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科室中患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拥有发病时间较短 , 同时死亡率较高的特点。急性心肌梗死往往是基于冠状动脉病变而产生的 , 原理上主要是患者体内血小板大量聚集 , 伴随着冠状动脉痉挛进而导致血栓形成 ,加速患者体内供血不足最终致使患者心肌长时间缺血坏死。而对于该疾病采用尿激酶与静脉溶栓治疗也是现今心血管科室临床实践中常用治疗方法。本文选取 50 例接受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 给予回顾性资料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取 2012 年 2 月 ~2015 年 5 月接受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的 5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其中男 27 例 , 年龄 46~75 岁 , 女 23 例 , 年龄 45~73 岁。发病时间为 2~4 h.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标准。对患者采用常规性各项检查进而对于异常情况给予有效排除。
1. 2治疗方法 对需要接受治疗的 50 例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以及吸氧护理 , 保证患者良好休息 , 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止痛方面的相关治疗。及时调节患者的恐惧焦虑不良情绪。在对患者溶栓治疗前还要再次对患者给予心电图以及血、尿常规以及肌钙蛋白方面的检查 , 在此基础上进行溶栓治疗 :①给予患者 300 mg 肠溶性阿司匹林口服 ;② 150 万 U 的尿激酶静脉滴注 , 在给药时间上必须保证在 30 min 之内 ;③给予患者肝素抗凝皮下注射 , 给药次数为 2 次 /d, 共 7~10 d.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胸痛状况[1].
2结果。
50 例患者有 6 例出现不良反应 , 不良反应率为 12%.其中过敏皮疹 2 例 , 急性脑出血 4 例 ;其中出现脑出血症状患者为 3 例 , 2 例发生在溶栓治疗环节中 , 即在溶栓治疗开始的第 20 分钟出现还有 1 例出现在溶栓治疗后。3 例脑出血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为昏迷以及血压突然升高和严重的头痛状况。在给予患者及时的 CT 检查后确定为出现脑出血不良反应 , 均已死亡。除此 3 例患者之外还有 1 例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症状 , 主要是在溶栓治疗后的 12 h 出现 , 出血的部位集中在侧肘关节[2].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医学上表现为冠状动脉急性并持续的缺血与缺氧 , 最终造成的心肌坏死现象。其产生的主要因素包括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冷热刺激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医学中是导致人类身体健康威胁的无形杀手 , 给人们生产生活到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目前来讲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这种疾病其采取治疗的方式主要是溶栓治疗 , 这是因为一方面尿激酶本身其成本价格较低 ,非常适合在医疗机构的大量临床实践中得以应用 , 另一方面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能够较好的对患者病症给予实际缓解。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同样也存在一定弊端 , 可能会引起一些治疗中或者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 产生了严重影响。最为严重的是给予患者静脉尿激酶治疗后出现较为严重的脑出血不良反应症状 , 而一旦患者出现脑出血往往会在 2 h 内死亡[3], 同时也意味着整个治疗的失败。现今这种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越来越引起各个医疗机构以及医护人员的重视 , 因而对于该治疗方式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价值。本次研究正是建立在这种现实价值的认知之上 , 通过对临床医学表现出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观察与跟踪护理 , 希望找寻合理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 尽量减少由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所引起的脑出血现象。在本次研究过程中 , 研究小组成员采用了时刻观察、重点护理的方法对 50 例患者进行护理 , 并最终得出相关结论 :医护人员必须要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时刻观察患者生理指标同各项身体体征 , 患者一旦稍有异常状况及时给予抢救治疗 ,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尽量预防患者脑出血现象的发生 ,而且在脑出血发生的紧急状态内 , 也能确保医护人员的及时处置与抢救 , 从而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 提高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成效。
本文研究结果得出 , 50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 6例, 不良反应率为12%.其中急性脑出血4例, 过敏皮疹2例;其中出现脑出血症状患者为 3 例 , 2 例发生在溶栓治疗环节中 , 还有 1 例出现在溶栓治疗后的 2 h 内 , 患者均已死亡 , 皮下出血症状 1 例。
综上所述 , 脑出血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 一旦患者出现脑出血会导致死亡的后果 , 因而相关医护人员必须在治疗过程中更加严谨 ,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参 考 文 献
[1] 李俊锋 , 欧阳红飞 , 覃兴龙 , 等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 2013, 34(4):35-37.
[2] 刘萍 , 伊晶 , 李晓红 , 等 . 急性脑梗死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观察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2013, 23(5):288-289.
[3] 钱晓涛 , 赵腊梅 , 谭树宣 , 等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 辽宁医学院学报 , 2015, 36(1):15-18.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常见的心血管急症,STEMI最关键疗法是梗死血管的再灌注治疗[1].溶栓也是STEMI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指南建议:在没有能力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医院并且不能在90min内转运到能够行急诊PCI治疗医院的患...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心脏科的危重急症,临床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白细胞(WBC)升高,应激性溃疡(stressulceraion,SU)也可出现WBC增高,当AMI合并SU时,由于止血与抗凝矛盾,治疗上颇为棘手,增加病死率。WBC与两者相关性...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作为心内科常见重症之一,老年患者的猝死率显著高于年轻患者,往往需要立刻采取急救措施。心电图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
可以认为康复训练对于稳定期AMI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能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运动耐量, 在其康复治疗中应推广使用。此外, 应继续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RCT, 并进行长期的追踪随访, 为系统评价提供更多的有力证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但是由于人们缺乏健康意识,未能进行积极的身体锻炼,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严重威胁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医院的管理体系和人性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病人住院期间,不仅需要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准确的了解和治疗,还需要对病人的性格和心理进行细致的照料和呵护.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养病环境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措施,从而促进病人病情的快...
既往研究显示:肾功能减退患是影响冠心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冠心病患者给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支架植入治疗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强有力预测指标。但是,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肾功能减退情况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报道所见甚少。为此,本...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在总人群的发生率为0.6%~1.3%,包括左冠状动脉(LCA)起源于肺动脉,LCA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右冠状动脉(RCA)开口于左冠状动脉窦,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等。左、右共干罕有文献报道,发生率约为人群的0.024%~0.044%.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