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道的论文第四篇:儒家孝道观与当代社会养老模式的若干思考
摘要:孝是传统儒家的核心思想。在儒家看来,孝是与生俱来的天命之性,他们认为从小开始,就知道尊亲敬长,知道兄友弟恭,所以孝是天之所赋之正理。自古以来,孝道观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观念,在宗族社会时代,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孝道观也存在负面影响,比如繁琐的礼仪,最严重的是“厚葬久丧”,早在战国时期就招来非议。所以,对儒家的孝道观,必须辩证看待,特别是孝道与养老密不可分,养老被视为最大之孝。但是,现实中孝与养老之间存在诸多矛盾,探索当代养老模式,对未来老年化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天命;孝道;老年化;养老;
一、天命之孝:与生俱来的天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这是儒家的理想社会。其中“老有所终”“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体现的是孝道思想。
一般认为,儒家的孝道观始于周代。实际不然,早在四千年前的尧舜时期人们就已有孝道的品格,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虞舜,尧舜以降则为曾子、子路、子骞等。舜的事迹不在于治理天下,而是他以孝齐家。史载:“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岳曰:‘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蒸蒸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2尧在位70年即将退位,征求岳的意见推荐继承人。岳说,有一个叫虞舜的人,是一个单身汉,也是一个人才。他的父亲瞎眼,父亲和继母愚顽凶狠,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象也十分傲慢。他们几个人曾几次要害虞舜,可是虞舜却对父母很孝顺,由此感动全家。于是,尧帝“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2。尧听了岳的话,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到妫水隈曲之处做舜的妻子,考察舜的治家能力。这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孝道事迹,且是先齐家而后治国的事迹。曾子、子路、子骞都是孔子的弟子,他们分别以“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的孝道事迹赢得人们的称赞。
因为舜与曾子、子路、子骞都是孝道的典型,后世君臣论孝、论政,多以他们为法。如以“尧舜相期”3、“以尧舜为法”3,朱熹甚至说:“所谓立志,只是直截要学尧舜。”4理学家也屡有提及曾子、子路、子骞,他们四人都被编入《二十四孝》。
秦汉时期,儒家从匡扶济世的角度,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思想。《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这一路径吸收了庄子的“内圣外王”5思想。“内圣”就是内心通达,“外王”就是王道。修身、齐家属内圣工夫,治国、平天下属外王事业。也就是说,“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外王”是“内圣”的外在表现。只有“内圣”了才有“外王”的可能。如何做到“内圣”?办法是修身,用仁义道德浇灌培养,之后在此基础上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
儒家的伦理思想来源于《尚书·尧典》“慎徽五典”,即五种伦常礼教,也称“五教”。《左传·文公十八年》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后来孔子、孟子进行阐述,形成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6的完整儒家伦理思想体系。《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性,莫大于孝。”即生于天地之间的万物中,以人最为尊贵;人最尊贵的莫过于孝。又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虽然这里讲的是天子之孝,但庶民之孝同样如此。可以说,孝道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
宋代,理学家进一步阐发孝的天命之性,认为自然界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人类社会有仁、义、礼、智、信“五伦”,且“五伦”也是天命之性,是天之所赋之正理。但是,“五伦”有先后次第,仁是伦理的基础,有了仁,万物才有生意,所以理学家提出亲亲、仁民、爱物的主张。在他们看来,理是万物之本,德是仁之本,孝又是德之本。朱熹用自然界解释仁,说春为万物之始,有春才有夏之长、秋之实、冬之藏。也就是说仁有生之意,夏是春之夏,秋是春之秋,冬是春之冬。以此喻儒家伦理,则仁是爱之理,义是仁之义,礼是仁之礼,智是仁之智,信是仁之信。
基于这种伦理思想,理学家强调人之爱要从事亲敬长开始。孝顺父母,敬重长辈,是人与万物的最大区别,它与生俱来,是天命之性的“规定”,是天理之禀赋。
二、为孝不易:物难、色难
孝的内容广泛,如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7,朱子解释“三不孝”引用赵氏语:“阿义曲从,陷亲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仕,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8孟子还说人有五种不孝的表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7孟子甚至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9不仅如此,儒家还把祭礼看成是孝道的重要内容,叫“事死如事生”。即对父母之孝要从生到死贯彻始终,但诸多之孝归纳起来是四个字:物质、精神。
物质与精神之孝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孝道中的物难问题虽然没有古代严重,但仍然存在;色难,则是亘古通病。
(一)物难
尽孝的基础是保障父母等长辈的物质生活,让他们衣食无忧,但各种原因导致这一保障在许多家庭难以落实:一是以农为本的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农业受制于自然气候:风调雨顺,年丰谷稔,生活无虞;灾害频发,粮食歉收,食不裹腹。二是战争频仍,人民流离失所,无法安居乐业。三是人们自身的因素,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不务生理。这些情况要保障父母长辈物质生活难上加难。
但上述原因只是个别或局部的,不带有普遍性,更重要、更普遍的原因来自于孝道本身,即被儒家推崇的所谓“厚葬久丧”。墨子说:“……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后世之君子,或以厚葬久丧以为仁也、义也、孝子之事也。”10又说:“厚葬久丧”“此存乎王公大人有丧者,曰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存乎匹夫贱人死者,殆竭家室。存乎诸侯死者,虚车府,然后金玉珠玑比乎身,纶组节约,车马藏乎圹,又必多为屋幕,鼎鼓几梴壶滥,戈剑羽旄齿革,寝而埋之,满意。若送从,曰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10且不说天子、将军大夫杀人殉葬,普通百姓“厚葬久丧”也耗尽家产。墨子说:“若法若言,行若道,使王公大人行此,则必不能蚤朝。治五官六府,辟草木,实仓廪。使农夫行此,则必不能蚤出夜入,耕稼树艺。使百工行此,则必不能修舟车、为器皿矣。使妇人行此,则必不能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捆布縿。”10“三年之丧”几乎殃及所有逝者之家。
宋代的理学家认为,祭祀的目的是祖孙感格,祈求先人的保佑,但“三年之丧”却给子孙造成更大的贫困。所以,宋代福建一些乡村因为多子无法供养,发生溺子恶俗。缅怀祖德、慎终追远却走向事物的反面,给生者造成严重的身心负担,可以说是儒家的一大败笔。
(二)色难
所谓“色难”,指的是对待父母的脸色,即精神层面的事亲。孔子在强调为人之子要尽孝的同时,毫不隐讳孝道存在的问题:“色难”。“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1意思是说,用温和的脸色对待父母,让他们心情愉悦很难。如果只是帮助父母做事,供父母饮食,不能认为就是孝。孔子还从自然法则角度强调精神层面之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1狗和马也有物质之养,人与动物不同,除了物质之养外,还有“敬”的孝心层面,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孔子强调孝敬父母不仅要保障他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包括让父母有愉悦的心情,至于如何才能让父母心情愉悦,孔子没有作出回应,倒是民间想出了种种办法,《二十四孝》就是典型:既有力所能及的孝道事例,更有力不可及甚至荒唐的“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尝粪忧心”等愚孝。而“彩衣娱亲”也让人们尴尬:故事的主人公是传说春秋时期的老莱子,年七十,为了取悦父母,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儿童引父母发笑。老莱子的事迹载于汉代刘向的《列女传》。因为这是精神层面尽孝的典型,元代尤溪人郭居敬将其编入《二十四孝》。为了尽孝而“彩衣娱亲”,一般人都做不到,放在当代社会,这种行为则被视为行为失范。由此说明,精神之孝难于物质之孝。
物质之孝不易,精神之孝更难,报端常有报道,但或许碍于颜面讳莫如深。从生活观察,“色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代沟产生隔阂。父母与子女一般相差二三十岁,年纪小的父母六七十岁,大的八九十岁甚至百岁。从战争到和平、从物质匮乏到丰富、从精神生活空白到多姿多彩。简言之,经历了苦难到幸福的大半个人生。但是,他们尽管分享着当代丰富的物质生活,思维却往往凝滞于曾经的过往,用根深蒂固的眼光看待眼前的世界,造成父子、母子之间形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一户人家,母亲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虽有乡村妇女的勤劳,但儿子说东,母亲讲西;儿子道此,母亲道彼,母子之间形同枘凿。久而久之,儿子难以和颜悦色对待母亲。更重要的是母亲除了煮饭、洗衣的常态性事务之外,没有任何业余爱好,不知日子如何打发。与此同时,儿子担心母亲糊涂,不让她下厨操弄电器、燃气,母亲更是百无聊赖,以致埋怨儿子:“在你家像坐牢。”这恐怕是大多数老人的心声。
二是对事物的认知不同。年逾古稀的老人,除了生理原因外,还有文化层次的不同,导致对事物认知的不同。特别是长期生活在乡村的老人,随子女在城市生活,对事物的认知形成强烈反差。现实中有诸多案例:一户人家,儿子因为邻居养狗扰民,诉诸公堂,法院四次开庭,从县级法院打到中级法院,母亲却一再以那句苍白无力的“远亲不如近邻”劝导。儿子告知母亲,被告在法庭申辩:“邻居家的音乐声大于我家的狗叫声”“原告之所以听不得我家的狗叫,可能是文章写不出来”“原告之所以听到我家的狗叫,是因为原告睡在(自家)客厅”之类。但母亲没有任何法律意识,除了屡屡重复那句“经典”外,没有别的语言。一户人家,十年间儿子家三次遭到上层住户大面积积水渗漏,屡次交涉无果,起诉到法院。母亲听了儿子的诉说后,却说人家水漏到你家,是不是你跟人家关系不好?儿子气得“恶语”相向:国家设立法院就是让人们讨回公道,这是正常的维权之举,你知道吗?
三是不顾义理,动辄以孝相逼。现代社会高科技,新能源的开发,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但生活越方便,风险越大,而老人往往听不进子女的劝说。安庆的一户人家,父亲生活在儿子家,总想为儿子减轻负担。一天,这位老人不由自主地打开燃气,说是儿子快下班了,要回来煮饭。殊不知,老人的好意可能给儿子带来极大的风险。一位83岁的母亲热馒头,躺床上休息竟睡着了,以致烧黑了锅。
在老人的心目中,孝是一把尚方宝剑,拒绝父母帮忙,动辄招来孝道教化,甚至以孝相逼,认为子女大逆不道。他们只知孝是义理,不知义理并不等于就是孝。天下这样的长辈与晚辈难以相处的家庭可能千千万万,只是出于传统的孝道难以“家丑外扬”。
四是固执于不良习惯,无逻辑可言。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但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精神文明仍然常常落后于物质文明。因为传统农业社会,只求温饱,精神生活也是得过且过,甚至固执于不良习惯:他们不讲卫生,排斥文明;他们不讲逻辑,做事没有程序;他们相信天命,但不理解天命的真谛。一户人家,母亲80高龄,儿子告诉她吃好饭、睡好觉就行,其他事少管,母亲却不依不饶:被子三个月洗一次,儿子帮助洗,母亲却一脸不高兴;儿子盛饭前用开水烫碗筷,母亲含泪哭诉:我没有这么做也活了80多岁;儿子要她勤擦手机,母亲反问手机是自己的有什么脏?即便是疫情时期让老人洗手也难……更不可思议的是,母亲做事常常违背常理。儿子不让她参与家务,母亲却固执己见。一次,母亲一人包水饺,儿子连续吃了两个里面有塑料(绑大白菜的塑料带)的饺子,让母亲以后不要再包,母亲反问一定是我包进去的吗?在子女看来,这些属于不良行为,在长辈们看来却是小题大作。他们可以用手指头沾口水数钱,可以把烂菜叶、烂菜根一锅煮。在一些长辈眼里,只要吃得下去,一切都无所谓,因为他们就是从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过来的。生活中的哲理其实很简单,即古人说的“居安思危”。儿子要母亲不再去弄气弄电,以免发生意外,母亲却说以前没发生过事故。在他们看来,昨天没发生事故今后也不可能发生。即便做错事,老人也是以“你不知道我没文化”为理由开脱。
三、当代社会养老模式的若干思考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法则,《周易·系辞上》说:“生生之谓易。”北宋周敦颐《太极图说》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有始必有终,有生必有死,始终、生死事关天下千家万户。如何让风烛残年的老年人度过晚年,不仅事关个人家庭,也是关乎国家社会的大事。特别是20世纪末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一个老年社会正向我们走来,需要个人、国家、社会的共同关注。
1.辩证看待孝道观。
儒家的孝道观,在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儒家倡导应接万事万物应当“止于至善”,就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先秦时期,儒家的孝道观在诸子百家眼里也有瑕疵,特别是“三年之丧”不仅给居丧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带来不良习俗。20世纪70年代之前,乡村仍存在居家停尸的陋习,即把逝者放在棺柩内,停放在家,数年不葬。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这种不文明的陋俗早已不存,但为逝者做头七、延请道士(和尚)为逝者诵经法事者仍然有不少。一家居丧,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四邻皆“哀”。
传统的孝道思想有利有弊,兴利除弊是时代的要求。早在战国时期,墨子就提倡节俭。墨子说:“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12意思是说,圣人治理国家、天下,财富可以倍增,但不是靠掠夺土地得来的,而是去掉了不必要的开支节省下来的。针对儒家倡导的“厚葬久丧”问题,墨子说:“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10意思是说,衣食对生者有利,尚且需要节俭;大量埋到墓里的物品只是对死者有利(实际无利),为何如此没有节制。明代,统治者对祭祀同样有清醒的认识。有一年郊祀,一位大臣对皇帝说,当天郊祀天气好是陛下治理天下的结果。皇帝说,祭祀的目的是恤民,如果不能恤民,祭祀何用?
可见,祭祀只是形式,根本的目的在于体恤民瘼。笔者认为,作为倡导文明的有关部门,对丧葬、祭祀既不要反对,也不宜鼓励,更不能把丧葬、祭祀作为子女是否有孝心的标准。同时,倡导丧事从俭,祭仪从约,摒弃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礼制,不符合人性的礼制。现代社会虽然简化了许多祭仪中的繁文缛节,但民间仍然保持春秋两祭,而清明祭扫也是有些子女的沉重负担。因为现代开放性社会,许多子女遨游四海,近者百里、数百里,远者上千里,甚至远居海外,为了清明墓前的一炷香,子女要不远千里奔波,对很多人来说真得是一种负担。古代祭祀没有距离远近的要求,只要达到心怀祖先的目的就好,可以提倡以遥祭的方式祭祀逝者。
2.养老不能以情代义。
养老是千家万户不变的话题,也是子女沉重的话题。之所以沉重,在于容易以情代义,因为情与义最为难断:一方面要有容色对待父母,一方面行孝要符合公共道德,符合道德准则。容色多则义理薄,义理重则容色少。人们常常被告知,要像对待小儿一样对待年长的父母。多数老人不知这句话的含义:通常说既然像小孩,说明老人已逐步丧失了法律上说的行为能力,不具备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责任,必须由看护老人的子女承担。所以,父母在子女家养老,不能为了打发时间,执意要为子女帮忙。须知子女既要事亲敬长,又必须顾及邻里安全,不能为了取悦父母而罔顾社会责任。儒家说让父母蒙羞也是不孝,老人不知如果子女家失火,殃及四邻,岂不是让老人蒙羞?
笔者认为,智慧的老人想看到子女的好脸色,除了关注子女家庭安全外,最重要的是做到“克己”。这里的“克己”就是三不:即不主张、不参与、不讲话。不主张就是不要自行其事;不参与就是不要参与子女家的事务,做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讲话就是尽可能不开口,哪怕子女夫妻不和,老人都不要掺和,否则可能火上浇油。最好的办法是避开“火头”,外出散步,回来时夫妻之“火”可能早已熄灭。
3.自娱自乐,自得其乐。
老人生活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话题不同,与子女关注的问题不同,子女很难愿意听老人讲述曾经的过往。特别是老人不应当数十年一个话题,有事没事总为一个话题喋喋不休。老人要想消磨时间办法很多。比如找一些年龄相仿、兴趣相同的伙伴聊天,了解对方的家庭、子女、工作、生活、兴趣,等等,从中得到乐趣。可以欣赏自己收藏的旧物,比如用具、相册,回想时间、地点及经过,活跃脑筋。生活能自理的老人,经理自己的生活,可以用“磨蹭”的办法打发时间。比如外出换衣服、洗手、洗脚等,10分种做完的事,可以做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做完的事,拖到一个小时。
4.居家养老趋向社会养老。
两千多年前,儒家就提出“大同”社会的理想,“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我们沿袭的是居家养老的模式,没有完整的社会化养老体系,尽管现代重视社会养老问题,但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工薪阶层和广大乡村居民仍然是居家养老。
养老既是“大同”社会的理想,也是“大同”社会的目标。学界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津津乐道,甚至把西方文明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联系起来,认为西方文明不少源于中华文化。李小龙译注《墨子》“前言”就说:“在清末,有一批认识了西方的学者对墨子作出了新的判断。邹伯奇提出了‘西学源出墨子’的说法,他认为西方的天文、历法、算学等,都导源于《墨子》,并曾经依墨子的理论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制造过望远镜与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照相机。张自牧在论说了墨家科技成就后说‘墨子为西学鼻祖’。王闿远认为《墨子》是西方宗教的源头,如佛家之释迦牟尼、基督教之耶稣都无官俸而被奉为圣师,当受惠于墨学。郭嵩焘认为耶稣视人如己的教义正是墨家兼爱的意思。黄遵宪则从五个方面来论述这一命题:即西方的人权源于墨子的尚同;西方的独尊上帝源于墨子的尊天明鬼;西方的平等博爱源于墨子的兼爱;西方物理发达,源于《墨经》;西学长于器械制造,源于墨学备攻乃至于墨子造纸鸢之术,甚至得出‘至于今日,而地球万国行墨之道者,十居其七’的结论。”
中华文化推动西方文明发展,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姑且不论学者是否把西方的养老制度也归于儒家的“大同”社会理论,但“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应该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当今我国正面临独生子女为父母养老的压力,“物难”“色难”问题再次突显。物难:以两代同堂为例,独生子女一家三口(如生二胎则一家四口),加上双方两个老人,共计八口。2016年,《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的调查,“向往住房‘足够大’的人们,15.4%的受访者表示,自家的人均住房面积在20平方米以内。”13按这个最低标准,八口之家需160平方米,三线城市房屋总价约100万-160万。如果双方父母没有退休金,仅靠子女工资,必然造成经济拮据。色难:父子母子之间尚且诸多矛盾,四个老人在一个家庭更是会产生交叉矛盾。过去一家几个孩子,轮流俸养,一家有矛盾换一家。未来居家养老,一旦产生隔阂,则无路可退。
由此可见,未来四五十年内,家居养老不是最好的选择,尽管我们强调孝道思想,但思想不能代替现实。解决这一困境的最好办法是由居家养老逐步转向社会养老,这是未来养老模式的必然发展趋势。
注释
团[1]《礼记礼运第九》, 元陈澔注:《礼记集说》, 宋元人注 《四书五经》第八种,中华书局, 1992年,第120页。
②[2][3]《尚书尧典》, 顾迁译注:《尚书》, 中华书局, 2019年,第页第15页。
图[4][5]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 ,《陆九渊集》, 钟哲点校,中华书局, 2018年,卷十九第232页、卷十九第231页。
④[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星贤点校,中华书局, 2004年,第133页。
固[7]贾云编译:《庄子天下》, 三秦出版社, 2018年,第142页。
回[8]《孟子集注滕文公上》, 宋朱集注,陈成国标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 , 2004年,第290页。
团[9][11]《孟子集注离娄下》, 宋朱熹集注,陈戍国标点:《四书集注》, 岳麓书社,2004年,第319页、第333页。
图[10]《孟子集注》, 宋朱熹集注,陈戍国标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 , 2004年,第319页。
回[12]《孟子集注:万章上》, 宋朱集注,陈戍国标点:《四书集注》, 岳麓书社, 2004年,第340页。
回[13][14][15][19]《墨子节葬下》, 李小龙译注:《墨子》, 中华书局 , 2017年,第89页、第91页、第92-93页、 第105页。
团[18]《墨子.节用上》,李小龙译注:《墨子》,中华书局, 2017年,第82页。
2[16][17]《论语集注为政》, 宋朱熹集注,陈戍国标点:《四书集注》, 岳麓书社, 2004年,第64页、第63页。
3I20ttp://www. 360doc .C om/content/16/0609/19/27494174_ 566336534 shtml.
从一个新的视角、用一套不同于老子的理论重新定义并诠释了“孝”的内涵,一方面它批判了后天社会伦理关系的虚伪性,强调其情质,另一方面他又积极与政治名教相结合,以图适应当时的社会背景,并从形而上层面赋予其合理性,形成了一套兼会儒道的哲学思想。...
一、《论语》孝道思想在《论语》①中,共有19处直接论及孝,另外还有20处左右虽然没有出现孝字,但是也对孝的内容进行了阐发。《论语》关于孝并没有系统的论述,然而透过这些哲理性的论断,我们发现,《论语》中对孝的论述已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
孝道中包含的和谐内涵,不仅在古代社会的稳定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更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推崇并遵奉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规范和做人的最基本原则。下面是搜索整理的关于孝道的论文,供大家参考阅读。...
分析农村青年行孝的现状,并针对孝道缺失的主要问题,从农村经济、孝道文化、家风培养、法律保障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