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伦理学论文 >

浅谈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与外延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作者:张宁蓉
发布于:2020-03-11 共3217字

  公共管理伦理学论文(力荐8篇范文)之第三篇

  摘要:公共管理伦理是特殊领域中的角色伦理, 建立在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之上并形成一定的角色具体标准并通过实践活动得以体现。对处于转型中的中国, 逐渐建立为公众公认的公共管理伦理准则并贯彻到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中完善, 对于公共管理活动的管理与监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关键词:公共管理伦理,核心价值观,职业角色

公共管理伦理学论文

  1 伦理的内涵理解

  伦理的研究对象为道德现象, 包括道德意识现象 (如个人的道德情感等) 、道德活动现象 (如道德行为等) 、道德规范现象等。伦理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包括作为社会行为基本规范的伦理——公德, 和作为特殊领域规范的伦理——职业伦理, 而职业伦理是高度社会化角色伦理。

  2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包括以政府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 (NGO) 为实现公共利益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实践。公共管理伦理就是实践活动中, 通过公共管理行为与公共事务所集中体现出来的公共管理主体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规范评价的标准以及社会公共精神。

  2.1 公共管理伦理的主体

  公共管理伦理的行为发生在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过程中、岗位职责约束、职业规范的活动中, 因此主要针对对象是公共机构及相关公职人员 (包括政府和其它公共机构具有合乎公共事业管理行为规范所要求的权利能力) , 还针对社会公众, 主要从道德层面解决社会公众利益的冲突和制约公共权力对公共利益的损害。

  2.2 公共管理的伦理意义

  公共管理必须接受伦理规范的约束是公共事业的特殊性和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影响力决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种挑战风险并存, 公共管理具有很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复杂性, 必须切合时代要求开展伦理建设;公共管理行业本身的职务责任、行业规范、工作规程和管理规定本身就是道德规则;同时公共管理涉及利益诉求不一的公众利益, 需要平衡群体利益关系, 具有很强的公益性, 需承担社会责任, 追求社会公平、社会利益。

  2.3 公共管理伦理的本质和形态

  贯穿着服务精神和体现着服务原则的、稳定和持续的公共管理职业行为决定了公共管理伦理是特殊领域中的伦理, 角色是公共管理系统、公共管理者主体在自己的岗位职位体现的, 角色伦理主要就是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

  公共管理伦理表现为三种形式。管理主体对伦理准则、责任和目标的意识属于公共伦理意识, 是观念形态;在一定观念形态、伦理原则指导下的管理行为要通过公共管理活动、关系、态度、作用、效果等表现, 是实践形态;在观念和实践之间的中介形态, 主要是公共事业伦理评价。

  2.4 公共管理伦理的核心价值观

  公共管理伦理的核心是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的基础是价值观。公共管理活动所涉及的人群不论是体系中的, 不管是公职人员还是社会公众, 如果没有价值观, 就不可能建立起统一的公共管理伦理标准。人群越小, 相同的价值观可能越多。人群越大, 相同的价值观可能越少。从这个角度讲, 要建立起全球性公共管理伦理标准是最难的。但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公共伦理标准也开始拥有国际共性。

  公共管理伦理的核心价值就是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核心。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特里·L·库珀将现在已经比较明了的国际普适性价值观归纳为——自决权、诚实、信任、稳定。中国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特别强调公共管理伦理规范的特征与定位, 注重在公共管理领域不可取消的标准、有约束性的价值观和人格态度。在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伦理责任的前提下, 公共管理伦理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依法管理、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正直负责、诚信团结、精进业务、为社会树立典范、追求专业的卓越。

  2.5 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践要素

  公共管理伦理是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规范, 抽象的价值观要转化为可执行操作的实践因素, 必须经过一个抽象到可见可操作的规则、制度的具体转变。关键在于公共管理伦理价值观转化为公共管理者的道德信念和职业标准。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践要素体现在立法层面、行政层面、监督层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OECD提出的所谓“公共伦理基本框架”可以借鉴。它从八个方面对伦理行为实施控制、引导和管理。这八个部分包括政治保证、有效的法律框架、有效的责任机制、可行的行为准则、职业社会化机制、公共服务的环境支持、伦理实体之间的合作、公众参与和监督。结合实际, 公共管理伦理的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组织结构、制度规范和活动程序等方式, 为每一职业角色确立明确具体的责任和义务, 把职业和岗位、职务上的权力规定和法律规定统一;强制性界定法律和立法行为准则;二是把职业精神和服务原则通过制度和体系的力量转化为个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道德力量落实在自己的管理行为中, 明确义务、角色和价值观;三是改善公共管理者待遇, 有平等、公平和恰当的薪金报酬, 在完善公共管理者违法违规惩戒体系的前提下建立强大的激励机制从而积极塑造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体系;四是以创新方式加强公共管理者进行职业伦理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教育, 形成现代教育培训的模式, 使公共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管理观和发展观;五是将权力关进制度和道德的“笼子”里, 建立监督和评估程序, 明确反腐败立场和行为, 使公共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接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与监督, 实现社会公共价值与自我人生价值的结合和有机统一;六是加强伦理实体之间的合作, 即设立具体的机构或委员会协调和监督相关方面的活动, 建立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的渠道, 不断完善并定期检查伦理政策和程序, 政府要倡导伦理准则, 要将伦理融入行政与管理改革的实践之中, 要整合程序法和伦理价值观;七是建立政务公开的信息系统, 提高信息的流动性、透明度。增加公民对公共管理决策与执行流程的知情权, 这是防止公共权力腐败的有效办法。

  3 公共管理伦理的功能

  公共管理伦理侧重强调的是公共管理中的道德规范问题。在法治为主、制度至上的现代公共管理之中, 抽象的道德规范的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公共管理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不可能直接用伦理标准进行管理, 但是作为一种制度设计或者政策制定的出发点是必不可少的。公共管理伦理作为一种“应然”的道德规范, 它超越了作为道德底线的法律标准, 作为一种目标和理想, 为公共管理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提供了参照物与出发点, 是民主政治大厦的基石。例如, 在公共管理领域服务的公职人员从原则上来讲是不能将个人的私利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但个人的正当权利也同样不应该被公共权力侵蚀。又如为什么要保持公共管理的透明度?其意义何在?反腐的意义何在?这一切问题都不得不运用公共管理伦理来思考。

  3.2 道德教化功能

  经济和法律手段已经成为公共管理的主要手段, 但公共管理伦理的道德教化功能的力量是巨大的, 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管理方式。法律是道德底线, 是禁止性的命令, 对于一个完整的个人来说, 只有不可逾越底线的禁止是不够的。伦理和法律起互补作用, 伦理的范围涵盖一切道德的规定, 是一种禁止也可以是一种号召。一方面公共管理伦理给公共管理的主体和服务对象提供了价值引导, 有利于整体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法律管理具有滞后性, 而伦理具有“防患于未然”的前瞻性, 伦理教育能够避免法律事后惩治所无法制止的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其次伦理教育可以降低法律监管的高成本。人的意念与行为无孔不入, 由于法律的漏洞, 很多合法行为实际上也是损害公共利益的。但是伦理教育如果能够跟上, 公共管理的主体能够进行自身的约束, 就可以降低违法和损害公共利益的成本。

  总之, 公共管理伦理建立在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之上并形成一定的角色具体标准并通过实践活动得以体现。虽然, 它不是现代管理的主要形式, 却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对于处于转型中的中国, 逐渐建立为公众公认的公共管理伦理准则, 并贯彻到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中完善, 对于公共管理活动的管理与监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晏辉.关于“公共管理伦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伦理学研究, 2014 (06) .
  [2]张康之.公共管理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点击查看>>公共管理伦理学论文(力荐8篇范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中共巫溪县委党校
原文出处:张宁蓉.以价值为视角探析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与外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2):228-22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伦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