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通过思想论争达成共识的基本要求1. 交锋中要坚定共同目标: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共同目标,才能有共同步调。社会共同目标是广大社会成员对整个社会规范的信任和遵从的基础,是公民对整个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的信心来源。社会根基的动摇大多数是从手段方式的失范逐渐演变为根本目标的失范,手段的失范,社会尚且可以包容,但如果一个社会多数成员对根本目标模糊不清,动摇不定,失去信心,甚至失望逆反等,就离整个社会首先,解放思想具有发展性与时代性。与以往的改革相比,的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不远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 交锋中要坚定共同目标: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共同目标,才能有共同步调。社会共同目标是广大社会成员对整个社会规范的信任和遵从的基础,是公民对整个社会规范和社会秩序的信心来源。社会根基的动摇大多数是从手段方式的失范逐渐演变为根本目标的失范,手段的失范,社会尚且可以包容,但如果一个社会多数成员对根本目标模糊不清,动摇不定,失去信心,甚至失望逆反等,就离整个社会
2. 交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 用“三个有利于”凝聚改革最大共识改革开放过程中,各种思想矛盾冲突不断出现并不要紧,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敢于认错、敢于改正。如果政府以“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态度去推进改革,必然会导致政府诚信和群众基础的丧失,更不可能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要在全社会重新凝聚起进一步改革的基本共识,就必须首先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反思改革的功过得失,科学地总结几十年来“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明确改革哪些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符,哪些与“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不符,等等,只有用实事求是地思路去反思改革,才能真正坚持让“改革”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继续深化,重新凝聚起改革的共识。将***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贯彻到每一项改革具体举措的落实中去,努力成为指导部门和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处理利益调整问题时的行动指南。
3. 交锋中要勇于探索创新: 尊重地方、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推进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深化改革,继续探索创新。三十多年前,由于改革没有经验,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总结,但目前我们需要重新凝聚的共识不是原来改革共识的延续,而是在新的背景下的再次凝聚,是基于对现状的探索和对新的变革的期待。
当然,强调“试错法”并不是不需要顶层设计,相反,顶层设计在新时期显得更为重要。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只有坚持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去衡量问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去看待问题,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螺旋上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协调推进以及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 二) 通过思想论争达成共识的途径
1. 一个重大定位---立足国情,循序渐进,决策者的目标要明确纵观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历程,大致遵循着这样的渐进改革之路: 先农村,后城市; 先经济、后政治; 先解决容易的问题,再攻克困难的问题。无论是安徽小岗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探索,还是广东小渔村经济特区的试验,无论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期改革策略,还是现代化“三步走”的宏观战略目标,都表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靠的正是这种积极稳妥的改革思路。当然,我们在遵循这一路径的同时,并不是要畏首畏尾、消极停滞。正如许多中外学者所分析的,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革过程的渐进性,确保改革始终在“可驾驭的环境中”进行[9].***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也强调,要正确处理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把握好火候、力度和进度,循序渐进。
2. 一个重大突破---参与合作,正和博弈,要动员改革的一切力量正和博弈亦称为合作博弈,是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社会思潮的交叉重叠,表达了不同社会群体在急剧变动的时代的感受和愿望,所以,最大的共识凝聚只能产生于适度竞争状态,并以合作为基本取向。从近年的政策走向来看,农业税取消、弱势群体得到关注、贫富差距问题引起注意等,实际上都反映出通过正和博弈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总书记强调“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实惠,有机会分享改革所带来的成果,成为改革的“胜利者”而不是“牺牲品”,从而成为改革的坚定支持者而不是附庸于那一个个阻挠改革深入推进的“硬骨头”上。
3. 一个重大共识---构建体系,引领思潮,改革者的意志要坚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愈加活跃,尽管通过多次思想论争帮助人们澄清了很多问题,但困扰改革前进的认识障碍依然存在,比如意识形态、政治认知以及改革信心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来引领社会思潮,提高对改革的认识和共识,进而研究和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不同阶段形势、任务的变化,我们党回答了我国改革开放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力地回答了一些社会思潮对改革的质疑和攻击,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持续和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 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114,114,143.
[2]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370 -371.
[3]郑杭生。 改革开放 30 年: 日趋成熟的中国社会学---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J]. 江苏社会科学,2008( 3) : 6- 7.
[4]( 波) 彼得·什托姆普卡。 信任: 一种社会学理论[M]. 程胜利,译。 北京: 中华书局,2005: 15.
[5]( 美) 查尔斯·蒂利。 信任与统治[M]. 胡位钧,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 -4.
[6]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2nd,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ty press,1996: 49.
[7]张润泽。 略论改革认同的基本意涵及其生成条件[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 5) : 14
[8]黑格尔。 小逻辑[M]. 商务印书馆,1980: 7.
[9]人民日报评论部。 立足国情 循序渐进[N]. 人民日报,2012 -04 - 05.
引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思潮也不断涌入社会,人们自然也容易受到一定的影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更愿意去追求潮流,从心理学来看,对西方思潮不能进行理解,也不能进行自觉的反思。人们在这一过程中,比较迷茫。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质的飞跃,而人们更...
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他第三次复出,进入一生事业的巅峰,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回顾邓小平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领略他战略思考、战略判断、战略设计、战略决策的战略家风采,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
一、历史继承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共产党社会公平观是党的每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研究并继承发展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建立的。毛泽东的社会公平思想借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观,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和国情创立起来,是中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纷纷在国内聚集,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并使它日趋边缘化。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影响力非常重要。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优势彻底掌握并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给予了廓清,这对于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