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普通教育论文 >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范文大全(4)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6-12-23 共12861字
第四篇关于小学科学教学论文范文: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初探》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活动的第一环节,就像一篇文章的开头,也似盖房时打下的地基,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起着积极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我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做了一些探索。

  一、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究者。他们的学习过程是在系列探究活动中发挥个体能动作用与外界环境交互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习什么,怎么学,教师要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疑、激疑和质疑,有的放矢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有机地展开教学。

  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研究发现,一个适合探究的问题至少具有两个特征,即这个问题必须是一个需要学生进行解释并且能够为学生所解释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有这样一节课,教师在课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许多年前,在西南部的山里有很多鹿,它们的数量一直变化不大。山里还有狼。从城镇里来的某些人目睹狼群咬到了鹿群里的两只小鹿,人们非常震惊,结果发动了一场灭狼运动。使人们惊奇的是,在灭狼以后的几年里,鹿的数量反而明显地减少了。既然狼是鹿的天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很显然,教师设计的这一问题情境及从中提出的探究问题.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探究活动中,他们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专心探究,在同伴的共同努力下,从实际出发,就现有的实验材料和已有的经验与知识做各种实验、推测,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要知道,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玩”得开心,用自己的语言提出问题,并且用不同的方式复述,可以澄清他们的思维过程,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是如何思维和学习的。师生在这一过程中共同参与探究,获得一些各自心照不宣的理解:学生在其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所感、所思的具体行动,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普遍的方法。

  二、使问题升华,养成学生的探究习惯

  探究活动过程不应该是“有计划的”和“有意图的”,而是“互动的”。整个活动体现着的是不受约束的、平等的对话,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及想象力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高度的问题敏感性。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很快就能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能够在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不同寻常的事物或从不同的角度看平常的事物。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造成了许多学生习惯了接受课本上的及教师讲的知识,而忘记了问为什么,也根本不会意识到还可以用什么新的方法、技术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便对问题失去了敏感性。

  如,在讲关于水能和风能这一节课,当讲到节约用水时,老师说:“我们从关紧水龙头做起。”马上有同学提出:“关紧水龙头,真能节约很多水吗?”就此问题,老师当场布置学生课后马上去研究:“假设学校的20个水龙头全关不紧,流一个月会造成多大的浪费?”学生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一个水龙头关不紧后,每秒钟流2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每一水龙头一个月会造成水流失259.2千克,20个水龙头也就造成水白白流走了5184千克。研究得出的这个庞大的数字,是令学生意想不到的。这次探究活动后,学生会以新奇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平常事物。

  在教学中,我们设计探究活动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注意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和创新意识,让其能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新奇的事物或从新的角度看待平常事物。

  三、问者无错,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发展,是学生求知欲望、好奇心的流露,促进问题意识的健康发展,不仅要求教师提倡教学民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质疑问难,还要求教师必须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轻易地作出简单的回答,甚至否定打击,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提出问题的权利。“问者无错”,在“问”中才能学到知识,发展个性,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

  在当前的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但不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有的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武断地确定探究的问题,这都是需要改进的。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普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