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马克思公民思想探究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作者:王玲玉
发布于:2017-03-29 共144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摘 要

  公民思想研究对于现代社会意义非凡,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从政治学、经济学、人学、哲学的批判中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超越,最终形成马克思的公民观。

  马克思的公民观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文本研究、经典文献研读、对比分析等方法考察了马克思公民思想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民观批判超越的内在逻辑,厘清了马克思公民思想的发展脉络。

  归纳了马克思公民观历史性、意识形态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在对于马克思公民观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于当前我国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目的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马克思早期公民观思想的来源、内涵以及面对的困境。依据时间脉络,论述了马克思早期公民思想的发展过程及时代背景。第三部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民观批判与超越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人学和哲学基础展开批判,最终实现了现实的人对抽象的人的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对机械唯物主义的超越。第四部分,马克思公民观理路的内在展开。论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民观批判的内在逻辑。

  第五部分,马克思公民观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公民观,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  

  目 录
  
  摘 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早期公民观及其困境
  
  2.1 马克思早期公民观的思想溯源
  2.1.1 资产阶级理性主义影响
  2.1.2 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影响
  2.1.3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影响
  2.2 马克思早期公民观的内涵
  2.2.1 马克思早期的理性国家观
  2.2.2 马克思早期的自由公民观
  2.2.3 马克思早期的平等公民观
  2.3 马克思早期公民观的现实困境
  2.3.1 马克思早期理性国家观现实冲击
  2.3.2 马克思早期公民观现实幻灭
  2.3.3 马克思早期公民观超然转变
  
  第三章 马克思公民观历史性超越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民观人学基础的超越
  3.1.1 资本主义公民观的人学基础:抽象的人
  3.1.2 马克思公民观的人学基础:现实的人
  3.2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民观哲学基础的超越
  3.2.1 资本主义公民观的哲学基础:机械唯物主义
  3.2.2 马克思公民观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
  
  第四章 马克思公民观理路的内在展开
  
  4.1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政治学批判
  4.1.1 马克思对于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初步扬弃
  4.1.2 资本主义公民观虚幻性的政治视角批判
  4.2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公民观的经济学批判
  4.2.1 马克思公民观批判视域的经济维度拓展
  4.2.2 资本主义公民观虚假性的经济视角批判
  4.3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公民观的历史性超越
  4.3.1 人类解放对于政治解放的超越
  4.3.2 人类联合体对于政治共同体的超越
  4.3.3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对于公民的超越
  
  第五章 马克思公民观对于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启示
  
  5.1 彰显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性
  5.1.1 马克思公民观的历史性特征
  5.1.2 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性
  5.2 彰显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5.2.1 马克思公民观的意识形态性特征
  5.2.2 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5.3 注重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实践践行
  5.3.1 马克思公民观的实践性特征
  5.3.2 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的实践践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王玲玉. 马克思的公民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