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就业指导论文 >

大学生职业非理性选择倾向及解决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2-08 共5858字
论文摘要

  一、择业机制的职业理论化

  特性值研究统计从世界范围看,我国目前还属于有计划的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1].所谓计划的市场配置就是资源在市场配置的过程中或多或少要受到政府行政手段的制约.这种配置必然导致就业机会与职业岗位要紧紧依托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大学里的专业设置也需紧紧围绕这样一个人为的体系加以功利性实施.计划的市场配置型就业机制不能使资源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共享,发挥最大效能,从而造成人才重复性培养和浪费.但我们必须看到,社会中的工作是绝大多数人获得经济、社会的和心理的回报,从而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求的主要手段.从更现实的角度讲,上大学的目的之一是积累机会成本,在较高的职业发展起点上获得更好更便捷的理想工作岗位,实现人生职业夙愿.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我们有责任去探究不同群体面对现实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如何进行职业选择.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要借鉴有效理论,另一方面还要结合高校现实情况给予较为合理的判断,从而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众所周知,人的职业理念的形成与建立与其所处的成长地域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特性影响的诸多因素以及其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时,需要在样本选取过程中兼顾一般的同时还要突出重点.在2011年冬季与2012年春季,我们组织开展了针对在校大学生分层次、分类别的测试调研活动.测试的出发点基于常规,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其中以"霍兰德测试"作为职业规划指导课之基础进行了相关调查(见图1),并以此次调研、统计结果及相关调查为依据,客观地对当代大学生职业观表象予以分析.

论文摘要

  图1中的A为艺术型,C为常规型,E为企业型,I为研究型,S为社会型,R为现实型.在当代的文化中,大多数人的人格可以区分为以上六种类型.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认为,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他结合当时的人格心理学概念,全新地提出了"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在工作世界的表露和延伸"的论断.这也就是说,人的择业过程和经验之中均会表达出自身的价值与兴趣.人格类型理论的实质在于择业者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类型的适应.在适宜的职业环境中个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完成那些令人愉快的使命[2].

  霍兰德还结合自身的职业咨询经验提出:"一个人往往会被可满足自身需求和角色认同的一定特定的职业所吸引."笔者在调查问卷选择过程中,把六种不同类型、具有一定地域性差异的居住岛屿选择作为主要测问点,并对大学生和区域性环境差异进行了分类.如,把具有社会职业个性倾向的学生会选择能在与他人密切互动的环境中工作生存等作为了调查要素.2013年我们对某校大一新生进行了人格特征方面的心理测试,统计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1)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上均值的差异极其显着(P<0.001).与女被试相比,男被试情绪更为缄默,孤独,冷漠;思想迟钝,学识浅薄,抽象思考能力弱;情绪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好强固执,独立积极.

  (2)在兴奋性、敏感性、怀疑性上均值差异极其显着(P<0.001).与女被试相比,男被试表现得更为严肃,审慎,冷静,寡言;理智,着重现实,自恃其力;怀疑,刚愎,固执己见.

  (3)在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上均值的差异极其显着(P<0.001).与女被试相比,男被试更为坦白,直率,天真;安详,沉着,有自信心;自由,批评激进,不拘泥于现实.

  (4)在独立性、自律性上均值差异极其显着(P<0.001).与女被试相比,男被试较为自立自强,当机立断;矛盾冲突,不顾大体.

  (5)在幻想性上均值差异显着(P<0.05).与女被试相比,男被试表现得更为现实,合乎成规,力求妥善.

  对大学生进行人格统计,有利于结合霍兰德理论进行职业趋向分析,较为准确地评判人格特性对于职业选择倾向的影响权重.

  二、职业选择倾向特性分析

  职业选择倾向是职业观中的行为成分,指人们在职业评价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倾向.大学生职业选择倾向既不同于一般职业需求者,但也有与其相似的共性特点.
论文摘要

  笔者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倾向进行了分析,并在抽样统计分布调查基础之上,予以模糊性概括.

  在对结论进行系统分析时,则客观地依据事实、有机地吸收和借鉴了其他学术思想,再结合本统计论证结果,对职业选择倾向予以分析.

  (一)职业期望价值化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原则实用功利化、价值实现个性化、价值观发展待成熟化[3].职业价值期望就是一个人对所从事或者意愿从事的某一职业表现出来的认同.在有效的调查问卷之中,我们选取占总数32.2%的选择S型居住岛的学生;该岛学生也是所占比重最高的调查对象.按霍兰德理论,S型人格属于社会类型,该类型的人群具有愿意为他人服务、乐于助人的工作愿望;同时,该类型的人群还喜欢积极地自主参与,并帮助解决一些被人们所关注、热议的社会问题、焦点问题等;同时,该类型的人群也渴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社会作用.该类型人群积极寻求更多的机会去建立亲近、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社会道德、社会义务较为看重,这也是此类人格的主要特征.从本文统计结果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自觉意识,同时,也富有较为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因此,也可以看出,他们具有的职业观是令人欣慰的.当代大学生承担着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对推动社会发展、引领先进思想、促进科技进步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他们也是人类道德的守望者.他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更多地体现出来他们的信仰、态度以及价值取向,这恰恰也与当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高等教育理念相符.诚然,大学生们会因其不同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个性追求,以及教育背景等差异而存在着不同的爱好、理想,但他们的职业观多为积极向上的.女大学多具有东方女性的善良和唯美观念,她们择取S型职业的比重也较男生高;S型女生所占比重约为40%,她们多愿选择教师、医护人员、休闲娱乐管理、福利人员等职业.

  另外,由于受区域性的地理特征与历史文化积淀的影响,往往也促成不同的地域居民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如南方人多精明强干、细致,他们多善于进行团队的协作,在企业发展与创新上能够很好地发挥自身的性格优势,他们接受新的信息速度快,能够他为己用,洋为中用.北方人以豪爽勇敢着称,因此,他们独立性强,且多具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但是,他们往往在性格上表现出缺乏亲切感与灵活性,面对自己认准的事情表现得较固执,甚至很难让人接受.相对来讲,北方的学生则更愿意选择S型岛屿居住---乐于助人,抱打不平.

  在这里,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农村学生选择S型居住岛人数比城市要高一些,这可能是受到地域环境差异的影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农村学生因为从小家境条件较城市学生差,因而使他们更情愿面对困难和挫折,敢于担当,淳朴、坚毅不服输的性格体现得更为突出.

  (二)职业选择现实具体化

  不可否认,在职业选择面前许多大学毕业生是趋于理性的.尽管面对前途美好、天堂般的企业发展憧憬,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面对现实,因为基本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这种选择更符合人的现实诉求.对上述类型横向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型(S)所占 比 重 为32.2%,而 现 实 型 (R)所 占 比 重 为23.3%;另外,艺术型(A)所占比重则稍低一些,为15.3%;更低的则是其他传统型(C)、企业型(E)、研究型(I),它们所占比重之和接近10%.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在进行择职过程中更加趋于现实,针对性更强;除上述的S型之外,现实型(R)学生则多愿意选择需要一定的体力,需运用具体操作工具或机械的农业、工程技术等工作.笔者认为,这与其所处的注重逻辑思维的理工科院校有关.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择取研究型(Ⅰ)的学生则恰恰相反,其择取的人数与调查前预测有较大出入;他们虽然学更前沿的专业知识;正常来讲,他们多会选择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事实上,这些学生在择业时多不会择取本专业的科研或实验类职业.笔者根据调查数据和客观实际进行分析,大学生们在择职时并非全部认同自身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是为了自己将来可以更好地、专一地从事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某一行业或领域的研发工作.更多的学生则是立足于现实角度,仅将大学教育作为自身未来独立生存或谋求职业的一种资本[4].企业型(E)所占比重为9.9%,这类学生认为与其追逐财富、权力等"身外之物"而失去自我,莫不如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现生活中逐步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很多人抱怨现在的学生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以及到艰苦环境、基层中工作,其实这本是人性使然,本就无可厚非,如换位思考,对教育与管理人而言,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

  (三)职业心态更趋多变

  价值观决定职业观,而职业心态恰恰是价值观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的体现.有些人称"大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最重要的部分"[5],这并非夸张,因为大学教育是一个好的从业者最后的集中学习阶段,是弥补过去、期待未来、提升综合素养的有效教育过程.但我们从统计结论看,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理解各有不同.从图1中可见,所占比例相近的有企业型(E)、传统型(S)、研究型(I).但是,此三种类型却只占到总比例的1/3,而这三种类型的学生也是我们调查统计中与教育相似性最多的行业类型;但从调查数据显示上看,大学生在择职时却未表现出应有的兴趣.调查数据中的艺术型(A)则较以往调查数据有所上升;选择A型的大学生人数的上升多与学生职业心态变化、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职业岗位城市化

  目前,随着大学生就业求职的渠道不断扩大,学生们在择职上也越发强调自我、追求个性、渴望自我创业,这也与传统的"爱一行,干一行"的职业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6].

  统计结果显示,A+S+R(70.8%)>C+E+I(29.2%).同时,从数据上来看,A+S+R型的职业则多存在于各大成熟型城市,这也进一步导致更多的大学生在择职时,由于受原始群居本性定位因素的影响而更趋于选择大城市,尤以可提供更多岗位的省会、直辖市、经济特区、开发区等为最.另外,在职业岗位城市化的前提下,随之又出现了城市岗位理想化.很多大学生将自身的择职标准定得很高,非城市不去,职业要高薪、交通要便利、非国企或非外资不考虑等等.究其原因,这与我国传统的绝对服从式、灌输式的教育管理模式有着密切关系,稳定、舒适依然是求职人的重要需求.

  职业岗位城市化,一方面符合人的自我实现需求,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年轻人不愿意到边远山区打拼的想法.这种孔孟之道情节---非愿他乡独立业,体现得较为明显.这从我国每年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而制定的"三支一扶"等帮扶计划落实起来较难中可见一斑.

  (五)职业性别选择趋同化,地域选择差异明显

  从性别信任上看,大学生职业信任无太大性别差异,但城乡选择差异依然较大[7].笔者按性别将选择各个职位的男、女生比例进行系统排列,统计结果见图2.

论文摘要

  我们可以看出,仅就某一职业类型的选择而言,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均会从自身主观愿望出发,选择具有同样职业趋向性的行业与岗位,除非岗位需求具有特殊性,其他的意愿其实并无过多的差异.1提高社会生存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虽然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共同影响人的性别社会化进程[8],但是,调查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国内的职业性别差异现状仍长期存在,集中表现在对女性隔离的职业远远多于对男性隔离的职业数目[9],这种现象尤以沿海开放城市最为突出.另外,从图表统计结果也可以看出,就业地域选择方面依然存在比例失衡的问题.如北方大学生受到惯性生活方式以及人脉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多愿留在北方;而南方学生与北方学生一样,也表现出较显着的地缘职业特征.两者之间唯一的不同之处则体现在南方学生在其择职、择岗时,更具灵活性.

  三、就业市场反馈下的职业非理性

  选择偏差的解决对策从统计结果看,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依然倾向于选择能发挥其专业知识技能和展现其价值的行业.在选择职业环境时,依然以工作愉悦、发展平台广阔为首选.素质成就品质,教育管理成就高质量人才,市场所需,教育所为.研究毕业生求职趋向特性,要参考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结合教育的目的,科学得出.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教育究竟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产品"?教育者必须紧紧依靠市场反馈相机抉择,避免习惯教育下的职业倦怠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10].在构建毕业生职业认知与选择机制过程中,要依据职业市场反馈信息,并充分考虑高等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明确教育体制本身必须完成的职责,在积极拓展学生学习能力及能动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终生学习、相机抉择等实用型能力.以市场所需、人民所望、教育所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卓越的管理人才、各行业的精英,使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人.无论现在抑或将来,都要把被动教育过渡为主动教育,实现教育的升级.高等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核心位置,依据市场调整传统失效的培养目标,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人文精神和人文艺术相融合.

  大学生受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精英文化影响较大[11].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理念、思想也各异.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致使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中存在着选择上的非理性偏差.同时因为隐性知识的存在,对于它的利用必将成为推动企业组织前进的加速器[12].本文阐述了在校大学生在职业心态、职业要求现实具体性、职业岗位变化性、职业性别特征性、职业地域相关性五个方面的倾向及一些影响因素,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系统地研究总结当代大学生在择职过程中的趋向,以期通过客观统计数据为高等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证分析例证,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使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具针对性,实现大学生人职合理匹配、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秀萍.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及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3):59.

  [2]尹忠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33-34.

  [3]王娟,隋雪.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成因及引导策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6):60.

  [4]张智勇,边慧敏.大学生就业指导[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33.

  [5]Norman C Gysbers,Mary J Heppner,Joseph A Johnston.职业咨询---过程、技术及相关问题[M].第2版.侯志瑾,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2-168.

  [6]刘 克 忠.大 学 生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M].北 京:中 国 人 社 出 版 社,2006:178.

  [7]刘博宇,陈利.关于性别角色认同研究的深层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6):61.

  [8]谢晓娟,陈大勇.文化多样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1):16.

  [9]郭志峰.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4):59.

  [10]曾玲娟.国外职业研究倦怠概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2.

  [11]田必琴.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182.

  [12]方华.论隐性知识[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大学生就业论文
返回: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