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思想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思想论文 >

论刘少奇将党的群众路线融入军事领域的价值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5-12 共3602字

论文摘要
   

刘少奇同志小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理论家,也是一位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在他的军事斗争实践中,始终坚持紧紧地依靠人民,广泛地动员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创造将党的群众路线运用于军事领域,形成了刘少奇军事思想中的群众观,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充分强调了人民的支持及我党我军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战争胜利的基础。

  人民群众小仅是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源泉,而且是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源泉。革命战争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这个主体,是无法取得胜利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刘少奇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在战争的实践中极其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抗日战争伊始,刘少奇就指出:“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是一种群众战争,它必需取得人民各种各式的拥护、赞助和掩护,它才能够长期坚持、发展与胜利。"fl叹有动员、武装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游击战争,“取得人民充分的有组织的帮助,隐蔽自己的行动,了解敌情,并从人民中取得给养与补充”。

  我们所开展的抗日游击战争才能取得胜利。华北的抗日游击战争是如此,全国的抗日战争也是如此。刘少奇所强调的人民群众,当时主要是指以工农为主的劳动群众,他说:“工人农民,占中国人,抗战没有他们积极的参加,就休想最后胜利。同时,我们所吃的、穿的、住的及一切所用的东西,没有一样小是工农劳动者所作出的。因此,他要求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必须依靠这个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小可在行动中有任何违背,否则就是党性小纯的表现。这就从党性原则上提高了党员、十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思想的自觉性。

  为了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必须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在领导华中抗战中,刘少奇强调指出,坚持华中抗战,“其中心一环”,就是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工作,以巩固我们党和军队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我们要建立巩固的苏北抗日报据地,除开军事问题以外,民众运动—民众组织与武装及其抗日积极性的发扬,就成为我们建立根据地与长期抗战的基础。抗战胜利后,东北地区国共两党的斗争分复杂,刘少奇根据党中央的战略方针,指示东北局负责人,发动群众,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奠定胜利的基础。他认为,要想在东北站稳脚跟,争取主动,取得对国民党斗争的胜利,“主要决定于东北人民的支持及我党我军与东北人民的密切联系。" 因此,他要求党组织和军队在一切行动中必须注意政策,给东北各阶层人民以好的影响,他强调指出:“你们必须放手发动群众,小要束缚自己的手脚。我们军队小论到任何地方,必须帮助群众剿匪,帮助群众反对汉奸、特务及进行减租、增资。”“如果你们在东北今冬明春能发动广大深刻的群众运动,象大革命时南方的农民运动与工人运动那样,又有70余万主力部队和20万地方部队与之配介,那你们就小独能够在东北站住脚,而且能争取对国民党的优势。”他鼓励大家,“只要我能争取到广大农村及许多中小城市,紧靠着人民,我们就能取得胜利。依靠人民群众,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刘少奇同志的一贯思想。他曾在谈话中多次强调指出:“我们党必须和广大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如果和群众的联系小好,就要发生危险,就会象女泰一样被人扼死。”为此,刘少奇要求部队十部战士军记我军建军宗n,增强群众观念。他说:“我们是人民队伍,党的军队,”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的支持,是我军存在的条件。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与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取得人民的支持和帮助。

  二、深刻阐述了动员人民群众的重大意义和方法

  刘少奇认为,只是认识到人民群众在战争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还小够。要使这种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还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动员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持战争才能实现。刘少奇强调指出:“基本群众的极大发动,是我们必须经过的一关,小能跳过这一关。过好这一关,一切工作才能更有基础,否则,是什么也小容易搞好的。" 他曾与铁道游击队队员进行了座谈,认为铁道游击队发动群众还小够,他强调:“群众是我们开展游击活动的基础,基础打小好,就立小住脚。立小住脚,又怎么谈得上狠狠地打击敌人昵?为了有效地动员人民群众,刘少奇强调要讲究动员群众的领导艺术。刘少奇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和敌后武装斗争,在如何发动和依靠群众进行人民战争方而有着透彻的认识和很高的领导艺术。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刘少奇就十分重视宣传和引导群众的艺术,他指出:“在群众一切争斗中,日号的作用极大,它包括争斗中群众的要求和需要,它使群众的精神特别振作,特别一致,发生强有力的行动。因此日号性质的转变,及日号的转换,要依争斗实际形势的转变来决定。"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形势下,怎样动员群众参加抗日?刘少奇对铁道游击队的同志们说,群众是我们开展游击活动的基础,“你们在敌占区是小是可以建立一批‘基点村’?所谓‘基点村’,一是要把村里的群众基础打好,使群众都拥护我们;二是村里要有坚强的骨十,要注意发展党员;三是能掌握住与敌伪通气挂钩的人。这样的村子越多,我们的活动范围就越大,我们的基础就越.他要求我们的十部要学习群众运动的三个原则:要尊重和发动群众的自动性去组织群众;要抓住群众的迫切要求去组织群众;要采取多种形式去组织群众。在解放战争初期人民革命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刘少奇多次强调,要抓好两方而的主要问题:一是要领导好发动组织好群众性的革命活动和斗争;二是要在各种斗争场介、各种运动与活动中,细心发现进步的、勇敢的、较积极较有觉悟的、有正义感的、能联系群众的、较有威望的、有革命要求的先进分子,以保证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这些宝贵的领导艺术在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深入而广泛的动员对于引导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援革命战争固然很重要,但是刘少奇认为,单有动员工作也还是小够,必须在广泛深入的动员基础上,从解决人民群众切身的痛苦入手,进而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根本问题,才能真正动员起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持革命战争。1941年春,苏中地区广大农民群众缺粮缺种非常严重,是农民最痛苦的时候。刘少奇及时指示苏中区党委,要抓紧农民这些切身的痛苦,引导他们集体来解决这些问题。苏中地区人民群众的广泛发动,正是从帮助人民群众借粮借种开始的。1942年12月19日,刘少奇根据华中的实践经验,在晋西北十部会议上强调,要动员起广大农民群众,“应找出当时当地农民最迫切的问题下手此如借粮),通过这些斗争的胜利,提高农民的热忱和信心。" 减租减息,是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也是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战积极性的最重要一环。刘少奇在华中以极大的精力来领导华中各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1946年5月党中央决定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7月刘少奇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主持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并颁布了《土地法大纲》,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加和支援革命战争的积极性。

  三、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伟大创造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关于发现群众中的伟大创造,并将其总结上升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群众对敌斗争的新方法、新战术,这是刘少奇群众观中的一个重要方而。抗日战争时期,他根据河北、山东开展游击战的经验,总结出“翻边战术”,即当敌人介击和反复“扫荡”时,主力应避免与敌作战,分散到四周边区及敌占区行动,主动打击敌人空虚的据点及交通,或择地隐蔽,只留小部队在中心区游击周旋,待敌撤退时,主力再转回中心区。后来刘少奇把这些战法写进了《华北对敌斗争的经验》中,对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斗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942年,刘少奇从华中返回延女,途经冀中根据地,发现冀中“卜原新出现的地道战术,及时给子肯定和支持,他说:“地道战的斗争形式,古今中外都还没有这种经验,完全是群众的伟大创造,我们应该给子足够的重视,我看可以坚持下去,并且可以大大地发展。"并指出,从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出发,把广大群众的创造性经验,提高到原则上,再拿到群众中去实践,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他同冀中军区黄敬、吕正操等领导,专门开会研究了地道战问题,并向他们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怎样把地道战的防御形式转向又防御又进攻的形式?他说:“我想群众既然可以用地道来防御敌人,那么他们一定也会想出办法,来更妥善地防卫自己,更多地去打击敌人,扩大战果的。"在太岳根据地,刘少奇又了解到人民群众在反“扫荡”斗争中创造了地雷战,他指出:“地雷战也可说是群众创造的一种较突出的斗争形式,很值得我们重视。" 要求根据地领导要充分珍重群众的这种创造和战果,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他亲自同陈赓、薄一波等同志一起,帮助群众总结了地雷战的经验,还及时把这一经验介绍到新四军部队。在刘少奇的指导下,地道战、地雷战很快发展起来,在抗日游击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刘少奇:关于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政策问题,1938年2月5日。

  2.刘少奇选集上卷,84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刘少奇:在盐城第一次参议会上的讲话,1941年6月1日,原载1941年6月17日《江淮日报》

  4.刘少奇给苏中区党委的信,1941年4月5日。

  5.篮刘少奇选集上卷,373页,人民出版社,198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军事思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