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神话,是了解中国神话体系的重要文献,但由于《天问》文本的特殊性,对它的释读历来歧义丛生。《天问》之难解,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者不了解《天问》产生和流传的语境,想当然地以其为屈原个人的文学创作,甚至将其中所涉的神话历史视为屈原个人境遇的曲折表达。对《天问》语境的忽视,源自对先秦知识传统和体系的隔阂,也与学者对口头诗学的无知有关。实际上,通过《天问》的文本分析,不难发现,《天问》全文呈现出逻辑清晰、结构严整的创世神话特征,可以断定它并非屈原的个人创作,而是源于集体性的口头知识传统,反映了先秦楚地长期口头流传的创世神话系统。
一、《天问》的文本结构与创世神话
对于史前时期的古代先民来说,天文历法、地理博物、部族谱系是其日常劳作、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天地万物和人间制度的来历,则是其历史叙事的逻辑原点,创世神话就是用来回答这些问题的。《天问》的背后,其实就是战国时期流传于楚地的创世神话知识,《天问》之问,就是针对的这些知识。其开篇即对宇宙混沌进行发问: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最初的世界没有天地,一片混沌,万物都没有清晰的形体,明暗交替,不知道时间从哪里开始,那么这些古老的知识是谁传授给我们?万物的造化又是如何开始的?这是古人对于世界原始形态的想象,在先秦典籍中,宇宙的原始状态大都以这种鸿蒙昏暗的形象出现,如《淮南子·天文训》:“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浊浊,故曰大昭。”《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吾不知其名。”《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在先民的世界中,一切生活都与历法息息相关。他们与昼夜一起生息,与四时一同寒暑,根据天象的变换,判断时令的流转,采撷渔猎,刀耕火种。因此,作为代表时间尺度的“天”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天地剖判之后,自然要先询问 “天”的知识,《天问》接下来就天的构造进行诘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这里问的是,据说天穹有九重,这是何人所营造?天穹旋转不已,天极支撑在何处?天穹四方有八根天柱,这些柱子分别位于何方?大地东南方下陷,是什么缘故造成的?天分九野,其边际如何拼接?天划分成这么多分野,一共有多少个角落?天的圆周分为十二次,是如何划分的?日、月分别位于何处?满天星辰又如何排列?对天空的构造布局、天穹的运转、十二次的划分以及日月星辰的排列陈列,都一一问及。接下来,《天问》继续对日月星辰的运行进行发问:
出自汤谷,次于蒙泛。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伯强何处,惠气安在?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淮南子·天文训》:“日月者,天之使也;星辰者,天之期也。”日、月、星辰是古人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最主要的参照。《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楚辞章句》引《淮南子》:“沦于蒙谷,是谓定昏”,蒙谷即蒙泛。太阳自汤谷升起,落入蒙泛,从明到暗,走过了多少里程?夜光指月,月亮为何有盈有亏,它的光华就像死而复生一样。月亮中为什么有兔子?《楚辞章句》王逸引《灵宪》:“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古人用龙星纪时标识四时,冬天龙星只剩尾巴处于地平线之上。苍龙星尾宿正好有九颗星,即为女歧之九子。“伯强”即“禺强”是北方之神,北方又代表冬天,“惠气”即春风。据《山海经》记载,烛龙“视为昼,冥为夜”,刘宗迪认为,烛龙即苍龙七宿①。
角宿是龙星第一颗星,角宿未升则龙星不见。日月星辰皆可称之为“曜”,而“灵”也非特指太阳之神。《风俗通》:“辰之神为灵星。”注曰:“灵星,火星也。”②因此,此段中,“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至“角宿未旦,曜灵安藏”八句是问有关苍龙星的知识。太阳、月亮与苍龙星都是上古重要的制定历法的参照,有了对这些星辰的观测,先民才能够推定时令节气,据以确定农时。
关于天文知识的问答告一段落之后,接下来是关于地理知识的发问。《天问》首先讲述了一个关于大地如何被创造的神话: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填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这段讲的是世界之初洪水泛滥,鲧和禹父子前赴后继,造地敷土,填平“洪泉”,奠定大地的神话,这是典型的创世神话。鲧、禹的神话在传世的儒家文献中,被解释为治水传说,显然与《天问》不符。对比《天问》与传世儒家文献中关于鲧、禹的记载,其龃龉之处主要有如下两点:第一,《天问》中,鲧、禹的传说被放在了尧舜之前讲述,而《尚书·尧典》等儒家文献中,禹是尧舜之臣的身份出现的,尧时发生水灾,禹是治水之人,而非创世之神;第二,禹“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与鲧一样采取了“填”、“坟”等敷土堕山之法,而不是一个采用堙汜,一个采用疏导。根据顾颉刚的研究,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实际上是儒家建构历史话语权中阐释性的误读,其真正的神话涵义应为“造地”神话,鲧、禹也不是历史中真是存在的人物,而是神话谱系中的造地大神。③ 据《楚帛书》所载,伏羲女娲将世界从混沌之中带到光明,禹是伏羲女娲所化,伏羲女娲开天辟地之后,先是用四子造四时十二月,然后就是禹、契造地。④ 可见在战国时期的楚地,禹作为造地之神,并不独见于《天问》,确实可能是一种文化中的共同记忆。《洪范》:“鲧湮水土。”《庄子·天下》:“昔者禹之湮洪水。”堙水布土,正是于茫茫洪水之中创造大地。此处的洪水并非灭世之灾,而是世界形成前的一种混沌状态,水无形无色,漶漫无边,正是先民对澒蒙无序的早期世界最符合自身生活体验的想象。鲧治水“鸱龟曳衔”,龟鳖类水陆双栖,四足粗短,可背山而不倾。背部平坦,正似水中之州,与从大水中创造土地有想象上的关联。《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攘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鲧、禹皆为造地之神。
大地被创造之后,《天问》针对其构造进行发问:康回冯怒,地何故以东南倾?九州安错,川谷何洿?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这一段涉及共工触不周山的神话,旨在借此神话解释地倾东南这一地理现象。这一神话较完整地记载于《淮南子》中,《淮南子·天文训》云:“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维绝,地柱折。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堕,其衍几何?”所问为大地广轮之数。
掌握了有关大地的知识,为先民的居住提供了合法的前提,而对陌生土地的占有,最终要通过在土地上制造祭台从而实现“定居”而完成。祭坛的建立赋予其领地拥有的合法性,进而为建立祭坛的人与诸神的联系提供保障。祭坛所在空间成为一种神圣的空间,是一种微观意义上的创世再现①。《天问》中的神圣祭坛,就是矗立在大地中央、沟通天地的昆仑山:昆仑悬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悬圃是昆仑山的第二层级,《淮南子·地形训》:“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增城则为昆仑最上一层,即“太帝之居”.四方之门,即昆仑四面的入口,而西北方是众星隐没之地,因此被称为“天门”.在许多的文化体系中,都有这种坐落于世界中央的山,诸如印度的须弥山(Sumeru)、伊朗的荷拉布雷载山(Haraberzaiti)、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地之山”(Mount of theLands)、巴勒斯坦的盖里济姆山(Gerizem)等等,这些神秘的山峰都是把尘世与天国联结起来的宇宙之轴,因此它们的意义并不在于其在地理上的具体位置,而在于其作为世界中心的象征,因此,它们更多地被视为举行神圣仪式的地点,甚至本身即为祭坛。
对宇宙中心的叙述,继以对大地四方的描绘,如同《淮南子》、《山海经》一般,《天问》接下来讲述的知识,正是围绕在昆仑山周围的事物: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雄虺九首,鯈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灵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烛龙又见于《山海经》等书,《山海经·海外北经》云:“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喘不息,身长千里,人面蛇身,赤色。”烛阴即烛龙。《淮南子·地形训》亦云:“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若木在西方,《大荒北经》云:
“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洄野之山,上有赤木,青叶赤华,名曰若木,生昆仑西。”或谓若华在扶桑旁,位于东方。《离骚》云:“饮马兮咸池,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南方冬暖,《楚辞·远游》云:“南州德炎,桂树冬荣。”《楚辞·大招》云:“南有炎火千里。”《十洲记》云:
“南方有炎州,在南海中。”北方夏寒,《淮南子·地形训》云:“北方曰寒风。”《尔雅·释天》云:“北风谓之凉风。”石林在西南,《淮南子·时则训》云:“西方之极,自昆仑绝流沙、沈羽,西至三危之国,石城金室。”能言之兽为开明兽,在昆仑山南。《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雄虺为南方四恶之一,有九颗头颅,行踪飘忽。《楚辞·招魂》云:“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往来倏忽。”鲧入羽渊,化为黄熊,熊为鳖属,而虬龙负熊,貌似北方玄武。不死国在南方。《山海经·海外南经》、《大荒南经》记载交胫国东有“不死民”,“其人为黑色,寿不死”.浮萍竟然有九个枝桠,枲麻开出花朵。巴国在西南方,《海内经》云:“西南有巴国,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黑水、玄趾、三危皆为地名,皆为不死长寿之国,在昆仑西南。鲮鱼在东北海之中,《海内北经》云:“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鬿堆即鬿雀,在《山海经》东次四经之首,临于北海,鸣叫于北号之山,也在东北方。《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是后羿射日之处。《淮南子·精神训》云:“日中有踆鸟。”《北堂书钞》四九引注曰:“羿射十日,中九乌,皆死,堕羽翼。”也即乌之解羽之处。
至此,《天问》将天地、万物的创造、结构与安置一一道来,开辟甫成,天平地成,先民繁衍生息的时空初具雏形,按照创世神话的逻辑,接下来应该讲述人类的创造了。因此,《天问》将视角转向了“人”.但最早的世界中,人与神是杂居在一起的: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于台桑?闵妃匹合,厥身是继。胡为嗜不同味,而快朝饱?
这里涉及的是禹会涂山氏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较完整版本见于《吕氏春秋》和《吴越春秋》中。
《吕氏春秋·音初》云:“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命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云:“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
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庬庬。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与涂山氏之女相遇,野合而生后启,这一故事见于众多古书记载,一直被视为历史传说看待,但根据这一故事在《天问》中的上下文位置,可以看出,这一故事最初或者是用以解释人类起源的创世神话环节。人类的产生,是所有创世神话中必备的环节,而且造人一般都是在造天、造地、造万物之后。《天问》中,这一故事正出现于天地万物的创造之后,就暗示了其创世神话意义。众所周知,在中国神话中,女娲是人类的祖先,女娲抟黄土而造人,世界上才有了人类,而根据《世本·帝系篇》轶文记载,“禹娶涂山氏之子,谓之女娲。”可见,涂山氏之女即女娲,亦即人类的始祖母。
综上所述,《天问》开头一段,从宇宙的原始混沌状态谈起,继以对天穹、日月星辰、大地山川、四方万物的叙述,体现了典型的创世神话结构,因此,与其说《天问》是屈原因为遭受陷害而对天地秩序的质疑,不如说它只是对一个预先存在的创世神话的发问,问题的背后有一个现成的知识传统,发问不是为了寻求答案,而只是为了通过问答,巩固对知识的记忆而已。
二、《天问》中的二度创世神话
各民族创世神话中,最初创造的世界,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因为某种原因而陷入混乱或毁灭,天崩地坼,人类濒于灭绝。此后,复有神明、英雄、贤人或普通的小人物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拨乱反正,重新缔造宇宙,恢复一度陷入混乱的世界秩序和人间秩序。从此之后,才有了我们现在这个天地各居其位、诸神各司其职、万物各安其命、制度井然有序的现实世界,是谓神话学所谓“二度创世”.①《天问》之问的背后,既然存在这一个现成的创世神话传统,那么,《天问》的神话中,是否也存在这一二度创世环节呢?实际上,《天问》中的后羿故事,就有着典型的二度创世特征,后羿就是二度创世的英雄。《天问》在就天地万物的来历和人类的来历发问之后,接着讲到夏朝的五子之乱以及后羿革夏的故事: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皆归射鞠,而无害厥躬。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启棘宾商,九辨九歌。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勤子屠母”,盖指启子太康继位时期的五子。《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太康无道,骨肉离散,人间祸乱不断,世界陷入混乱,故天帝派“羿”降临下界,拯救众生。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冯珧利决,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活焉?咸播秬黍,莆雚是营。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白蜺婴茀,胡为此堂?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
原本后羿是被派下为民除害的,但他贪图河伯妻子雒嫔的美色,虽然完成了革孽灾害的使命,但却触怒天威,在面临着上天惩罚的同时,他又被寒浞设计陷害,眼看性命不保,《左传·襄公四年》:“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后羿遂西征求取长生不老之药。《淮南子·览冥训》:“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记载了后羿向西王母求药,却被嫦娥窃取,无法得以永生,与《天问》文本记载相合。在后羿求长生不老药的神话叙述中,《天问》插入了鲧化黄熊的传说,有学者认为是错简,其实这八句本应如此安排。鲧化为黄熊的传说,诸多文献皆有记载①。鲧入渊化熊,即为《天问》前文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所言鲧何以被殛而不死。古人认为,易形可以长生,肉身幻化可由服药完成②。鲧化熊入渊获不灭之体,皆因服用仙草而致。《山海经·海外西经》:“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穷山在其(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天问》中“阻穷西征”,据唐兰的研究③,穷即为《山海经》中之穷山。穷山越岩而南,就是巫咸国,可求长生不老之药。《天问》此处复讲鲧化能之事,其实仍旧是讲述后羿神话:
辱没天命,为求不死,西征求药。故“岩何越焉”到“鲧疾修盈”与上下文正相衔接,非为错简。
后羿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世界秩序濒临瓦解。如同许多民族记忆中的大洪水神话一样,《天问》中也有着关于风施雨兴地动山摇的记载:
蓱号起雨,何以兴之?撰体胁鹿,何以膺之?鳌戴山拚,何以安之?释舟陵行,何以迁之?
蓱号是雨神,而“撰体胁鹿”正是风师,风雨大作,地动山摇,人间濒危。在人神纷争中的有夏首领“浇”,如同引领犹太人走过红海的摩西一般,将人类从荡荡洪水之中,引向陆地。人类得以幸存,但战乱仍未平息:惟浇在户,何求于嫂?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汤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寻,何道取之?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妹嬉何肆,汤何殛焉?
羿的妻子与寒浞私通所生的浇,以有易为国,灭夏后相之国,相逃到斟灌、斟寻两国,浇又发兵灭此二国杀死夏相。相遗腹子少康幸存,浇继续对其追杀,少康逃至有虞,在有虞国的帮助下纠结了斟灌、斟寻两国力量,杀浇复国。夏朝的动乱并未因此而平息,最后一代君王桀,仍旧使王国处于不断的征伐之中,最终结束了乱世的英雄,是殷商的首领“汤”.《天问》接下来追溯了商汤部落的由来:
舜闵在家,父何以鱞?尧不姚告,二女何亲?厥萌在初,何所意焉?璜台十成,谁所极焉?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舜服厥弟,终然为害。何肆犬豕,而厥身不危败?
吴获迄古,南岳是止。孰期去斯,得两男子?缘鹄饰玉,后帝是飨。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
帝乃降观,下逢伊挚。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
舜登为帝,女娲造人,伊尹辅佐商王征服了天下。《天问》文本至此,讲述了开辟之后人类历史开端之前的故事传说,包括了世界崩坏与重建、人类起源与人间秩序的重新划定几个部分。自此以下,由“简狄在台,喾何宜”到乱辞以前,着力讲述了商周的古史,进入到历史叙事层面。祖先的种种传说与真实的史实杂糅,神异色彩大大减弱,历史事实成为焦点,故事功用转向训诫警示。
由以上分析可见,后羿传说与汤的英雄史诗,有着非常鲜明的二度创世色彩。后羿的失败,商汤的胜利,象征着人神界的最终分离,凡人完全取夺了对大地的领导权,同时也失去了升仙成圣的“天梯”.人间秩序被重新划定,重黎则“绝地天通”.
后羿的身份一直是上古神话中的一个谜题,传世文献中后羿的身份主要有二,一为篡夺夏朝王权的部落首领,一为射日除害的英雄。《左传·襄公四年》中记载了“篡夏”的后羿的故事:“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 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困、熊髡、尨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王逸《楚辞章句》也说:“羿弑夏家,居天子之位,荒淫田猎,变更夏道,为万民忧虑。”虽然将羿作为篡夏的枭雄,但对其“善射”与夺权的原因“有夏方衰”并不是完全从反面评价的。《尚书·五子之歌》称:“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则认为羿对夏的颠覆可以称为义举。而在《山海经》、《淮南子》、《天问》文本中,羿则是一个降妖除魔的英雄。《海内经》云:“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这正是《天问》中羿“革孽夏民”、“冯珧利决,封豨是射”的印证。《海内西经》还说:“昆仑之虚……帝下之都……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后羿在铲除人间磨难的功绩,如数记录在《淮南子·本经训》中:“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因此,《海内西经》直呼羿为“仁羿”.据林庚的考证,“羿”与“益”、“伯益”、“蓱翳”很有可能为一人①,其实“益”与“羿”不必非为一人,而很有可能为一族,代表直接受命于天帝掌管人间的一脉神只,神权被人神杂交所生的夏族篡夺,导致了人间秩序的失控,难怪上帝要再派一个神(即羿)下凡,这样看来“羿”作为神话传说中二次创世的神明身份则更加明确。
有夏一族经历了启死乱国、后相(太康)失国、少康复国,直至夏桀亡国最终覆灭,在这个过程之中的关键人物有二,一为羿,他在奉命下临结束动乱时因贪图女色辱没了使命,羿的妻子与寒浞私通所生的浇与有夏之战,将人间带入到更大的祸乱之中。《左传·襄公四年》:“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孔颖达云:“羿废太康而立其弟仲康,及后相既立,羿代夏政,则羿必自立为天子,逐出后相,后相依斟灌斟寻,夏祚未灭,盖与羿并称王也。及寒浞杀羿,因羿室而生浇,浇已长,自能用兵,始灭后相。”.
与有夏覆灭密切相关的另外一个关键人物为殷商祖先汤。结束灭世灾难的英雄不是天神羿而是人王汤。殷商的祖先是高辛帝喾,根据王国维的考证,“夋”即帝喾②。而有研究表明,“夋”也即“舜”①。因此,帝喾与舜很有可能是一人二名②。既然殷商先祖帝喾与舜为一人二名,帮助少康的有虞国,很有可能就是殷商部落。《左传·襄公四年》:“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由是遂亡。”有鬲氏也即有虞氏,“汤谋易旅”不必是“浇谋易旅”之讹,而很可能是汤先助夏复国,进而灭夏。但助夏复国的不一定非是“汤”,有可能是商其他祖先,将光辉事迹悉数傍依于一个赫赫有名的英雄身上,也是英雄史诗惯用的手法。汤之所以要帮助夏争夺有易,与商先王跟有易的种种渊源有关。殷商第一代王契是帝喾次妃简狄所生,“狄”古同“易”,有狄即有易。殷商先祖王亥、王恒都曾在有易牧牛,王亥更因与有易女私通而遭杀害,上甲微曾因此发兵有易。根据考古资料表明,殷商很早立足于豫、鲁、冀之间,选择近水源宜于农耕的河流两岸或沼泽边缘地带建立聚居点。如果有夏部国的确存在,那么与商争夺有易,攫取放牧资源,是非常可能的。
后羿与汤的传说,都是构建于二度创世神话的母题之上,商部落作为“上帝选民”的身份也清晰可辨了。《天问》中有关伏羲与女娲的传说,即为“上帝选民”殷商部落的起源神话。有学者指出《天问》文本将女娲置尧舜后,是为错简,实乃未能疏通章句。首先,从句法来看,“登立为帝,孰尚道之”与“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对仗整严。其次,从内容上看,这两部分也衔接得体,过渡自然。
《楚辞章句》王逸注:“言伏羲始画八卦,修行道德,万民登以为帝”,言登立之“帝”为伏羲,既为伏羲,则与女娲对偶无可厚非。《尧典》称尧派羲和四人分赴四方观象授时,命虞舜“协时月、正日”,《大荒经》中帝俊之妻羲和“生十日”,另一妻子常羲“生十二月”,实即创建十时制度和十二月制度。
而“娲”与“娥”发音相近,“女娲”很可能是“娥皇”、“女英”的合写③,与舜相对,也合乎情理。据刘宗迪《失落的天书》中关于上古华夏龙星纪时与神话传说的研究表明伏羲、女娲的神话天文原型其实是龙星纪时制度下的端正历法与制定秩序④,《天问》中“厥萌在初,何所意焉?璜台十成,谁所极焉”之“璜台”,历来被解释为纣的行宫,及其华丽铺张。而据《淮南》:“桀、纣为璇室、瑶台、象廊、玉床。”可见璜台之中有璇室、瑶台。璇玑、玉衡无疑是用以天文观测的工具。《尔雅》:“成,犹重。”
“璜台十成”则言璜台之高直耸入天,正是用以天文观测之地。刘宗迪《失落的天书》中指出:《淮南子·览冥训》在叙述完女娲补天故事之后,又述及夏桀之恶行,谓夏桀暗昧不明,昏庸无道,妄行非法,“举事戾苍天,发号逆四时,春秋缩其和,天地除其德”.发号施政逆乎天道,四时紊乱,因此导致天下大乱,灾异臻至。夏桀之乱,归根结底源于历法失度、岁时失调。⑤因此,《天问》在夏桀之乱之后,就讲了伏羲(舜)、女娲重新制历造人,重新制定人间秩序,并追溯了汤能代夏命的原因:掌握了调和阴阳岁时的关键。汤的这种本领,是作为先知的伊尹所传授。
伊尹来自于东方,与舜有很大的关联,他的降生也颇带先知色彩。《天问》:“水滨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四句,王逸注曰:“伊尹母妊身,梦神女告之曰:‘臼灶生蛙,亟去无顾。’居无几何,臼灶中生蛙,母去东走,顾视其邑,尽为大水,母因溺死,化为空桑之木。水干之后,有小儿啼水涯,人取养之。既长大,有殊才。有莘恶伊尹从木中出,因以送女也。”《天问》:“帝乃降观,下逢伊挚”,“后”、“后帝”一般指半人半神,“帝”则多指上天,故将“帝乃降观”的“帝”解释为“汤”并不恰当。综合伊尹伴随着大洪水降生的神话,这句很有可能是说天帝指派了伊尹去辅佐商汤,结束由启之死开始,直到桀仍未结束的乱世。此段文字重点在于讲述了舜造历法、女娲造人,只一闪而过的“尧”其实就是上文中命羿除害的“帝”,并不是文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讲述“汤”使黎服大悦而结束乱世、开辟太平之后,将视角集中在英雄“汤”的身上,讲述了他的先公先祖的事迹(从帝喾、简狄与商的降生开始),并以他伐帝(即与作为传说中的夏先祖的战争,其实也就是神只)的事迹收尾。
结语
创世神话是记载万物起源知识的神话,主要包括天地开辟、人类起源、民族诞生等。民间常把讲述万物起源的史诗称为“创世史诗”或“创世歌”,因此,学界将这一类神话统称为“创世神话”.创世神话的内容较为广泛,大到宇宙形成、日月的创造、人类的起源,小到草木昆虫缘何而生。
完整的创世神话基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辟神话、二度创世、历史传说三大模块。开辟神话讲述宇宙天地的起源,包涵了天文、地理、四方博物的知识。二度创世神话包涵灭世神话、人类起源神话。历史传说主要追溯民族的起源,追慕先祖的圣勇事迹。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和国家都有创世神话,无论何种文化背景下的创世神话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即讲述事物的来源,勾勒民族远古的历史。世界各古老文明创世神话的母题不尽相同,但这些民族的创世神话都有着相似的情节结构。
古巴比伦阿卡德人的创世神话《埃奴玛·埃立什》七块泥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原初的世界和诸神的出现。第二部分讲述两次斗争,马尔杜克成为主神创造天地人万物。
第三部分颂赞马尔杜克并叙述了神谱。《创世记》是《圣经》的开始,第一章《神的创造》与第二章《起初的人》是开辟神话,第三章《人类的坠落》、第四章《罪恶的漫延》、第五章《敬虔的谱系》、第六章《神的忧伤》、第七章《洪水的审判》、第八章《洁净的大地》、第九章《彩虹之约》是二度创世的神话,第十章《挪亚的后代》、第十一章《巴别的分散》、十二章以至五十章以色列民的先祖史,则是英雄史诗与历史传说。中国苗族的创世史诗《苗族古歌》,其《开天辟地》篇讲宇宙起源,《枫木歌》讲人类起源,《洪水滔天》讲二度创世,《跋山涉水》讲苗族先民从“东方”迁居贵州山地的历史。荆楚地区的汉民族史诗《黑暗传》,由开场歌、正歌、歌尾三大部分构成,正歌被整理者分为四个部分:天地玄黄,黑暗混沌,日月和明,人祖创世。前三部分即为开辟神话,第四部分则包涵了二度创世神话与祖先历史,结束于三皇五帝桀汤与殷商先王传说,末尾诗曰:“黑暗混沌无史记,盘古开天又辟地,才有日月照九州。三皇五帝夏商周,战国归秦及汉流,司马梁晋隋唐主,五代宋元大明休。古今多少兴亡事,留与后人度春秋。古今多少英雄事,争夺江山把名留。平民百姓讲出口,拿在歌唱唱根由。”可见在表演中会根据情况,继续将人间历史演唱下去,直到眼前最近的历史为止,与《天问》结构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天问》文本开天辟地、二度创世、祖先传说的三重结构,正可与创世神话的结构一一印证。这种文本模式并非屈原独创,而是当时口传知识的书面化。在此之前的《山海经》虽然也有很多神话保存,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谱系,而在此之后的《史记·五帝本纪》、《帝王世纪》、《竹书纪年》等文献,又有着明显的儒家文化穿凿改造的痕迹。《天问》的文本结构保存着古老口头文明中神话与历史分离之前的原初面貌,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创世神话在固化为文本之前的口头诗学色彩。
通过分析鄂伦春民间文学的故事形态, 这个“山岭上”的民族丰沛的情感展现在读者面前, 故事中承载的文化心理内涵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性, 反映了“鄂伦春人勤劳勇敢、豪放淳朴的性格和社会生活。”...
屈原《天问》充满令后人摸不着头脑的疑问,如下面一问:启棘宾商,《九辩》、《九歌》,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1982年著名学者游国恩等搜集从王逸《楚辞章句》到当代学者有关《天问》的诸种注释,编成《天问纂义》一书,关于这四句诗,历代注家不同的注...
3.2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母题结构刘魁立先生曾对母题做出定义:所谓母题,是与情节相对而言的。情节是由若干母题组合而成的;或者说一系列相对固定的母题的排列组合确定了一个作品的情节内容,许多母题的变换或母题的新的排列组合,可能构成新的作品,甚至可能...
在河南“老猴精”类型故事的研究中,通过借鉴刘魁立绘制“生命树”结构图的方法,可以直观地梳理故事的结构特征,提取故事情节基干与中心母题,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民间故事的内部发展和演进机制。...
在传统的戏剧研究领域,文本往往指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的剧本。随着研究视角的转变和扩大,文本一词的指称呈现由静态到动态,由剧本到舞台的发展过程。就二人转而言,其文本的广义定义,不仅包括二人转演唱内容,还包括舞蹈、曲调等,即一切可以被阐释的内容...
仡佬族主要分布在黔、滇、川、渝、桂等省区市,在历史上是一个有着独特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在艰辛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在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在与他民族相处的关系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展示了自我顽强的生...
通过梳理民间口传文学中文本模式研究理论, 发现单纯的民间文学文本研究存有诸多局限, 因此超越单纯文本分析, 转向丰富民间叙事话语研究的意义及重要性需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