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有多远--基于大学排名与学术竞争力的视角
摘 要:以国际公认程度较高的QS、THE、USNEWS和ARWU四大排名作为基础,从横向、纵向和单项指标三个方面系统研究我国C9高校的表现,同时运用DEA分析方法对中外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科研绩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多年发展C9高校综合实力取得显着进步,但与世界一流大学尚有不小差距;C9高校存在高水平论文不足以及论文篇均被引数较低、师资建设投入匮乏、国际合作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世界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显着高于我国高校,其科研总体效率、规模效率均较高;C9高校的科研资源利用效率尚有提升的空间。在以质量治理为核心的改革进程中,我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任重道远。
关键词:一流大学;大学排名;学术竞争力;科研绩效;质量治理。
1999 年我国正式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即“985工程”,国家将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列为优先发展目标。2009年,作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成立了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简称“C9”)。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界定尚没有明确清晰的标准,一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学术声誉卓着、学者大师汇聚、科研经费充裕、学生素质一流、学科水平较高、国际化程度较高等基本特征。本文以国际公认程度较高的 THE、QS、USNEWS 和ARWU 世界大学排名为基本的分析基础,从横向、纵向和单项指标三个方面系统考察C9高校的表现;同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中外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做系统的比较,以期为我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思考。
一、世界四大排名中我国高校的表现
世界大学排名是根据各项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质量、学术雇主声誉等标准,对全球大学的综合表现进行数量化评价,并进行加权后形成的排序。大学排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时至今日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主要有四种排名:英国刊物《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美国刊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Report,简称 USNEWS)和上海交通大学(Academic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 ARWU)的世界大学排名。QS与USNEWS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学术同行和雇主评价分别占 40%和 10%,生师比和全职教师的人均论文引用率均占 20%,国际教师和学生比例各占5%.而在THE中,科研与教学各占30%,学术论文影响力占 32.5%,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研究收入占 2.5%,国际化程度占 5%.ARWU 采用的指标体系与前 3 个有较大不同,排名选择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上述 5 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等6个指标对世界大学的学术表现进行排名。四大排名指标体系设计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QS 与 USNEWS 的定性、定量指标各占一半,THE 偏重定量指标,而 ARWU 的指标则几乎均为定量指标。
(一)世界大学排名中C9高校的横向表现
从最新发布的2015/16年世界大学排名来看,北京大学位居 THE、USNEWS 的国内高校首位,分别居于第42位和第41位;清华大学位居QS的国内高校首位,居于第 25 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均位于ARWU的101-150位之间。
下面本研究对 C9 高校在四大排名中的横向表现做详细分析:(1)C9高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最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4 所高校进入了世界前 100 名,分别位居第25、41、51、70 位;从具体指标来看,C9 高校表现较好的原因很重要的是学术同行评价(40%)和雇主评价(10%)等定性指标得分较高,清华、北大得分均在99 分以上,几乎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得分是持平的。[1](2)从ARWU来看,C9高校排名分布较为集中,但没有一所进入世界前100强;从指标分析来看,C9高校在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10%)和教师折合数(20%)两项指标上得分数几乎均为 0,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巨大。虽然这种指标设计一直备受质疑,但却反映出我国高校高质量科研人才培养亟待加强。(3)C9 高校在 THE排名中的表现差距最大,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分别排到了第528位和第600位,与其他7所高校差距较大,在QS、ARWU和USNEWS排名中两校几乎也是处于最后两位,两校地理位置较偏以及当地经济发展落后的制约、人才流失严重是导致发展速度较慢进而排名靠后的重要原因。从 THE 的具体指标来看,C9高校在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科研收入指标上表现最好,清华、北大都得到了 100 分,超过了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说明我国高校非常注重校企合作,广泛吸收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4)除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外,其余7所高校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分布较为集中,与QS情况类似,这与两者采用相同的指标体系相关,两者排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等两个定性指标的调查问卷设计和统计方法不同。从总体来看,C9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不小的差距,在 QS 和 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中表现最好且相似,在THE世界大学排名中波动幅度最大,在ARWU中分布较为集中,但没有一所C9高校进入世界前百强。世界四大排名中 C9 高校排名详见表1.
(二)世界大学排名中C9高校的纵向表现
从QS世界大学排名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均进入了世界前50名,在2011-2015年5年时间内分别前进了5和22位,其余7所高校排名进步幅度也比较大。C9 高校在 THE 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差异较大,在2011-2015年5年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排名均有上升,分别上升了7、24、20和 48 位,上海交通大学基本持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排名有所下降,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下降幅度很大,分别下降了166位和200位。USNEWS目前仅发布2014年、2015年两次全球最佳大学排名,除北京大学排名略有下降之外,其余8所高校排名均有小幅上升。从 ARWU 世界大学排名来看,2003-2015 年 C9 高校排名具有大幅度上升,但没有一所 C9高校能进入世界大学百强。从世界四大排名综合来看,我国C9高校综合实力取得了显着进步。我国先后实施的“211 工程”“985 工程”“2011 计划”等重点项目,有效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特别是“985工程”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投入建设少数学校,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差距,在体制机制创新、科学研究、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国际化办学和学科布局方面成效显着,但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不足等弊端。
(三)从单项指标来看C9高校的表现
不同的大学排名会采用不同的指标评价体系,其侧重点也会各有不同。四大排名中纳入评价体系的共性指标,可以视为评价大学水准最重要的方面。从四大排名来看,学术文章数、高水平论文数、学术文章被引数、生师比、国际合作等5项指标最受重视,单项指标分析主要基于这 5 个方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居于学术文章数量、高水平论文数、学术文章被引数、国际合作、生师比排名等 5 项指标的首位,世界排名分别为23、224、56、14和92位。
从学术文章数量来看,我国高校表现较好,C9高校均进入了世界前200强。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研究生数量迅速增长,目前在学研究生184.77万人,其中,在读博士生31.27万人,在读硕士生153.50万人,我国迅速地由研究生教育小国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2],研究生队伍成为高校科研论文发表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比较重视科研论文的发表,科研论文是衡量教师与学生绩效的重要标准之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3]从高水平论文来看,我国高校表现得令人堪忧,位于第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仅处于世界排名200位以后,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是居于600位以后。这与文章发表数量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我国学术论文发表较多,但仍然缺乏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原创性成果与标志性成果,学术论文发表的质量亟待提高。[4]我国高校文章被引数排名同样差强人意,仅从数字看C9高校文章被引数表现尚可,但这是与我国学术文章发表数量的庞大基数相关的。我国高校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平均值还有不小的差距。生师比作为衡量高校师资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 C9 高校也表现一般,除清华大学排在 92 位以外,其他 8 所高校均位居世界百名开外。相关数据显示,哈佛大学的生师比为8.9∶1,加州理工大学的生师比为6.9∶1,麻省理工学院的生师比为7.9:1,普林斯顿大学的生师比为8.4∶1,斯坦福大学的生师比为 7.8∶1,可见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师比例基本维持在7∶1-9∶1之间。我国公布的《2014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 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师比为 17.68∶1[5],而在1998年高校扩招前生师比为11.6∶1.扩大的生师比为何难收缩,这与我国高校长期大规模扩招、师资建设投入匮乏相关。C9 高校在国际合作指标上表现差距较大,北京大学排在 14 位,而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居554 位。从总体表现来看,我国国际合作的数量尚可,但质量亟待加强,相关情况如图1所示。
二、中外一流高校学术竞争力对比
为系统比较中外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本研究选取C9高校、国外排名比较靠前的世界一流大学共计 18 所高校,以四大排名数据、各高校官网数据为基础设计我国一流大学学术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 DEA 分析方法对中外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进行评价。
(一)学校选取与指标设计
样本选取要具有代表性才能更好分析中外一流高校的学术竞争力。我国一流高校以 C9 高校作为样本,世界一流高校主要选取世界排名比较靠前的9 所高校,这 9 所高校最佳排名均进入了世界前 10,分别为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本研究指标设计主要侧重科研绩效方面,采用世界四大排名的数据以及各高校官网数据。为加强数据的可比性,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指标的数据,尽量避免学术声誉、雇主声誉等定性指标数据的使用,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因数据来源不同产生的误差;同时,DEA 分析方法仅是对学校间的相对科研效率作统计分析。中外一流高校样本选取情况见表2.
学术投入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教育教学和学科专业建设等4个指标。其中师资队伍是高校科学研究的核心资源和智力支撑,主要以师生比和教师质量来衡量;国际化水平主要包括学生来源国际化和师资团队国际化,是高校提升科学研究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教育教学(本研究的教育教学包含科研资金的投入)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为高校科学研究提供大量的生力军与物质支持,主要包括教学质量调查、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和年度研究经费;学科专业建设为高校科学研究提供制度保障,主要包括院系数量和研究生专业数量。学术产出主要包括科学研究、学科水平、国际影响力和教育质量等4个指标。科学研究是高校最直接的学术产出,以研究的国际学界声望和在 SCIE、SSCI 等发表论文来测量;学科水平是指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成效,以进入学科排名前 50 的数量来测量;国际影响力是指高校的国际知名度与全球竞争力,以 QS、THE 和 USNEWS 综合得分的均值来测量;教育质量是指高校在培养杰出科研人才方面的表现,主要以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来衡量。
(二)基于 DEA 模型的学术竞争力(科研绩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