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科研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农业推广工作的继续深入,农业科技信息被赋予了时代发展的新内涵,体现了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新特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农业新标准、新体系不断创新;农业信息素材由原来单纯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等传统行业扩展到涉及经济、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大农业;涉农信息领域呈多样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单一的领域层面已经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更多的是微观和宏观、单项与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多领域合作层面;农民充分认识到农业科技信息就是潜在财富,在盼望尽快脱贫致富的原动力推动下,如饥似渴千方百计地寻求着宝贵的农业科技信息。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对于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认知度,促进农村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利用现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新农村建设持续深入,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指导作用日益凸显。随着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农业生产和农技推广上的普遍应用,对整个农业体系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长远角度看,农业信息资源是关系到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其开发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势头良好,从全国到省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都建有农业信息核心网络平台,面向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数据访问量逐年增加;直接涉农或间接涉农的企业网站数量已具规模,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观。二是作为信息系统资源建设的核心数据库形成规模。数据库建设规模代表一个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主要通过引入国外在农业及其相关学科方面的文献数据库和注重加强国内各单位自建农业及相关文献数据库建设来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资源核心数据库的发展。三是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目前,从国家部委到省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设有专门职能机构负责农业信息工作,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和农业发展模式的不同,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创新模式,突出信息资源的核心地位,强化服务意识,以数据网络为基础,推动农业科技信息在广大农村的低成本、高效率传播,形成规模效应。如山西省晋中市的科技“110”信息服务工程就取得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实现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衔接。除此之外,各种涉农企业开始注重自我品牌意识的推广,通过创建特色门户网站宣传和推销产品,加强了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主动承担起农业科技推广示范的责任。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不断完善,涉农科技人员包括农业技术人员、农业推广人员等都得到了发展,农业信息化队伍逐年壮大。
2、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农业发展规模也不断壮大,涉农科技信息数据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上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差,信息资源需要整合利用。我国农村地域广阔而分散,自然经济条件差异较大,而信息化设施的建设需要资金的不断支持,经济基础好的地方还可以接受,对于乡镇和其他经济相对较不发达的地区,则容易给农户造成经济负担,这就严重制约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等部门都是资源的管理者,如果能实现跨部门应用,达到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共享,为农村所用,将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农村的信息化水平。
二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受文化素质的影响,一部分农民还不善于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开展发布农产品信息、搜索农产品市场需求等行为,缺乏主观能动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既懂农业又熟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虽然这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指导下,涉农从业人员和科技人员在稳步增长,但从目前的情况上看,其数量和素质远不能满足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的需求。
三是农业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及信息检索与开发水平有限。目前,由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差异性,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存在差异性,造成信息资源富有与信息资源贫乏的现象在我国同时存在,而且这种非均衡性分布和落差态势因为客观因素的限制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沿海城市相比,经济落后带来的农业发展差距明显,体现在生产技术和科技成果上,就是数量不多,质量不高。
四是农业信息标准不统一。基于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机制,信息资源由不同的部门管理或者由不同单位负责建设,各家选择数字化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标准不一致。各单位采用的标准不一,方法也不规范,都是利用相互独立、不规范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采集与资源开发,信息数据采集与体系建设存在交叉重复等多种问题,造成数据库建设与信息资源结构本身存在不兼容、相互独立,而且存在用户的检索结构、检索理念和管理系统等多种差异性。
五是法律保障支撑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和用户意识淡薄。网络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涉及信息技术与农业科技技术等多个学科,属于知识密集性产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和实际要求比较高,也是开发及利用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步伐,特别是一些基础信息管理单位在进行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遇到了法律问题。另外,由于经济发展、技术开发、认识理念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用户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公共、开放的信息环境缺乏认知准备,不能正确认识农业科技信息的潜在价值,主动搜寻信息的意识和花钱买信息的意识观念还有待提高。
3、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利用的对策
我国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针对上面提到的具体结合目前农业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规划,整体协调;二是健全政策法规,加大投资力度,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做好基础性工作;三是创新农业信息产品品牌,健全信息资源标准化;四是创新农业信息技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五是构建信息化网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
4、结语
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是农业发展中积累下的宝贵财富,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正确地加以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有积极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盂宪学.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的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3(6):5-8.
[2] 活淑春,贯尊刚,香璀. 国家农业数字图书馆构建与实现[M].北京:中国中外新闻出版社,2005:22.
华尔街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实际GDP增长率从2009年的-3.53%上升到2012年的2.16%,劳动力市场呈现缓慢恢复趋势,整体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尽管美国农业产值占GDP的比例较低,但是农业不仅对其国内经济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世界农业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
十八大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作为三农问题核心的农民增收问题,不仅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因而长期以来备受瞩目,学者们针对农民收入差距和影响收入的因素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农户收入受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
西晋末年,发生永嘉之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趁机大举内侵,中国北方出现了十六国纷争的动荡局面,致使北方农业受到严重破坏,饥荒频繁,民不聊生。《魏书食货志》云:晋末,天下大乱,生民道尽,或死于干戈,或毙于饥馑,其幸而存者盖十五焉...
引言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颁布后,中央积极贯彻实施文件的精神,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了中央关心的重点,阻止了城乡二元经济越演越烈,在某种程度上为缩减城乡差距起到助力的作用。2004-2006年3年期间,中央财政共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十分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展城市农业?城市热岛效应、甲醛等室内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等这些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通过合理的措施适当缓解这些问题?怎样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同时解决这两个热点问题?城市热岛效应、甲...
当前,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来临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各行各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站成了每家每户必备的门面[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294万个网站中农村、农业类网站有5万余个,占比仅为1.7%,但是面对占比已经达到27....
在大部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和地下水含有过多的盐分,不能种植传统的农作物。土壤层中水溶性盐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会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土壤生产力的降低。科技纵横土壤盐化是一个全球关注的严重问题,灌溉区的不当利用、乱...
早在1999年,美国某生态学家提出垂直农场的概念,他大力宣传采用温室技术在高楼大厦里饲养动物和种植植物,例如种植蔬菜、水果和饲养家禽等。他认为在密不透风的大厦中建立垂直农场的好处是不需要考虑周围环境,但是由于大厦内部环境的性质无法满足植物维...
农牧民可持续生计研究近年来成为诸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应用研究尤其受到关注。农牧民作为西藏传统农牧业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决策主体和单元,由于存在着政策、制度风险和个人生计资本的差异,导致其采取不同的生计策略,而生计策略又会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
0引言转型源于西方社会学现代化理论,最早也是最典型的含义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内涵包括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换过程[1]。土地整治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