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思想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军事论文 > 军事思想论文 >

信息化战争中军事谋略形成战斗力的前提条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26 共3000字
论文摘要

  从人类战争实践看,军事谋略的实施大多是因时、因地、因天、因人,也就是说谋略要发挥作用,对战争实践产生影响力,必须有其必然的条件。过去战争如此,信息化条件下战争亦然。

  一、信息优势是基础

  实施军事谋略,无论何时都离不开特定的主体和客体。只有对主体和客体的情况准确掌握,使军事谋略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使军事谋略同客观实际尽可能地完全吻合起来,才能奠定谋略影响力的基础。而对主体和客体情况的准确把握,最根本的是全面、准确地占有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信息的科学分析。审时度势,知己知彼,是实施决策、运用计谋的基础和关键。

  再从谋略的运行过程来看,其实质就是一个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储存信息、传递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因此,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是战争中发挥军事谋略作用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尽可能地控制信息,不使敌方得到充足和真实的信息,就会限制敌方谋略作用的发挥; 正确地使用信息、巧妙地实施谋略,就会实现作战企图的最佳效益。

  在信息时代,军事信息与军事谋略的关系更为紧密。一方面,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撑,为军事谋略的智慧对抗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为谋略影响力的充分显现和发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在信息时代,军事谋略对信息的及时、准确要求更高。在信息化战争中,部队机动速度大大加快,武器打击精度不断提高,战争持续时间日渐缩短。只有掌握了信息优势,使战场变得单向透明,才能充分了解敌情和我情,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得心应手地制定和实施军事谋略。

  所谓信息优势,简单地讲就是一方的信息力量对另一方的信息力量的压倒性优势或趋势。在信息化战争中,拥有信息优势而且运用信息恰当,不仅可以有效实施军事谋略,而且会通过军事谋略的实施使受到支援和保护的作战力量获得更大的军事优势,以致成倍地提高战斗力。

  一般来讲,要形成信息优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人才要素。只有具备信息能力的军事人才,才具备形成信息优势的基础。军事人才的信息能力通常包括: 第一,获取军事信息的能力。即军人通过对自然的感应、人际交流和军事渠道,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二,生成军事信息的能力。即对收集到的军事信息进行归纳、分类、鉴别、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进而生成可用军事信息的能力。第三,创造军事信息的能力。即在生成的可用的军事信息的基础上,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并挖掘、创造出为我所用的新信息。

  二是技术要素。在伊拉克战争中,正是因为美军掌握了战场信息的主导权,进而掌握了战场的控制权。这种主导权的掌握,得益于它的技术优势。因此,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信息技术不仅成为决定战争形态和胜负的关键因素,也是夺取信息主导权的重要支撑,实现军事科技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确化,已经成为夺取信息主导权的必然趋势。

  二、创新发展是保证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人类的战争总是随着地点、时间、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军事谋略的产生与运用永远不会简单地重复,不讲时间条件照搬照抄前人的成功计谋,往往会落得谋尽计穷、“败走麦城”的结局。毛泽东同志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我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军事谋略思想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西方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中的军事谋略思想精华,提出了许多前无古人的军事谋略思想、理论、原则,揭示了许多斗智规律。所以,只有创新,才有毛泽东军事谋略思想,才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在现时代,军事谋略更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毛泽东同志曾指出: “战争不是神物,乃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这种必然运动最突出的表现是对抗,即两个敌对国家、民族、阶级和武装集团之间的暴力对抗。在这种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对抗中,军事谋略的对抗不仅不可避免,而且对抗性更为激烈。敌人总是挖空心思地算计我,我也在审时度势地算计敌人,你有来谋,我有去策,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另外,战争中的行动又充满了偶然性,不确实性; 战机稍纵即逝; 天、地、人之间相互制约的因素多变。正因为如此,只有因敌、因时、因地,定谋、用谋,机智应变,敌变我变,敌未变我先变,才能棋高一筹,运筹帷幄,百战百胜。这就要求军事指挥员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军事谋略,做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因情而创新,因时而创新,因地而创新,因机而创新,因势而创新,在变化中求创新,在创新中寻找良策,从而使军事谋略适应不断变化的战场实际。

  只有创新,才能跟上战争发展的历史步伐。人类战争实践证明: 任何下一次战争都不可能是上一次战争的复制品。因此,任何一条军事谋略都不可能复制,唯有创新,才能跟上战争发展的历史步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军事斗争是军事谋略的客观内容,军事谋略是军事斗争规律的主观表现形式。军事斗争规律是怎样的,军事谋略的规律也是怎样的。战争在发展,军事谋略必须要发展创新。

  只有创新,传统的军事谋略才能焕发出新的光辉。因此,我们学习谋略,特别是掌握应用古代军事谋略不能一劳永逸,更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我们需要继承传统军事谋略中的精华,古为今用。但“运用”不是“套用”。比如说,夜间作战一般讲求隐蔽,避免声音、光线暴露,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柏林战役中,苏军部队在夜间队的军阵地发起进攻时,指挥员朱可夫却一反作战的基本原则和经验,命令使用 140 个对空探照灯照射敌军阵地,所有坦克打开前灯,拉响警报器,开足马力向前冲击,结果强烈的灯光让德军睁不开眼,坦克的轰鸣和警报器的啸声让德军目瞪口呆,心理失衡,加之炮火的猛烈轰击,德军很快就溃不成军。这是随时间、条件变化创造性运用军事谋略的例子。目前,尤其要针对新时期军事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思考高技术条件下传统谋略的运用,在系统学习传统谋略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和未来可能的变化,不断探索研究谋略的创新发展。

  三、谋略素养是关键

  军事谋略的形成过程,说到底是一个决策活动的过程。一般来讲,这个过程大致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运筹谋划的阶段,即谋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决策阶段,即略的阶段。所谓略,就是经过谋划而产生的奇计良策的概称。是指挥员在一定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作用于物质力量的具体表现,是指挥员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通过斗智所产生的制敌妙策。可见,军事谋略本质上是战争领域中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最高的军事艺术,是思维逻辑的一种艺术,是运用多种军事原则的艺术,是综合多种知识、智慧的艺术。这就决定了高超的智谋来自丰富的阅历、综合的知识、准确的情报、科学的判断。这一切都是指挥员自身素质的结晶,是知识积累的体现。只有掌握众多的谋略知识和战例,才能触类旁通。另外,在作战中情报往往是不完整、互相矛盾,又多虚伪的。要排除情报的不确实性,也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加工,这些都需要逻辑思维、精确计算,没有一定的理论根底和各种知识,也很难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特别是战争中偶然因素很多,敌人出其不意的行动,天候和地形的变化,各种意想不到的事件,使作战行动变得更加难以琢磨和驾驭,对此必须坚持因势利导,善用智谋,才能利用偶然因素,出奇制胜。也就是说,施计用谋的能力与指挥员的谋略素养直接相关,施谋效能的大小也取决于指挥员的谋略素质。

  军事谋略家只有具备优秀的素质和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在一定的客观条件基础上,深谋远虑,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军事思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