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文本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对聋校和普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和剖析,发现:普校和聋校都把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放在重要的地位。聋校更多强调让听障学生能够正视自我、接纳自我,并尽快地适应生活、融入社会。得出以下启示:明确课程的育人价值;拓展课程的实用价值;深化课程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普通学校;聋人学校;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袁苗苗,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E-mail:1939197047@qq.com.;*雷江华,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E-mail:huajianglei2003@163.com;
Abstract:By adopting text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Mor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in the deaf school and general school. It finds that the general school puts more importance on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and to form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ife, while the deaf school emphasizes more on making the deaf students face up to themselves, accept themselves, and adapt to life and integrate into society as soon as possible.The following enlightenmentsare obtained: clarifying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he curriculum; expanding the practical value of the curriculum; digging deeply the humanistic feelings of the course.
Keyword:general school; deaf school; curriculum standards; comparative research; Mor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末,为使基础教育能应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应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体制、文化、需求的变化,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21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1]。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2007年,教育部下发《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这对推动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和教学改革,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7部门制定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将“研制并颁布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学校课程标准”作为重要任务[3]。
2016年教育部颁发聋校义务教育阶段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14个课程标准。这标志着我国聋校义务教育课程开启了有标准的时代,也标志着我国聋校义务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这套课程标准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对于进一步提升聋教育质量、办好聋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4]。
聋校课程标准保持了与普校课程标准的紧密衔接,充分吸收了普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和经验。尽管二者有诸多共同点,但在要求、性质以及理念等上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从普校与聋校义务教育阶段品德与社会的框架出发,以课程标准的结构为基础,比较普校与聋校关于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五个方面的内容及要求,以期促进聋校课程标准的实施,提高聋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
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与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好的品德有着较强的公众影响力。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来源于实际,也将回归于生活。因此,本文选取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进行普特比较,能更清晰地了解普校与聋校在品德与社会上各自的侧重点。
二、普校和聋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比较
(一)课程性质比较
在普校品德与社会课标中,课程性质主要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三个方面。其中课程设计“综合性”既要体现在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也要实现课程内容与社会性发展的有机融合;“实践性”体现在注意知行统一,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开放性”不仅关注到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还注意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
聋校品德与社会课标中,课程性质在普校三大特性的基础上增加了“思想性”,强调根据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聋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为聋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5]。在综合性方面,聋校的课程设计则与普校有所区别,聋校的课程设计主要体现聋生与自我、聋生与家庭、聋生与学校、聋生与社会的内在整合,其出发点都是以聋生为根本。在实践性方面,聋校注重引导聋生去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综上所述,普校品德与社会课标的课程性质较为精炼,涉及到社会性方面的内容较为详细。聋校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更加注重从聋生角度出发,从多方面考虑聋生的特殊情况,贴合聋生的日常生活,便于聋生今后的发展。
(二)课程理念比较
普校在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提出的课程理念包含了三个部分:(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3)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6]。课程理念的第一条强调让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课程理念的第二条指出品德与社会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对于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应以品德形成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第三条强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作为课程内容。
聋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理念在普校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调整,在“满足聋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5]上,强调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为他们成为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个性的公民奠定基础。同时更多地强调聋生的需要,考虑到聋生在社会上的种种不便,从聋生最基本的需求出发去进行品德与社会教育。
由此可见,普校与聋校的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理念各有侧重。普校的课程理念更多地强调树立人文情怀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增进服务社会的能力;而聋校更多地强调培养聋生适应社会能力,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比较
课程目标即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8]。尽管普校和聋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在目标表述上各有侧重。普校与聋校的课程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普校课标强调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的人,聋校更关注聋生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这就是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的不同的要求,更切合聋校学生发展的实际。聋生只有首先克服听力障碍带来的社会适应方面的困难,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独立的社会个体,才能在品德上发展为具有爱心、责任心的社会公民。普校和聋校品德与社会课标都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课程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普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维度从生命意识、社会意识、规则意识、家国意识、自然意识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目标,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尤其强调“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要求学生“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这是从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的目标。
聋校在这一目标维度上体现出聋生品德与社会发展的特点。在生命意识中,增加了“正视自己的聋人身份,悦纳自我,乐于和他人交往”的课程目标,重在帮助学生悦纳自我,认同自我。在家国意识中,强调“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突出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意识培养。在个人品德中,提出“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劳朴素、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懂得感恩、有责任心的品质”,针对聋生实际,有的放矢。
2.能力与方法
能力与方法主要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基本能力,也就是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在这方面,普校和聋校的差异就体现得较多(详见表1)。
表1 普校与聋校品德与社会课标中“能力与方法”课程目标的比较
普校的能力与方法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2)掌握调整情绪和行为的方法;(3)学会与人交流、合作;(4)学习观察社会;(5)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聋校在能力与方法这一目标上与普校明显不同,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1)调节情绪;(2)掌握自救本领;(3)学习使用网络与人交流;(4)与他人平等交流;(5)学会观察事物;(6)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从表1可知,聋校在普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于聋生较为关键的一点,即:“初步掌握自护自救的本领”[5]。在能力与方法目标中,普校着重强调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而聋校则强调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与人交往、认识社会。这样的目标设计,一方面从聋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发掘潜能,体现信息化发展对聋生社会交往方式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考虑聋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出自护自救的要求,提高聋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3.知识
普校的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知识包括道德行为规范、社会生活、地理常识、历史知识等方面,还特别提及“影响世界的重要事件”,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中的“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课程目标相呼应。
聋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知识也同样包括道德行为规范、地理常识和历史知识,但是将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目标具体化为“知道聋人群体的基本情况,知道国家和社会对聋人的关怀和保障”。这主要是根据聋生的特殊情况所做出的调整,目的是让聋生在悦纳自我的基础上,了解聋人群体,开阔眼界,感受国家和社会对聋人群体的关怀和保障,从而更加自信地融合社会。
(四)课程内容比较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学科逻辑序列和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8]。
普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以及“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方面,每个方面各有侧重。“我的健康成长”主要侧重于学生的个人生活,需要学生了解、体会有关个人健康成长的各个方面。“我的家庭生活”的侧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家庭、关心家庭、懂得感恩、学习与家庭成员相互沟通。“我的学校生活”主要进行了解学校、珍惜时间、与同学友好交往、遵守学校的纪律等方面的教育。“我的社区生活”是帮助学生能够正确辨认方向,了解自然环境,学会选购商品,体会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我们的国家”从地理、民族、环境以及我国的历史等方面了解我国的基本情况,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们共同的世界”则介绍世界的各个洲的情况和各国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普校的课程内容较为全面,涉及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且在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
聋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分为“我的个人生活”“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四个方面。尽管在文本表述上和普校有较大差异,但是总体内容一致,都是从关注个人成长到关注家庭关系,从家庭生活拓展到学校生活,从学校生活放眼社会与世界,学生的个人成长过程是与家庭、社区、社会、世界逐步相关、相联的过程,从“小我”到“大我”,帮助学生逐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聋校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更加突出聋生个人成长过程中了解自己、悦纳自我,尽快融入社会的课程意蕴。
1.“个人成长”课程内容的比较
聋校品德与社会在“个人成长”方面的课程内容中有两点是专门针对聋生的特殊情况提出的:其一是“正视耳聋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学会各种沟通方式,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其二是“具有辨别是非能力,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正视耳聋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帮助听障学生了解自我,梳理克服障碍的信心,进而悦纳自我,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生活。强调“辨别是非能力,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针对聋生因为听力障碍所带来的理解困难而提出的,因为“听不到”或“听不清”,聋生在与他人交往时,常常出现理解不准确的现象,容易造成判断片面甚至“误判”,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因此提高聋生辨别是非能力,不偏听,不轻信,不仅对于聋生健康成长有益,也对聋生融入社会生活大有裨益。
2.“学校生活”课程内容的比较
聋校品德与社会中关于“学校生活”的课程内容一共9项,与普校的课程内容相比,增加了第5项“初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主动参与净化、美化校园活动”和第8项“愿意与普通学校学生交往,形成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因为我国聋校目前大多实行寄宿制,聋生在校学习、生活时间要比普校学生的时间更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参与净化、美化校园环境,是聋生的义务,也是培养聋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内容。这体现了聋校培养目标和课程理念。鼓励聋生与普通学校学生交往,形成交往意愿,提高交往能力,是聋生融合社会的重要一步,与同伴、同龄人交往,可以增进友谊,也可以帮助聋生树立自信,是聋生悦纳自我的成果,也是社会成员相互接纳的实现。
3.“社会生活”课程内容的比较
在“社会生活”内容上,聋校把普校的社区、国家、世界这三方面的24项课程内容整合为“社会生活”模块,共设计17项课程内容,内容相对简单、直接。在“社区生活”内容中,在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态度上,普校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明确提出“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的要求,把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德落实为具体的课程内容。聋校品德与社会中课标中则提出“初步了解聋人群体的基本情况,知道我国残疾人机构和团体,体会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继续把“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的课程理念贯彻到底。同时在课程内容中同样提出“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各种群体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的要求,为聋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普校与聋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在总体设置上趋向一致,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目标的要求。普校的课程内容在设计上遵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同一课程内容,分为中、高两个阶段实施,中年级是高年级的基础,高年级是中年级的提升,层次递进是普校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特点。聋校的课程内容更加注意贴近聋生的生活实际,在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同时,着重培养聋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尽管与普校相比,聋校的课程内容相对简单,但是贴近生活,适应聋生发展是聋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
(五)实施建议比较
1.教学建议
普校品德与社会课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1)把握教学与课程的关系;(2)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4)拓展教学时空;(5)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这五个方面的教学建议充分体现了普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系统性、灵活性和全面性。
聋校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建议包含六个方面,与普校相比,增加了“整体把握思想品德类课程的内容”的建议,强调品德与社会课程既是聋校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提升,又是高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凸显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
尽管普校与聋校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建议大致相同,但在许多细节方面,还是各有特色,普校品德与社会课标建议“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更多是强调教学活动完成后,还要通过学生的反应和作业检验目标达成情况,并不断改进教学。聋校则强调根据聋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创设多样化情景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一条,普校和聋校也有不同。在普校课标中注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并且注重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聋校课程因为考虑到聋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更多的困难,所以在这里就强调根据聋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去进行教学设计,让聋生能够更好地克服困难,从而适应生活。在“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中,两者表述也有差异。在教学活动中,普校特别提倡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学习,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聋校强调在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方式,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撰写报告书、制作图表,强调“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特别是聋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和采用,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种教学活动的效用,进而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
2.评价建议
评价建议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评价时所参考的标准、建议。不论是普校还是聋校,对于学生的评价都讲求公平与公正,目的都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但是普校和聋校在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上,也各有侧重。聋校强调“个案分析”,要求教师应针对聋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帮助教师因材施教和实施个别化教学。在评价的实施和反馈中,也强调合作理念,指出:“要重视聋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聋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聋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主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准确、完整地反映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普校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提出的教材编写建议涵盖八个方面,要求建材编写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而且要考虑到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聋校品德与社会的教材编写建议更加细致、全面,不仅包含普校所提出的八个方面,而且还在教材内容的选材上,特别指出要“注意选择与残疾人相关的法律与优秀聋人事例,凸显学习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在教材呈现方式上,特别提醒要“适合聋生的阅读、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强调“教材编写要扬长避短,充分考虑聋生视觉功能的优势以及他们模仿性强的特点,选择用直观性、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这使得聋校品德与社会课标的教材编写建议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
三、启示
(一)结论
普校和聋校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都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在思想性、政治性和重大原则方面聋校与普校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严格保持一致,在框架结构、编写体例、用语风格等方面也基本保持一致,体现了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体系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两个课标的不同体现在:普校把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放在重要的地位。而聋校从聋生的发展实际出发,对于正视自我、接纳自我,尽快地适应生活、融入社会,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给予更多重视。虽然两类学校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各有特点,但是都将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目标,立德树人的思想落实为具体的课程标准,为深化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提供课程依据和评价指标。
(二)启示
1.明确课程的育人价值
成才先成人,育人首育德。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首要任务就是立德树人,都要把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留给教学生做人,教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12]。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聋校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了本课程的育人价值,育人是品德课程的首要价值。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本课程是以聋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聋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聋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理念,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是对聋生发展的强烈期望。以育人为首要原则,也观照了聋生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由于听觉障碍,其个性会表现出与普通儿童不同的特点。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他们易受暗示、缺乏独立性和稳定性[12],这也就更需要加强道德品质的学习。
2.拓展课程的实用价值
聋校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主要是以聋生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作为基础,注重聋生的情感和实际的情景体会,以此来提升聋生的道德素养,使聋生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体现在聋生的社会生活中。聋生与普通学生相比,所获得的信息主要来源于视觉刺激,聋生的无意注意优于有意注意,其注意更多地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14]。在课程内容中,根据聋生的生理及心理的特殊性,明确体现了课程的实用性。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聋校更注重实用,如在“我们的社会生活”模块中,让聋生学习如何选购商品,遵守交通规则,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学习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克服自卑的敏感心理等。由于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与生活关联紧密,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应更加重视聋生的实践与体验[15]。
3.深化课程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对人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探索和解答,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即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性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从而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6]。之所以提出深化课程的人文情怀,是因为在聋校的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依据聋人群体的特殊性以及他们自身需要所增加的,主要为了聋人群体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中。在课程理念中就明确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在课程目标中同样提到:帮助聋生正视自己聋人的身份,悦纳自己,乐于和他人交往,学会各种沟通方式。在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正视耳聋给自己带来的不便,学会各种沟通方式。这体现了对聋生成长全过程的关怀,通过教学,教师帮助聋生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等,成为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新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通知[EB/OL].( 2001-06-08) [2021-04-28]http: / / www.moe.gov.cn / srcsite / A26 / jcj _ kcjcgh /200106 /t20010608_167343.html.
[2]丁勇 .为了每一个残障学生的发展———关于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 10) : 14-19.
[3]教育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答记者问[EB/OL].( 2016-12-13) [2021-04-28].http: / /www.moe.gov.cn/jyb_xwfb / s271 /201612 / t20161213_291721.html.2016.12.13.
[4]程益基.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特点与实施[J].现代特殊教育( 基础教育研究) .2017( 1) : 6-7
[5][7][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6 年版) [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8][10]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26-132.
[11]张建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渗透价值刍议[J].科教文汇( 上旬刊) ,2016( 7) : 120-122.
12][13]雷江华.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13-118.
[14]蒋夷菊.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与评价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 4) : 237-238.
[15]姜月.人文情怀: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呼唤[J].教师发展,2018( 10) : 27-29.
小学《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将本课程教学与社会重大事件等紧密结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加强时事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要求,是每个学生个体生活、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品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将时事...
我不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论孩子(学生),即便这个事情赤裸裸摆在我面前,我仍旧相信孩子的内心是善良、阳光的,只是一时的贪玩儿或淘气而犯下了某些错误,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加以纠偏,及时引导他们就能回归正途。品德与社会的教化与熏陶的功能就可以发挥得...
一、前言在常规观念下学校教育一直以理论知识为主,忽略了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培养的重要性。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恰好具备该功用和价值,可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感意识,从而为小学生的道德培养提供条件。任课教师要采用崭新的教学...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重视课堂的“教”与“学”,尊重学生,联系生活,力求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这样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初中阶段应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井陈述自己的意见。这就要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建立培养学生听说能力领先,读写跟上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这种模式...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它将在老师的引导下,教会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头脑去思考的课程。它的内容涉及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也安排了孩子们所感兴趣的成人生活中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应该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理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构建高效课堂,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使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真...
2016年秋季,各版本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走进了小学低年级课堂。这预示着法治教育已成为品德课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基于现有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需要我们展开新的探索。以下,笔者以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为例,阐...
2009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使非连续性文本一词进入了大众视野。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我们日常所见的散文、小说、诗歌等都属于连续性文本。而非连续性文本则多以图表、清单等形式出现,具有非线性、概括性、直观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既要把握知识性和趣味性,又要充分融入实践性和思想新,为小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多从小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内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重实践...
1.将微信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2.打开微信扫一扫从相册识别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QQ号
3008635932
2.打开QQ→添加好友/群
粘贴QQ号,加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