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开题报告

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与文献综述的撰写

来源:怎么写文章 作者:李德方
发布于:2023-02-11 共3121字

  当所需的文献通过手工检索或网络检索的方式全部下载完毕后,我们就要最后对文献进行整理、阅读与分析,并撰写文献综述。

  一、文献资料的整理

  文献资料的整理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研究的持续进行,会有越来越多的文献补充进来,从研究伊始就养成对文献进行整理归类的习惯,将有利于澄清研究思路、快速准确地查找所需的信息。

  按照文献的不同类型进行归类是最基础的做法。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储存媒介的不同,分类方式自然不同,但有很多研究者习惯将最重要的或频繁使用的电子文献打印出来,以便查找阅读。按照文献发表的时间归类可以非常清晰地把握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也可以判断该主题未来发展的大致走向。

  纸质文献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归档,电子文献可以将具体的发表日期写入文件名中进行排序。也可以准备一本记录本,简要记录检索文献的原因,文献的基本信息、基本观点等,便于论文写作需要文献支撑时迅速定位相关文献。

  除手工整理外,也可以借助endnote、Refworks等文献管理软件对电子文献进行管理,但由于此类软件对文献的下载、归档、追溯比较便利,反而常常会导致很多归档的文献质量不高,这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文献综述撰写

  二、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分析

  整理好文献后,就可以开始阅读与分析了。阅读与分析文献时,可以遵循先略读、后精读的步骤并做好笔记。

  略读。略读就是略过文献的细节,用相对较少的时间关注基本信息与基本观点,判断文献是否能够为研究所用。文献的基本信息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等内容。

  通过文章的标题、总结句、关键词,能够基本确定文章的研究主题;序、书评、摘要是了解文献主要内容与基本结论的捷径;关注作者以及作者的工作机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判断现有研究可能达到的广度与深度,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群体情况。

  通过浏览这些信息,基本可以判断出文献能够提供哪些有用信息,是否可能成为自己研究的主要参考材料以及是否是后续研究需要精读的文献等。

  精读。略读所有文献后,再对筛选出来的重要文献进行精读。精读时关注的是文献的词句、逻辑结构、作者观点及其背后的理由。通过对重要文献的精读,可以掌握其他研究者对于同一研究问题持有的观点与看法,弄清楚他们是从什么角度提出观点的,支撑这些观点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不同观点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在研究方法上是否有不同的侧重。

  梳理这些信息,才能全面掌握相关研究的现有信息与进展。另外,在精读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文后的参考文献,这是发现权威文献与经典文献的绝好机会。

  做笔记。阅读与分析文献时,要手脑并用,勤快地做好笔记。做笔记有做摘录、写摘要、列提纲、做记号、写批语五种基本方法。

  一是做摘录。就是把文献中非常重要的句子原封不动地抄写下来,后续一般会作为自己论文的引文使用。摘录好原句后,一定要及时按照引用格式标注好文献的基本信息以及所摘句子在原文献中的页码,这样会大大减少后续论文撰写的工作量。二是写摘要。这是将文献中有用的信息用简短的语言记录下来,起到提示的作用。

  三是列提纲。以提纲的方式记录文献的基本结构与基本逻辑。四是做记号。做记号是用颜色或符号标记文献中需要注意的内容。五是写批注。写批注是非常个性化的方法,指将自己读文献时的感受、观点、看法以及疑问写在空白处。写批注可以忠实捕捉在研究过程中乍现的灵感,所以不必过分拘泥形式。

  在阅读与分析文献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盲从文献、相信资料的可靠性。

  要始终秉持反思精神,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现有研究的思路逻辑、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思考现有研究在哪些方面还具有修正或完善的空间。当所有需要精读的文献都已经阅读分析完毕之后,我们就进入最后的实际操作环节,即撰写文献综述。

  三、文献综述的撰写

  不同的期刊论文对文献综述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期刊论文将文献综述作为专门的一段,有的期刊论文的文献综述零散地分布于全文用以佐证观点,而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一般会用单独的章节来呈现。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是指作为论文单独段落或章节的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整理、阅读、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一定时期内某个主题或问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综合的叙述和评论。文献综述的核心要点就是有“综”有“述”,即既要全面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也要对这些成果进行评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

  我们撰写的是自己的学术论文,表达的是自己的学术观点,为什么要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和评述呢?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主要是实现四个目的。

  一是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与进展。了解已有的研究结论,就可以站在前人或巨人的肩膀上认识事物,起点更高,看得更远,也能大大减少研究的工作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现有的研究结论,仍然需要认真反思现有研究的不足甚至错误。

  二是浓缩、集中和系统地呈现观点。文献综述是对以往研究的提炼,据此可以非常高效地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状态与发展趋势。因此,文献综述要力求简练明晰,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已有观点与内容,切忌洋洋洒洒地堆砌原文。

  三是展望相关研究未来的发展。通过文献综述,能够有力地说明相关研究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现有研究的空白处与矛盾处都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同时,在检索的过程中可留意突然出现的语词,有些新出现的观点也可能预示着未来研究的动向。

  四是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研究的必要性。这一点是文献综述最本质的目的,却往往最容易被初涉研究者忽视。要切记文献综述与自己的学术论文是密切相关的,综述中呈现的他人观点,都要用来支撑自己研究观点的提出。

  文献综述必须判断出已有研究取得的成就,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有待改善之处,说清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自己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结论的突破点与价值何在。千万要注意不能让研究综述沦为堆砌其他学者观点的大杂烩。

  (三)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

  1.概述

  与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一样,文献综述也需要介绍进行综述的基本理由与基本信息。应该在开头简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介绍核心概念以及综述的范围,也可以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

  以影子教育的综述为例:

  研究期望探索各方利益主体对“影子教育”所持有的真实想法及理由。

  以“影子教育”为关键检索词对现有文献进行检索。由于课后补习是“影子教育”的一种,而学术界对课后补习的研究较多,为了更详尽地了解研究动态,使用了“课后补习”和“起跑教育”作为近义词进行检索。

  以“中国知网(CNKI)”为主要数据库,以“核心期刊”与“CSSCI”为来源刊,共搜索到相关文献286篇。从影子教育的内涵、小学生影子教育实施现状、影子教育的效应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状况进行述评。

  2.主体部分

  文献综述应该与后续的论文章节高度相关,因此很多研究者会保持文献综述的结构与文章整体结构的一致,起码在逻辑上是不冲突的。一般来说,文献综述的主体内容会包括现有研究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关于现状的调研结果、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同的研究类型有着不同的研究结构,因此文献综述的基本框架也没有固定的套路,需要研究者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研究的实际进展来确定。

  3.研究评述

  研究评述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以紧随现有研究观点叙述之后。主要包括对现有的研究状态、研究进展、研究趋势进行评述;突出说明现有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研究者的共性与争论,客观呈现或做出判断;也可以对现有的研究类型或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指出未来研究可能存在的空间。

  4.结束部分

  文献综述也是一个动听的“故事”,故事有开头、经过、高潮,也需要有结尾。因此,在对现有研究评述过后,不要夏然而止。应该简要总结现有研究的基本状态与不足,指出其中的缺失或矛盾,提出自己研究的突破、贡献与价值,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预测与展望。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