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普通话论文 >

普通话考生PSC说话项问题及思考(3)

来源: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 作者:张鹏
发布于:2017-06-19 共5862字
  (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现象主要有如下几种原因:
  
  1.备考心理不正确。
  
  说话项事先给定了30个题目,这种方式会造成考试投机取巧的心理,提前写好稿子以期规避自己的语音缺陷。部分考生甚至直接在网上下载30篇题目的范文,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命题说话的考察重点,导致雷同现象屡有发生。
  
  2.考前培训不充分。
  
  考前培训不够充分,使考生对普通话考试规则了解不够全面,态度不够端正。出现在网上下载语料、念考生须知或者重复无效语料等行为。
  
  3.方言训练不够。
  
  方言语区存在的方音和系统性语音缺陷以及方言词汇语法,主要由于方言区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对普通话的应用不够广泛。
  
  4.对考试方式、流程不熟悉。
  
  考生对计算机辅助测试流程不够熟悉,心态紧张或操作失误造成缺时扣分。
  
  (四)解决命题说话项若干问题的思索。
  
  1.强化考前培训。
  
  (1)高度重视测前培训。
  
  目前我国的推普工作大部分依靠普通话水平测试来完成,因此,全面有效地完成测评前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建议各地的测试中心将测评前的培训纳入考试流程。广泛推广普通话训练内容的音频材料,为应试人提供更多的参照标准。
  
  (2)确定培训侧重点,增加地方方言的专项纠正培训。
  
  目前大部分测试中心的测前培训都以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操作为重点,对于普通话语音部分的培训程度不够深入。建议各测试中心对于普通话测试中易出现的单音节字词调值问题、多音节字词轻重格式问题、朗读环节对语音、停连的正确把握问题一一提示给考生。并且针对考区内的方音、方言词汇语法的改正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课程,在测评前让考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方言问题,有意识地予以纠正。
  
  (3)全面解读普通话水平测试规则。
  
  在测评中,大部分考生会存在说话项雷同、离题以及无效语料等,普遍因为对于考生的测评标准不够了解,一旦通过考前培训让考生意识到在网上下载语料、离题以及无效语料对测评成绩的影响,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失误,也能够净化测试员的测评环境。
  
  (4)帮助考生克服心理障碍。
  
  “命题说话”项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心理素质的检测。为了让考生克服紧张情绪,可以在测前培训时重点培养、训练考生的心理素质和应试能力,以减少怯场情绪的产生。
  
  2.改革测评方式。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项之所以存在大量雷同和背稿子现象,除了应试人对测评目的不够了解外,“命题说话”项给定题目的方式也很容易产生此种弊端。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改进办法是改变“命题说话”测试的题型:放弃考前给题,改为临场抽题;随机准备大量日常情景的题目,应试人抽题时可以由现在的“二选一”增加为“四选一”,让应试人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日常交流的真实水平。从根本上避免应试人用给定的题目上网搜索范文,使测试员沦为检索雷同语料的工具。
  
  3.开展信息化推普方式。
  
  目前的推普工作仅依靠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展远远不够,一些普通话培训课程也仅对有意识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有效。如何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推普工作,让普通话潜移默化地被大众了解和接受,是下一步应该探索的方向。
  
  以普通话中的“审音”为例,国家语委原副主任、审音委员会学术顾问曹先擢在《谈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一书中说道:“语音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语音的规范,是普通话确定和推广的基本条件……消除普通话内部的语音分歧,这便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问题了。”
  
  如:“悄然”读“qiāo然”,还是“qiǎo然”?“六安”读lù还是liù?数字“二”目前读“èr”还是“àr”?等等。
  
  在世界科技特别是信息传递媒介和交通飞速发展的今天,从日常使用的器物和电视、网络中接触到的器物到一些新兴的音译词汇、网络词语等,都需要通过“审音”来确定普通话的“标准腔”,维护民族共同语的稳定。
  
  在“审音”之后如何让更多的人关注普通话的标准语音?只有从事普通话推广的相关工作人员才能够了解审音成果?笔者认为只有广泛宣传,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作为信息化平台推广普通话,才能更好地实现推普工作目标。
  
  总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语言这个媒介的规范与统一。推广规范的、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也是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所必须完成的社会历史任务!因此,推广普通话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在当下的推广普通话工作上,要做到继承过去的优秀传统,总结并发扬实践积累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推普模式,通过强化测前培训、改革测评方式、加快信息化推普进程,更好地完成推广普通话的目标和任务。坚持普通话培训测试的社会公益性,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培训测试服务体系,将普通话培训测试与教育发展和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全面推动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3〕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修订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4〕陈建民。汉语口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5〕姚喜双。《大纲》修订和《纲要》研制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4,(3):5.
原文出处:张鹏. 论普通话培训测试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由辽宁PSC普通话测试问题引起的思考[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39-4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普通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