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文献检索论文 >

文检课改革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8-13 共4817字
论文摘要

  在浩瀚如海的知识信息中,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去寻找无限的知识信息,是信息社会每个人急需解决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不仅要知道学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去学。因此,对所需知识信息的快速获取和科学分析已逐渐成为当今大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信息素质作为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的必备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大学生只有提高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信息化的要求。

  1 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 1974 年首次提出来的,是指“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等方面。最近九江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图书馆以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其利用图书馆的方式和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740 份,回收有效问卷 694 份,反馈率 93.8%。我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可见一斑。

  1.1 信息意识
  调查发现,21.5%的读者每周去图书馆不到 1 次,40.6%的读者每周访问图书馆主页少于 1 次;虽然有 61.5%的读者每周去图书馆至少 2 次,但是大多数读者到图书馆仍以借阅纸质图书报刊和自习为主要目的。我校图书馆读者通常到馆的目的情况如表 1 所示。【表1】
论文摘要
  
  由此可见,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即文献借阅,而图书馆更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功能却少有人涉及,尤其是电子资源成为不为人知的宝藏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查发现,51.2%的读者选择外借作为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主要形式,22.4%的读者选择到馆阅读,只有 26.4%的读者选择利用电子资源,这说明很多大学生深层次利用图书馆及电子资源的意识不强。

  1.2 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
  调查发现,75.1%的读者选择百度、google 等搜索引擎作为查找资料的主要渠道,但是 56.3%的读者认为其搜索结果庞杂无序,无法迅速甄别和选择所需信息;42.1%的读者知道图书馆有哪些电子资源,但 46.3%的读者对其使用方法却所知甚少;24.2%的读者不了解图书馆的数据库培训讲座,35.7%的读者虽然有所了解但从未参加过。这些数据表明学生们信息知识不足,信息检索能力不强,在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中存在不少障碍,因而无法充分地利用图书馆的信息平台和文献资源。我校图书馆的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如表 2 所示。【表2】
论文摘要

  1.3 信息道德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应用覆盖了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62.8%的读者表明“侵犯个人隐私”是违反道德甚至法律的;82.6%的读者能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但是部分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学术规范素养较低,信息道德的范畴不明。2013 年我校图书馆通过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PMLC)对部分院系的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论文检测,结果显示 33.64%的学生论文查重率超过 30%,未能通过检测;其中 8.96%的学生论文查重率竟然高达 50%以上。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直到撰写毕业课题时才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及着录等学术规范略有了解,但仍然无法明确自己的行为是合理引用还是学术侵权,是参考还是剽窃。

  2 文检课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一直十分重视信息素质教育工作,2002 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中明文规定,“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是高等学校图书馆五项主要任务之一。我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主要有新生入馆教育、文检课、专题讲座、网络课堂等。其中,文检课是目前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文检课旨在通过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学术资源的能力,便于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有价值的文献信息,为将来的学习、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我校 2013 年度图书馆网上问卷调查中,约 82.6%的读者认为信息素质教育非常必要,46.9%的读者希望通过文检课了解图书馆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3 文献检索课程的改革

  一直以来我校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工作都非常重视,开设有《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文献检索与利用》《信息检索与档案管理》等文检课。其课程性质几易变迁,由最初的“小范围授课”演变为“选修课”,及至今日的“综合教育必修课程”。近 3 年来,本馆授课教师 20 余名,年度授课 120 余班,约 4 000 余学生,总课时超过 700 学时。但是我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现状仍然不太乐观,信息意识不强,信息能力偏低,信息道德淡漠的状态急需改变,文检课的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3.1 深———深化教学理念
  文检课是按照学校“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而开设的课程,其宗旨是通过检索技能的提高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文检课不仅是检索实践操作的技能演示,而且是学生利用信息资源,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培养。因此,笔者认为在学生信息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环境下,必须认真分析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信息需求,培养大学生主动发现信息、搜索信息的习惯,从而深化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教学理念。

  习惯的培养一般是以兴趣或需求的产生为前提。学生对文检课的学习兴趣与他们的学习生涯密切相关。所谓“生涯”是学生当前的学习阶段及之后的多个阶段,如毕业、就业、考研、创业等连续发展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例如,毕业———如何选择和确定毕业论文(设计)的课题,资料如何搜集;就业———如何搜集求职行业或企业的发展动态,正确评价和预测其发展前景;考研———选择哪个院校、专业、导师或者研究方向;创业———如何发现和把握商机和市场。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涯合理设计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远比按部就班地依据教学大纲授课效果更好。

  课时有限,学习无限。当学生主动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自主地搜索有用信息,并能有效运用时,他们已经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检索习惯和严谨的检索思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信息素养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2009 年,我校 80 后校友,商学院 2007 届毕业生刘鹏飞的创业事迹受到各大媒体关注,他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分析进行市场调查,果断选择了孔明灯项目。然后,他利用电子商务等手段成功地将中国的“孔明灯”推向国际市场,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成为百万富翁,被大家称为“小孔明”和“义乌最牛 80 后创业大学生”。其创意独特、思想独特、模式独特、精神独特为大家交口称赞。刘鹏飞校友的成功正是开始于他对孔明灯的网上信息检索,来源于他自身的信息素养。

  3.2 精———精简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要精简。目前我校文检课包括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两部分,二者比例为 1∶1。课堂授课时一定要精简理论知识部分,结合信息检索实践讲授理论,结合本校文献资源实际讲授课程。例如,通过期刊数据库里论文全文信息页面的显示,介绍期刊论文的着录格式,特别是对摘要、中图分类号、关键词、参考文献等的讲解,既可以普及学术规范知识,又突出了重要的“检索途径”,与文检课理论知识环环相扣;利用 PPT 电子课件,简练表述课程大纲、授课思路,避免页面文字的大幅堆砌,采用明晰醒目的页面标题,提取精华,突出重点;站在章节高度串联知识,站在课程角度串联章节,指引学生利用配套教材、电子课件和课后习题等自学消化知识。

  实践操作要精练。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获取利用信息的实践技巧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同类检索工具有些共性的功能和特点,对于类似数据库,关键在于向学生“授渔”,紧扣学生的专业与实际需求,通过一两个有代表性数据库的学习,和同类数据库的比较,让学生见微知着、举一反三,从而掌握此类数据库的操作要点,而无需反复赘述多个数据库的操作。如检索中文期刊论文,学生可以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我们可以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例,精选数据库的操作要点,选择规范又兼具代表性的实例,重点讲授该库的文献检索与期刊导航功能,同时将 3 个类似中文论文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文献类型、特色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

  3.3 新———创新教学方式
  创新合作教学。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文检课教学。在专业信息检索方面,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具有各自优势。前者熟悉学科信息资源体系,具有较高的信息检索专业素养,却对专业内容较为陌生,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脱节;后者熟悉本学科专业内容,但对学科信息资源体系和图书馆信息服务不甚了解,信息检索技能有待提高。为了发挥两者的优点并弥合其不足,提高教学效果,采取“馆员—教师”的协助教学模式十分必要,能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课程学习的有机融合。两者可以共同制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制定考核标准以及评估课堂效果等。

  创新在线教学平台。利用新型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网上自助教学、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结合面授,有利于缓解课堂上教师学生比例超负荷的矛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信息能力的实质性提高。例如,建立“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展示“课程设置”“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课程信息;发布电子课件、课后作业、期末试卷等资料;实行网上在线考试,系统自动阅卷;还可利用 Web 2.0 技术,以 QQ 群、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为基础,搭建虚拟学习社区,与学生实时在线沟通,答疑解惑,提高文检课的教学效果。

  3.4 博———加强师资建设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是文检课教学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为了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准备“一桶水”;而且“餐人以鱼,其食一饷;授人以渔,其食一生。”作为授人以渔者的我们,其自身渔技也必须提高。

  博,知识渊博。作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引路者”,文检课教师必须具有全面、合理、持续更新的知识结构。以图书馆而言,应定期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馆讲课,将图书馆工作与素质教育目标统一起来,并贯穿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机制和文明氛围;以教师个人而言,应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积极利用自学、业务培训和外出进修等机会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主动参加教学观摩会、讲课比赛等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信息技能。

  博,讲授内容广博。作为信息时代的“信息导航员”,文检课老师要与时俱进,由传统的“传授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变,紧跟时代脉搏,不断丰富授课内容,以便让学生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广学博收。目前,大学生们习惯于在互联网上搜寻答案,“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已成为他们的座右铭。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现在的问题不在于阅读信息,而在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比如上网之后可以找到关于任何问题的答案,可是常常不能确认找到的是正确的答案,也不知道找到的答案具有怎样的代表性”。教会学生有效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的特色产品与功能,如何甄别、筛选高质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如何深度挖掘和获取网络免费学术资源,无疑是文检课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另一个责无旁贷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梁永忠.地方本科高校图书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探析: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3(5):86-89.
  [2] 闵红武.十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08(4):63-67;102.
  [3] 路强,刘颖.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与培养途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3(10):109-112.
  [4] 吉久明,李楠,曾媛,等.融“导学”与“生涯”于一体的文检课教学计划设计:以华东理工大学文检课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105-108;117.
  [5] 周庆梅,徐跃权,吴桂金.基于信息素质教育情境的“文检课”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11(12):116-118;122.
  [6] 张岚,李宏宇.文检课特色化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以沈阳工程学院为例[J].情报探索,2012(11):79-81.
  [7] 李景文,于兆军. 加强师资建设是提高文检课质量的关键[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2):2-4.
  [8] 陆浩东.基于信息用户认知的图书馆“信息唤醒”[J].图书情报工作,2010(1):46-49,11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课改论文
返回:文献检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