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
“改革开放”概念源流考
〔摘要〕 “改革开放”这个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政治概念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互动中演进的。一方面,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是以 “改革开放”概念变革为先导,另一方面,社会变革也必然反映到执政党的观念领域,引起 “改革开放”概念本身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既是对社会的历史现实之语言反映,可以充当认知变化中的社会结构的 “指示器”,也参与了对社会的建构和影响,即成为历史发展的 “推助器”.
〔关键词〕 “改革”; “开放”; “改革开放”; 概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8 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推进和贯彻改革开放国策,成就举世瞩目。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改革开放”也逐渐成为人们耳熟能详,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改革”出现 85 次, “开放”出现 36 次, “改革开放”出现 19 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改革”一词出现 136 次,“开放”一词出现28 次,“改革开放” 一词出现 8 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改革”一词出现18 次,“开放” 一词出现 4 次, “改革开放” 一词出现 1 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 “改革”一词出现 52 次,“开放”一词出现 37 次,“改革开放”一词出现2 次。
那么,“改革开放”这个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呢? 本文将从 “概念史”的视角来对其源流进行考证。
(一)
“改革”本意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使之能适应新的客观情况。这在汉语中早已有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使用它。如 1949 年 9 月 30 日颁布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六条规定: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第五十三条规定: 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这些对于 “改革”的论述都是着眼于某一方面的改革,还不是后来国策意义上的“改革”.
“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相继提出了涉及各个方面的改革。如 1978 年 4 月 30 日邓小平与胡乔木、邓力群、于光远谈话,就 《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文章的修改发表意见,就提出了 “总之,八级工资制需要作些改革。行政人员的工资级别,也有一个改革的问题”〔1〕。1978 年7 月12日,邓小平提出 “我们留学生管理制度要改革”, “文字改革是科学,要搞得很准,太轻率了不行”.〔2〕1978 年 10 月 11 日,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致词, “因此,各个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3〕。具体领域的 “改革”进一步丰富了 “改革”的内涵,从而推动了赋予 “改革”在政治领域以国策意义。1978 年 11 月 10 日到 12 月15 日,中共中央召开了 36 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会议闭幕时,邓小平发表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郑重提出: “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4〕。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也成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报告。全会发表的公报提出: 要 “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正确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里 “改革”二字虽然就出现两次,但明显跟原本意义上的 “改革”有着质的区别,此时的 “改革”已是国策意义的 “改革”,内容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
( 二)
“开放”本意主要是指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允许进入或利用。它也不是新词,在汉语中早已有之,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使用它。如1962 年 3 月 28 日,周恩来在 《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和当前任务》中指出: 1960 年冬天,各地方有计划、有领导地开放了农村集市贸易,这对于促进农副业生产发展,活跃农村经济,起了一定的作用。〔6〕这里的 “开放”就是其本意上的“开放”,还不是后来国策意义上的 “开放”.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对外开放发展经济成为当务之急。党和政府首先逐渐恢复了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政策。1977 年邓小平复出后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工业管理方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977年 5 月 12 日,邓小平在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方毅的谈话中提出: “过去没有吸收外国先进的东西。” “世界发达国家都注意最新的科学成果。据说他们政府头头每天办公桌上都放一张每日科技新闻。……科学研究方面的先进东西是人类劳动的成果,为什么不接受? 接受这些东西有什么可耻的?”〔7〕为此,1978 年 2 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了 《发展国民经济十年 ( 1976-1985年) 规划的纲要》,对引进规模作了具体规定。 同年 7 月至 9 月召开了国务院务虚会,9 月召开了全国计划会议,两次会议都强调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为了做好新技术的引进工作,1978 年 5 月,国务院成立了引进新技术领导小组。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担任组长,副组长由当时国家计委副主任顾明担任。小组的任务主要是: 统筹提出新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引进计划,搞好综合平衡; 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有关引进的方针、政策和建议; 组织引进计划的实施,进行督促检查,总结交流这方面的经验; 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消化和发展引进的新技术等。
由于国家领导人对引进工作的大力支持和为大规模引进所做的一系列积极准备工作,仅1978 年一年我国就同国外签订了 22 个重点引进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项目,共需外汇 130 亿美元 ( 1978 年已签约部分为 78 亿美元) ,约折合人民币 390 亿元,加上国内工程投资 200 多亿元,共需 600 多亿元。1978 年一年引进已经签约金额相当于前五年 ( 1973 - 1977 年) 成交总额的两倍,相当于 1950 -1977 年 28 年中国引进累计完成总额的 89. 2%.〔8〕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需要大量外汇。为了解决外汇不足的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诸如扩大出口、补偿贸易、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分期付款、延期付款等形式,但都不能解决问题。而与此同时,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涨,剩余资金急需出路,而中国搞现代化,对他们是一个刺激。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共中央开始逐渐打破 “两个不允许”政策。1978 年 5 月 30 日,在与胡乔木等人谈话时,邓小平指出: “现在的国际条件对我们很有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它们自身的利益出发,很希望我们强大一些。这些发达国家有很多困难,它们的资金没有出路,愿意把钱借给我们,我们却不干,非常蠢。……我们脑子里还都是些老东西,不会研究现在的问题,不从现在的实际出发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9〕1978 年6 月三个代表团回国后向中央政治局汇报,强烈建议: 国际经济运作中有许多通行办法,包括补偿贸易、生产合作吸收国外投资等,我们可以研究采用。〔10〕与此同时,邓小平约谷牧谈话,详细询问了出访情况,指出: 引进这件事要做,下决心向国外借点钱搞建设,要抓紧时间。〔11〕在1978年 9 月的国务院务虚会议上李先念指出: 欧、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要找出路。我们应该有魅力、有能力利用它们的技术、设备、资金和组织经验,来加快我们的建设。〔12〕随后,全国计划会议确立了一项决策: 从那种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13〕同年 10 月,当邓小平访问日本,日本政府表态可向中国贷款时,邓小平回答: “我们还没有考虑,今后将研究这个问题。”(14〕邓小平虽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但显然没有拒绝之意。同年 11 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 要善于利用国际国内有利形势,吸收外国资金技术。根据会议精神,11 月11 日,李先念在会见外国客人时表示: 在不损害我国主权的条件下,我国可以利用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以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速度。〔15〕11 月 26 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指出: “现在我们的方针是,尽量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引进资金和技术,加速我们的发展。”〔16〕当有人问怎样看待接受日本政府的贷款时,邓小平回答: “可以接受。问题在于采取什么方式。我曾请教过士光敏夫会长,他说巨额贷款需要政府间来办。民间不能解决的,需要政府间解决。”〔17〕随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准 《1979、1980 两年经济计划的安排》提出要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利用外国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这就表明了 “两个不允许”政策最终被打破,从而实现了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大转折。
实践上的创新推动着理论称谓上的创新。1978 年 10 月 10 日,邓小平在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时指出: “你们问我们实行开放政策是否同过去的传统相违背。我们的作法是,好的传统必须保留,但要根据新的情况来确定新的政策。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18〕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明确地在讲话中把 “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政策。党的十二大报告明确强调: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
( 三)
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一开始的侧重点应该是对内改革。这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可窥见一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 “改革”出现 2 次,“开放”虽然在此之前邓小平有所提及,但在这次公报里没有出现。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到利用外国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再到 1979 年 7 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作为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窗口,然后到 1984 年 4 月,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14 个港口城市。中国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实践的推进推动着理论称谓的创新,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 “改革”出现 10 次, “开放”开始出现 2 次; 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中 “改革”出现 84 次, “开放”出现 8次。“开放”使用频率的提高表明了开放政策的从无到有,从有到重的过程。实践和理论称谓的双重创新推动着 “改革”和 “开放”的整合。
1984 年 2 月 9 日,邓小平参观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村和陈嘉庚故居时指出: 陈嘉庚是个爱国华侨。福建华侨多,进出都经过厦门。改革开放后,侨务工作很重要。厦门要加强侨务工作,进一步贯彻好侨务政策。〔19〕这是据目前所能查证的档案材料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最早提出和使用“改革开放”一词。此后,“改革开放”就不断地被使用。1984 年 5 月 8 日,《人民日报》发表《珠江三角洲各县引进外资、设备办工厂,上马快,受益快,中外双方皆满意。关键是: 改革开放不走老路》,这是 《人民日报》上最早出现的把 “改革”、“开放”放在一起的文章。当然,这里的 “改革”和 “开放”中间还尚存一定的“距离”,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 “改革开放”.1984 年 9 月 13 日 《人民日报》 刊发 《中组部领导集体对照检查近几年组织工作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抓领导班子调整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报道。这才是 《人民日报》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使用 “改革开放”.1987 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改革”出现 163 次, “开放”出现 48次,“ 改革开放”出现 24 次,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表明 “改革开放”在党和国家政策与制度层面得到确认,成为全党共识。党的十四大报告中 “改革”出现 123 次, “开放”出现 77次, “改革开放”出现 55 次;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改革”出现 93 次, “开放”出现 39 次,“改革开放”出现 27 次;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改革”出现 89 次,“开放”出现 29 次,“改革开放”出现 14 次;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改革”出现 102 次,“开放”出现 59 次, “改革开放”出现 34 次;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改革”出现 85次, “开放”出现 36 次, “改革开放”出现19 次。
“改革开放”这个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政治概念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互动中演进的。一方面,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是以“改革开放”概念变革为先导,另一方面,社会变革也必然反映到执政党的观念领域,引起“改革开放”概念本身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既是对社会的历史现实之语言反映,可以充当认知变化中社会结构的 “指示器”,也参与了对社会的建构和影响,即成为历史发展的 “推助器”.
〔参考文献〕
〔1〕〔2〕〔3〕〔4〕〔7〕〔9〕〔11〕〔16〕邓小平年谱 ( 1975 -1997) : 上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302 - 303,342 - 343,400,450,158,320,335,437.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 上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7. 5、11.
〔6〕人民日报,1962 -03 -28.
〔8〕陈东林。 20 世纪 50 -70 年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引进 〔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 6) .
〔10〕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回忆邓小平: 上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56.
〔12〕张树军,高新民。 共和国年轮 1978 〔M〕。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19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管理大事记 〔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 320.
〔14〕中日经济合作余地很大 〔J〕。 新华月报,1978,( 10) : 227.
〔15〕李副总理会见美国朋友 〔J〕。 新华月报,1978,( 11) : 218.
〔17〕李妍。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 〔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 2) .
〔18〕邓小平文选: 第 2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133.
〔19〕邓小平年谱 ( 1975 -1997) : 下 〔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959.
引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思潮也不断涌入社会,人们自然也容易受到一定的影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更愿意去追求潮流,从心理学来看,对西方思潮不能进行理解,也不能进行自觉的反思。人们在这一过程中,比较迷茫。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质的飞跃,而人们更...
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他第三次复出,进入一生事业的巅峰,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回顾邓小平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领略他战略思考、战略判断、战略设计、战略决策的战略家风采,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
一、历史继承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观是党的每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研究并继承发展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建立的。毛泽东的社会公平思想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观,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和国情创立起来,是中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纷纷在国内聚集,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并使它日趋边缘化。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影响力非常重要。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优势彻底掌握并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给予了廓清,这对于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