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贯彻落实情况、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促进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实、完善工作措施、加大农机化技术推广力度、加快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依据安徽省农机局相关文件要求,蒙城县农机局和农机推广站对我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调研。
1 途径与成效
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实施以来,县政府及农机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机推广站认真履行职责,全体农机推广科技人员努力工作,在建立健全农机化推广体系、做好农机化推广服务、加快农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推进了我县农机化推广工作的实施。工作开展以来,由于成绩突出,蒙城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县”.
1.1 营造氛围,增强意识
工作中,坚持以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实践与普法教育的紧密结合、与惠农政策落实的紧密结合、与开展农业各项活动的紧密结合为抓手和着力点,通过办班培训、出动宣传车、赶科普大集、进村入户、电视网络等方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宣传氛围。
主动出击,深入一线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科技下乡活动,使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在享受政策和技术服务的同时,学法知法,推动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1.2 建立体系,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积极致力推进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制定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落实农机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全额财政拨款和年度农机推广经费支撑,为农机推广机构履职尽责提供保障,努力提高县级农机推广机构公益性服务能力。目前,县农机推广站人员36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占30.6%,高中及中专占69.4%,高级职称2人,占5.6%,中级职称4人,占11.1%,初级4人,占11.1%.
2013年11月,在政府分管领导和农委、农机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县农委发文,在全县乡镇农业综合站配备专职农机管理员19人,将农机管理推广体系向基层延伸,初步形成了以县农机推广站为龙头、以乡镇农机管理员为纽带、以科技示范片和科技示范户为桥梁的三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并在工作实践中发挥显著作用。
1.3 着力服务,提高素质
县农机推广站坚持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不断优化农机推广服务,上下联动服务农民。一方面根据季节、农时针对性的派出技术指导员,开展“分片包乡,定点帮村”活动、实用技术培训,每年达2000人次以上。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作业技术。重点推广:
1.3.1 玉米机械化直播技术。3年来,旋耕施肥播种机带状播种、板茬直播技术得到应用,全县实施面积近8万hm2,从标准化种植上解决了玉米生产机械化收获瓶颈难题;
1.3.2 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结合农机购机补贴项目,促进农机农艺相融合,大力推广玉米机收技术,实施面积7万hm2,玉米机收率达到72%,推动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玉米机械化生产不仅省工、省时、省成本,而且还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
1.3.3 小麦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技术。稳步扩大保护性耕作覆盖面,2014年,全县小麦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具拥有量2100台、实施面积6.67万hm2,实施面积继续名列全省首位。
1.3.4 土地深松技术。2011年实施土地深松2万hm2,2013年楚村项目区实施土地深松1666.67hm2,辐射带动土地深松1333.33hm2,2014年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深松6666.67hm2,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4 建立基地,试验示范在县政府和农机局的支持下,县农机推广站于2013年10月建成3.33hm2的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利用示范基地开展不同农机化作业路径对比研究,探索麦玉、麦豆农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过程的试验示范,收集整理技术数据,大田试验结果经有关部门认定后,由政府部门向全县农户推广应用。目前,试验示范基地所需的专项资金正在积极申请中,基地建设初见成效。下一步,将利用现场会、展示会、演示会致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机具,使之成为农机化技术宣传、推广的新阵地。
2 存在的问题
通过贯彻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法》,我县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是,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目前基层农机推广机构运作机制并不适合我县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形势,存在一些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体制不顺,业务工作不易落实
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机管理员业务上受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的指导,而行政上受镇政府的领导,基层农机人员从事农机化技术宣传推广业务的工作时间难以保证。因而对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也只能应付了事,农民、农户满意度不高,从而形成农机推广工作基层难落实、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普及落地“一公里”难题。
2.2 队伍不稳,专业素质偏低
当前我县从事基层农机推广的人员少、素质低。主要原因是:
一方面,农机专业人员少,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不到30%.另一方面,参加高层次农机专业培训、进修机会极少,科技人员知识更新难以实现,致使农机推广队伍业务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
2.3 经费保障不足,业务运作困难
农机化推广机构为农业科技普及和推广、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农民的文明小康做出了突出贡献。作公益性推广机构,财政预算工作经费和亟需开展的农机化技术宣传、推广活动的需求不相当,难以保障工作高效开展。如要经常进行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指导,建立推广示范基地和农民培训教育等,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撑。
3 几点建议
3.1 强化公益性职能
基层农机推广主要是将农机的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农业技术推广虽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其社会效益却是巨大的,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改变传统的农业模式,逐步发展现代农业。因此,要从人员培训、经费支撑、试验示范机具等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强化农机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
3.2 提高农机推广人员素质
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培训、考核机制,努力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充分调动农机推广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积极完善培训机制,组织农机推广员开展业务培训,如在岗培训与脱产培训、学历教育培训与进修培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组织集体学习与自我学习等。同时,确保保证培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将农机推广人员在一线的推广业绩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主要依据,并与岗位动态管理、晋升晋级、评先评优、继续教育等挂钩,充分发挥考评结果的激励作用。
3.3 加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
努力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实行重点扶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各乡镇都要建设示范基地,尽快形成“以点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以乡带县”的示范推广模式。加快农机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把农机示范基地建设成新技术、新机具、新成果的展示平台,培训教育农民的场所,发布致富信息的窗口。
3.4 培育基层农机技术宣传推广承接平台
选择有代表性、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培育,承接使用先进高效的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应用先进农机化作业技术的开展农业生产,使之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成为不同农机化技术路径的示范阵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邀请他们参与农机化技术应用的研究,立足实践探索符合农机手需求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益,让他们示范带动农民应用新技术,为农机化技术推广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阿荣旗是全国产粮大县、商品粮基地县和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县,从2009年开始实施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2009-2013年共在全旗8个乡镇建立36个万亩示范片,累计面积25742.33hm2。2014年阿荣旗被列为全国50个县(市)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农业经济发展,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是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育、施用肥...
6结论与展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及利弊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并通过比较研究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对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及发展前景作出前瞻性的理论支持,对青州市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根本出路在科技。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关键环节是推广。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技推广体系,完善农技推广体制、机制和投入保障机制,将极大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和发展森林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主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北京市森林资源的主体是生态公益林,构成了城市、平原、山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为了全面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维护广大农民...
1实施背景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近年来各级政府逐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惠农补助政策,极大调动了农户粮食种植热情。当前,随着平湖市单季晚稻品种不断优化,相应高产技术推广应用,稳定了晚稻产量。但是,化肥施用比例高、管理不科学...
龙陵黄山羊是云南地方山羊的重要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保山市龙陵县及周边市县,属热带、亚热带雨林山地生态型肉皮兼用山羊[1].在农业部《中国村镇百业信息报畜群刊》向全国推荐的9个肉用型山羊品种中名列第四,2014年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