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合作是一个人未来发展、适应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之一, 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非常重要。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级管理肩负着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教师可通过营造氛围、体验教育、家校合作、学科渗透、评价激励等途径,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使学生在合作中习得知识, 获得成长。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合作精神; 培养;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当前的班级管理, 存在学生不愿合作、不懂合作等问题, 究其原因, 既有家庭的因素, 又有学校以及社会的因素。那么,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呢?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下面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营造氛围
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班队会、板报以及课堂, 积极营造合作的氛围, 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
1. 借助班级活动营造氛围
小学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要善于利用班队会, 积极营造合作的良好氛围, 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如可开展“我合作, 我快乐”系列主题班队会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 各小组轮流组织主题班队会活动, 轮到的小组要策划班队会活动方案, 围绕班队会主题进行合理分工, 发挥个人特长, 同时要相互配合, 做到合作无间。通过组织主题班队会活动, 既让学生看到个人的风采, 又使学生感受到团队的魅力, 体验到“我有团队, 团队有我, 团队因我而精彩”的快乐。
2. 巧设课堂情境营造气氛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营造宽松、和谐、自主的合作氛围, 让学生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 激发创新意识, 体会合作的益处, 培养合作能力。如教师可以巧设悬念, 精心设疑, 让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 深入探究所学知识。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之后, 教师给每位学生提供一个斜边长6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让学生计算它的面积。对学生而言, 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它的底和高, 而这个三角形不具备相关条件, 因此很多学生认为算不出它的面积。教师暗示:“一个人解决不了, 能不能和同学合作完成呢?”话音刚落, 学生好像悟出了什么, 迫不及待地一起实践操作, 很快就得出了答案。学生交流时很兴奋, 有的说:“把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变成一个底和高都是6cm的大直角三角形, 算出这个大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再除以2, 就知道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了。”有的说:“用4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边长是6cm的正方形, 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再除以4, 就能算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了。”通过这样的活动, 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好处, 提高了合作能力。
二、体验教育
通过开展一系列班际和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学会合作的方法, 真切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了解合作的价值。
1. 开展班际交流, 促进合作学习
班级之间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拔河比赛、多人绑腿接力赛以及多人跳绳比赛等, 能促进班级之间的合作, 展示班集体协作进取的精神风貌, 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在活动中, 参赛者均需以团队的形式参与, 大家只有齐心协力, 相互配合, 彼此鼓励, 才能取得好成绩。这种方式增强了班级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班级之间的沟通, 使学生在体验与竞争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从他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同时, 这些赛后的总结与反思, 都是后续活动开展的宝贵经验。
2. 参加社会实践, 增强合作交流
如教师可在3月份组织敬老小组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陪他们聊天, 为他们打扫卫生、表演节目;4月份组织环保小组到公园、街道和社区清扫垃圾, 清除牛皮癣;5月份组织劳动小组到生态园参观考察, 体验生产劳动;6月份组织交警小组协助交警执勤, 体验交警的艰辛与责任……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丰富了学生的活动经验。更重要的是, 在活动过程中, 小组成员之间坦诚交流、彼此尊重, 学会如何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 接纳不同的观点, 体会到成功合作的快乐, 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学科渗透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需要全体教师参与, 各科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科课程资源, 巧用小组合作等形式,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 以任务带动小组合作
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学科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设计小组活动任务。如教学“圆的周长”时, 教师要求学生在8分钟内合作探索圆的周长, 具体要求如下:每个小组任意画3个大小不同的圆并剪下来, 分别测量其周长和直径, 计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 再总结归纳本组的发现。这样的学习任务, 促使小组成员明确分工, 互相配合。
2. 以表演促进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中,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 也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方法。如教学一年级的音乐课《动物说话》时, 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一年级学生很少接触乐器, 对乐器的音色了解甚少, 如进行个体表演, 则比较单调。教师可以采用分组配乐的形式, 让小组成员先在组内讨论哪个同学用什么乐器为哪种动物的叫声配乐, 再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 为歌曲现场配乐。这样教学寓教于乐, 生动活泼, 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四、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通过家校合作, 渗透合作教育, 使家庭与学校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形成教育合力。
1. 善用家校网络, 渗透合作教育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早的, 而且是最深远的。如果孩子能在民主、合作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那么孩子与父母合作的愉快经验就会成为孩子与他人合作的经验。因此, 教师可通过家校通、微信以及QQ等形式,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 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 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 教师应请家长反馈孩子在家里的情况, 配合学校在家庭对孩子进行合作教育。
2. 善用家长学校, 渗透合作教育
家长学校通过专家讲座等形式, 帮助家长掌握合作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利用家教课, 组织家长学习教育理论, 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家长会, 改变“教师一言堂, 家长竖耳听”的模式, 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人。如在一年级“认识你真高兴”的家长交流会上, 教师将每4位家长组成一个小组, 让每位家长先在组内交流家教亮点小计策, 然后要求每组推荐一位家长代表进行分享和交流。家长之间的互动比教师的说教收获更丰富、更深刻, 同时家长教育观的改变直接影响和感染孩子, 增强孩子的合作意识。
五、评价激励
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 通过多种形式, 提高学生的合作兴趣, 增强他们的合作信心, 巩固合作成果。
1. 个人贡献法
如在单元“整理与复习”中, 教师先让学生对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找出重点和难点, 在组内充分交流;然后进行班级单元质量检测, 测试的成绩如果超过教师预先设定的基础分 (通常以上一次班级检测的平均分为参考) , 学生就能为所在小组赢得奖励分, 超出多少得多少, 低于或与基础分相同的不得奖励分;接着累计小组成员所有的奖励分并计算出平均值, 将其作为小组成员本次测试的最终成绩, 也就是说小组的奖励总分越多, 每个组员得到的奖励分就越多。这样评价, 一是激活了小组成员的潜力, 促使每个成员努力为所在小组做贡献, 因为个人的表现不仅影响自己, 而且影响组内的其他同学;二是激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 优势互补, 共同进步。奖励分的多少与每个成员的最终成绩都有关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小组成员齐心协力, 共同进步。尤其是在测试前的“整理与复习”中, 优秀的学生往往会主动帮助后进生, 从而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2. 成果共享法
成果共享法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以小组的学习成果来评价。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研究, 如合作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制定一份春游活动方案或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等, 这些研究成果一般采用延迟评价的方式, 由教师或其他小组来完成, 这样该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获得同一个等次的成绩。二是以组员个体的成果来评价。在期中或期末质量检测之前, 教师应根据检测内容, 要求各小组先在组内交流知识要点、疑难问题等, 再按规定的格式自主命题 (一般在高年级采用此方法) , 然后通过“推磨式”进行检测, 让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评分, 最后对所有试卷进行复查, 并以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平均分作为小组成员本次检测的成绩。这样评价, 既让学生分享到小组的集体智慧, 又展现了个人的能力;既激励了优等生, 又鞭策了后进生, 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内驱力, 增强合作学习的信心。
通过班级管理, 学生合作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已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营造了生生、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氛围。学生学会把自己融入集体中, 通过适应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同时, 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 趋于平等与民主, 班级及学校氛围和谐。二是照顾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小组成员在活动中学会取长补短、相互配合, 虚心听取他人意见, 积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进步。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善于倾听、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小组成员在组内充分地进行语言、思维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交流和分享, 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培养和他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和发表个人见解的意识。四是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小组是班级的基本组成单位, 学生在组内培养的合作精神和能力, 一旦走出班级就会转化为强大的集体力量, 这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会得到明显增强。
本文将重点探讨和分析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方式,以期能够塑造具有独立健全人格和良好思维能力的现代化人才,从而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推进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程度逐渐提升,其中语言的交流是一种典型的形式。现如今,英语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成为全世界流通的语言。只有学好英语才能够提升国家之间的交流。英语语言的教学主要以文化的渗透为前提,学生们如果...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育新人。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承担者是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自始至终都要贯穿于思想教育。目前,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中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学科教学中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现就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与素质教育,...
本文对小学教育信息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重点对创新人才培养与小学教育信息化改革的策略进行积极的研究。...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成功并非机缘巧遇。成功者与平庸者的不同之处往往在于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很大程度上,正是不同的习惯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每个人各自的种种习惯,或使你止步不前,或使你激流勇进。而培养良...
我在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发现,农村小学的学生学习英语,没有良好的习惯,他们学习英语的情趣,完全是一时的冲动或新鲜感,因此,教学效果不佳.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那怎样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习惯呢?我觉得应该从听、说、读、写四个...
初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更加需要分析、创造和评价等高阶思维的培养和形成,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需求。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只有不断探索合理的方法,积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互助交流、质...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其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注重过程,对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评价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际的语...
在高中的地理学习中,地图是非常关键的部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想要成为地理成绩优异的学生,学好地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面对复杂多样的地图学生往往无从入手,不知道怎样来读图析图,更不用说运用地图来解决地理问题了。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地...
题目: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方法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前言一、转变教学观念,把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相互交融二、更新教学方法,把枯燥与创新形成对比,彰显魅力三、核心概念与界定四、目标与假设五、方法六、措施:七、成果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