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性事件从零星出现到爆发性增长再到全民“围观”仅仅用了几年时间。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数量的日趋增长和影响力的日趋扩大,大学生群体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更容易受“群体极化”的影响,甚至滋生过激行为。高校领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特征
1.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
互联网发端于国外,因互联网而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也比国内要早得多。芝加哥大学学者凯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在其着作《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较早解释了“群体极化”这一现象,认为互联网中的经验传递由于“窄化”的原因容易导致各群体间相互助长仇恨情绪。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在《网络星河》一书中提出,互联网将必然成为一种促进社会民主政治进程的工具,并起到告知、招募、组织、占领与反占领的作用。他把这种行为表述为“21世纪的社会运动、有目的的集体行动”,并且这种行动是“用因特网并在其上把自己展示出来,目标是改变社会价值观和制度。”
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国内许多不同领域的学者都从各自角度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做了探讨和界定,但目前尚无统一权威的定义。南京大学的杜骏飞倾向于用中性视角来审度网络群体性事件,将网络群体性事件定义为大量网民关注某一共同主题,并且通过网络集会、共同声音形成影响社会舆论的结果,甚至引发现实社会中的聚集;杜骏飞认为这种行动的后果无论有序无序、健康非法都在可能的范围内;但杨久华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共同目的驱使下形成的利益群体,利用网络形成网上网下的互动、串联,并最终结果将影响社会秩序、政治稳定的群体暴力事件;万颖则开放式的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积极意义,将网络群体性事件视作公民传达民情民意的渠道,具有积极的民主意义。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认为,蓬勃发展的公共领域是民主、平等、参与意识成长的基本条件。网络群体性事件不可避免的将成为今后网络社会政府经常遭遇的一种情况。因此,笔者认为如果仅仅将网络群体性事件定性为“现实中的非正常聚集”,并认为其结果是“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影响稳定,并不利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解决。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在校大学生围绕同一主题、共同目的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并通过网络平台特别是校园网络平台急剧扩张、积极互动,造成一定影响的网络集群事件。任何网络群体性事件都离不开一个或多个互动平台,即各种各样的网络媒介。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网络媒介包括QQ群、BBS、微博、飞信、手机虚拟网等。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由微博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呈逐渐上升趋势。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校大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参加社会上组织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不属于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讨论的范畴。
2、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特征
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之外,还有其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也正是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其一,预见性低而爆发性强。社会上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通常用“百万级点击率”来形容。点击率是监测的重点数据之一。发生在校园各类局域网内部的点击率一般难以达到这个指标,但其传播速度丝毫不亚于社会网络。大学生大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巧及网络知识,他们无论对于网络信息的浏览、转载速度还是热衷程度都远远高于社会网络,有时甚至还能通过“口口相传”换来某个新闻事件的高点击率。以上因素综合在一起造就了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预见性低而爆发性强的特征。
其二,更易于实现从网上到网下的互动。社会学家为了将网络交往与传统交往形式相区别,区分出了“缺场交往”与“在场交往”.缺场交往虽然借助网络的便利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使人与人的交流更为便利,但也有其两面性,即实现从网上到网下的互动并不容易、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不容易建立、组织也较为松散。但在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范畴内,这些阻碍因素都一一得到化解。首先是地域分隔。现在不少城市都建有大学城或是高教园区,非常容易实现现实中以地域为单位的聚集。其次是因网络匿名造成的人际信任。受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的影响,许多校园网络媒介上的用户相当于半实名制,通过网名可以迅速找到现实中对应的个人。最后,看似组织松散的网络群体,可以经由组织严密的学生会、社团甚至是班级等单位迅速实现整合。并且学生“意见领袖”在现实中一直都存在,一旦行动需要便能迅速得到群体认同,形成群体向心力。因此,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相较于一般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更易于实现从网上到网下的互动。
其三,集体兴奋点高度趋同。在网络交往中,集体兴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某个群体社会认同的表现形式,它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个体投入其中,实现网络社会的蝴蝶效应,因而也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催化剂。高校学生群体无论从知识背景、生活情境、年龄阶段还是心理特点来说,都比一般的社会群体具有更趋同的集体兴奋点。
二、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高发类型分析
1.涉及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涉及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事件信息,如大型非法宗教活动、严重影响民族团结的事件、涉外或涉及港澳台同胞的事件等在没有正规渠道报道之前,极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讨论,并被不明真相的学生在各校园网络媒体上转载、热议,迅速成为校园网络热点,从而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对于此类事件,应警惕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在互联网上发布隐含真实目的假信息或掺假信息,利用大学生的特定心理、特殊身份进行煽动、蛊惑,制造事端破坏社会、政治的和谐稳定。
2.涉及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大学生群体本身政治敏感度高,思想活跃,敢想、敢干,在网络这样一个庞大的自由舆论空间,他们愿意通过网络渠道评论国家政策、表达自己对国际国内热点实事新闻的想法。
对于这个现象应当一分为二的来看待,一则说明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甚至胸怀天下。但另一方面,大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心理特点、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等决定了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角度有待考量。
一些刺激性信息,如社会改革、生态环保、国际关系等往往会吸引他们敏锐的视角,情绪反应也比一般人来的突然或强烈,更容易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互联网的匿名性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奖惩机制等特点使人类性格中较为极端的一面很容易呈现出来,“集体无意识”“群体压力”等非理性的精神极易膨胀。因此,也须密切关注学生动向,警惕此类现象在学生身上发生。
3.涉及在校师生日常生活重点事件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涉及在校师生日常生活重点事件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具体包括教学管理、考试制度、奖学金评选、校园后勤服务、就业推荐、考研保送等。这一类事件与他们的校园生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和评论。随着意见的扩散和讨论的深入,讨论的主题往往会逐渐趋向特定的焦点,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网络舆情。在此类事件中,焦点一般集中在问题如何解决上。如果问题得到较为合情合理的解决,则事件得以平息。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屏蔽舆论、删除消息,拒绝甚至逃避谈及该话题,网民参与讨论的欲望会更加强烈。由于权威消息源的缺失,发布消息者按照自己的了解到的“冰山一角”加上片面理解进行信息的发布,传播消息者则出现选择性判断,“相信我愿意相信的”.因此此类事件的解决之道在于学校相关部门及时采取积极的态度做出回应和解答。
4.涉及校园突发、偶发事件的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
此类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主要是指涉及校园安全事故(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学生纠纷、师生纠纷等方面的事件,且多为“负面新闻”.心理学研究表明,消极信息是比积极信息更容易获得关注倾向的部分,即所谓的“否定效应”.反应在现实中,就是负面信息传播速度异常之快。
这个定理曾在各种场合以各种形式被印证,往往在事实全貌还未完全呈现在众人之前,消极信息就已顷刻传遍。
三、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
1.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正确定性是引导前提
在中国的政治语境中,对类似于群体性事件的描述总带有负面或贬义的色彩。在现实层面上,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确实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提高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能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前文提到如果仅仅将网络群体性事件定性为“现实中的非正常聚集”并不利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正如亨廷顿所说“现代化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我们会遇到各种过去不曾遇到的问题和现象,视之为洪水猛兽还是泰然处之?我们要做的不是将制度外的社会行动排除在外,因为这就等于自动放弃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无视这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
恰恰相反,如何将体制外的参与活动内化为体制内的政治参与,从而降低暴力参与和无序参与的发生,正是目前政治参与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不应轻易否定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甚至可以将其理解为大学生积极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和途径,需要的只是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
2.培养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意识是长久之计
如果将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相应的类型分析和引导视作高校管理者应对突发情况的权宜之计,那么培养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意识则是应对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长久之计和必然选择。
第一,互联网的物理结构决定了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掌控难度。网络发展到今天,其信息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任何人想要从技术上压制信息传播都是极其困难的。对消息的封锁不仅不能压制事态的发展,反而会加剧人们对真相的渴求。在有些事件中,甚至会使本来可控的局面短时间内恶化、失控,使得客观效果与主观目的最终背离。
第二,培养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意识,可以最大程度上去除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带来的种种威胁。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如散布情绪化或极端化的舆论、通过恶意制造影响发泄不满、发生言语冲突等,从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这是公民无序政治参与的一种表现。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意识,形成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规则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平等意识、公共精神,可以最大程度上去除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带来的种种威胁,是应对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长久之计和必然选择。
第三,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政治公民。互联网为普通公民架起了一座向上沟通的桥梁,这座桥梁使得这部分活跃的公民在政治效能感、政治责任感等方面都得以满足。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甚至是参与政治的重要选择,网络对政治与公共事务的介入力度也不断加强。已达成共识的是,“网络民主”虽然仍有待观察,网络政治参与却已是大势所趋。
在学校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意识,当学生走向社会,面对社会网上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时也能表现出一个合格政治公民应有的心理素质,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正面力量。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大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场所,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动手能力,还能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高效率地辅助科研工作,最大程度地利用实验室...
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网络教研对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难题的突破、教学方式方法的拓展丰富等方面都将大有裨益。依托互联网发展网络教研的创新路径与创新模式既是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又是为适应时代发展作出创新发展的必由之...
1绪论早在一百年前,爱国人士黄炎培就提出了职业教育。我国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正式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育了大量优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高职院校无论是在规模、招生人数还是教...
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管理,即在学校管理中依照现代化人本管理的管理理念,把人看做第一要素,把发展人、完善人作为根本目的,在学生工作和学生管理过程中合理满足从事学生工作队伍人员的物质和精神性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学生...
随着教育教学评价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教育教学评价结果愈来愈受到重视,教育教学评价功能得到更大地发挥.需要运用定量方法来处理和分析评价信息,追求精确量化的倾向使教育教学评价向客观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1、教育教学评价研究方面发展情况1.1教育教学评价...
基础化学是为了满足医学专业的需求而开设的基础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该课程以化学理论知识为基础,与医学知识密切结合,具有独特的特点,加强化学教学对于提升医学生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形势下医学教学的重要方向。...
题目: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措施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支持与重视女性教育二、运用文化范式进行课程监控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四、教育信息化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本文阐述的是作者关于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浅显的思考.主要从重视女性学生...
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有机成分,它依据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展开,旨在更好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和掌控,对高校教育质量和学生整体素养影响深远.人本管理是一种以人治为核心的新型管理理念,它重视教学活动中涉及的各类人员,既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
近来高校公共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着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象牙塔不再宁静。在高校不断扩招的欣欣向荣景象之下,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发展危机。能否在危机转化为心理疾病之前尽早解决,需要依赖一定的人和机构,学校是承担这...
近年来,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入, 同时幼儿教育迅速发展, 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