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结果讨论。
5.8.1 创业意识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H1:创业意识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成立对于创业意识对创业意愿的关系研究中,很少从实证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创业意识应包括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诚信意识,且参考外文文献中对创业意识进行测量,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验证了创业意识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前人的理论相一致。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因子载荷值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为:风险意识 AX2 大于创新意识 AX4 和竞争意识 AX5,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创业意识中风险意识的均值相对较高,其次为竞争意识 AX5 和创新意识 AX4,表明创业者需具备风险承担的意识、诚信意识和竞争意识,因此创业意识注重培养承担风险的胆识和勇气,加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
5.8.2 创业品质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H2:创业品质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成立创业品质对创业意愿的相关研究中,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创业品质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前人研究结论相一致。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因子载荷值相对重要性排序为 BX4、BX2、BX6、BX1、BX3、BX5,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均值大小为:BX4、BX1、BX2、BX5、BX6、BX3,因此创业品质培养应注重识别机遇、坚韧不拔及主动性的培养,尤其当前社会识别机遇、主动性及坚韧的品质弥足珍贵,应加强识别机遇、主动性及坚韧意志的品质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5.8.3 创业知识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H3:创业知识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成立创业知识对创业意愿相关研究中,前人实证分析验证创业知识对创业意愿产生影响,本研究认为创业知识包括主观知识、具体的客观知识和非具体的客观知识,是多学科多维的知识体系结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验证创业知识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前人研究的结论相一致。
可以看出因子载荷值相对重要性排序为 CX8、CX5、CX1、CX7、CX6、CX3、CX2,创业的政策法规、创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创业融资相对重要,从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创业知识均值均小于 3,说明大学生严重缺乏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知识,这与大学生的现实情况相符,因此在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过程中通过对创业专业及相关知识、经验的学习、积累,开阔个体的眼界和视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5.8.4 创业能力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H4:创业能力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成立创业能力对创业意愿影响的相关研究中,前人验证了创业能力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研究参考前人对创业能力的测量认为创业能力包括创意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等,结构方程模型结果验证创业能力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成立,与前人研究成果相一致。
因子载荷值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为:DX6、DX7、DX5、DX4、DX2、DX3、DX1,说明控制、协调及领导能力相对重要,描述性统计均值大小排序为 DX1、DX3、DX2、DX5、DX4、DX7、DX6,表明创业能力中创意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相对较高,但是个体的领导、协调、控制能力相对较低,由创意到实现的过程能力欠缺,表明大学生实践方面缺乏锻炼。从结果中看出个体在创业实践方面、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方面缺乏锻炼,因此在创业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加强领导、协调、控制能力的锻炼,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5.8.5 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H5: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成立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影响的相关研究中,前人实证验证了态度和创业意愿之间显著的相关关系,本研究认为创业态度侧重对创业活动结果的重视程度,实证结果验证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与前人结论相一致。
可以看出因子载荷值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为 EX5、EX3、EX6、EX7、EX4、EX1,从旋转成份矩阵中对社会地位 EX5、金钱财富的追求 EX6、实现个人成就的追求 EX3 相对重要,从描述性结果看出,对社会地位的认可 EX5、人生价值的实现 EX3、对国家、社会的贡献 EX6、对金钱财富的追求 EX7 较高,表明个体相比内生态度更看重外生态度的追求,个体有对社会地位、金钱财富、人生价值及对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追求的欲望,因此,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过程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态度,加强内生态度的引导与重视,通过激发学生的态度提升学生的创业意愿。
5.8.6 创业氛围的调节作用。
H6(1):创业氛围对创业意识与创业意愿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创业氛围对创业意识与创业意愿的调节作用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创业氛围越浓,个体创业意识越强,越有利于提升个体的创业意愿。创业氛围越浓,表明区域内对创业活动的价值观、主观规范及对创业活动的看法就越积极,创业氛围内涵最直观的表现为群体对失败的容忍度越高、积极鼓励新的想法或做法,个体感知风险降低、创新积极性提高,就越容易形成个体的创业意愿。
创业氛围对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态度与创业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原因可能与目前创业氛围水平程度较低有关,导致个体对于创业氛围的感知不够强烈,以至于创业氛围对其与创业意愿的调节作用不够显著。
5.8.7 性别的调节作用。
H7(1):性别对创业意识与创业意愿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从上述结果中看出性别对创业意识与创业意愿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调节作用为负,表明男性创业意识对创业意愿的影响高于女性,可能受到传统文化观念对女性社会预期及社会角色的束缚,认为男性相对女性更敢于冒险、创新、而女性则是谨慎、保守的角色等,使得男性创业意识对创业意愿的影响高于女性。
H7(5):性别对创业态度与创业意愿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传统文化观念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可能使得男性相对女性更加重视对社会地位、金钱财富的追求,从结果中看出性别对创业态度与创业意愿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调节作用为负,表明男性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的影响高于女性。
传统观念中性别角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男性敢于冒险竞争、积极主动、独立性强且追求社会地位以及金钱财富方面与女性有差异,女性则偏向被动、规避风险、依赖性强,男女两性在智能方面则无明显差异,男性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强于女性,但是女性的表达能力及亲和能力强于男性,同时在学业上,男女两性在学业上没有显著差异,上述原因可能导致性别对创业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与创业意愿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
5.9 策略建议。
高校中可以通过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积累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促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开创性人才,创业教育对个体创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业学科课程结合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创业的兴趣、热情、形成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实践活动通过建立跨专业的创业小组或者社团,通过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模拟创业实践活动等锻炼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通过创业文化的宣传,在高校内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创业态度;通过上述方式增强个体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知识、创业能力、树立创业态度、培养创业品质进而形成个体创业综合素质。大学生创业素质对创业意愿影响的结果表明对创业意愿影响最大的是创业意识,其次是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态度及创业品质,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9.1 设置相关创业课程。
创业素质一方面是先天形成的,另一方面是在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培训而获得的,且创业素质的形成与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高校需要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充分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一方面通过讲授创业知识使学生形成对创业正确且清晰的认识,正确认识创业的复杂性及困难性,避免盲目的认知对创业产生的消极的影响,清楚认识到创业需要具备的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和诚信意识,对创业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形成创业意识,增强个体对创业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创业意愿,另一方面通过开设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财务、管理、法律、税务等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学习、掌握经营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创业学、创造学、创业心理学、风险投资学、商业计划书等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不同年级设置不同课程,使得创业知识由浅入深,并将上述课程作为公选课在全校范围内普及,结合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完善个体的创业知识体系结构,具备广博的知识、提升眼界、开阔视野,因此通过创业意识的形成、创业知识的积累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5.9.2 提供创业实践平台。
创业能力是在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知识及经验的灵活运用的体现,因此能力素质的培养是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的,但更直接的方式还是需要从创业实践中锻炼获得相应的能力,创业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对形成的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及诚信意识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检验和锻炼,加强创业意识的形成及培养,另一方面创业实践活动能够锻炼大学生的创意能力、策划能力等解决问题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的组织、领导、协调、控制能力的锻炼,是实际解决问题的执行能力,举办创业竞赛包括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大赛、模拟沙盘大赛、互联网+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与创业就业有关的活动,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包括创业园、创业空间等,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通过创业实践活动锻炼个体的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5.9.3 营造创业氛围。
由于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外部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业态度的积极性,因此一方面从根本上对传统就业创业观念进行改革,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价值观念,引1创业海报、校园广播、报纸、创业社团等方式对创业文化氛围进行宣传、邀请有经验的创业者进行经验交流、分享,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加强公众对失败的接受程度同时鼓励一系列创业就业相关活动。通过树立积极的创业态度,培养创业品质,在浓厚的创业氛围中提升个体的创业意愿。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时难以完全解决, 但是我相信在国家政府与学生自身的努力完善和提高, 以及全社会各界人士的相互配合之下, 一定能够逐渐稳步的解决这个社会难题, 使更多的大学生更好的为现代化社会主义的建设版砖添瓦, 实现我...
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大学生就业的推动1.扩大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广西做为中国进入东盟的门户,占据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在构建中国--东盟这个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的历史进程中,...
5民办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5.1民办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参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了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现状,同时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民办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对民办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能够掌握第...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问题,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研究的重点、热点。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就业压力大。据统计,2015年我国高校研究生、本科生毕业人数达727万,往届未就业人生...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面向高中毕业生和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历的人员招生,从生源类型来看,学生学习的基...
一、新建本科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现状分析1.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专业化程度较低(1)就业指导师资配备不足。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专业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
全球性的疫情危机放缓了经济增长速度,拉低了外贸,国内外经济脚步放缓,企业出现裁员度过危机……本届高校毕业生以及往届毕业生交织在一起,与疫情危机带来的经济状态形成对比,疫情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被高新科技机器人所取代。因此各单位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职工人数,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而大学生只有具备目前社会所需核心能力才能在形式日渐严峻的求职市场中脱颖而出。...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历史发展新阶段,以及高校就业政策调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的高度关注以及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在人力资本的作用及影响不足以解释劳动力就业中的现象,随着社会资本理...
第五章、数据分析一、描述性统计分析(一)样本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反映了研究样本的基本信息情况。本研究共有有效样本451个,其中男性样本数量为240个,占比53.2%,女性样本数量为211个,占比46.8%,性别分布情况较为合理;在样本的来源地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