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

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1 共5396字
摘要

  引言

  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促进了当代文学的发展,而且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人情。比如王蒙在新疆学习生活了16年,向我们展示了伊犁草原纯朴的民族风情。

  陕西作家红柯在西域流浪10年,向我们展示了草原大漠的神秘之美,小说风格清新刚健。东北作家马原以西藏为依托,描写了西藏文化的神秘,而且小说叙事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还有迟子建对东北鄂温克族人民的抒写,再现了少数民族在现代文明过程中逐渐消逝的过程,小说带有伤感主义色彩。对于少数民族本土作家而言,这些汉族作家被称为外来者,但是他们以虚心学习的态度去体验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文化,从而形成了自己不竭的创作源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

  一、 异域神秘与诗化的不同美学风格

  (一) 异域神秘的美学追求

  异域神秘美学追求的汉族作家,主要体现在马原对西藏文化的记叙,主要代表作品有 《冈底斯的诱惑》 以及 《西海的无帆船》,在这些作品中,马原把魔幻现实主义与西藏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神秘美学特征。在 《虚构》 中马原就亮出了自己汉族作家的身份“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于是在《西海无帆船》 中作家记叙了陆高、姚亮在西藏探险的神秘故事,也表现了作者刚进入西藏时的好奇、诧异与惊喜。作品的表现手法具有印象主义特征,因为在西藏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无人区不仅具有神秘主义的特征,而且无人区里少数的居民生活非常艰苦,这些在《西海无帆船》 中都有作者仔细的阐述和描写。对西藏神秘主义和异域风情进行描写的还体现在马原的 《冈底斯的诱惑》,在作品中马原以西藏独特的风俗人情和神秘主义直接展示在读者的面前,不管是从内地到西藏的人还是国外到西藏旅游的人,他们到西藏觉得一切充满神秘主义,磕长头的,八角街诵经的小贩,布达拉宫山脚下凿石的匠人。这些对于西藏以外的人来说具有神秘主义倾向,但是对于长期生活在西藏的人民来讲,这些都是日常的生活和民俗风情。马原正是抓住了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经验,将日常生活进行审美观照和体验,在读者对西藏好奇心的作用下,西藏充满了神秘。

  不仅如此, 《冈底斯的诱惑》 还写到了陆高、姚亮的探险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以独特而且神秘的眼光对西藏的文化进行审美和体验,虽然作者一再强调自己是汉族作家,虽然在西藏生活多年也没有真正理解西藏的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所承载的内涵。从某种程度上讲 《冈底斯的诱惑》 是 《西海无帆船》 的延续,虽然描写的仍然是陆高、姚亮对西藏的好奇和诧异,但是在 《冈底斯的诱惑》 中增加了作者对西藏生活的审美体验和独特的理解。作者借助在西藏生活三十年的老作家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在西藏半辈子了,但是我仍然不是这里的人”老作家说不是,并不是不爱西藏,而是仍然深爱着西藏,但是作者强调是自己汉族作家的身份,虽然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都和真正的西藏人没有什么区别,但在理解西藏人的这些行为习惯和风俗方面还不能完全体会和领悟。

  (二) 文学诗化的美学追求

  文学的诗化美学追求一直是文学作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汉族作家少数民族创作过程中也是如此,诗化的表达方式不仅能够让读者领略少数民族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能够体现出作家的创作特点和美学追求。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在当代汉族作家当中陕西籍作家红柯的作品就具有非常浓厚的诗化倾向。红柯的代表作品《哈纳斯湖》 就向读者展示了边疆独特的自然风情,小说的审美风格与马原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他的作品中边疆的宁静淡泊与诗化的人生形式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他建构的世界里,边疆人民具有原始、野性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也是边疆人民世世代代不断繁衍生息的根本所在,他们都是自然界孕育出来的精灵。他们在边疆地区率性而为,不受世间任何羁绊,红柯在对这些边疆风俗的描写中表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理想生命状态,而且对边疆人民生活的审美态度也是诗化自然的审美观,这在某种程度上与道家思想与审美观是比较接近的。所以在红柯的 《哈纳斯湖》

  中描写了汉族语文老师与新疆图瓦人的交往,展示了外来者对异族文化的陌生,随着与少数民族人民交往的不断加深,语文老师对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也逐渐认同,并不断走进图瓦人的生活,描写方式娓娓道来,充满诗化的文学特征。新疆喀纳斯是图瓦人在我国唯一的居住地方,地处喀纳斯河谷地带,周围山水环绕,风景也比较优美。

  红柯正是对图瓦人的生活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够以诗化的审美眼光来记叙图瓦人的生活风貌和特征,在年轻老师与图瓦人的交流过程中体现出人性的温情与美好。不仅在红柯的作品中,在东北作家迟子建的作品中也体现了对少数民族独特的地域风情的描写,体现出对少数民族文化特征逐渐消逝的哀伤之美。 《额尔古纳河右岸》 是迟子建的代表作品,也是一部鄂温克民族的秘史,该民族生活在与俄罗斯接壤的东北边疆,迟子建在小说中体现了对鄂温克民族的热爱以及对民族特征逐渐消逝的忧伤,行文清新自然,充满着诗意特征,却带有淡淡的忧伤。

  二、边缘美学的审美追求

  (一) 边缘化的审美特征

  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边缘美学追求主要是针对主流文学的审美功利性而言的。当代主流文学主要是指能够反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的文学,提倡文学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所以当代主流文学的审美特征是功利性,边缘美学追求就是针对主流文学而言的。这类作家描写的不再是追求文学的功利性和为人民服务性,追求的是文学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虽然在政治氛围比较浓厚的时代没有得到相应的推广,但是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们追求的是生命的自由与个性的发展。这些在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创作过程中也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

  其实,当代汉族作家从文化中心走向边缘的过程其实就是追求文学自身审美特征的表现,是对文学审美性的反思和重构。在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不管是改革开放之前,还是改革开放之后,描写新旧社会的历史变迁是主流文学家的主要作品,这也是主流文学创作的重要动机所在。

  虽然表达出了人民的心声,但就文学作品的审美性而言,确实缺乏审美,所以,这个时候的文学是为功利而功利的文学创作。但是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则恰恰体现出了文学的审美性和自由性。在政治地域空间上,他们离开了政治氛围比较浓厚的政治中心,所以能够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进行自由审美体验和创作。

  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美丽以及雄奇的自然景观和风俗人情对他们产生了重要的感官冲击,反观政治中心,人性的萎靡在他们内心造成了巨大的反差,所以汉族身份与少数民族的生活体验,使他们能够冷静地思考和审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比如在红柯的 《哈纳斯湖》 中,图瓦人坚持与红鱼、驼铃为伴而拒绝现代文明的电灯,年轻的语文老师最终留在了哈纳斯湖,都彰显了个体生命的自由。不仅如此,迟子建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 也体现了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对少数民族人民的眷恋。在这些作品中都体现了作者对文学审美的自觉追求,也正是汉族作家的多重身份,能够对少数民族地域风情赋予审美特征,因此对文学边缘化的抒写是汉族作家少数民族创作最为典型的文学审美追求。

  (二) 对自然生命之美的表达

  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对自然万物的关注和抒写,汉族作家从现代文明的中心城市进入到比较边远的山区地带,这增加了他们对自然生命的领悟,也就增加了他们对自然万物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在这些体验过程中,他们认为自然与人具有平等的权利。他们拥有的体验是“惊喜、激动与忘情”审美理论认为审美产生的动机源于个体生命的需要,人所有的情感都是生命的需要。当生命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喜悦的心情,当生命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就会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人的审美感受就是个体在产生愉悦情感之后的体会。汉族作家少数民族创作的审美体验就是在感受到少数民族地区异域风情的魅力,从而不断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在对生命之美的体验过程中就是自然与万物的合一,人与神的合一。所以在 《狼图腾》 中,牧民为了草原的大命可以舍弃自己的小命。 《额尔古纳河右岸》 中鄂温克人赖以生存的森林也具有原始的生命。 《美丽奴羊》 中的羊也具有生命的尊严与意义。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在体验自然生命之美的同时,也对少数民族人民进行了审美体验与关注,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少数民族人民具有率真、质朴的人性之美,这些都是汉族作家少数民族创作中独特的审美对象。

  (三) 主体自觉的审美意识

  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创作与主流文学创作最为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当代主流文学是为文学创作而创作,不仅要完成创作的任务,而且要表现鲜明的时代主题,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汉族作家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是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了解到深入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族作家被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风俗人情逐渐地吸取,并且成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动机,因此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就会产生审美,表现出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这与主流文学为创作而创作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只有发自内心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才能够体现作家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特点,《额尔古纳河右岸》 中鄂温克人的勤劳勇敢深深打动了迟子建,所以在她的笔下,产生了对鄂温克人的好感。所以,在她的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的是对原始部落民族历史文化逐渐消逝的悲痛之情,因此,小说具有哀婉,清新的美学风格。这些都是个体自觉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感受,也是作者个人文学创作的经验。

  三、审美风格的多元化

  边缘审美倾向是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抒写的共同特征,也是相对于当代文学中的主流文学来讲的,但是在边缘审美倾向下,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抒写又具有个性鲜明的特征,不同的作家认识经历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经验。

  (一) 少数民族的雄健之美

  在我国,文学的雄健之美可追溯到庄子,庄子在其 《知北游》 中就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其中的大美与雄健之美有异曲同工之妙。认为大美是大自然中的万物生死更替,形成和谐共生的特征,与西方文学理论中提到的崇高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又有一定的区别。在当代汉族作家中比较注重少数民族雄健之美的是红柯,而且自豪地认为西部是我国文明的摇篮和发源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雄伟的昆仑山和天山就是雄健之美最为有力的象征。

  而且 《江格尔》 《格萨尔王传》 这些诗史传达出来的都是雄健刚烈之美,具有强者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意识。在汉族作家看来,少数民族人民拥有的原始生命力以及刚健的性格是雄健之美最好的体现。而且通过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他们意识到“周秦汉唐作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鼎盛的时代,也是西部少数民族强盛的时代”,少数民族人民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品质都是雄健之美的诠释。汉族作家这些审美观念的产生得益于他们远离政治文化中心,能够对少数民族的发展与历史进行审美观照,得益于他们在少数民族中长期生活的历史。不仅在红柯的作品中体现了少数民族雄健之美,在马原的作品中也体现了西藏自身的雄奇和健美,在 《冈底斯的诱惑》 以及其他作品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其实雄健之美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审美特征,少数民族处于我国边缘地带,自然风光的险峻雄奇能够给汉族作家产生视角上的冲击,在政治文化繁荣的大都市他们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这样的雄奇强健之美,如今却可以尽情享受,从而在他们内心深处形成强烈的审美体验,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就形成了雄健之美。
  
  (二) 人性之美

  汉族作家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发现少数民族人性之美是少数民族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而人性之美也是现代政治文明进程中的精神文化需求。红柯就非常擅长从自然与人的关系中发现人性之美,在他的小说中人物常常没有名字,人与自然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流与沟通,比如哈纳斯湖的红鱼是美好爱情的象征和代表,奔腾的骏马是原始生命力的象征。这些自然景物不仅传达了作者的审美态度,而且体现了作者理想的人格追求。在人性美的审美意识中,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具有了生命,都可以和人进行自然的交流沟通。所以在 《过冬》 中炉子可以给老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 《红蚂蚁》 中更是把人性、神性与动物的灵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人性的升华和超越。在迟子建的笔下,人性之美是真善美的集中统一,也是作者理想的人格体现,山林中生活的鄂伦春人勇敢忠诚、简单朴质、热情好客,作者对他们的描写已经超越了本体性而上升到对理想人性的追求。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关于人性美的审美追求大部分都有体现,马原的作品,王蒙的作品都是如此。

  结语

  总之,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它不仅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多元化的创作风格,而且向人们展示了少数民族异域风情的美好。在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其实也就是当代汉族作家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体现了他们对文学自觉性与自由性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6.
  [2] 刘大先。 中国少数民族认同与发展[J]. 文艺理论,2010 (6):38.
  [3] 张红伟。 民族文学与文化发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9):38.
  [4] 韩子勇。 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J]. 民族文学,2013,(8):36.
  [5] 李长中。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M]. 陕西师大,2011,(6)。
  [6] 方克文。 少数民族的价值研究[J].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5)。
  [7] 李继凯。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西部文学[J]. 唐都学刊,2009,(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少数民族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