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山东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与评价(3)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07 共6174字

  2结论和建议

  2.1优级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区---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统筹村庄规划布局农村规 划 布 局,按 照 《山 东 省 城 镇 体 系 规 划(2011-2030)》、《山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山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要求,指导全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健康发展,优化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建设。

  (1)编制村庄规划

  根据农村人口和规模等实际情况编制村庄规划,明确中心村和一般村的布局,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建设标准,明确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

  (2)保证村庄规划可实施性

  村庄规划要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体现乡村特色。规划编制要深入实地调查,坚持问题导向,保障农民参与,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衔接。根据不同村庄人居环境现状,规划编制要兼顾中长期发展需要,分步实施。

  (3)集中居住,社区管理

  积极推进农民住宅集中布局,节约土地资源。加大推进规模小、数量多的农村村庄的撤并力度,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新农村格局。

  2.2良级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区---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良级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区的水平,烟台、潍坊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1)教育医疗方面: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设诊查室、治疗室、健康教育室,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2)社区文化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现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发展农村电影放映和农民书屋工程,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基层服务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村文化建设。济南、淄博农村人口多,生活垃圾和污染严重。

  农业开发力度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应做到:(1)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扩种绿肥与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工程,着力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加快建立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实行农药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价格及统一差率,杜绝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农药流入市场,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2)生活垃圾处理。完善农村垃圾收集系统,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推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分拣、源头追溯、定点投放”试点,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3)生活污水治理。有条件的建制镇和规模较大、基础较好、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庄要建立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居住比较分散的村,应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处理。积极推广氧化塘、湿地等微动力和无动力污水处理方式,解决好农村污水转化利用和处理问题。

  2.3一般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区---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等诸多原因,一般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上都有待改善。

  因此,改善该发展区的农村人居环境应做到:(1)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扶持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着力打造精品农业,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促进农民增收。(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构筑坚实的物质基础。(3)建设农村人居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立法工作,明确各方环境保护职责,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法律保障。

  2.4差级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枣庄市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利用该地的石榴、长红枣等资源,扩大种植规模,进行精深加工,注重绿色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在确保农村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完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莱芜市发挥农业发展基础较好、产业特色鲜明的优势,积极发展高质、高端、高效农业,做大做强姜蒜产业,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积极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进程,促进土地向标准化种植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高农村综合发展水平。

  德州部分纳入“一蓝一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整体纳入山东省“一圈一带”(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省级战略,为德州带来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机遇。

  同时,德州实施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随着京沪高铁全线通车,德大、邯济铁路、德滨高速的建设,其交通优势逐渐显现,对德州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改善德州农村人居环境,应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积极发展节水高效特色产业,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市场化,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加强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公共服务配套,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体系。

  作为山东的西南大门,菏泽要借助山东省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菏泽加快科学发展的意见》,运用好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政策资金支持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逐年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民和农技人员的教育培训,努力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增强农民科技意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全面提高菏泽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8-39.

  [2]张仁开。长沙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现状[J].城市问题,2004(2):39-41.

  [3]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J].城市规划,1996,(1):35-41.

  [4]周干峙。吴良镛与人居环境科学[J].城市发展研究,2002(3):5-7.

  [5]胡伟,冯长春,陈春。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系统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6):11-17.

  [6]李伯华,曾菊新,胡娟。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70-74.

  [7]彭震伟,陆嘉。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J].城市规划,2009:66-6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村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