经自发组织起了各类初级的合作社,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毛泽东认为,合作社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向,于是他提出:"对于个体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搞互助合作,办合作社,这不仅是个方向,而且是当前的任务。"我国政府对合作社的支持立场十分明确,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力度,力求进一步深化农业互助合作运动。
至 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建立了农业生产资料公有制,终结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私有制,我国农村一片欣欣向荣。
毛泽东坚信,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废除之后,合作化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更是完成我国农业建设的必要条件。
3.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
在农业合作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且出现问题与困惑的时候,农业机械化就成为了我国谋求兴盛的出路。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言:"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这直接阐释了机器对于生产力提高的关键作用,生产工具的先进与否体现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则标志着农业现代化的具体程度。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实质就在于,用高新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力。正像毛泽东所阐述:"什么是生产力呢?除人力以外就是机器。"在我国农业合作化日渐成熟之后,毛泽东便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农业机械化上。机械化是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主旨,农业现代化需要机械化的支撑,毛泽东更是在 1959 年的《党内通信》中断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有十年时间。"至此,大面积铺开机器生产,高效改观农村经济面貌,成为了我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毛泽东在过渡时期指出,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增多的生活需求,提升大众百姓的生活质量,并最终进一步确保我国政权的稳定,我国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各类先进机器进行劳动生产,同时大规模地制造各类工农业产品。
农业机械化呈现出了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巨大创新,并且在新的历史时期拿过了农业发展的接力棒,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蓄力。
4. 农业科技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妥善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是我党在建国后巩固新政权的重要支点,而我国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还不能给经济建设和国民生活提供稳定保障,处理这一难题的最佳对策就是着力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作为新中国第一任领导人的毛泽东,十分清楚自古以来的封建小农经济严重地束缚着我国农业进取的脚步,并且深信推行农业科技化可以为我国农业铺排一条宽广平坦的大路。农业科技化是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高级环节,注重以最小的人力物力为代价,同时运用前沿的科学技术进行农业劳作,并且最终收获可观的农业产量。为了使农业科技化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经久动力,毛泽东提出了以下要求。
其一,要建立农业研究机构以及培训学校。在农业科研方面,我国应该具有自主能力,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地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那么农研机构以及学校的建立就势在必行。随后,在毛泽东的倡导和指挥下,中国农业科学院顺利建成,我国各地也迅速成立了一批农业科研机构以及培训学校,我国农业研究以及推广的浪潮空前盛大,在神州大地席卷开来。
其二,要总结大自然以及农业生产的规律,并且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农业劳作。
我国古代农业没有先进科技的支撑,但农民十分注意观察并总结大自然以及农业生产的规律,使得我国农业文明的光芒灿烂夺目。而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现代社会的农业劳作无法脱离这些内在规律,软硬相伴、理论结合实践是农业科技化的精髓所在。
其三,要合理增加生产资料,科学运用种植技术。广大农民进行耕作的时候,一定要掌握适度原则,在收益明显的方面应合理增加生产资料的使用,切忌不顾后果、盲目投入的行为。毛泽东更是不止一次强调科学务农的重要性,认为良种繁育、小株密植、精耕细作、增加复种面积等科学种植技术,是农业产出最大化的夯实保障。
其四,要任用卓越的领导干部,运用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方法。领导的学识与见解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工作的具体走势,选拔培养热爱农村、了解农村的人才并予以重用,将会从正面提升我国农业进步的动力。毛泽东还要求所有领导干部要积极完善自我,通过具体实践积累宝贵经验,并在深刻探究和完整总结之后,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调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提高农业生产力必定是我国建设与发展的首要任务。而农业合作化在制度层面保障农业机械化得以实现,相对提高了个体农民的生产能力。同时,农业机械化又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所积成果,紧密地团结着农民阶层。虽然前苏联的农业是先有了一定的机械化色彩,之后才出现的合作化,但毛泽东为我国设计了一条具有自己特点的路线,先合作后机械的思想应运而生。西方资本主义通过工场分工形成新生产力的做法使毛泽东联想到,我国的合作社同样可以凭借集体经营形成新的生产力,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伟业。针对随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毛泽东及时调整并且强调农业现代化的侧重点要逐渐从合作化过渡到机械化上来,他还对此进行了更深一层的解释,工业的蓬勃发展将会给农民供给成千上万的农业机器,促使农民在集体农场中协作劳动,并最终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建设共同奉献力量。农业合作化与农业机械化都是较之旧有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而言的,具有一定的时代烙印。而农业科技化是一个动态概念,我们无法对其做出一个永久的定义。在不同时代标准的衡量之下,农业科技化始终是农业现代化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并时刻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毛泽东农业科技化思想是毛泽东对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长远计划,是站在农业文明古国的立场对当今窘迫的反思。科技化势必会给农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并且提速物质条件的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科技化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受众感觉不到科技的存在,农业现代化怀揣科技化信念的走向将会是永无止境的。
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完成了剥夺剥夺者以及镇压了他们的反抗后,从当时苏俄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出发,竭尽全力寻找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总任务的具体道路和方法,新经济政策应时应需在苏俄开始实施。...
结语张培刚先生是一位跨越两个世纪的经济学家。他曾经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花费大量时间、心血撰写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提出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使他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他中断了约30年的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后,他为适...
以舒马赫(Schumacher)为代表的中间技术思想是针对发展中国家选择合适的工业化道路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对此展开的探讨一直没有中断,许多重要的报刊、杂志(如theFebruaryCenterMagazine、Resur-genceMagazine、theObserver、Mana...
引言《国富论》是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于1776年的经典经济学巨着,在经济学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有着西方经济学圣经之称,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全...
结语无论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去评价,还是以当代的思维去研究,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光芒都是无法被遮盖的。现阶段,对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进行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研讨了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形成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当代评述,并且...
在《国富论》中,斯密在第二篇第三章中论述了生产劳动。他认为有一种劳动投入在劳动对象上能增加它的价值,可以生产价值,因此称之为生产性劳动。制造业工人的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因为它把维持自身生活所需的价值与产生雇主利润的价值加在了原材料的价值上...
第三章李先念经济思想的内容与特色一、李先念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一)财政经济思想1、对财政工作的总体认识财政经济思想是李先念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李先念认为:把财贸工作比作是人体的循环系统,人一时一刻不能离开血液循环,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也...
祝世康(1901--1982),学名廷模,字尧人,笔名鲁膺,江苏无锡人。1920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后赴美留学,主修经济学,先后获理财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一度在国民政府任职。1937年抗战爆发后,祝世康积极参加各种爱国民主运动,在其担任...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是世界经济思想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从全球视野出发,才能明确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历史方位和丰富内涵,才能充分展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对世界经济思想文明成果的吸纳和对世界经济思想发展的贡献,凸显对人类文明互鉴的关注与思考。...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在平常语境中,群众用来指代与官员、领导相对应的普通民众群体。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语境中,群众主要是指剥削者、压迫者以外的人群,它们具有推翻剥削和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