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

绿色中国画的概念及其污染(本科)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1-10 共7039字

  题目:绿色中国画的概念及其污染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一、什么是绿色的中国画
  1.1 绿色中国画的概念
  1.2 内涵丰富的中国画
  
  二、中国画遭遇的两大污染   
  2.1 创作上的污染 
  2.2 理论上的污染 
  
  结  论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要:山河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天空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食品污染了,有人呼唤绿色,但是中国画污染了谁来呼唤绿色?  身在大学的四年生活,每当有人问到我的专业时,我都会讲到我是中国画专业的。那时问者就会说到:“好啊,学艺术的赚大钱!”还有的会说:“哎,等到老的时候你就会出名啦!”还有的同龄人会说:“那你们高考的时候分数应该很低吧?”……等等一系列我不想听到的回应。让我们来想一想:“来自于我们身边这些人的这些话语是否在触动着我们心灵深处的那颗弦?”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他们在诋毁或是误解着我们的中国画!他们把中国画当成了一种商品的同时也把它当成了一种狭隘功利的敲门砖。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孕育着中国画的成长,见证着中国画的发展,但是近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光景却也预示着中国画在某种程度上已不再姓“中”。因此在处处污染的灰色中国画面前我们应该肩负起回归绿色中国画的责任。
  
  关键词:中国画;绿色;污染
  
  一、什么是绿色的中国画   
  
  1.1 绿色中国画的概念 
  
  绿色的中国画也就是真正的具有本民族优良传统的中国画。中国画本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它以线条,笔墨为绘画之根本,体现了独特的中国艺术精神。中国画在古代没有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表现形式。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1.2 内涵丰富的中国画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孕育中国画的成长,见证着中国画的发展。事实上,中国的文化底蕴和各种思想都给中国画以勃勃的发展生机。古人一直把作画当成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因此每逢作画前必定是沉怀观道,焚香沐浴,气定神闲,追求一种心中自有丘壑的境界,可以说古人作画是为了怡情怡性;赏画是为了让自己神游其境。因此我们必须带着心静的状态去作画和赏画,只有心静下来了,然后才能使得自己融入画中,体味画的真谛和画者的心境和意图。一切的艺术似乎都能“在有形之外表达无形,在有限之外表达无限”。中国画所画的并不只是表面上的形象,而是作画者心中的一些思想和诗意。好的国画,一般都包涵着人生的悟境,一种对理想人生的向往,大多数画家的理想人生都是道空的,因此我们向往一种淳朴自然,幽隐山林的生活,纵观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绘画,其中我们不难发现国画中的人物大多是孤独与冷傲的,他们或穿着宽袍大袖漫步于山林之间,或独坐山屋的窗阁下悠然的弹着古琴,或独自泛舟江上淀泊在芦苇丛中,总之中国画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一种对物质生活的厌弃,一种对独来独往,无所牵绊的生活向往,因此它充分的表现和发挥了它的艺术功能------使人摆脱尘俗,得到精神上的超脱和升华,自然看者也会跟随着画者所勾绘的生活梦想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这是西洋绘画所达不到的。笔墨是中国绘画 艺术的灵魂和精髓,同时笔墨也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也承载着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正如石涛的“一笔生万笔”。同时中国画的笔墨也有着“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最大概念和最小概念,因此中国绘画的精到理论和文化底蕴,笔墨情趣以及多学门类的介入造就了真正绿色的中国画。   
  
  二、中国画遭遇的两大污染   
  
  2.1 创作上的污染 
  
  2.1.1 西方化的冲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新潮美术的崛起,艺术上对个性化的追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极致,然而这种追求的背后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可以说中国画领域,由于提倡创新而带了对传统的叛离,因此人们开始趋之若鹜的盲目追求西画而泯灭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从原来的个性不同到现在的艺术大同。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下发出属于我们中国画自己的声音?如何在这样的语境中找到中国画自己的出路是值得我们这一辈人所深思的。中国画应该借助“全球化”的平台,传播自己的声音,应该更主动地走出去,去“化”别人,而并非是让他们来化自己。让中国画把自己最独特的艺术优势发挥出来去影响世界艺术的走向。并不是说你有着强大的经济就同时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精华,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但是他也移民了别人的艺术文化,它本国的历史只是少得可怜的200年。日本的经济也是屈指可数,但是我们再看看现在的日本又有着多少中国艺术文化的影子?相反古老而落后的非洲不也缔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艺术吗?眼前是桔黄色的草原,远处是沉默中的群山,落日的辉煌在慢慢隐退,在风中摇弋不停的古树,似乎在述说着遥远的过去??在古老的树底下传来的是梦呓般的、神秘而神圣的对生命的希望和祈求,那是千百年来非洲艺人的创作传统,或许这是对非洲比较生动的描绘!
  
  与此同时,我们的古代中国也在创造着伟大的华夏文明。为什么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要向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看齐,是我们的艺术落后吗?我看这并不是我们借以推脱的借口。其根源在于美国推行的价值观念给国人思想带来的混乱!在“外国月亮比中国圆”已经被证明是谬论的情况下依然片面的认为我们的中国画就是不如外国画的档次高,意境好!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否认自己的传统文化,否认自己的传统艺术,否认历代画派宗师而盲目的相信西方绘画,试问在这样的心理指导下我们的中国画能发展吗?那么所谓的“振兴”只是空有其名冠冕堂皇的伪装罢了,皇帝的新装只不过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众人吹捧 的虚幻的外衣而已。不要相信只有西化才是我们中国画发展的唯一途径!
  
  试问:外国人到中国来,看秦始皇兵马俑的兴趣大还是看现代雕塑的兴趣大?看京剧的兴趣大还是看现代歌剧的兴趣大?看中国民族歌舞的兴趣大还是看摇滚歌舞的兴趣大?可以说越有中国特色的好的艺术作品,在国外越受欢迎;反之,丢掉民族特色去学西洋的东西,在国外往往是吃力不讨好。中国画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表现形式,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一个有着丰富表现力和艺术魅力的画种。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留其精粹和特点的前提下,发展中国画艺术,使其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这才是中国画正确的发展方向,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古人的成就固然耀眼,但是今人的成就也同样不凡!我们在看得到古人辉煌的同时也应该看得到今人的成就,但这些只属于那些从传统走来彰显个性的艺术大家,象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等等,是他们的立足传统和开拓创新让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上缔造了真正的艺术巅峰。因此我们应该源以古代中国的精辟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来看待中国画的发展,在同一条路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脚印。正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发扬我们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呼吸我们自己特有的艺术气息,在生活中感悟绿色的中国画,当然这种感悟的“悟”不是悟“空”,也不是悟“净”而是感悟切实的人生,有的时候虽然浅薄,却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实实在在的收获。所以我们中国的艺术家更应该走进生活,感悟人生,走进生活您就会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这样我们的艺术,我们的中国画才能真正得到世人的青睐和尊重。 
  
  2.1.2 商业大潮的冲击    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画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商业化过。追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画一直以来是文人墨客怡然自乐和把玩赏析的艺术。艺术家应该关注自己、关注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关注社会、去真切地感受大众的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为什么古人可以创作出的流传千古的艺术精品而我们却望尘莫及?追其原因就是我们现在大多数的艺术家并没有投入到生活中去而是向商业市场看齐,盲目的追求商业化以求获得巨大的利润空间。他们关注的是艺术行情和艺术动态,艺术家方力钧在《画余琐记》中谈得很生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把艺术当作投机、当作赌注”因此他们会根据现在社会人们的需要来绘制作品,完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试问没有激情,没有灵魂,没有情趣,没有哲思,没有气息,没有品也没有格的艺术作品怎样才有生命力? 充其量是一种没有任何艺术价值的商品画。  其实不可否认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品一经商业化,就附加了许多商业因素和市场成分。真正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相反一些虚假的、低水平的画家和作品通过商业和市场的人为运作,也可以欺人耳目、盛行一时。因此商业化也是制约着我们中国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商业化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表演走穴;都说名人效应锐不可当,因此商家也看中了我们的传统中国画,用金钱玷污了我们国画领域的自然绿色,因为中国画在他们的眼里是如此的高雅又有品位,殊不知那些画家为了自己口袋的饱满完全丢失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迎合商家的意图进行创作既而也泯灭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暂且不论画的好坏、水平、情感、意境,首先他们的创作动机就不对,因为他们的艺术作品已经套上了形式主义的樊笼,套上商业主义的桎梏,泯灭了灵性,熄灭了灵感,扼杀了兴趣,所以根本就没什么资格谈创作,谈艺术。 
  
  商业化第三个重要表现就是流水作业:流水作业或许以前用在中国画上还真是无稽之谈,因为古人是绝对不会装着满车的宣纸走到山里去进行同样的艺术创作,因为那不是真正性情的流露, 因为古人作画是对精神和生活的感悟,高兴时便有情调洒脱的皴法,悲伤时就有婉约低落的线条。每逢作画时他们会焚香沐浴,心态平和的师造化得心源,或者是逸笔草草聊以自娱而,作画在他们那里看来是那样的自然而没有任何的压力,更多的时候只是对生活情感的真实表达。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绿色中国画,或盟于无字书(社会)的切身体验,或源于有字书(前人的书本)的赏阅灵感。可以说古人的作品“绿”在一个“悟”上。绿在一种“真”上。绿色中国画,为做人而画,伴人生而在,“绿”在一个“人”上,做人促进作画,作画又升华做人。再看看我们现在的“艺术家”又是怎样做的,他们的面前或许没了造化,却多了一些金钱,他们的心态不再平淡而是更加的噪燥不安,因为他们追求的不是有感于生活的、真正的艺术,而是利益驱使下的商业产品。他们象生产商品一样批量生产着中国画,深处铺天盖地的灰色中国画面前,我们的艺术家是不是应该以自己认真的艺术创作和真实的艺术价值介入市场,拨乱反正,以正视听,并且始终应该具有对艺术、对市场纯洁真诚的品质。 
  
  2.2 理论上的污染 
  
  2.2.1 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   山水画坛的平静,首先是由伴随辛亥革命而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而打破的。康有为、陈独秀等文化维新人士,不约而同地将批判的目光对准了中国传统绘画, “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弊极矣!提出了“若想把中国画改良,首先要革王画的命”这些振聋发聩的呼喊,尽管这些都是出自于社会革命家之口,但是由于专业眼光的缺乏,立足点也多数不在艺术发展,故不无偏颇过激之弊,而且对于当时的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来讲,却引起了后来近百年喋喋不休的争论。在这段时期,文化、艺术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关于传统与西方文明的矛盾之争,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第一次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破旧立新大方向影响下的中国文化界也积极响应,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在中国20世纪初展现的淋漓尽致。新文学倡导者毅然抛弃传统中国画进而倡导西方绘画,为使中国画艺术从文人走向民间做出了可贵的努力.然而在否定传统,走"西化"道路的过程中,我们的中国画却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它淡化了中国人特有的艺术思维及国画人生态度;西画取代传统,削弱了笔墨独有的形象美感及文化底蕴.这种扬西方艺术之短而弃自己艺术之长的后果,使中国画历经百年而命运坎坷.由此,我们不能不对新文学运动的负面影响加以反思。   中国画的百年之争,究竟争论到了什么那?都说是真理越争越明可是到了现在还是一片混乱,其实我们应该顺应中国画本身的艺术发展规律,不应该人为的去干扰,顺其自然也就回归了自然。 
  
  2.2.2 现代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国人以惊诧的目光欣赏着西方艺术家以自由驰骋的思维创造的缤纷多彩的艺术形式。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古老的绘画也渐渐失去了他本身的艺术功能,迅速崛起的新的视觉艺术形式,在领科技风气之先的西方世界中方兴未艾。着名的85美术新潮拉开序幕并进一步引发了李小山所谓的“中国画穷途末日”的传统危机理论,成为新一轮中国画改革的催化剂。如果说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画革新更多地受动于当时的科学主义文化思潮,而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画改造又更多地为政治意识形态所左右,那么,八九十年代对中国画生存合理性的挑战,就更多地来自于现代主义价值观,来自于“现代化”这一席卷中国大地并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乎所有领域的价值追求,因此一些商业大潮的价值观冲击着中国画艺术的发展。 
  
  前些年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林逸鹏的“废纸论”曾一度引发着很大的争议。正因为我们国内确实存在着一些有地位和有能力的艺术家以一些错误的理论影响着我们中国画的发展。他们那些所谓的“创新理论”是否真就创新了那?正因为这些无病呻吟,无理成章的理论文章的出现使得我们的中国画领域进入了一个更为无序、更为纷繁多变的历史视野。他们写文章的动机和目的在哪里?是为了中国画真正的发展吗?实际上只是为了标新立异的寻求更多的视野和目光去关注他和他提出的所谓的理论,深层次的挖掘也只是进行商业运转和炒作而已,学新闻的都知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他们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结  论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绘画,它扎根于中华民族浓厚的土壤之中,历经数千年文化积累、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之一。但是近代中国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力不振,导致闭关自守,改革开放以后部分中国画画家受外来艺术的冲击,崇洋媚外,看不到民族绘画深邃的优势,导致方向不明,思路模糊,学习中国画浅尝辙止,或与西画形式混为一体,不伦不类,因此也就有了中国画与世界接轨的口号。在此,我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作一个中国画的画家,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要以继承发展自己的民族绘画为己任,以外来的艺术只能作为借鉴,取长补短,而不能被同化,这是维护民族特色的需要。有民族性,就有世界性,所以就必须保持民族特色。 
  
  中国画的创新,应在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完成自我。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因为我们的民族艺术曾滋养过他民族文化而藐视他民族文化。先贤的荣耀是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它应成为我们今天发奋图强的动力,而决不是我们招摇撞骗的旗帜或涂脂抹粉的面霜。当我们夸耀中国画的写意境界如何之高:气运生动、骨法用笔等等,而贬斥西画虽工亦匠,不入画品时,在某种意义上也在承认中国水墨画粗枝大叶,西画精雕细刻。二者相辅相成。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就会有阴影的存在,这是人们早已深悉的道理。在今天这样一个被称为“地球村”的信息时代,若要求一民族艺术洁身自好、守身如玉不受他民族艺术的丝毫影响,象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又互不倾慕,实在太难;如果要求艺术家在艺术荟萃的大花园中只采摘本民族艺术之花而对他民族艺术的奇花异草毫不动心,也实在难为我们的艺术家。“物以稀为贵”那种他民族拥有而本民族缺乏的事物,常常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正如人们常常不满足粗茶淡饭而追求饱眼福、饱口福一样,吃腻了大鱼大肉的贵族会对布衣之食垂涎。在不断的喜新厌旧和怀古中人类创造了今天的文明、今天的艺术;人类也会在新一轮喜新厌旧和怀古中创造出明天的新生活和新艺术。  
  
  要想让中国画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不应该急于求成,其实我们喝牛奶并不是想变成牛,而是想变得更加强壮。因此中国画市场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拓展。正视和解决我们中国画艺术现在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必裹着小脚、拖着长辫在世界文化的行列中行走。任何民族都不必亦步亦趋地跟在他民族艺术后面接轨。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并不拒绝污泥提供给它的养料。只有站在本民族及他民族前辈两个肩膀上,才能成为当代艺术的巨人。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欣赏者,不仅要对本民族的艺术传统进行选择,对他民族的艺术也必须用我们的量规加以规范、选择。我们应提倡创造性地继承吸收,避免奴隶般地因袭。   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离开这个舞台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不复存在。我们应该把艺术创作当成是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端正创作动机,正确对待本民族传统和外来文化的交融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我们的中国画才会宗出灰色误区。  正视中国画前进中的困难,以开放的心态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学习传统,还要推陈出新,发扬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坚守传统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在应对危机中传承发展,才能无愧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因此我们应该呼唤绿色的中国画。我们坚信:中国艺术一定会走出山重水复的境地而迎来柳暗花明的惊喜。

  参考文献: 
  〈1〉杨嘉懋.《中国画》.福建出版社.1993:第2页 
  〈2〉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海南出版社.2002∶第79页
  〈3〉赵翔千.《绿色作文》.吉林文艺出版社.1997:第19页
  〈4〉方力钧.《画余琐记》.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12:第15页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