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把政治伦理化,提倡修己治人的政治思路,因此,人性问题是儒家哲学的重要主题。 在先秦,孟子提出性善论,而荀子提出性恶论,成为具有代表性而又观点迥异的两种人性论观点。 那么,他们是怎么论证的? 这种论证是否有效? 到底谁是谁非,抑或都有不完善的地方等,本文从形式逻辑的角度,做一简要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证人性是善的。
1. 以恻隐之心的存在论证人心有四“善端”“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种情,是每个人内心都具有的: 并把这四种情分别对应于仁义礼智四种儒家道德范畴。 既然人外在有这四种情,说明人内在有四种美德。 美德内在本有, 说明人性本善。 这里,孟子是以情反推性的,情是心的活动表现、外在的,性是心的根本属性、内在的;有什么样的性,就有什么样的情;反之,有什么样的情,可以反推有什么样的性。 既然情是善的,则性也是善的。
为什么说人心有四“善端”? 孟子从两方面说明:先王之所以有仁政(不忍人之政),在于有仁心(不忍人之心);人皆有恻隐之心,所以有“仁之端”。 进而,孟子认定人心有四“善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邀)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
恻隐之心的存在,是孟子性善论的主要论据。 孟子论证说,当小孩将要掉到井里去时,边上的人都会产生恻隐之心;而且,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想要交好于小孩的父母, 不是想在乡党朋友面前获得好名声,也不是因为讨厌听到恐惧声,而是自然而然、不由思索产生的。 恻隐之心属于“仁之端”,恻隐之心的存在,说明人具有仁这种善性。
2. 以感官特性作类比进行类比论证“口之于味也,有同耆( shì,古同“嗜”,爱好)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 谓理也,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 豢 ( chú huàn: 指 牛 羊 猪 狗 等 牲 畜 ) 之 悦 我口。 ”人的口、耳、目等感官对于外物有共同的爱好,难道心就没有吗? 有。 人心的相同嗜好是理和义,圣人先于普通人做到这一点,圣人的心充满理义。 理义使我们的心喜悦, 就像牲畜肉使我们吃了爽口一样。
3. 以水性作类比进行类比论证“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水往低处流,水性向下,向下乃不争,不争可使人际关系和谐,故为善。 人性之向善,就如同水性之向下。
4. 用类比法论证人类恶现象的存在是由于善端没有得到养护“牛山(山名)之木尝美矣 ,以其郊于大国 (国都之郊)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 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 zhuó,即光秃秃)也。 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 其所以放其良心者, 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既然人性有善端,那么现实中为什么有恶人? 乃是因为这种善端没有得到养护、扩充,放逸掉了。 这就如同牛山的本性可以长出好木材,但由于处在国都之郊,不断被砍伐、放牧,变成光秃秃了。
二、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证人性恶。
1. 从人天生好利 、疾恶 、好声色三个方面 ,运用归纳法论证人性本恶, 必须在后天经礼义法度教化才能归于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顺着人性),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妒忌憎恨)焉,顺是,故残贼(残杀陷害)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欲生而礼义文理(法度)亡焉。 然则从(通“纵”,放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与…合流)于犯分(违犯等级名分)乱理(扰乱礼义法度)而归于暴(暴乱)。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师长与法度的教化),礼义之道(通“导”,引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人的天性好利、疾恶、好声色,这会使人类共同体成员互相争夺残杀,因而是恶的;只有经过教化,人类才能学会辞让有礼,才能向善。 所以,人的天性是恶的,善是后天人为教化的结果。
2. 以感官做类比论证人之情性先天本恶, 善是后天人为(伪)教化的结果“若夫目好色 ,耳好声 ,口好味 ,心好利 ,骨体肤理好愉佚(舒适安逸),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 是性、伪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 …… 夫好利而欲得者, 此人之情性也。 假之(假如 )人有弟兄资财而分者 , 且顺情性 , 好利而欲得,若是(顺着人性),则兄弟相拂(违戾,不顺)夺矣;且化礼义之文理,若是,则让乎国人矣。 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情性是指天生的,感物后自然而生的;"伪"是后天的,感物后要经过思考才做出决定的。 人心天生好利,这样会导致互相争夺,因此是恶的,只有用礼义加以教化,才能学会互让。 所以,性是恶的,“伪”才能向善。
3. 举出尧舜的对话来佐证人性(情)恶的观点“尧问于舜曰:‘人情何如? ’舜对曰:‘人情甚不美,又何(何必)问焉? 妻子具而孝衰于亲,嗜欲得而信衰于友,爵禄盈而忠衰于君。 人之情乎! 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问焉?’唯贤者为不然。”普通人,有了老婆孩子, 对父母亲的孝顺就衰减了; 为了满足欲望,对朋友的诚信就衰减了;爵位、俸禄得到了,对君王的忠诚也就衰减了。 所以,人情是不好的,只有贤人不会这样。
4. 用反证法论证:如果人性是善的,那么何用圣王、礼义?“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是善恶之分也已。 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何必)用圣王、恶用礼义矣哉? ’”
孟子认为人性善,是不对的。 善是正理平治,恶是偏险悖乱,如果人性善,那么就是正理平治了,那么干么还要圣王、礼义来调节呢?
(1)人性善就不需要圣王、礼义,人性恶才需要,正如有弯木才需要檃栝、绳墨一样(比喻法):“故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 故檃栝(yǐnkuò,使弯木变直的器具)之生,为枸木(弯木)也;绳墨之起,为不直也;立君上,明礼义,为性恶也。 ”檃栝、绳墨的发明和使用,是为了把弯木拉直;人类设置君王、倡明礼义,是为了矫正恶性。
(2)如果是直木,就不需要檃栝;如果人性善,就不需要圣王、礼义了(比喻法、假言推理的省略式):“直木不待檃栝而直者,其性直也;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者,以其性不直也。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始出于治,合于善也。 ”
5. 断定“化性起伪”(即向善 )的可行性:人 “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 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通“途” )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 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大禹之所以是个圣人,在于他有仁义法正。 仁义法正有可以被认知和实践的性质,人类也有认知、实践仁义法正的质具,所以,人人都可成为像大禹那样的圣人。虽然理论上人可通过化性起伪积善成圣, 而现实中圣人少见, 原因是什么? 在于可以做而不肯做(比喻法)。“曰:‘圣可积而致,然而皆不可积,何也?’曰:可以而不可使也。 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 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 故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能为禹,未必然也。 虽不能为禹,无害可以为禹。 足可以遍行天下,然而未尝有能遍行天下者也。”
人人可以成为大禹一样的圣人,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人人都成为大禹一样的圣人,是一种现实性,两者不是一回事。 就像理论上,脚可以走遍天下,但现实中没有人走遍天下一样。
三、简要分析
通过上面的梳理,可以对孟子、荀子的人性论作出以下分析。
1.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
(1)对于第一个论证 。 是否人人皆有恻隐之心(仁之端),孟子并没有进行归纳证明;对其他三个善端(义、礼、智)也没有说明,而是直接断定;远古是否(仁之端),孟子并没有进行归纳证明;对其他三个善端(义、礼、智)也没有说明,而是直接断定;远古是否存在圣王的仁政,有预期理由之嫌;人有四体与人有四善端之间,只能是比喻,不能算类比。
(2)对于第二个论证。 用感官有共同嗜好类比人心有共同善性, 两者之间也不一定有可类比性。 另外,感官是否有共同嗜好,没有得到说明;从感官有共同嗜好即使能推出人心有共同属性, 也不一定是善性(理、义);远古是否有圣人存在,存在预期理由之嫌。
(3)对于第三个和第四个论证。 用水性向下类比人性向善、 用牛山之木没有得到养护类比人心之善端没有养护,两者之间不存在可类比性,因为不具有根本属性上的相似性。 实际上,这里说是类比,但更像比喻,因为用了“犹”字。 而如果是比喻,则犯有“比喻论证”的错误。
(4)总的来看,孟子四个论证中,第一个论证是直接论证,因为他从正面直接肯定人类善端的存在;其它三个论证则是间接论证, 因为它们分别从侧面或反面论证人性善。 孟子的论证能不能站住脚,关键看第一个论证。 但是,正如上面所分析的,孟子的第一个论证,并不完善。 另外,孟子一是大量运用弱类比或比喻方法进行论证,二是用预期理由作论据,使其论据与论题之间缺少必然联系,犯有"推不出"的错误。 所以,总的看,孟子对人性善的论证是不完善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直接否定他的论题, 因为对于他的第一个论证,尽管我们不能完全肯定它,但也没办法完全否定它。
2. 关于荀子的性恶论
(1)对于第一个论证。 认为人天生好利、疾恶、好声色, 但是否每个人都如此, 荀子没有对此加以论证。 实际上,也有一些人是好德的。
(2)对于第二个论证 。 用 “目好色 、耳好声 、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论证人的情性先天是恶的,但这些结论无法用完全归纳法证明;把情和性混用。
(3)对于第三个论证。 用尧舜的对话作为论据,有“以人为据”之嫌;而且,远古是否存在尧舜这样的圣君,也无法证明;在这里,也把情性混用。
(4)对于第四个论证。 反证法用得不错,但远古君王的产生,到底是为了教化,还是马上得天下,不得而知;用弯木需要矫正拉直比喻人性需要教化,也是一种比喻论证,推不出。
(5)对于第五个论证。 断定人人"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只要肯加以修养的话,都可成为尧舜,但没有加以证明;用脚可以走遍天下,比喻人人可以成为尧舜,是一种比喻论证,推不出。
(6)总的来看,荀子的五个论证中,前两个是直接论证,因为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人性恶;后三个是间接论证,因为是从侧面或反面加以佐证。 所以,荀子的论证能不能站住脚,关键看前两个论证是否有效。
正如上面分析的,荀子的这两个论证,也存在不足。
另外,荀子一是运用弱类比或比喻进行论证;二是犯有“以人为据”和“预期理由”的错误;三是把情性混用,有偷换概念之嫌。 所以,总的看,荀子对人性恶的论证也是不完善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否定荀子的论题,因为对他的前两个论证,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加以肯定,却也不能完全加以否定。
3. 总评
(1) 对于同一个人性问题,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理论? 是不是两人使用的核心概念的内涵不同? 从孟子、 荀子论证中使用的核心概念即人性以及善恶的内涵看,意思差不多。 对于人性。 孟子通过恻隐之心这个外在的情,推测了内在的性,即“仁之端”。 荀子通过人天生好利、疾恶、好声色,“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这些情,推测性是恶的。 当然,荀子有时也把情性混用,没有分得很清楚。 但总的看,两人的意思并没有明显差别。 从两人对善恶的解释看,意思也差不多。 孟子讲的善,除了仁之外,还有义、礼、智,是有利于人类共同体和谐的品质,而反过来,即为恶。 荀子讲的恶,是一些会导致人类共同体成员相互争夺、残杀的品质,即不利于人类共同体和谐的品质,而反过来,即为善,正如荀子所说:“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所以,两人人性理论的差异,不是由于他们使用的核心概念定义上的差别。
导致孟子、荀子人性论差别的主要原因,我以为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有关。 人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能观察,不能实验,只能借助人情进行内推。 而现实中呈现的人情, 则是善恶混存, 既不纯粹表现为善,也不纯粹表现为恶(如果真是如此,人性问题就很直白,没必要研究了),这导致关于人性的理论,不管是人性善,还是人性恶,都有一定的解释力。 孟子讲性善,那么,既然性是善的,为什么有恶现象存在?
因为善端没有得到养护; 荀子讲性恶, 既然性是恶的, 那为什么有善现象的存在? 因为后天教化的结果。 到了宋代,由于引入理、气、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等概念,兼顾了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点,使得人性理论精细化了。 宋儒认为,讲人性,“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是。”
他们把人性包括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纯理形态,也是纯善的,但在人身上,它必须借助气才能发挥作用;由于气的混杂,因而气质之性是善恶混存的,人类行为也表现为善恶混存。
(2)孟子 、荀子的人性论 ,是否真的那么针锋相对? 仔细分析,也不是。 孟子虽然讲性善,也只是讲人性有善端而已,并不是说整个人性都是善的。 尽管孟子没有直接讲性恶,但从他断定善只是端倪,善心经常被放逸了,必须“收回放心”加以养护的论述看,孟子是知道恶现象的普遍存在的, 但他从恻隐之心的存在看到了一丝人性善的曙光,看到了教化的希望。
荀子讲性恶,但他也认为人有向善的潜质,即“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只要后天勤加修养,人人可以为尧舜。 可以想见,孟子、荀子所处的时代,人类道德败坏到何种程度! 尽管善只是一点点端倪(相当于一点良知未泯),一种可能性,大量存在的是恶的表现,但他们都没有对人类失去希望,而是主动承担起教化的责任。 实际上, 如果把荀子的"质、具"的说法等同于孟子的善端,则两个理论是相通的。
(3)孟子 、荀子对于人性本质的论证 ,虽然存在不足,但是,他们的探讨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春秋战国时代世风日下、道德败坏的情况下,他们希望重建道德,使天下回归有道,这种淑世情怀和道义担当,是值得肯定的。 而要重建道德,就必须探讨道德是否具有可行性,即人性本质问题。 只有人性有向善的潜质(善端或质、具),道德才有可行性,否则,教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只不过,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关于人性本质的理论都不好证实或证伪。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安小兰.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宋]朱熹撰. 朱子全书[修订本第14册 “朱子语类 ”(一 )][M].朱杰人,等,主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在当代分析哲学大潮中,关于名称的逻辑语义学研究是一个热点。沿着密尔(J.Mill)对名称的语言学思考,早期逻辑哲学家对名称语义的关注集中于专名(propernames),即指称某一个单独对象的名称,如爱因斯坦、亚里士多德、太阳、中国等;出现弗雷格(G.Fre...
现代意义的辩证法和形式逻辑都是西方哲学的产物,于20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文化思潮被正式引介到中国。它们的传入具有共同的时代背景,那就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为了救亡图存,实现民族振兴,一些有使命感的知识分子有感于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落后,...
摘 要: 由于权衡论证中同时包含了正反两方面的理由, 它通常被解读为对应着一种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理由加以权衡而得出结论的证成机制, 并由此而被视作一种独特的逻辑论证类型。当前对于权衡论证进行逻辑重构的主要方式, 是强调反面理由的逻辑功能, 并通过增加...
休谟所提出的是与应当问题(简称为IOP)可以看做是科技与人文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自1739年正式提出的二百七十年多年以来,哲学史中对此进行的长期研究为这一问题的解决积累了资料,现代逻辑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途径。本文在总结哲学史和现代逻辑...
引言查尔斯汉布林(CharlesLeonardHamblin,1922--1985)是澳大利亚哲学家和计算机学家,墨尔本大学哲学硕士。早年间他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后来开始转向论辩哲学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出版《谬误》一书,书中对传统谬误理论,尤其...
3.4触动。我们的研究已经局限在当下化(Gegenw?rtigung)的领域内从而排除了对准当下化(Vergegenw?rtigung)现象(回忆、想象、预期等等)的讨论,换句话说,我们在此还只讨论通常意义上的知觉。在内时间意识流动着的原过程中,质素被个体化为最原始的同...
在《新修辞学》 (1969) 中, 佩雷尔曼 (Chaim Perelman) 认为, “证明 (proof) ”一词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主要在数学领域中使用的演证 (demonstration) ;二是指主要在人文科学领域中使用的论证 (argumentation) (1) 。...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理性文化、市民社会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四大基础,其中市场经济是前提和基础;民主政治是重要保障;理性文化是必要条件;公民社会则为前三者提供主体力量。...
一、因明学与逻辑学比较研究中的误区示例长期以来,我国因明学与逻辑学的比较研究领域,在取得重大理论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误区,现做示例简要分析如下。(一)误解表诠和遮诠、全分和一分这种观点把因明学中的表诠、遮诠错误对应成逻辑学中的肯定...
摘要胡塞尔的学术生涯正处在所谓的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开始相互区分的年代。作为现象学运动的奠基人,胡塞尔身处欧陆哲学的阵营当中,但这不意味着其理论倾向就完全迥异于早期的英美分析哲学和现代逻辑的兴起。相反,胡塞尔早年的思考都集中在数学、逻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