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军事教育论文 >

分析加强军事院校法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来源:西部素质教育; 作者:武玮迪.
发布于:2018-12-24 共4157字

  摘要:为了加强军事院校的法制教育, 文章阐述了加强军事院校法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分析了军事院校法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指出了提升军事院校法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包括准确定位法治教育, 扩大法制教育规模, 更新法治教育模式。

  关键词:军事院校; 法治教育; 法制化水平;

军事院校;

  随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一个新时代, 强军兴军也将开创新局面。军队“脖子以下”的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 院校在此次改革中从人员编制到教学定位都有重大调整。中央军委在《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 “在全军深入开展法治教育训练”[1]。这表明, 军队院校作为培养新形势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主要基地, 能否增强其法治教育实效性, 引导广大官兵把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是“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能否稳步推进的关键因素之一, 也是院校改革之后教学定位必然考虑的方面之一。

  一、军事院校法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 保障军人职业发展

  法律作为当下主要的社会规范, 时刻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也保障着人们的职业发展。军事院校要充分认识法治信仰的确立、法治思维的培养、法治精神的弘扬对每位军人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军人如果只有出色的业务能力, 但缺乏基本的法治思维, 不会用“规则意识”指导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则很容易无法正确发挥自己的才能, 成为军队乃至国家发展的阻碍, 也为自身的发展留下隐患[2]。

  (二) 指引院校“再出发”方向

  军事院校改革后“再出发”, 要找准自我定位。军事院校主业是教学, 这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变的。全军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 此时越是头绪繁杂, 越应坚持依法办事。以增强军队法治教育实效性为“车头”, 突出院校在法治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和突出作用。一方面, 对于传统的文科类军事院校, 应该增强法治教育实效性, 这是其教学的应有之义。因此, 在改革之后更应得到强化, 方能符合军队对此类院校的要求。另一方面, 对于指挥类、技术类军事院校, 也应当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学规划, 以此提升全军各类人员的法治理念, 防止“越守法越被边缘化”的不良现象。

  (三) 提升军队法治化水平

  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 决定着这个社会“法治化”的水平。作为“穿着军服的公民”, 军人的法律意识提高了, 法律素养增强了, 才能做到将不法行为消灭的萌芽期, 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开展工作, 提高我国军队的法治化水平。军事院校既培养未来的指挥官, 又承担着当下军官短期培训的职责;既是依法治军理念最具体的教育者, 又是最现实的传播者;教育对象既有基层主管, 又有机关领导。他们的法治素养关乎部队的法治建设和战斗力生成, 直接影响我国军队未来的法治化水平。因此, 必须在提升军队院校法治教育实效性上下狠功夫、花大力气, 为军队现代化、规模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军事院校法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同志曾指出, “机遇与挑战相互交织。”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为我国军事院校发展指明了方向, 许多院校纷纷提出了“搞好法治教育”的口号, 但同时也要看到部分院校在法治教育中面临的困境[3]。

  (一) 法治教育内涵理解不到位

  一是对“法治”的理解较为简单。有的军事院校思想僵化, 将“法治”简单宣传为令行禁止, 表现为重义务轻权利的现象, 忽略了法律具有权利义务对等性, 给学员留下了“法律只是用来限制自由”的片面印象, 长此以往, 学员不免产生抵触情绪。二是对“法治”的理解片面。有的军事院校甚至直接将“法治”等同于部队条令条例的遵守, 认为只要作风建设搞好了, 法治教育就搞好了。这显然过分缩小了“法治”的内涵, 事实上它不仅包含背记军队的条令条例, 更是指对国家法律的学习和理解。这种对法治教育内涵理解不到位, 让学生在思想上无法对“依法治军”这一理念有全新的认识, 行动上也就缺乏主观能动性。

  (二) 法治教育目标设定有偏

  一是理论深入不够。部分军事院校法治教育仍将教学目标停留在记背法条层面, 课堂上教员们仅让学员知晓“是什么”而不讲明白“为什么”, 对法律的了解仅停留在字面上, 对条文背后的法理所蕴含的价值导向不做深入讲解。这种顾表失里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并不能对法条背后的立法理念进行深入领悟和学习。二是实践教学缺乏。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 法治教育停留在课堂内依旧是多数院校的教学模式, 并没有将法治教育深入学员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 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与学的互动。缺少足够的案例研习和实践经验, 难以形成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行为三者的联动促进。

  (三) 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教学安排偏少。《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部分军校本科教育中开设的唯一涉及法律知识的课程, 而这门课程法律部分的教学课时往往又被思想政治教育占用, 这样的状况无法保证法治教育的质量。教员们只好蜻蜓点水式的教学, 导致许多重要的法律条文无暇顾及, 更别提讲解条文背后的法理价值了。二是教育机构设置缺位。部分文科类院校并未设置法学教研室, 指挥类、技术类院校没有专业的法学教员, 法治教育被当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讲授。这样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置无法保证法治教育的开展。

  三、提升军事院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的措施

  古人云:“法立于上, 教弘于下。”所以, 军事院校在推进军队法治教育的进程中, 起着导航和助推的作用。因此, 军事院校应多方面齐头并进, 切实提升军事院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 准确定位军事院校法治教育

  一是准确定位新形势下法治教育的目标。“只有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 才是牢不可破的法治。”习总书记的这句话, 准确定位了法治教育的目标。在新形势下, 院校不应该再把法治教育当成简单的普法教育, 而应该将重点放在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养成上。因此, 院校要加强理论教育, 增加案例研讨, 补充实践教学, 培养学员“自己思考自己解决”的能力。院校必须意识到, 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养成, 不可以仅了解条文规定是什么, 遇到问题怎么做, 还必须了解主要法律条文背后的法理依据, 从而认识到法律所倡导和保护的价值观。二是找准新形势下法治教育的地位。全面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大势所趋, 也是历史的选择。在此背景下, 法治教育不再是军队院校闲则授之、忙则弃之的一项任务。各院校应提升法治教育的地位, 增设法学课程, 强大师资力量, 将法治教育作为教学成绩考核的重要评判标准。同时, 针对法治教育可有可无的观点要进行清理整顿, 彻底改变法治教育地位低下的陈旧格局。

  (二) 扩大军事院校法治教育规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 “强化官兵法治理念和法治素养, 把法律知识学习列为军队院校学员必修课。”为此, 院校应该合理制定培养计划, 系统化地推进法治教育。法治教育的规模应该扩大至每个军事院校, 而军事法学学科建设也应走在院校改革前列。院校着力培养军事法学专业人才, 及时为我军输送既熟悉部队生活, 又掌握法学理论和法律程序的军事法人才。一是初级院校着重解决学生法治观念淡薄问题。此类院校应加强法学基础教育, 让学生步入军营之初就接受法学理论教育, 让法治的种子在学员“兵之初”就扎根于心。就课程设置而言, 重点讲授宪法学、法理学、国防法等基础学科, 并将《物权法》《婚姻法》等与官兵个人利益密不可分的法律和《武装冲突法》《国际法》中与军事任务息息相关的部分作为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在课程教学中, 要仔细领会习主席关于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重要讲话精神, 让学员意识到法治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二是中级院校重在理论联系实际, 让法治教育与部队训练管理相结合。课程设置方面, 考虑到教学对象一般都是有过部队经历的在职干部, 所以应坚持问题导向, 多采用军事训练和管理的实例教学。一方面, 针对训练中命令与法律偶发的矛盾, 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做法;另一方面, 针对管理上领导以权代法, 规则意识不强的问题, 强化正当程序的价值, 提升师旅团主官的法治素养。三是高级院校重在解决“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决策实施过程中运行机制法治化的问题。就课程设置而言, 应重点讲授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军事法治实施体系、军事法治监督体系、军事法治保障体系这四大体系的丰富内涵和逻辑关系, 并由此探求在新的军队领导和指挥体系下建设法治军队的道路, 在顶层设计中彰显法治决心。

  (三) 更新军事院校法治教育模式

  一是教学内容上更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从国土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对海外的国家利益的维护, 给我军提出了新要求。军事力量要想走出国门, 必然会受到传统强国的干预和阻挠。此时正迫切需要国际军事法人才, 因此, 军事院校也应将此方向人才培养作为增强实效性的重要措施。教学上应当与国际军事法理论前沿对接, 研究热门问题, 关注世界时事, 讨论现实问题, 增加国际学者之间的交流, 做到与时俱进, 与世共思。二是教学形式上创新。法治教育应当突出参与性、互动性, 从“想要学员知道什么”转为“学员想要知道什么”。一方面, 突出军事院校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员的能动性, 鼓励自主举办经典案例讲坛、时事热点辩论、模拟法庭竞赛、拍摄法治教育DV等新方式,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增强学习积极性, 提高思维活跃度, 将创新思维带到法律学习中。另一方面, 还应当重视法治教育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习主席在全军政工会上指出, 要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法治教育也应当构建网络化载体和形式, 比如, 依托全军政工网开展法治栏目电视、报刊、网站建设, 采用网络微视频、网络微漫画等’90后学员喜闻乐见的教育载体和形式, 实现法治教育从抽象化到具体化、从形式枯燥到形式鲜活、从学员被动接受到官兵参与主办。

  总之, 法治的实现既需要制度, 又需要精神。良好的制度设计能让军人有法可依, 行为违法必究;宪法法律至上的精神则可以激发广大官兵崇法、敬法的动力。法治教育既是对于实然法律制度的讲授, 又是对于应然法治精神的传播。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新形势下, 增强军队院校法治教育实效性, 无疑是对我军法治化水平的极大提高。因此, 探索增强军校法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对策, 是为改革强军保驾护航, 为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的提升加油助推, 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共产党员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DB/OL]. (2017-11-03) [2018-10-05].http://dslm.12371.cn/2017/11/03/VIDE1509681081969683.shtml.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14:117-129, 220.
  [3]单洪涛.增强军队法治教育实效性探索[J].新西部, 2016 (10) :131.

原文出处:武玮迪.军事院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22):38-3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军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