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的地缘优势、政策导向及日语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使对高校日语学习者进行就业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特别是近几年,大连的信息服务产业已位居全国之首。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日语人才需求量的日益攀升。 尽管社会需求优势明显,但由于学生应试经验和技巧不足,缺乏必要的就业指导,使得学生的就业愿景和社会需求单位同时存在不容乐观的情况。
根据我们连续五年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无论是日语专业还是其他专业(有一定日语基础)的学生,在进行日资企业的笔试、面试时, 大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能顺利找到理想工作;反过来,在我们和企业的 HR 部门进行联合探讨时,也经常听到对方“对自己的能力和预想工作缺乏明确意识;对日本企业文化欠缺理解”等对学生的评价。
显然, 问题就出在毕业生和就职单位之间衔接的关键环节,即能否对日语学习者进行面向日企的正确的、必要的指导。 通过对大连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东软等五所本地高校将近 300 人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所在,并就这些问题举行了就业指导讲座,为日语学习者提供了就业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方面的指导。
在问卷题目设计中,首先,从能力适应性检测、性格适应性检测、语言能力检测等方面方面设计维度、权重,设计出了 50 个问题,共分为四大类,分别为企业篇(20 题)、性格篇(10 题)、礼仪篇(10 题)、日语能力篇(10 题),然后由课题组技术人员开发出相应问卷调查软件,改变了以前纸质问卷不方便、不及时等弊端,向上述几所高校的日语学习者(主要针对大三、大四学生)进行宣传,通过网址收集到共计 263 份问卷。 之后再通过该问卷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分析。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对其中几个题加以介绍。
企业篇第 3 题为“看过就业方面的书吗? ”,选择 A 项(没有看的必要)和 B 项(完全没看过)的人数总和为 129 人,占问卷总人数的 49.05%, 也就是说一半的即将毕业的日语学习者不知道需要为就业进行准备, 因此对其进行就业指导显得尤为迫切、重要。 在性格篇第 1 题中,问到和周围人的交际关系如何时,选择 A项(交往得很好)的所占比例为 42.60%,选择 B 项(交往得不太好)的为 25.10%,选择 C 项(只能和自己的好友交往得好)的为30.40%。 作为社会人,必须处理好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可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很多同学欠缺这方面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练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家庭方面的影响,大学方面应该从大一即新生入学时就着手这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在礼仪篇第 4 题中,有意思的是选择 A、B 选项的人数相同(C 项肯定不正确,这里不加累述),而正确答案肯定只是其中一个。其实这是作为日语学习者最起码应该知道的礼仪常识, 可见学生们的基础知识还很不扎实,除了平时上课教师的教授及自己的学习之外,在大四上学期(即就业活动开始之前)举行讲座类进行相关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日语能力篇第 10 题是考查学生敬语的掌握程度,从结果来看,选择正确选项 C 的仅占 47.10%,而从事与日语相关的工作,敬语是必须牢固掌握的。 关于这一点,除了学生们在敬语学习部分还要更加努力的同时,通过讲座,给大家介绍一些职场中常用的敬语语句并要求背诵下来,也是对这方面知识的巩固和加强。
我们对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与训练、就业基本知识、择业心理调适、就业信息获取、就业协议与劳动者权益保护、日本企业文化等进行了具体研究,再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把学生普遍欠缺的知识通过讲座的形式,对日语学习者进行了正确有效的就业指导,从技能上提高学生日语运用能力, 从方法上研究各类企业的面试基本策略及技巧等, 以便更加切实地做好大连地区日语学习者的就业工作,为大连市这个大环境下的就业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指导,学生能在在面试考核中突出自己亮点、顺利胜出,并成为符合日本企业文化的合格从业者,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华丽转身。 可以说,本课题的研究将会对日语学习者在校生人数居全国首位的城市———大连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卢贤梓.社会需求与应用型日 语人才培养研究.广东 培 正学院学报,2009.
[2]李筱平;范苓.关于企业所需日语专业人才能力的实证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3]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 径分 析.现代 教育技术,2010.
[4]吴红哲;金文峰.《面试日语百问妙答》.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5]高宏;李娜.《日语人才成功就业指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国经济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创新逐渐代替要素和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是增加就业、提...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到大众化这一目标进行转换,各大高校连年扩招,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长缓慢。根据这一情况,就业指导课程已经被列入高等教育改革方案,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根据自身特点寻求合适的工作岗位,培养适应社会需...
6本文总结和研究展望强盛的国家、腾飞的经济、多元的文化为大学生创造了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多样的选择,每个家庭为培养一个大学生付出极大的心血,每个大学生自身也在数年的寒窗苦读中努力求学,共同的努力值期待有朝一日发光发热、造福社会,因此每个大...
在开展就业工作中加强信息化、网络化、便捷化就业服务能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与高质量的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基地,主动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大关注。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11万,2010年达到631万,比2009年增加了20万。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中央和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措施,加强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努力...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动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有的大学生培养体制、政府部门的服务保障体系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毕业生的工作需要。...
去年底,笔者随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团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21天的考察培训,听取了澳大利亚专家对该国就业指导工作发展历史和现状的介绍,并对维多利亚大学、迪肯大学、拉筹伯大学、新南威尔士州立大学、新悉尼大学、卧龙岗大学等高校进行了访问,...
1就业指导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重要意义清晰合理的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毕业生明确自身就业方向,提高社会竞争力。笔者结合国内其他学者部分研究与自己的思考,现将就业指导对大学毕业生的意义概述如下:(1)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观很多大学生受到家庭期望...
高校为祖国发展培养着各式各样的储备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输出量日益增加,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一些贫困大学生常常会表现出焦躁不安,易陷入对自己否定的困境,产生对社会的失望、对寻找工作的抗拒...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不仅有数量上的体现,还应包含质量上的体现,所以单一的毕业生就业率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即使局限于就业层面本身,也应当将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平行考察,否则,就业率的实际意义就要打折扣。所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