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实践关系是人与世界的根本关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22 共5340字
论文摘要

  一
  
  马克思在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上实现的革命变革,就是把自然界首先理解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直观的对象,也不是精神的主观建构和自我实现的逻辑环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它将实践关系视为人与世界的根本关系。人自身与自然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

  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立场,就是将精神视为自然界的基础:康德认为自然界是人借助认识的先天形式建构的,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将自然界视为绝对精神实现自我认识的逻辑环节;宗教神学则把自然界归结为上帝的造物。旧唯物主义尽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人的优先地位,但却将其仅仅当作人感性直观的对象,当作存于在人之外的纯粹自在的东西。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P54)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意义:他不是把客观世界首先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而是仅仅理解为感性直观的对象。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统一,人所面对的世界并非独立于人的自在的东西,而是人类活动的对象物。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P76)。

  马克思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理解为一种对象性关系。人类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是凝结着人类目的的人化了的自然,它既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又是人类对象化活动的结果。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的目的、意志和力量对象化到自然客体之中,使之成为合目的的对象性存在,这个对象化了的现实世界,就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确证。人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对象,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使之成为合目的性存在的同时,也表征了人类自身的存在。这样,作为人类活动对象的自然界就成为确证人类自身本质力量的为我之物,因为正是在对对象世界的改造及其结果中,人类可以反观自己的目的、意图、力量和智慧。通过人的对象性活动,“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2](P97)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人把握世界的特定方式,它是人类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根本特征。动物的活动也能引起外在环境某种程度的变化,但并不具有积极能动的改造环境的意义,因为动物并没有实现自身与环境的真正分化,它不是作为主体与环境发生关系的,而是作为环境的一部分与环境的其它部分发生关系的,其活动完全是为本能所驱使的。“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3](P383)动物只是在自身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下从事活动,而人则能够在合目性的实践活动中按照事物的内在尺度来塑造世界,他能使自己的活动超越肉体的直接需要,同时还能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自己的需要。因此,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性的多层次需要为基点和归宿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不仅能够使客体发生变化,而且能够通过这种变化将自己的目的凝结到客体之中,因此,实践活动就是主体目的对象化的过程,也是主体不断把握世界的过程。

  动物之所以不具有主体的地位,是因为其存在与自然界是直接同一的,它是以纯粹自然的形式出现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的,它对自然物的消费也完全是自然的自在过程的一个环节。人的活动则不同,他是作为支配自然物的活动主体出现在生产过程中的,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生命活动的根本特征。当人在生产实践中使自己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把自然界作为自己实践活动的对象时,他作为主体的地位也就被确立了。生产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则是这一过程的主体:“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P201)
  
  二

  实践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纽带。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改造客体,赋予客体以主体的特性使之主体化,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自身被改造和被对象化的过程,人在实践中不仅创造出自己的肉体,而且创造出自己的精神和自我,这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的两个基本向度。“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在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的控制。”[4](P202)因此,作为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纽带,实践活动蕴含着客体的改造和主体的改造的双重向度,而且这两重向度之间也在不断地相互作用。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动力源于二者之间的价值关系,作为对象的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因此才成为主体实践活动的对象。但客体又是按照自身的固有法则运动的,它不可能自发地满足主体的需要,这就导致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主客体关系的发展就是不断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过程,也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与客体不断统一的过程,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决定了这一过程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在实践活动中,主体把客体当作自身活动的对象,而且借助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使自身的活动对象化。因此,人不仅具有对象意识,而且具有自我意识:他不仅能意识到外在客体,而且能意识到自己与客体的关系,意识到自己作为主体的属性、需要、意志和目的,并使之融入自身实践活动的对象之中,使自己的主体性对象化为客体存在,并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塑造自身及其存在的方式,从而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因此,人作为主体在实践中与客体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就是人的生成、存在和发展过程,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质力量的展现方式。人正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确证自身的存在,并且塑造外部世界的。实践是主体的生成方式,人之作为认识的主体,首先在于他是实践的主体。主体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结果,他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证自身的存在。因此,实践既是主体产生的条件,也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实践是主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根本方式,主体的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实践所赋予的:主体的观念和意识是实践的结果,同时又从属于实践的需要,以实践为目的;主体的社会关系是实践活动借以展开的形式,同样既是实践的结果,又从属于实践的需要。“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为城市,荒野变为清除了林木的耕地等等,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5](P494)
  
  当人将自己的目的对象化到客体之中,使之成为合目的的对象性存在时,客体便以属人的方式而存在。世界的人化就是世界对人的生成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的目的不断对象化,世界则不断获得属人的性质,并且成为人的生存条件和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当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一个属人的世界便开始了它的历程,这一历程的全部内容,就是人类对象化的实践活动。

  在这一历程中,人不仅改变了外在的自然物,使之成为客体,而且改变了自身,使之成为主体。因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P55)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四重维度,它们是以互相交织和相互渗透的形式呈现的,而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实践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根本维度,因为主体与客体的一切关系都寓于二者的实践关系之中。认识关系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是建立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它生成于实践关系之中并从属于实践关系。在主体与客体的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中,主体以自己的需要和尺度作用于客体,使主体的需要对象化,客体则以自己的属性和功能作用于主体,使客体的属性主体化,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中主客体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践关系展开的。因此,在主体与客体的四重关系中,实践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在实质。

  三

  人在实践中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的同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也在发生相互作用,前者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二者都是在实践中生成和演变的,后者是前者得以实现的社会组织形式。“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1](P344)
  
  人与自然的关系蕴涵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状况在根本上受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状况的制约和影响,因为后者通过对实践活动目标取向的规定而制约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机制。当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发生扭曲和异化的时候,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的劳动实践就会发生异化,从而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异化。

  异化劳动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的异化。

  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本来是劳动者通过将自己的活动对象化,使自然成为劳动者无机的身体的过程,劳动者在这一过程中本应感受到自己的本质力量和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快乐。但“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因为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1](P47)
  
  在异化劳动条件下,通过劳动而形成的人化自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自然不断地被异化的过程,因为作为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中介的劳动本身被异化了。这样,自然界就不再是人的自然界,人与自然之间那种本真的关系被彻底异化了。

  在异化劳动中,劳动者感受到的是被奴役的痛苦,因为他所从事的劳动已经不再是人之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完全成为维持自身动物性生存的手段,劳动过程和作为劳动结果的产品都成为支配劳动者并与劳动者为敌的异己力量。自然界作为为劳动者提供劳动资料的对象,已经变成了劳动者的对立物,劳动者成为他所创造的财富的奴隶:劳动者所创造的产品越多,他所受的剥削就越重;劳动者所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成为廉价的商品;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越多,他自己就越贫穷。劳动产品作为劳动者的物化劳动已经成为不依赖于劳动者的异己力量而同劳动者相对立,劳动对象化的结果对劳动者而言就是对象的丧失以及被对象所奴役。“这一切后果包含在这样一个规定中: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1](P41)
  
  异化劳动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趋向对立,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完全服从于劳动力购买者追求利润的目的,自然界成了资本家谋取利益的工具,从而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异化为对立关系。劳动者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表现为劳动者改造自然界对象化的劳动成果变成了统治自己的异己力量,资本家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表现为自然界对他而言完全被抽象化为追求利润的工具,资本家追逐的是交换价值的最大化,交换价值取代了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界的工具化使之在劳动过程中成为被控制和利用的对象,对自然的疯狂索取和掠夺就是不可避免的,自然本身的价值则完全被漠视,从而造成自然资源的巨大破坏,其结果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日趋异化。“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6](P579-580)
  
  异化劳动条件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自身的自然和存在于人之外的自然的异化,因为异化劳动不仅要以掠夺存在于人之外的自然为条件,而且要以掠夺人自身的自然为条件。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根源于劳动本身的异化,要克服和扬弃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就必须扬弃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的扬弃则有赖于孕育它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扬弃,其途径是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革命变革实践。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7](P926-927)。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自然界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人的自然的存在也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因此,共产主义是人同自然界的真正的统一,是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的统一。在这种统一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展现为一种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和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成为自己与自然关系的主人,也成为自己彼此之间社会关系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