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人民日报》社论中五四青年节相关话语的与时俱进

来源:当代传播 作者:董天策,唐朝文
发布于:2021-04-17 共1522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与时俱进论文精品范文第三篇:《人民日报》社论中五四青年节相关话语的与时俱进

  摘要:本文运用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框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五四青年节社论的内容特征与话语建构方式,阐明社论话语的变迁轨迹。研究发现,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五四青年节社论话语变迁的整体趋势表现为:传播方式由政治号召转变为舆论引导,表述习惯由阐释细节转变为指明方向,篇幅长短由长篇大论转变为短小精悍,文章定位由权威文件转变为理念倡导。与此同时,又延续了固有的恒定内涵: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前提,始终聚焦国家社会发展的当下进程,始终担当上位话语与下位话语的转换器,始终以五四精神作为理论源泉,从而保持了中央机关报五四青年节社论话语的连续性与一贯性。

  关键词:五四青年节; 五四纪念话语; 《人民日报》社论; 话语分析;

  作者简介: 董天策,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唐朝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

  基金: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众传媒在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2JZD020; 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互联网时代中西传媒公共传播的实践与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9CDSKXYXW0038;

  一、引言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里程碑,五四运动在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并以五四青年节作为纪念载体。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媒体在青年节发表评论,创造性地将"五四"同国家、社会的发展变革相勾连,动员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青年投身既定的社会实践。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纪念"五四"的主要阵地,其社论"以祝贺节日为由头,主要靠透露重大决策传达中央最新的意图,阐述国事以振聋发聩,"(1)具备鲜明的权威性、政策性与指导性。相关文本历时悠久,保存完整,拥有重要的解读价值。因此,本文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五四青年节社论的文本解读,聚焦社论话语的相关特征及变化规律,以此管窥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

  现有《人民日报》五四青年节社论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方面,由于《人民日报》特殊的政治地位,研究者将五四社论作为表征中国政治环境与社会历史的切入点,并结合相关学科视野探索研究对象与社会环境的共变关系;(2)(3)(4)另一方面,广大青年是五四社论最直接的受众群体与动员对象,研究者通过梳理社论的文本特征,呈现社论话语中的青年对话方式、动员机制及其变化规律,最终从社论写作的角度提出建议。(5)(6)(7)从研究方法看,现有研究大都只是对语料进行粗略解读,缺乏从特定分析框架就研究对象语言特征进行深度挖掘;同时,研究者大多追求对研究对象变化轨迹的探索,缺乏对其恒定内涵的把握,难以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因此,本文引入话语分析方法,参考费尔克拉夫的分析框架,从研究对象的"内容特征"与"话语建构方式"两方面展开研究。

  本文旨在回答如下问题:一是不同时期的五四社论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内容特征?二是五四社论话语的建构方式表现出怎样的变化规律?三是五四社论话语整体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轨迹?四是在话语变迁的总体趋势下,五四社论话语又具有哪些恒定内涵。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集大成者,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框架致力于探明"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8)他认为任何话语事件都可从文本、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其中,文本维度是对研究对象语言学层面的描述,分析类目包括词汇、语法、衔接与文本结构;话语实践聚焦文本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包含力量、互文性等指标,旨在阐释文本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社会实践则将话语要素同各项社会因素相关联,最终解释话语表现的深远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三个分析向度中将不可避免地重叠起来,分析者依照怎样的顺序,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有赖于分析的目的和重点。"(9)总体来看,当前关于较长时段研究对象的话语实践分析,大多只能从话语生产的角度展开,在阐释过程中容易同社会实践分析相混淆。鉴于此,本文将话语实践的分析任务拆分为文本与社会实践两个维度。其中,文本维度通过分析原有文本维度与话语实践维度中的相关类目,描述五四社论话语的建构方式及变化逻辑;社会实践维度则聚焦特定历史背景及《人民日报》社论工作的外在规约,呈现五四社论内容特征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及发展趋势。

  (二)研究对象及其来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民日报》五四青年节社论。由于1949年的五四青年节还不属于新中国的时间范畴,故本文将1950年作为起点。借助《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的特殊日期检索,共搜集到1950-2019年的五四社论共40篇。需要说明的是,有31个年份的青年节无社论刊发。(10)另外,1969年青年节,《人民日报》不仅发表了本报社论,还与《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联名刊发了社论,故将该年的社论数量统计为2篇。

  (三)阶段划分

  本文结合当前新中国历史分期的主流观点与研究对象的数量分布,将70年来的40篇《人民日报》五四青年节社论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50-1956);二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1965);三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四是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1977-1991);五是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992年至2019年)。

  三、《人民日报》五四青年节社论内容特征的历时分析

  (一)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50-1956)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同期4篇五四社论围绕"国家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的主题展开。鉴于当时贫弱的发展现状,新中国成立后首篇五四社论《这是青年们发出更大的光和热的时候》明确提出:"为了建设,青年们就要顽强地学习。"学什么呢?社论突出了科学文化与生产技术的重要性,如"具有足够的科学知识"(1953)、"掌握文化科学知识"(1954)、"没有技术不能干"(1955)、"掌握业务技术"(1956)等,以便切实服务于当时的工作大局。

  为了保障广大青年正确地参加实践,社论着重阐述了培育青年的原则和方法,并呼吁青年团、各级党政组织以及社会各界共同配合。相关言论多参照党中央的最新指示或相关会议精神,如1955年社论《用具体切实的方法培养和教育青年》,围绕共青团二届二中全会的两项决议阐述了青年工作的宗旨:"把青年培养成为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有强健的身体和高尚道德的人。"并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有步骤地扫除青年中的文盲,提高青年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组织和指导青年阅读书报;开展业余艺术活动;开展体育活动。"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充分的指导。

  在仿效苏联的背景下,社论屡屡引用苏共领导人言论和复述苏联的建设经验。例如1953年社论号召青年学习科学知识,便以斯大林的讲话为依据:"我们面前有一个堡垒。这个堡垒叫作科学,它有许许多多知识部门。这个堡垒我们不管怎样要把它拿下来。"而后又告诫青年"不但要坚定不移地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学习苏联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经验,而且要学习苏联青年的高尚品质。"相较之下,当时的社论很少转述中国领导人的言论,也甚少参考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经验。

  或许是考虑到当时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同期社论的表述风格直白朴实,易于理解。同时,社论也注重对事实的把握,常常结合具体数据或案例,展示当前工作的成效,揭示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1955年、1956年社论在说明青年文化水平的问题时,就曾列举如下数据:"工农青年中目前却还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文盲和半文盲,在青年团员中也还有百分之五十的文盲和半文盲","近三百万个青年知识分子,其中相当于大学、专科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水平的青年知识分子约有九十多万人,"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观点。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1965)

  随着"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新中国步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期8篇五四社论以"建设社会主义与发扬革命传统"为主题展开。动员青年参加劳动是社论的主要内容,劳动分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个方面。前者的说辞与前一时期类似,后者主要采取精神动员,表现为鼓励广大青年志存高远、奋勇争先。为此,社论常常并列使用"高度的热情,英勇的劳动"(1957)、"雄健的步伐,冲天的干劲"(1959)、"生气勃勃的突击力量"(1963)等,不断赋予青年参与劳动的现实意义,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继承与发扬革命传统也是当时社论的重要观点,主要涵盖两个面向:一是以阶级斗争与意识形态批判为核心的政治革命;二是以学习科学技术与参加生产实践为主题的建设革命。这十分契合毛泽东当时提出的"又红又专"理念:既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从社论内容来看,建设革命是当时的主线,政治革命则作为开展建设的思想前提。例如1957年社论《为着社会主义而劳动》便告诫青年,要"在实践中反对那种轻视劳动,希图安逸,追求个人生活享受,计较名誉地位的思想倾向,"并指出相关部门要"不断教育青年群众,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加强劳动观点。"

  为配合当时"知识青年下乡上山"的号召,社论还强调了"知识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观点。1964年社论《知识青年要和工农群众变成一体》提出,知识青年要"宣传党的政策,宣传革命历史,宣传国内外时事,宣传科学知识,同时帮助农民识字、讲卫生、破除迷信,"改变农村的面貌。同时,青年群体又要学习并继承前辈的生产经验与踏实刻苦的实践态度。1961年社论《发扬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指出,青年要"向老工人、老农民学习,向专家学习。学习他们的实际经验,学习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从而更好地参加劳动。

  这一时期的社论话语兼具前后两个时期的特征:一方面,延续了前一时期五四社论的务实基调,动员青年努力劳动,其诸多观点都与此前相似;另一方面,"发扬革命传统"被拆解为建设革命与政治革命的双重内涵,其中关于政治革命的表述大都接近"文革"时期的话语风格。事实上,自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便逐步回归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标志着十年"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人民日报》随即被夺权,从此与《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一起作为宣传"文革"的主要阵地。同期5篇五四社论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为主题展开。社论首先动员广大青年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1966年社论《把革命的火炬一代代地传下去》指出,青年要"认真地切实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大兴无产阶级思想,"从而具备参与斗争工作的必要前提。

  为响应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社论沿用了"知识青年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观点。与之前不同的是,此时社论将其视作知识青年学习革命经验、革除自身缺陷、完成思想改造的过程。1967年社论《知识青年必须同工农相结合》指出,要"学习他们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学习他们'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伟大气魄,热情地帮助犯错误的干部和受蒙蔽的群众起来革命;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勤劳朴实的作风;学习他们对敌狠、对己和的革命品质;学习他们高度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性、科学性和组织纪律性;学习他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自我批评的革命风格,"以期实现自我的革命化与无产阶级化。

  突出个人崇拜也是当时的典型表征,同期社论"毛泽东"与"主席"分别出现31次和80次,字里行间充满了无限景仰。1969年社论《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继续前进》指出:"毛主席的指示,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同时,社论还大力号召广大青年遵从毛泽东的指示,推崇"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而"伟大领袖""英明领袖""无产阶级导师"等提法,在当时的社论中随处可见。

  在铺天盖地的革命浪潮下,这一时期的社论通过夸张激进的表述,描绘出一片形势大好的欢腾场面,极大地助长了"文革"的气焰。以1969年"两报一刊"社论《五四运动五十五周年》对刘少奇的描述为例:"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在他的黑《修养》中,大肆宣传孔孟之道,毒害广大党员和青年,为孔家店招魂,充分表现了他妄图复辟资产阶级专政和维护一切反动阶级利益的反革命面目。"例句通过使用大量贬义词,集中说明了批判对象的"反动"性质。在此语境下,原本中性的"宣传"和"维护"也被赋予负面含义,用以表达讥讽和鄙夷的情绪。

  (四)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1977-1991)

  "文革"结束并经历两年的徘徊之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新中国重新踏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同期10篇五四社论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主题展开。社论首先强调了"民主"的意义。作为五四精神的支柱,民主很少出现在此前的社论中,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其阶级属性认识的偏见。这一时期的民主被赋予社会主义属性,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979年社论《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也没有四个现代化。"同时,民主也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价值观念。1988年社论《在改革开放中造就一代新人》提出,青年要"强化民主、法制、纪律观念,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民主素质,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按照民主和法律程序处理各种问题,"从而塑造自己的现代公民身份。

  当时社论鼓励广大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并重点阐述了"有理想"的部分。社论指出,青年人的理想应从属于实现共产主义的愿景,并为了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乃至奉献终身。如"把个人理想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1988)、"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1991)等。对于青年工作,则要求相关部门积极引导青年群体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并支持他们的正当需求。1984年社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提出,"各级党委、政府、共青团、工会和妇联组织要支持青年的正确意见和主张,为他们撑腰、说话,"以便在实践中帮助青年不断成长。

  这一时期的社论延续了对学习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要求。与此前将毛泽东思想奉为圭臬不同,此时的社论从实际出发,号召广大青年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认识国情的理论工具,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1988年社论提出,青年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中国的国情,解决中国的问题,"展现出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思路。

  20世纪80年代"不争论式"的改革基调促成了当时社论开放包容的话语风格。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社论打破长期以来的意识形态对立格局,理性分析了资本主义及其主张的可取之处。1982年社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就曾引用列宁的观点:"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善于利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有用的东西。"1988年社论则肯定了个人主义的作用:"青年个人的理想和追求,也是激励自己的一种精神力量。"同时,社论也对青年群体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以1989年社论《发扬五四精神,推进改革和现代化事业》为例,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社论并未对青年发出责备,而是认为他们只是"经验不足,考虑问题不甚全面,有时不够冷静,"只要"正确引导,讲清楚道理,青年们是能够明大义,顾大局,"故而要理解并信任青年。

  (五)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992年至今)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标志,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这个时期的13篇五四社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展开。社论呼吁广大青年志存高远,投身现代化建设事业。2004年社论《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提出,青年要"树立理想,立志报国,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在行动方式上,当代青年要继承并发扬爱国主义传统。2014年社论《为实现中国梦激发青春力量》将其阐释为"做一个信仰坚定的爱国者,做一个敢为人先的创新者,做一个文明风尚的引领者,做一个艰苦奋斗的建设者,为爱国主义注入新的内涵。"其中,信仰坚定、艰苦奋斗是五四以来中国青年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文明风尚、敢为人先则契合了当下思想道德建设与国家全面发展的要求。

  这个时期社论继续强调青年工作的意义,并突出共青团的作用,要求共青团要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引导并帮助青年群体正确地投身社会实践。2012年社论《让青春之光闪耀复兴之路》指出:"各级团组织要在深入研究当代青年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各级党政机关则要完善对共青团的领导,保障相关工作正常开展。2002年社论《永远跟党走》提到:"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支持共青团组织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社会各界要形成关心爱护青年的社会风气,并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1994年社论《肩负起跨世纪的历史重任》提出:"社会各界、各个方面要为青年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最终延续由共青团负责、党政机关领导、社会各界配合的青年工作传统。

  同期社论还增加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表述。社论多次回顾了五四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各个时期奋勇拼搏,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典型场景,从而阐明中共执政地位合法性的历史依据。2004年社论《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开篇便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争取社会进步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斗争,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因此,在当下民族复兴的愿景下,青年群体更应该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并自觉承担相应的历史使命。

  伴随中国社会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当代中国也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历史契机。这种积极的基调促使社论频频使用"深信""相信""必将"等词语,展现出对青年群体的充分信任。2011年社论《用奋斗为民族赢得新光荣》断定,"当代青年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同时,社论还采用榜样教育的动员手段,1992年社论《肩负起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重任》就曾列举"张太雷、高君宇、蔡和森、邓中夏、恽代英、肖楚女、赵世炎、任弼时、关向应"等年少有为的政治领导人,期望当代青年继承先辈的意志品质,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四、《人民日报》五四青年节社论话语建构方式的演变

  费尔克拉夫指出,话语鲜明地透露出话语主体间的身份地位及权势关系,并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受众的知识结构与信仰体系…(1.1)本文参考文本维度与话语实践维度的相关分析类目,从情态词语、文本结构、隐喻、互文性四个方面入手,梳理五四社论话语建构方式的变化,并揭示其深远意义。

  (一)情态词语

  五四社论充斥着大量情态词语,形成了诸多表达使令的祈使句。所谓情态,指代说话人对命题可能性或必然性的主观态度。韩礼德认为,情态是语言人际功能的重要表征,用以展现话语生产者与受众的身份地位及权势关系。五四社论中最为常见的三类情态词语分别是"必须""应该""要",它们各自又具有意义相似的近义词。其中,必须类情态词语在态度上最为强硬,表现出严肃的命令式口吻;应该类情态词语态度稍弱一些,多用作情理性的表达;要类情态词语则反映出发话者的期望,态度较应该类再弱一些,语气也最为平和。除"文革"时期,五四社论中情态词语的篇均次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主观色彩最重的必须类情态词语在变化上最为连贯,使用次数直线减少。应该类情态词语在改革开放初期经历了短暂的回升,但总体上仍呈下降态势。相较之下,要类情态词语的变化规律则复杂一些,并表现出多次增减(见图1)。

  图1 五四社论中情态词语篇均次数的历时变化 

  曾任《人民日报》主编的李庄指出:"写评论,要摆事实,讲道理,尽可能减少以至消灭'应该''必须'等指令口吻。"(12)频繁使用情态词语,势必会给受众造成一种调子很高、口气很大的印象,从而拉大话语主体间的身份差距。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态度强硬的必须与应该类情态词语在五四社论中均呈现出整体递减的趋势,社论话语由此改变了先前强烈的主观态度,在表述上愈发平和。而作为语言人际功能的重要表征,社论中情态词语的逐渐减少,则有助于塑造话语主体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文本结构

  文本结构指代文本内部各要素的连贯方式。在社会交往中,不同的交际情景和交际目的往往促成文本结构的差异。作为一种特定的政治文本,五四社论在长期的话语实践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写作模式。依照斯威尔斯(13)的观点,本节将五四社论拆分为相应的"语步",语步之下又涵盖了具体的步骤。总体如下:

  语步一:交代时间背景。步骤一:宣布五四青年节的到来;步骤二:说明当前进行的具体事件。

  语步二:向广大青年及青年工作者传递祝贺。

  语步三:回顾五四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各项成就。

  语步四:提出接下来的任务。步骤一:交代当前国内外的客观形势;步骤二:阐明广大青年及青年工作者的奋斗方向。

  语步五:向广大青年及青年工作者发出号召。

  必须指出,上述某些环节在特定时期的社论中往往被忽略了,这种生产机制的差异大致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例如,"传递祝贺"在五四社论中共出现16次,其中15次都出现于改革开放之后。从语用来看,祝贺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彰显出传递人与受话者的亲密关系。可以推断,改革开放前的五四社论还不太注重维系同受众的关系,整体格调较为严肃;改革开放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促成公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先前严肃生硬的开场方式已不适用,社论转而尝试通过传递祝贺的方式拉近同青年之间的距离,并逐渐固定下来。

  针对同一语步,不同时期的社论也呈现出较大差异。以"发出号召"为例,作为五四社论的结尾,不仅要发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交际功能,还要起到归纳内容、升华主题、引人回味的作用。这里以改革开放前后社论中的两段结尾为例:例一:青年同志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一代一代地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的革命传统,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1963)例二:青年们,伸开你的双臂,开动你的脑子,用你的智慧与汗水,建设中华历史上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1992)

  上述例句均以动员青年作为交际目的。例一旗帜鲜明地对广大青年提出要求,并运用感叹号增强气势,但这种喊口号、唱高调的表述却容易给人以"上纲上线"的印象。相较之下,例二则像是一位长辈对晚辈的教诲,遣词造句都比较口语化,符合青年群体的认知习惯,最终在轻松明快的氛围中指明当下的奋斗目标。

  (三)隐喻

  隐喻是一个范畴(源域)向另一个范畴(目标域)的语义投射,从而依照已知的经验解释复杂、抽象的观点,最终"构建起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我们的知识体系与信仰体系。"(14)通过阅读正文发现,五四社论中的隐喻主要对应国家发展与青年成长两个目标域,战争隐喻、旅行隐喻与建筑隐喻则是最常出现的三种隐喻类型,其使用情况(见图2)。

  图2 五四社论中不同隐喻类型篇均使用次数的历时变化  

  战争隐喻共出现388次,篇均出现9.7次。通过语义投射,国家发展与青年成长被形塑为一场同各种消极因素进行斗争的战争。战争隐喻主要用以凝聚民族情感与调动民众积极性,从而彰显国家发展与青年成长的必胜决心。战争隐喻多出现在改革开放前的五四社论中,当时的新中国面临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潜在威胁,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战备状态。因此,从战争角度看待国家发展与青年成长,也成为当时社论的习惯思路,并随着社会环境的动荡持续强化。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形成"和平发展"的建设思路,战争隐喻明显已不适用于此时语境,故而呈现断崖式下降的趋势。

  旅行隐喻共出现316次,篇均出现7.9次。通过语义投射,国家发展与青年成长被形塑为"沿着道路走向目的地的旅程".(15)相较于旅游而言,旅行在距离和时间上都更长,由此形成一个持续复杂的过程。因此,旅行隐喻多用以说明国家发展与青年成长的长期规划。在"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五四社论中,旅行隐喻使用较多。"文革"被视作两条路线的斗争,当时的社论充斥着"路线""道路""方向"等问题的讨论。改革开放初期,借助旅行隐喻反复阐述路线方针政策等关键问题,也是出于正本清源的必然选择。

  建筑隐喻共出现273次,篇均出现6.8次。通过语义投射,国家发展与青年成长被形塑为一项旷日持久的系统工程。对于建筑而言,只有打好地基,才能够一砖一瓦地建造起来。因此,建筑隐喻多用以说明国家发展与青年成长的基础工作与上一阶段的建设成果。建筑隐喻在五四社论中整体呈现较为稳定的态势,这是因为国家建设多数时候都是社论的主要内容。

  五四社论中的其他隐喻共出现319次,篇均出现8次。从使用情况看,仅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社论高于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同期社论对前述三种主要隐喻类型的使用都低于平均水平。由此可以推断,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四社论在延续使用前述三种主要隐喻类型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尝试更多的隐喻选择,从而塑造出丰富多元的话语表达。五四社论隐喻使用的历时变化,也反映出写作者对国家发展与青年成长思维方式上的转变,以此重塑广大青年的认知结构,并引导他们为民族复兴作出贡献。

  (四)互文性

  互文性把文本视作不断将过去文本与习俗转换为当下文本与习俗的过程,并试图预测今后的文本及创造更加广泛的变化。这里侧重于费尔克拉夫概念界定下"明确的互文性"的分析,即当前文本采取援引、讽刺、仿效等手段直接调用其他文本的内容。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言论是五四社论最常借用的话语类型,这类言论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性,能有效增强社论话语的说服力,其使用方式的变化则最能体现社论话语建构方式的历时变迁。

  1、话语描述。

  话语描述指话语生产者对引用话语的呈现方式,根据使用引号与否,大致可分为直接的话语描述(直接引语)及间接的话语描述(间接引语)。其中,直接引语能够真实再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发言场景与相关内容,不过鉴于这类言论在表述上十分严肃正式,频繁使用直接引语,势必加深社论话语的政治色彩。因此,此种方式只适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言论的直接引语在"文革"时期的五四社论中最为突出,篇均引用字数达到历史最高的274.4字,成为当时个人崇拜的典型写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民众的主体意识有所提高,社论中直接引语的比例随即大幅下降(见图3)。

  图3 五四社论党和国家领导人话语描述方式的历时变迁 

  相比之下,间接引语则比较稳定地出现在各个时期的五四社论中,并通过适宜的途径转述话语主体的命题内容,以期获得受众的普遍认同。例如,改革开放以来的五四社论在使用间接引语转述相关言论时,大多省略了被描述话语的消息来源,仅呈现其内容部分。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1991);救亡图存,挽狂澜于既倒;思想启蒙,发历史之先声(2019)。贝尔认为,这种省略消息来源的方式恰好暗示了写作者的赞成:"有些消息来源被视为如此地无可争辩,以至于使用其信息时他们的名字连提也不提。"(16)同时,消息来源的消失也模糊了被描述话语同社论话语之间的界限,从而为写作者发表观点提供了合适手段,并有助于隐蔽这类言论本身较强的政治色彩。

  2、称呼语和描述动词。

  称呼语和描述动词能够赋予被描述话语"言外的力量".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前的五四社论在上述用语的选择上呈现出完全积极的倾向,如"加里宁说得好"(1954)、"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1965)、"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1974)等,由此突出消息来源及内容不容质疑的权威性。不过,其表述过于官方,更像是对政策指示的复述,不利于为受众接受。改革开放后,社论更多采用中性语汇,在称呼领导人时多使用职务或同志。而在描述动词的选择上,则注重以情动人。如,政治上要坚强,行动上做榜样(1982);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深情寄语广大青年不忘初心坚定跟党走,励志勤学、刻苦磨练,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2017)。

  上述例句通过"勉励"和"寄语"塑造出话语主体良师益友的形象,亲和力大幅提升。这既确保了被描述话语的权威性,又展现出恰当的共情理念,有助于使社论内容为青年接受,并维系同他们的良好关系。

  五、《人民日报》五四青年节社论话语变迁的整体轨迹

  (一)传播方式:由政治号召转变为舆论引导

  作为一种典型的政治话语,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五四社论都展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这种话语风格源自特定的历史背景,但注重诉诸政治的写作思路却导致社论话语展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充斥着诸多态度强硬的祈使句,透露出严肃生硬的气息,由此形成话语主体间不平等的权势关系。

  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五四社论的写作思路发生较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社论话语的民主化与非正式化两个方面。一方面,社论话语中的显性权力标记逐渐消除,例如在省略消息源的基础上通过间接引语转述党和国家领导人言论,以淡化这类言论较强的政治色彩;另一方面,社论话语的非正式化趋势逐步凸显,例如在向广大青年传递任务时,社论尽量避免使用情态词语,或是运用语气平缓的"要"类情态词语进行引导,注重以情动人,亲和力大幅提升。通过持续调整写作思路,五四社论最终趋向舆论引导的传播方式。

  (二)表述习惯:由阐述细节转变为指明方向

  社论是一种虚实并举的评论体裁,一方面话语生产者要善于抽象、概括,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转变为清晰浅显的道理,从而为广大受众做出指引;另一方面,任何观点都必须建立在无可争辩的事实之上,运用典型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

  五四社论在表述方式上大致经历了由阐述细节到指明方向的重心转换。改革开放前,鉴于新中国贫弱的发展现状与落后的社会文化水平,五四社论有意采用直白朴素的表述方式,通过列举各项数据和案例明确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详细交代青年群体与青年工作者开展实践的具体步骤,以便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国家建设的主题。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以及社会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论也一改此前事无巨细的表述习惯,多数时候只是指明奋斗方向,进行思想引领,并逐步采用含蓄委婉的论证方式,文章的哲理性不断增强,由此克服了先前平铺直叙的缺陷。这种深沉柔和的话语风格有助于达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终潜移默化地重塑当下受众的认知结构。

  (三)篇幅长短:由长篇大论转变为短小精悍

  社论写作讲究言简意赅。五四社论正文的篇均字数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改革开放前的五四社论篇幅较长,动辄可达两三千字。鉴于当时诉诸政治的写作思路以及简单直白的表述习惯,文章充斥着不少政治口号、套话,文字冗长,给人以长篇累牍的印象。

  改革开放以来,五四社论的篇幅有所缩减。从1984年至今,仅有一篇五四社论的正文字数超过2000字。特别是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社论进一步发扬了惜墨如金的写作理念,正文篇均字数锐减至历史新低的1363.8字。例如,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时,社论《让五四精神在新时代放射新的光芒》仅用1757字便阐明新时代背景下五四精神的价值属性及广大青年的奋斗方向。全篇饱蘸激情,一气呵成,简洁明快而又颇具弦外之音。

  (四)文章定位:由权威文件转变为理念倡导

  重要节日刊发社论是《人民日报》多年来形成的惯例,五四社论虽不像元旦、国庆社论那样几乎每年都有发表,大致也保持着两年一篇的频率(年均0.57篇)。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工作导向都发生巨大转变,为做好宣传与动员工作,五四社论发表频率有所回升。随着传播手段的不断迭代以及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社论的影响力实际上有所减弱。当下的五四社论大多逢合每五年或每十年五四运动纪念时刻,或是共青团成立的时间节点例行发表。字里行间祝贺的意味多了,也更加注重精神内涵的阐述,逐渐成为一种理念倡导。

  六、《人民日报》五四青年节社论话语的恒定内涵

  (一)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前提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是开展工作的根本前提,也是《人民日报》一直以来社论写作的思想指引。对于五四社论而言,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言不讳抑或是改革开放以来含蓄委婉,都始终维系着中国共产党对于一切工作的领导地位,从而将广大青年牢牢地聚集在党的旗帜下。

  为了说明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阐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成为历年五四社论开篇的固定内容,以便结合实际阐明党的领导的积极成效,从而为坚持党的领导提供历史依据。

  为了培育青年群体认同党的领导的自觉意识,社论极力强调党的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各项重要命题,均频繁出现在对应历史时期的社论话语中,并与当时国家社会建设发展中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通过与社会现实相关联,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群体的生活习惯与情感结构,不断强化其归属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

  (二)始终聚焦国家社会发展的当下进程

  在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方针,促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命题和理论成果。这也深刻影响了五四社论的写作逻辑:具体的五四运动已成为历史,唯有将其中的精神内涵融入国家、社会发展的当下进程,进而指导广大青年与青年工作者的社会实践,才能最大化社论的现实意义。

  不同时期五四社论的阶段主题和话语风格,均高度契合当时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与整体倾向,并依据现实需求针对性地设置阶段目标与实践步骤,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有意识地聚焦该年五四青年节的相关时事热点,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五四讲话内容以及共青团的最新会议精神,展现官方层面对青年节的高度重视,从而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通过借鉴以上种种事件的核心部分,社论极具时效性地传达出党中央对五四当代价值属性与青年实践方向的指示,也为后续动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保障。

  (三)始终担当上位话语与下位话语的转换器

  上位话语是源自党中央和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话语,主导着所属历史时期的思想体系与理论范畴。为了使广大民众准确了解相关要求,上位话语需要借助特定的转换装置,将话语体系中复杂、抽象的概念命题予以明示,并通过符合受众接受习惯的方式加以呈现,最终收获社会层面的普遍认同。

  五四社论长期扮演着这种话语转换器的角色,肩负着上情下达的使命。在话语实践过程中,作者积累了诸多延续至今的工作方法。例如,社论话语总是将上位话语的要求与民众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并简明扼要地指出相应步骤,从而避免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演绎。为了培养广大民众的自觉意识,社论往往将上位话语中的核心命题以便于记忆的方式反复呈现,随即成为当时广大民众的日常用语。

  为了获取社会层面对上位话语的普遍认同,社论话语还需注重教育功能。综观40篇五四社论,"布置任务"与"发出号召"始终是其中篇幅最多的部分。但从实际表现来看,改革开放前的社论话语还在有意模仿上位话语的表述习惯,整体格调比较严肃;改革开放后,社论话语则更多采取劝服、鼓舞的手段,话语风格逐渐自成一派,愈发符合话语转换器的最初构想。

  (四)始终以五四精神作为理论源泉

  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是上位话语对五四运动价值内涵的集中诠释,亦是五四社论写作的理论基础。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五四精神及其要素也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从而作为激励广大青年的持续动力。爱国是五四精神的核心要素。在社论话语下,爱国主义是广大青年开展社会实践的根本思想前提,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特定表现。科学与民主代表着五四精神的进步意义。其中,科学在改革开放前的五四社论中大多指代具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改革开放后则基本指代参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理性态度。民主主要出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论中,其既是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价值观念,也是当时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鉴于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改革开放前的五四社论还十分崇尚革命精神,并用以指导生产实践活动。不过,由于过度使用这一术语,最终引发了思想层面的动荡,并付出了惨重代价。改革开放后,改革逐渐取代革命成为社论话语乃至上位话语中的核心部分。

  七、结语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面前,《人民日报》不同时期五四社论的内容特征与话语建构方式呈现出显著区别。本文借鉴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框架,从"内容特征"与"话语建构方式"两个方面对《人民日报》五四青年节社论展开研究,揭示国家、社会发展进程中社论话语变与不变相结合的发展逻辑。透过70年来的五四社论话语,我们可以直观地见识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领域日趋完善的过程,同时也为进一步把握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提供了一定参考。

  注释

  1周庆:《此间文章最耐看--人民日报节庆报道览要》,《中国记者》1999年第9期。

  2唐莉莉:《媒介话语框架的嬗变与社会记忆的刻写实践》,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3付季双:《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评述之嬗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4苗俊玲:《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变迁及其启示》,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学位论文。

  5卢敏:《传统主流媒体与青年人对话中的稳定与发展--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青年节评论用词的分析》,《青年记者》2017年第27期。

  6谢小同、徐立恒:《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五四"纪念活动研究--以〈人民日报〉(1950-1956)"五四"报道为例》,《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2期。

  7郭永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纪念话语中的青年动员探析--以〈人民日报〉报道文本为中心的考察》,《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8(9)(11)(14)[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中译本序。

  9(10)分别是1950年、1951年、1952年、1962年、1968年、1970年、1971年、1972年、1973年、1975年、1976年、1977年、1980年、1983年、1986年、1987年、1993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2000年、2001年、2003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3年、2015年、2016年、2018年。

  10(12)李庄:《人民日报风雨四十年》,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页。

  11(13)Swales,J(1990)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Cambrigd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12(15)Lakoff G&Johnson 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26.

  13(16) Bell,A(1991)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Oxford:OUP,208.篇: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重庆大学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原文出处:董天策,唐朝文. 五四纪念话语的与时俱进与恒定内涵——对《人民日报》五四青年节社论的话语分析[J]. 当代传播,2021,(02):16-2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