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三略》(以下简称《三略》),旧题黄石公著,是汉代一部著名的兵书,为《武经七书》之一。它兼采儒家的仁、义、礼,道家的贵柔、守弱,墨家的尚贤,法家的法、术、势等思想,在论述战争观念、治军思想与用兵方略时,能够注意运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研究和考察问题,并作出了简要而又不失深刻的分析判断,在中国军事辩证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军事辩证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一、诛暴讨乱、收揽民心的战争观念
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三略》一方面反对随意发动战争,另一方面又肯定诛暴讨乱的正义战争;在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方面,《三略》认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根本,治国理军要注意隆恩养民,轻徭薄赋。
(一)诛暴讨乱
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老子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第三十一章》)《三略》继承了老子的这一思想,并作了引申与发挥。它说:“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恶之。”
(《三略·下略》)“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斗战之患。”(《三略·上略》)《三略》认为,由于“兵”乃“不祥之器”,所以王者应该通过施行王道来使天下归心、四海会同,从而实现不战而胜,“这样就和战争万能论、暴力至上观划清了界限”。它认为,即便是不得已而用兵,也是因为它符合天道,所谓“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三略·下略》),作为有道的君王,其用兵目的不是为了杀人取乐,而是为了诛暴讨乱,兴利除害,所谓“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三略·下略》)。而这种符合天道的正义战争,必然会得到民众的拥护而取得胜利。它说:“夫以义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爝火,临不测而挤欲堕,其克必矣。”“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则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则享天下之乐。
能救天下之祸者,则获天下之福。故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泽及昆虫,则圣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三略·下略》)这是说,以德治国,举义用兵,除害兴利,泽及百姓,恩洽万民,则会使圣贤归附,国家强盛,天下归服。为此,《三略》主张“释远谋近”,反对“释近谋远”。它说:“释近谋远者,劳而无功;释远谋近者,佚而有终。佚政多忠臣,劳政多怨民。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残灭之政,累世受患。造作过制,虽成必败。”(《三略·下略》)所谓“释远”,就是避免从事劳民伤财、穷兵黩武的对外扩张战争;所谓“谋近”,就是要内修政理,安守本土。这一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坚持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以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收揽民心
先秦兵家非常重视战争与民心向背的关系,如孙子提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孙子兵法·计篇》),吴起则认为“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吴子兵法·图国第一》)。他们都认为,进行战争的首要条件是要获得民众的支持。《三略》吸收了这一思想,而又有所发展。它认为民众既是国家存在的根本,又是战争胜利的根本,有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国家就会强盛,战争就会胜利。它说:“制胜破敌者,众也。”“以弱胜强者,民也。”“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所适如肢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自然,其巧无间。”
“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三略·上略》)民众在战争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性因素。因此,《三略》非常重视民心民力的问题,主张收揽民心,注重民事,关心民命,并把这些作为治国理军的要务。它说:“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三略·上略》)。
《三略》认为,要收揽民心,首先是要实行王道政治,以道德教化万民,使民众心悦诚服,从而使国家得治,军队强大,攻取战胜。它说:“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斗战之患。”(《三略·中略》)“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体降可以图治,心降可以保终。”(《三略·下略》)其次,收揽民心,关键是要使民众得到利益。“利一害百,民去城郭。利一害万,国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泽。
去一利万,政乃不乱。”(《三略·下略》)这是说,为一人之利而危害百人,民众就会离城而去;为一人之利而危害万人,全国人都会想到别国去。除去一个人而对百人有利,人们就会思慕恩惠;除去一个人而对万人有利,国家政治就不会乱。而要利民,就要关心民事,使民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所谓“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而养民的关键在于不夺农时,轻徭薄赋,即“务耕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则国富而家娭,然后选士以司牧之”(《三略·上略》)只有国富民强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确保国家的安宁,所谓“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三略·下略》)。总之,只有在具备雄厚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再采取军事行动,才能争取和巩固国家的统一。
综上所述,虽然《三略》直接论述战争问题的文字并不是很多,但却很系统,对于诸如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对战争目的和性质的分析,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战争与民心向背的关系等问题,《三略》均作出了较为简明扼要的论述。所以,有学者评价说,《三略》“是我国古代一部从战争观高度专论宏观战略的杰作,也是秦汉时期最高的军事思想成就”,此说甚是。
二、举贤任能、赏罚必信的治军思想
在治军思想上,《三略》非常重视将帅在国家和军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张举用贤能、去除奸佞,注重道德、法律对于治军的作用,主张崇礼重禄、严明赏罚。
(一)举贤任能
先秦兵家非常重视将帅在治国理军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将帅各方面素质的优劣高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军队建设的成败、作战行动的胜负和国家命运的安危。孙子明确指出:“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孙子兵法·作战篇》)“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孙子兵法·谋攻篇》)《六韬》说:“故将者,人之司命,三军与之具治,与之具乱。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六韬·龙韬·奇兵》)有鉴于此,先秦兵家也非常重视将帅队伍的建设,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选将为将之道。例如,孙子主张:“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计篇》)吴子说:“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兼刚柔者,兵之事也。”(《吴子·论将》)《六韬》指出:“将有五材十过。”“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
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六韬·龙韬·论将》)以上标准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要求都是要德才兼备,智勇双全。《三略》也极为重视将帅在国家和军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它说:“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制胜,则国家安定。”
“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故乱将不可使保军,乖众不可使伐人。”“良将之养士,不易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三略·上略》)将帅是国家命运之所在,治军无方的将领不能让他统率军队,离心离德的军队不能用以攻伐敌人。而优秀的将帅能够像爱护自己一样去爱护士兵,因此能使万众一心,获得全胜。所以,《三略》对选拔任用将帅也提出了具体的条件,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它认为,首先,将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它指出:“将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故曰,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三略·上略》)其次,将帅应当智勇双全、深谋远虑。它说:“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吏士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
“《军谶》曰:虑也,勇也,将之所重。动也,怒也,将之所用。此四者,将之明诫也。”(《三略·上略》)将帅要有智、有谋、有勇、有力,智勇双全的将帅,才能有力地指挥军队抗击敌人,不轻举妄动,不畏敌怕死,抓住战机,适时出击,战之可胜。再次,将帅应当爱兵如子,与士卒同甘苦,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它说:“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故兵有全胜,敌有全囚。昔者良将之用兵,有馈箪醪者,使投诸河,与士卒同流而伙。夫一箪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军之士思为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己也。《军谶》曰:‘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是谓礼将。’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废,以其恩素蓄,谋素和也。故曰:蓄恩不倦,以一取万。”(《三略·上略》)将帅能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军队就能上下团结—致,保持充足的战斗力,以少胜众,以弱胜强。
《三略》主张在选帅任将方面,要举贤任能,去除奸佞。它说:“所任贤,则敌国震。”(《三略·上略》)“千里迎贤,其路远。致不肖,其路近。是以明王舍近而取远,故能全功尚贤,而下尽力。”(《三略·下略》)求贤若渴,求贤以德,而贤可至,国可治,战可胜,否则,“贤去,则国微。圣去,则国乖”(《三略·下略》)。《三略》认为,佞臣专权,是祸乱国家、危害军队的根源。它说:“佞臣在上,一军皆论。引威自与,动违于众。无进无退,苟然取容。
专任自己,举措伐功。诽谤盛德,诬述庸庸。无善无恶,皆与己同。稽留行事,命令不适。造作奇政,变古易常。君用佞人,必受祸殃。”(《三略·上略》)奸佞之当臣权,全军上下都会愤愤不平。佞臣不去,军争必败,国命不长。汉高祖刘邦在认识与任用人才方面,可谓慧眼独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能否做到知人善任,是决定刘邦和项羽最终胜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汉武帝重用年轻将领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汉宣帝任用七十岁的赵充国为将平定西羌,东汉明帝以投笔从戎的书生班超出使西域等等,都是历史上举贤任能的典型事例。
(二)赏罚必信
先秦兵家非常重视赏罚的作用,将其看作是贯彻军队法纪与树立将威的必要手段。例如,孙子明确提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孙子兵法·行军篇》)的治军原则,其中“文”是指教化,“武”是指惩戒,“令文齐武”的基本思想就是恩威并重。吴起说:“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吴子·治兵》)孙膑指出:“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孙膑兵法·威王问》)就是说行赏的作用是勉励士卒用命,行罚的作用是立威驭众。
《三略》吸收并发展了先秦兵家的治军思想,它非常注重道德、法律对于治军的作用,主张崇礼重禄,严明赏罚。它认为,礼义道德与爵禄财物并重,方可得到勇敢不怕死的义士。《上略》说:“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故禄贤不爱财,赏功不逾时,则下力并而敌国削。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赡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军谶》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住。《军谶》曰: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故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所求者至。故礼而后悔者,士不止;赏而后悔者,士不使;礼赏不倦,则士争死。”另外,只靠奖赏不行,还要惩罚,只有赏罚严明,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威震敌人。所谓“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御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卒服”(《三略·上略》)。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就可以使得一支军队具有无比强大的战斗力:“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其兵为天下雄。”(《三略·上略》)总之,重礼义,明赏罚,便可以广招天下勇士、死夫,以此治军,便可威震天下。
三、因敌转化、刚柔相济的用兵方略
在用兵方面,《三略》运用朴素辩证法的运动、变易观点,主张在战争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因敌转化”“刚柔相济”。
(一)因敌转化
孙子主张要根据敌情的变化而采用相应的战略战术,他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三略》亦认为,是否采取军事行动,不能单纯考虑己方的有利条件,还必须察知敌人的各种情况,方可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因此,先察明敌情,是用兵之要,切不可盲目兴师。它说:“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仓库,度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故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也。民菜色者,穷也。千里馈粮,民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夫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千里,无二年之食;三千里,无三年之食,是谓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
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三略·上略》)要从敌人的军事、后勤、地域、国力、民情等各个方面去察知、审明敌情,并以此为基础而制定攻伐之策,然后兴师出兵才能具备较大的把握,方可顺利达到自己既定的战略目标。
《三略》认为,自然万物是变动不居的,战争的形势也是瞬息万变,战争指导者必须灵活机动,因敌变化,始终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故能图制无疆,扶成天威,匡正八极,密定九夷。如此谋者,为帝王师。”(《三略·上略》)《三略》十分注重正确处理战争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灵活机动,因敌变化,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它说:“敌动伺之,敌近备之,敌强下之,敌佚去之,敌陵待之,敌暴绥之,敌悖义之,敌睦携之,顺举挫之,因势破之,放言过之,四网罗之。”(《三略·上略》)意思是说,敌人行动时要注意侦察,敌人接近时要严加戒备,敌势强盛时要示弱使它骄傲,敌人以逸待劳就要避开它,敌人来犯就要坚决还击,敌人凶暴要设法回避,敌人悖逆天理要用正义声讨,敌人和睦团结要使它分化,顺应敌人的行动以挫败它,根据敌人的形势而击破它,放出假情报使它发生过失,四面包围把它歼灭。楚汉战争中,张良向刘邦建议的种种谋略,都是基于对敌情的深刻了解和分析,并能够依据敌情的变化而变化。当项羽分封刘邦为汉王时,刘邦愤愤不平。当时楚强刘弱,形势不利,张良建议刘邦烧毁栈道,示无归心,蒙骗项羽,待机再起。当张良看到双方力量对比已经有利于汉时,就建议刘邦乘机追击,以势如破竹之势,迅速击败了称雄一世的西楚霸王。这些都是战争中因势而谋的典型事例。
(二)刚柔相济
先秦道家在论及“柔”“刚”这对矛盾范畴时,大多主张以柔克刚,其代表人物有老子、列子、范蠡等。例如,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七十六章》)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第七十八章》)列子则认为:“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常胜之道曰柔,不常胜之道曰刚。”(《列子·黄帝》)他们的观点对后世的治国理军方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略》继承并发展了道家的“贵柔”“守弱”“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一方面,它主张守微、守柔,反对贪强、保刚。它说:“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圣人存之,动应事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怀,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敌国服。”(《三略·上略》)在对敌作战中,要守柔、守微,隐藏自己,发展自己,等待时机,以求胜敌。例如,越国被吴国打败之后,范蠡建议越王勾践采用韬光养晦的策略,从表面上看越国是在对吴国称臣,但实际上是在想办法诱使吴国耗尽国力,而越国则在暗中积蓄实力,所谓“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国语·越语》),待吴国连年征战,国内空虚,由强变弱之际,越国最终灭掉了吴国。另一方面,《三略》还进一步指出,刚、柔、强、弱四者都不可或缺和偏废,要相兼而制其宜。它明确指出:“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三略·上略》)在决策、指挥战争时,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的转化性。“能柔能刚”“能弱能强”“柔能胜刚”“弱能胜强”,以此经国理军则国强、兵胜。如果一味强调“纯柔纯弱”,“纯刚纯强”,则国亡、兵败。
因此,“这就在道家传统的‘贵柔守雌’的命题中增加了灵活因素,关注到了强弱转化中战争指导者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从而纠正了传统道家偏执一端的片面性。”
四、结语
《三略》的军事辩证思想为后世的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所重视,在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就曾研读过《三略》,建武十七年冬,刘秀宣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后又说:“《黄石公记》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后汉书·光武纪下》)根据以“柔”治国的方针,刘秀在边防方面采取了保境安民、俱存不扰的政策,所谓“光武审《黄石》,存包桑。
闭玉门以谢西域之质,卑词币以礼匈奴之使”(《后汉书·吴盖陈臧列传》),这一政策既保证了政权的稳定与安全,又大大减少了对外战争,从而使东汉在精兵简政、修养生息方面获得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并最终实现了“光武中兴”的治世局面。
唐代著名的政治家魏征把《三略》收进了《群书治要》中,将之作为皇帝治国安邦的必读书之一。宋代戴少望在《将鉴论断》中指出:“兵法传于今世者七家,惟《三略》最通于道,而适于用,可以立功而保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之评论说:“其大旨出于黄老,务在沈机观变,先立于不败,以求敌之可胜,操术颇巧,兵家或往往用之。”所以有学者说:“从把握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入手,阐述战争指导的一般原则,这的确是《黄石公三略》兵学造诣上的独到之处。”时至今日,虽然战争形态较之冷兵器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三略》军事辩证思想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对于正确认识和对待战争,加快推进军队战斗力生成转变,提高打赢未来战争的能力与水平,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糜振玉,等.中国军事学术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2]陈相灵.《武经七书》与当代战争战略[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3]于汝波,黄朴民.中国历代军事思想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4]李沈阳.论秦汉时期孙子学的发展[J].滨州学院学报,2011(5):31-35.
[5]孙建民.黄石公三略新说[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1.
第四章恩格斯军事辩证法思想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第一节对我国现代军事斗争的影响在我国现代军事斗争史上,毛泽东军事思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就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没有证明毛泽东军事思想受恩格斯军事辩证法思想直接影响的证据,但恩格斯军事辩证...
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兵学理论,注重对事物整体与动态的把握,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能动转化和循环发展。慎战与善战的战争观念,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术原则等治军思想是孙子兵法的灵魂。监狱要实现监管安全的全胜战略,...
绪论0.1选题目的及意义0.1.1选题目的。彭德怀元帅是中国人民最为崇敬的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之一,他一生指挥过上百次重大战役和战斗,其所创立的战略战术思想和指挥过的战役战斗不仅在中国历史甚至于世界历史上都有深刻影响。但是,当前国内对于彭德...
列宁瓦解旧军队的策略思想及其在十月革命中的巨大成功充分说明,革命不能没有军队的参与,而瓦解、争取旧军队是建立革命军队的一个重要途径。列宁瓦解旧军队的策略思想不仅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而且对于中国革命产生了直接、深远...
第二章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是一名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人民军队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他创立的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吸收中外古今军事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具有...
绪论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同时也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他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指明了方向。在其投身的浩若星辰的理论创作和高潮迭起的革命斗争中,军事活动所占的地位不可谓不重。在与他的亲密战友...
一、司马穰苴家世与兵学渊源《司马法》与司马穰苴渊源有自。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司马穰苴,田氏,春秋时被齐景公尊为大司马,生卒年月已无法详考,主要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田...
绪论一、研究目的1.还原历史真相,丰富马克思主义军事学方面的研究内容。一则,重温其在军事思想方面的学术贡献十分重要,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谈论军事、革命等问题的前提,通过对恩格斯军事思想的研究,阐明其军事色彩在其一生事迹的权重...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提炼形成的军事思想,内蕴着丰富的智慧,展现了深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对中外军事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哲学思维的深刻性毛泽东在领导、指挥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军事思想,这些...
《淮南子》与《孙子兵法》的兵学思想博大精深, 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的用兵智慧。它不仅是一种学说和思想, 更是一种方法论, 在当今经济建设和强军战略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