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出版物中常见的歧视性语言表述及规避路径

来源:中国编辑 作者:张性阳
发布于:2021-09-13 共426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关于性别歧视的论文第三篇:出版物中常见的歧视性语言表述及规避路径

  摘要:出版物中会出现一些歧视性语言表述,常见类型有地域歧视、性别歧视、民族和宗教歧视、生理歧视、身份歧视和群体歧视等。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既与人们的思想认识有关,也与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有关,还与法律知识的缺乏和法治意识的淡薄分不开。编辑要警惕出版物中的歧视性语言表述,增强法治观念、树立平等意识,通过个人素养的提升和职业敏感度的提高,多方位确保出版物的质量,提升出版物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出版物;歧视性语言;法治意识;个人素养;职业操守;

  出版物是精神产品内核和物质产品形态的统一,其中精神产品属性是出版物的本质属性。出版物中的精神产品属性由文字承载,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出版物中出现的歧视性语言表述,给出版物的精神产品属性带来一些瑕疵,甚至还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后果。这就需要编辑在策划、审稿等出版环节,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尽最大可能发现并消灭书稿中的歧视性语言表述,确保出版物的精神属性。本文通过梳理出版物中常见的几种歧视性语言表述,分析这些歧视性语言表述产生的原因,有助于编辑在面对书稿中一些隐性的歧视性语言表述时能够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并能准确识别,将歧视性语言消灭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这也是确保出版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出版物中常见的歧视性语言表述

  所谓“歧视”,即不平等地看待,一般指对人或某个群体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出身等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使之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多带有贬义色彩。我国《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出版物的内容不真实或者不公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其出版单位应当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依法承担其他民事责任。”出版物中的歧视性语言表述,显然是违反上述规定的,也是编辑在审读书稿时需要特别警惕和重点审核的一个方面。

  (一)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是指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区别对待”,一般是由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引发的。地域歧视往往是“社会刻板印象”的一种体现,是人们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的反映。民国时期,着名文人易君左在当时的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了一本名为《闲话扬州》的小册子,因内容有侮辱扬州人之嫌而被告上法庭,引起轩然大波。易君左不仅引咎辞职,还专门登报道歉,当时的上海中华书局也不得不销毁所有样书并公开致歉。这也成为出版物中歧视性语言表述的典型案例,对后来的出版界具有警示意义。

  (二)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指在性别上存在的偏见,即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进行不平等对待,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不平等对待。受男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女性歧视在出版物中较为常见。某出版社出版了《男生女生学数学》的教辅图书,从男女生学习数学存在的性别差异出发,将初中数学各个知识点的学习分成不同的难度层次,由此将图书分为蓝版和红版:男生用蓝版,女生用红版。出版商借突出学科的性别差异来炒作教辅产品,属于变相的、隐形的性别歧视,该书出版后产生很大的社会争议,最终图书全面下架、停止销售。

  (三)民族和宗教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条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出版管理条例》中也明确规定,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无小事,民族歧视、宗教歧视都是破坏我国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的行为,是触犯法律条例的犯罪行为。民族和宗教问题也一直是出版单位非常重视的问题,在书稿的三审三校中,编辑对这类问题一般都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很少会出现民族歧视、宗教歧视类的语言表述。但是,我们也要警惕从国外引进版图书中出现类似的现象。2021年3月,美国知名儿童读物“苏斯博士”系列图书中的6本书,因书中有大量关于亚洲裔和非洲裔的漫画,给人留下负面印象,涉嫌种族歧视而停止出版。

  (四)生理歧视

  生理歧视是指基于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状况而作出有差别的、不公平的对待,多见于因个人或群体存在生理缺陷、患有疾病而进行歧视。被歧视者一般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承受着正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无论是从社会伦理角度和还是人文关怀考量,都不应该对这一群体存在偏见和歧视,更不应该在出版物中出现歧视性的语言表述。《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规定,对于身体有损伤的人,不应该使用“残废人”“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智”等蔑称,而应该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词语。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媒体依然会不自觉地沿用歧视性称谓。编辑要特别注意书稿中出现的类似现象,维护残疾人群体的名誉和尊严,让残疾人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为国家和社会尽其所能作出贡献。

  (五)身份歧视

  身份歧视是指居于优势地位者不平等地对待不如己者,是强势群体或自以为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轻视,一般表现为户籍歧视、阶层歧视、职业歧视等。在现实生活中,由身份差异引发的歧视现象屡见不鲜,尤其表现为我国长期城乡差异化导致部分城市人对农村人的歧视现象,以及较为常见的职业歧视现象。例如,某刊物登载了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名高考状元年轻时因家庭贫困,去菜市场捡烂菜叶,听到“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像他一样捡垃圾”的嘲讽,“捡垃圾”刺痛了他,激发了他求学上进的志气,最终通过努力考上了名牌大学。原本是一篇励志文章,旨在鼓励年轻学子勤奋学习,考出好成绩,但这个案例的背后,隐含的是对拾荒者这一弱势群体的歧视,也是身份歧视的一种表现。

  (六)群体歧视

  群体歧视是指通过标签化、脸谱化的方式将某一特定群体进行刻意描述,让人们对这一群体产生简单化认知,包括对老年群体的歧视、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等,都属于对特定群体、特殊群体的歧视。尤其是网络世界中,很多群体被简单粗暴地标签化定义,以个例代替整体,引发了整个社会的误读和曲解。例如,在一些不良媒体的引导下,“中国大妈”变成广场舞扰民、公交车抢座、国外疯狂扫货、爱占便宜等素质低下人群的代名词,“富二代”成了为富不仁、不学无术等不良人群的代名词,“城管”被标签化为“粗暴执法”的代名词。特定的群体有其时代的共性,又有其迥乎不同的个性。个人素质与其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不能以偏概全,制造矛盾对立。

1.png

  二、出版物中歧视性语言表述规避路径

  现实生活中之所以会出现歧视现象,并反映在出版物中出现歧视性语言表述,究其原因,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社会节奏加快导致人文关怀减少、法治意识淡薄等有关,编辑要高度警惕出版物中的歧视性语言表述,通过多种方式规避此类问题的出现。

  (一)增强法治观念,树立平等意识

  社会上歧视问题的出现,与人们的法律观念、平等意识的淡薄有关。虽然我国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法治建设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普通百姓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仍然相对淡薄,人情意识、特权意识在有些人心里仍然存在,平等观念亟待增强。这也是导致歧视现象存在的最主要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世界人权宣言》第七条也明确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有权享受法律的平等保护,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权享受平等保护,以免受违反本宣言的任何歧视行为以及煽动这种歧视的任何行为之害。” 法律确认和保护公民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时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只有不断增强法治观念,树立平等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歧视现象。作为出版物的直接责任人,编辑只有不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平等意识,才能发现并消除书稿中出现的歧视性语言表述。

  (二)提高思想认识,破除落后传统观念

  社会上歧视性问题的出现,与一些落后的思想和观点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有关,诸如阶级思想、尊卑思想、重男轻女思想等,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优秀文明,但也积淀了很多封建思想糟粕,这些落后思想和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出版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承载者,要特别警惕潜藏其中的思想糟粕,编辑要练就“火眼金睛”,去伪存真,及时发现书稿中带有上述思想倾向的歧视性语言表述。

  (三)提升个人素养,厚积人文情怀

  社会上歧视问题的出现,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关。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多、底子薄,地区之间经济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经济,国家鼓励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此过程中,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阶层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就包括权位高、财富多的阶层形成特权意识,部分人对底层民众产生歧视心理。特别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人文关怀相对减少,社会冷漠现象加剧,对弱势群体的包容性、关心度不够,导致歧视现象的产生。社会上歧视现象的出现难免在出版物中有所体现,作为出版人,我们应该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个人素养,厚积人文情怀,尊重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每一种身份,倡导平等观念,维护法律尊严,反对任何歧视行为和歧视倾向。

  (四)增强职业敏感性,提升业务能力

  社会上歧视问题的出现,特别是民族歧视、宗教歧视,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人民的安定团结。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出版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编辑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性,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敏锐发现书稿中的歧视性语言表述,并及时作出处理、解决和回应。可以说,杜绝出版物中的歧视性语言表述,编辑责无旁贷。

  总之,出版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出版市场竞争激烈,出版单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轰动效应而出版一些庸俗、低俗、媚俗的作品。这就要求编辑在熟悉常见的歧视性语言表述类型之外,还要密切关注一些隐性的歧视性现象,时刻保持职业敏感度,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增强法律意识,努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出版物。

  参考文献

  [1]曾庆江,夏兴通新闻报道歧视现象分析新闻界,2007(3).

  [2]党婷云媒体语言歧视现象及其原因科技信息, 2008(22).

  [3]贾岳,储靖农禁绝媒体语言歧视中国新闻出版报, 2006-04-28.

  [4]李腊花新闻媒体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4(3).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青岛出版集团
原文出处:张性阳.出版物中的歧视性语言表述及其规避路径[J].中国编辑,2021(06):52-5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劳动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