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汉语史研究中对助词“来”的来源及其演变关注颇多。例如,太田辰夫(1987) 指出,助词“来”从唐五代就有,它是由动词“来”演变来的。孙锡信(1992) 认为“来”早在先秦时已有虚化迹象,语气词“来”最初多用于祈使语句中,相当于现在的“吧”字。刘坚(1992) 、曹广顺(1995) 、蒋冀骋、吴福祥(1996) 指出,事态助词“来”产生的时间可能在初唐前后,并对“来”由动词到助词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推测。梁银峰(2004) 认为事态助词“来”在南北朝时期已经产生,至迟在隋代已经确立。而薛生民(1980) 、张崇(1982) 、林立芳(1997) 、钱乃荣(1997) 、邢向东(2011) 等介绍了现代汉语方言中“来”的用法及语法化。不过,从目前来看,大都侧重于“来”的时体功能、话题标记等用法。本文拟介绍沛县方言中“来”的各种虚词用法,如可做介词、事态助词、语气词等,有些用法是汉语史及其他汉语方言所未曾报道过的,因此揭示沛县方言的“来”的用法,为“来”的历史演变研究提供更丰富的方言资料。
1、 作为介词的“来”
“来”在沛县话中可用做前置和后置介词,表义丰富。下面结合其功能和语义加以描写。
1. 1 作前置介词
(1) 用在方位词、处所词前面,相当于普通话的“往”。1) 靠河太近啦,来边上走走。(离河边太近,往旁边走走。) 2) 你可得来好哩地方想。(你要往好的方面想。)(2) 用在人称代词之前,表示引进动作的方向。1) 他一缺钱就来他妈妈要。(他缺钱的时候,就向他妈要。) 2) 他想看书哩时候,都来老师借。(他想看书的时候,都向老师借书。) 这里的“来”大体相当于普通话的“向”,但并非普通话中所有的“向”都可以换成“来”。例如,普通话可以说“从这边走向那边”“向群众学习”“向爷爷敬礼”,而沛县话只能用“向”不能用“来”,可能是因为这些短语书面性比较强,而“来”只用在地道的口语中。
1. 2 作后置介词
用在名词后面,表示一定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范围之内,相当于普通话的“里”。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用在处所名词后面,表示某一处所范围之内。1) 你搁屋来干啥来? (你在屋里做什么呢?) 2) 游泳池来全是人。(游泳池里全是人。)(2) 用在物体名词后面,表示事物范围之内。1) 钱逮钱包来。(钱在钱包里。) 2) 锅来还有饭。(锅里还有饭。)(3) 用在时间名词后面,表示某时间段之内。1) 姐姐暑假来结婚。(姐姐暑假期间结婚。) 2) 他是昨儿来走哩。(他是昨天走的。)(4) 用在一些特殊的处所名词后面,既可表示该处所,也可表示该处所里的人或事。1) 家来最近咋样啦? (家里的人最近怎么样了?) 2) 恁家来着火啦! (你家着火啦! )1. 3 格式“来 + 形 / 动 + 里”和“往 + 形 + 来”。
(1) 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前面,构成“来 + 形/动 + 里”格式,表示“往 + 形/动 + 处/方面”的意义。1) 杨树总是来高里长。(杨树总是往高处长。) 2) 给他来死里打。(把他往死处打。) 这种格式中的形容词仅限于表示性质的单音节词,例如“高、少、好、坏、多、远、长、矮、短、近、宽、窄、重、轻”等。
(2) 用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往 + 形 + 来”格式,表示“往 +形 +里/处”的意义。1) 这袋大米往少来说,也得有四五十斤。(这袋大米往少里说,也要有四五十斤。) 2) 出哩这些事,恁可得往好来想。(发生的这些事情,你们可要往好处想。)(1) 与(2) 格式所表达的意义大体一致,形容词也仅限于单音节词中,但两者相比,(1) 格式在沛县话中使用的较为普遍,更符合地道的沛县口语。
2、 作为事态助词的“来”
在沛县话中,“来”用在动词谓语句后面,强调所述事情发生在某一参照时间(说话时或者具体的某一时间) 以前,指明所述事情是现在发生或曾经发生过,因此可以说它用来表示事态。
(1) 用于叙述句的分句或全句末尾,表现在发生的某种动作行为或事件。1) 爸爸搁地里割麦来。2) 这道题我正想着来。沛县话一般不用“在”或“正在”等时间副词表达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而直接用“来”。事态助词“来”不能用于表示将来发生的动作或事件里,如3) 你明天干啥来?
(2) 用于叙述句或疑问句末尾,表示过去某一时刻发生过或曾经某一时段发生的事情。1) 你这几年忙啥来? (你这几年一直做什么?) 初看起来,这里的“来”有点像普通话的“来着”。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 348) 里指出,“来着”:助词,用于句末,表示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用于口语。句中动词不能带“了、过”。备注写道: “来的”“来”同“来着”,单用“来”是近代汉语或现代一部分方言的用法。根据这一点,下面的句子中的“来”可以换成普通话的“来着”: 2) 你最近忙什么来?
→你最近忙什么来着?
(3) 与“着了”组合在一起构成“着了来”形式,表示事前已经准备好了或做好了某一事件的完成态,多用于被动句,而且句尾后的“来”使句子带有一种意外惊喜的语气。1) 这件事还真被他骗着了来。(这件事还真被他骗了。) 2) 那个球还真被他接着了来。(那个球还真被他接到了。)(4) 与“去”组合在一起构成“去来”形式,常用表示对过去事情的询问与回答。1) —你昨天上哪去来? (你昨天去哪里了?) —我上俺姑姑家去来。(我去姑姑家了。) 2) 小王干啥去来? (小王之前做什么了?) 对于“去来”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目前学术界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种“去来”是“去 + 来”; “去”是趋向动词,“来”是事态助词,“来”相当于今语之“来着”(参孙锡信 1992,太田辰夫 1958: 356) ; 一种意见认为“去”和“来”都有实义,“来”不能看作事态助词(参袁宾2001) 。我们认为第一种看法更符合沛县方言“去 + 来”的语言事实,以上例句都是表示过去时间里发生的事情。
3、 作为语气词的“来”
“来”大多用于句尾,其功能和语义相当于普通话的语气词“呢”。朱德熙在《语法讲义》(2000: 208) 中把用于句末的语气词“呢”分为“呢”,“呢”,“呢”,即“呢”表时态,“呢”表疑问或祈使,“呢”表说话人的态度或情感。沛县话的“来”作为语气词,也有上述功能用法,我们可称之为“来”“来”“来”,下面分别阐述:
3. 1 “来”用于陈述句末尾,分两种情况
(1) 表示动作的持续,常和“正”“正在”或跟动词后缀“着”搭配。例如,1) 这事忒麻烦,俺正商量着咋办来。(这事忒麻烦了,俺正商量着怎么办呢。) 2) 我喷说着来,你就来了。(我正说着呢,你就来了。) 以上例句都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动词前头往往有“正”“正在”) ,去掉“着”字,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下面的例子都是表示静止的状态,“着”字必不可少。例如,1) 石头上刻着字来。(石头上刻着字呢。) 2) 他还在床上躺着来。(他还在床上躺着呢。) 由此可见,“动词 + 来”表示进行中的动作,“动词 +着 +来”,既可以表示动作的持续,也可以表示状态的持续。
(2) 表示确定的语气,有时候还略带夸张。例如,1) 白慌,车还没来。(别慌,车还没来呢。) 2) 我还没说完来。(我还没说完呢。)
3. 2 “来”用于特指问句、选择问句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或者用于祈使句末
(1) 用于特指问句时,句中常带疑问词“谁”“啥”或不定代词“哪”等。例如,1) 你说谁来? (你说谁呢?) 2) 你现在在哪来?(你现在在哪里呢?) 在一定上下文里,“来”前可以只是一个代词、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用在简略式问句中,构成特指问句的省略形式,意思相当于“在哪儿”“怎么样”。例如,3) 恁姐姐来?(你姐姐在哪儿?) 4) 红红考上大学了,你来? (红红考上大学了,你怎么样?)(2) 用于选择问句时,选择的主语要求一致,“来”放在两个选择项或前一个选择项的后面,中间常用“还是”连接。例如,1) 你觉着城里好来,还是乡下好? (你觉着城里好呢,还是乡下好?) 如果选择问句中,选择的项目是一件事情的肯定和否定的两个方面,“来”则直接用在形容词或动词谓语的后面。例如,2) 这菜做哩好不好吃来? (这道菜做得好不好吃呢?)(3) 用于祈使句时,句子常含有一种催促、急躁、埋怨、不耐烦的情绪。例如,1) 你快点吃来! (你快点吃呀! ) 2) 你咋那么慢,快点走来! (你怎么慢,快点走呀! ) “来”和语气词“吧”连用,含有一种商量、请求、询问的语气。例如,3) 别闹了,快给俺吧来! (别闹啦,快给我吧! ) 4) 爷爷,咱走吧来! (爷爷,咱走吧! )
3. 3 “来”用在感叹句末,含有一种指明事实并略带夸张或惊奇的语
例如,1) 上海这个地方真还不孬来! (上海真的很不错! )2) 那个孩子长得才俊来! (那个孩子长得真漂亮! )
3. 4 用在句中停顿处。有几种不同情况
(1) 用在非主谓句后面,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普通话的“啊”。例如,儿来,你这样做能对得起谁哎! (儿子啊,你这样做能对得起谁呀! )(2) 用在假设复句中前一分句末,大体相当于“的话”或“呢”。(3) 你要是去来,我就给你钱; 要不去来,那就算啦。(你要是去的话,我就给你钱; 要是不去呢,那就算了。)(4) 表示假设,大体相当于普通话的“吧”: 我想走来,他不让。(我想走吧,他不让。)
4、 结语
“来”除了几乎囊括普通话中“往、里、呢”的用法之外,还兼有“吧、啊”的部分用法,同时也还有普通话中相关词语所没有的用法。同一语音形式的虚词负荷如此多的功能,这在我们之前看到的方言资料中是很少见到的。这是沛县话中“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值得注意的语法词。
参考文献:
[1]太田辰夫. 中国语历史文法[M]. 蒋绍愚,徐昌华,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8.
[2]孙锡信. 汉语历史语法要略[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3]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朱德熙. 语法讲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梁银峰. 汉语事态助词“来”的产生年代及来源[J]. 中国语文,2004(4) .
[6]邢向东. 陕北神木话的话题标记“来”和“去”及其由来[J].中国语文,2011(6) .
[7]林立芳. 梅县方言的“来”[J]. 语文研究,1997(2) .
[8]袁长会. 沛县方言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地理语言学领域通常采用地图的形式表示语言分布。这种方法伴随地理语言学的发展,在国内已经有了30年的应用历史,现在方言地图已经成为方言特征可视化的一个基本处理手段。一般意义上的方言地图包括特征图和分布图两大类。方言特征图(下文简称特征图),也...
一、图木舒克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文化图木舒克,维吾尔语意思是鸟的嘴,位于巴楚县东北60多公里处,地形十分险要,历史上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城池重地,是古代通向疏勒(喀什)、叶尔羌(莎车)、和田地区及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的唯一必经之路。1...
中国汉语方言的语音研究自赵元任以来大都采用音系描写法,[1]能够揭示方言的性质,但解决问题的力度不够。例如在方言接触的语音比较上,虽然能够描写语音接触现象,却无法说明同类方言在不同地区的接触程度和差异程度。因而方言语音研究需要在度上更新,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