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基于公民观的公民素质教育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7-03-29 共334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结 语

  马克思公民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于马克思公民观的内在逻辑演进过程和发展历程做了初步探索。马克思早期深受资产阶级理性主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的影响,奉行资产阶级以理性、自由、平等、民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思想。在面对物质利益问题后,年轻的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在理论视野上对资本主义公民观进行人学基础和哲学基础的历史性超越。马克思进而对于资本主义公民观的批判从政治层面深入经济层面,最终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全面历史性超越,即人类解放对政治解放的超越、人类联合体对政治共同体的超越、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对于公民的超越。

  建基于前辈学者对于马克思公民观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于马克思公民观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公民观实践运用进行了推进式尝试。首先,理论研究上,本文挖掘出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公民观历史性超越的理论基础。具体体现为:一方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民观人学基础的历史性超越,即在人学理论基础上实现了以立足于现实物质生产关系的现实的人对资本主义抽象人性论视野中的人的超越。另一方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民观哲学基础的历史性超越,即在哲学世界观上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机械唯物主义的超越。其次,在实践运用上,本文总结出马克思公民观的三大特征,即历史性特征、意识形态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并从此三大特征出发,研究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马克思的公民观是一座巨大的思想宝库。目前国内外对于马克思公民观这座思想宝库的挖掘还相对薄弱,对马克思公民观的研究有待学术界专家学者进一步关注。面对浩瀚的学术海洋,笔者也只是进行了冰山一角的采掘,尽管如此仍然希望本论文能对马克思公民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尽微薄之力。笔者坚信,随着学界对马克思公民观研究的深入和对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视,马克思公民观的理论研究必能硕果累累,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素质教育必能在马克思公民观的指导下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学术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2]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4]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5]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6]西方法律思想史编写组。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17]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8]霍布斯。论物体十六--十八世纪欧洲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19]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0]加滕节。政治与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2]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2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5]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26]李芳。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7]唐克军。比较公民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8]王啸。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9]韩冬雪。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诸范畴初探[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30]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1]王岩。政治哲学:理性反思与现实求索[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32]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3]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4]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5]俞吾金主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 201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期刊、学位论文类:
  
  [1]陈海平,张庆侠。从"公民权"与"市民权"的分裂看人的异化──卢梭、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契合点[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03):37~40.
  [2]孙群智,吴大兵,冉启明。论马克思主义公民观的教育内涵及意义[J].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07(08):11~13.
  [3]陶艳华。马克思公民思想的致思理境[J].哲学研究,2014,27(05):30~34.
  [4]洪岩。马克思文本视域中的"公民社会"及当代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10(02):126~128.
  [5]段博楠。马克思在主义公民观形成脉络及内容初探[J].广西青年部学院报,2013,23(05):1~3.
  [6]张一兵。青年马克思早期哲学视界中的主体辩证法[J].河北学刊,1995(02):21~26.
  [7]张一兵。人本学的青年马克思:一个过去的的神话(下)──关于 1843~1844 年马克思思想变体的一点史考[J].求索,1996(02):80~84.
  [8]魏伟。马克思的公民观及其现实意义[J].齐鲁学刊,2012(03):70~74.
  [9]魏伟。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研究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1):64~68.
  [10]冯建军。学校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2):28~38.
  [11]欧阳景根。建构中国的公民身份理论:作为一种内化伦理的积极公民身份的建设[J].晋阳学刊,2008(03):14.
  [12]栾亚丽,宋严。管窥马克思文本视域中的价值主体性思想[J].学术论坛。2008(04):1~5.
  [13]叶枝青。旧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的存在与马克思的超越--解读《神圣家族》的哲学史论评[J],现代哲学,2008(01):28~36
  [14]仰海峰。超越市民社会与国家: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马克思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探析[J].东岳论丛,2005,26(03):34~41.
  [15]吴玉敏。总体性实践性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几个基本观点探析[J],求实(哲学当代视野),2005(07):34~37.
  [16]刘海江。马克思的政治异化思想及其逻辑进路[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5(02):67~71.
  [17]王玲玉。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青年大学生教育问题浅析[J].科技视界,2014,21(7):138.
  [18]吴晓。公民身份理论下的马克思公民思想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19]王文香。社会主义公民基本属性及其培育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20]刑尧。论马克思人本思想与我国服务性政府建设[D].锦州:辽宁工业大学,2014.
  [21]尹依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共性维度及其当代价值[D].合肥:安徽大学 2014.
  [22]李巍。提高我国公民国家认同意识的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23]何雪娇。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教育[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24]王茜。马克思群众观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3.
  
  外文类:
  
  [1]Joseph Femia. Marxism and Radical Democracy[J]. Inquiry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hilosophy,1985,28(3):293~319.
  [2]Karl Marx. "On the Jewish Question," Karl Marx: Early Writings (trans. By T.B. Bottomore)[M].New York: McGraw-Hill Book,1963:48.
  [3]Luca Basso. Marx and Singularity: Form the Early Writings to the Grundrisse[M]. Chicago: Haymarket Books, 2013.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