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文献检索论文 >

文献检索课中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16 共6625字
摘要

  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人们具有媒介知识、媒介技能、媒介批判能力的一项工作。良好的媒介素质有利于人们提高自身修养,使人们能更好地利用媒介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从中享受现代多媒体信息时代带来的便捷和乐趣。

  当今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大众传媒前所未有的发达。面对信息爆炸的巨大浪潮,教育工作者都在认真思考:该如何立足本职岗位、找准方向扬帆破浪前行?本文试图从高校文献检索课的角度,对媒介素养教育如何嵌入其中的教学做一些探究。

  一、高校文献检索课的现状

  我国高校文献检索课自1984年开设以来,已走过30多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文献检索课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了。笔者以文献检索课为检索条件,从知网中筛选出不同时期有关这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并加以分析,发现文献检索课较为集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够

  网络世界给人们带来的信息量无比丰富,大学生们对信息需求的程度有增无减,日益突显出高校文献检索课开设的重要性、必要性。但是,大学生的这一需求没有引起一些高校相关领导的足够重视。

  有些领导在认识上缺乏远见,没有意识到文献检索课是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集知识、技能和综合信息素质提高的课程。有些领导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误区,认为文献检索课的任务只不过是教学生在写论文时如何查资料,觉得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正因为领导的认识有别,文献检索课在各个高校开设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真正重视开设这门课程的院校并不多,多数高校是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或讲座的形式出现,教务部门一般没有将其列入学校的正规教学规划之中(只由图书馆视情况安排,随意性很大),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有些高校则根本就没有开设这门课,也未开设有关的讲座。

  (二)教材缺乏新意

  平心而论,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已经滞后于信息时代网络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其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教材内容陈旧老化、缺乏新意,教学内容已跟不上信息检索技术发展的需要。有学者对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文献检索课教材提名奖的25种教材作了研究[1],发现这些教材即便做到了“三年重新编写出版,但是,内容的更新普遍没有做到完全同步”;而且还有不少章节是沿袭照抄以往已经过时的内容,其中的手工检索部分依然占有比较大的篇幅,因此,新的教材做到的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新。现有教材在内容上缺乏实质性的新意,尤其是缺少互联网信息检索和各色数据库信息检索的内容;忽视了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没有重视对大学生思维方式、信息道德及其信息利用、信息筛选等能力的培养。可见,教材“三年重新编写”的速度已远远落后于各类媒介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

  (三)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大多数高校还没有一支结构合理的文献检索课师资队伍。有些院校只是由图书馆的老师(或个别学科的老师)通过少量的讲座形式来开展这项工作,而在一些二本、三本院校,由于缺乏师资根本就没有安排文献检索课。因此,这门课程的师资培养、师资队伍组建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媒介素养教育嵌入文献检索课的必要性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成长于加拿大、美国及其它欧美发达的国家。相对而言,我国大陆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及发展比台湾、香港地区和国外较为滞后。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逐渐增强了对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

  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卫发表的论文 《论媒介教 育 的 意 义、内 容 和 方法》[2],可谓是开启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之路。由此之后,学者们逐渐向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方向聚焦,这方面的研究课题也逐年增多并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

  所谓媒介素养,包括人们对各种各样媒介信息的批评与批判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人们就能熟练地驾驭媒介信息,更好地从事学习、生活,并为社会的发展服务。所谓的媒介素养教育则是指培养和指导学生正确辨识、理解,并能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信息资源的一种教育。或许有人会问:媒介素养教育有必要嵌入到文献检索课中去吗?两者能否结合在一起?对于这类质疑,回答无疑是肯定的,理由无疑也是充分而明确的。

  (一)多媒体时代发展的需要

  互联网多媒体的飞速发展,带来了难以数计的庞大信息量,随之产生的信息的即时性、数字化、交互性,这些突如其来的现象都加剧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及其显而易见的优势,使得信息传播以飞快的速度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国际上利用互联网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渗透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何透过种种现象看本质、如何识别各种网络谣言、如何进行正确判断并做出理性的决策等等,概而言之,如何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媒介素养教育,已是目前高等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可见,媒介素养教育的产生是因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

  当今社会,“信息的多样化和无处不在的噪音不断消解和颠覆着主流话语和传统道德观念,这正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新鲜、追逐时尚的心理。但大学生的心智相对还不太成熟,对信息辨析力还较弱,很容易迷失在海量信息中”[3].很显然,媒介文化已经是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莠混杂的各种信息对大学生随时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高校有必要大力推进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格外重视培养大学生们的分析、甄别和选择媒介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批判性地利用网络的能力和积极主动参与网络信息互动、吸纳并弘扬正能量的能力。总之,高校有责任帮助大学生提升媒介素养,使他们成长为心智成熟、在网络信息世界中能够明辨方向的高素质人才。

  (二)文检课的改革势在必行

  文献检索课是引导大学生从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信息的一门科学方法课;是一门增强信息意识、信息文化素养的素质培养课;是一门提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工具课。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就是要使大学生逐渐具备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检索工具获取其所需信息的能力。

  21世纪的今天,“数字媒体、网络等传播媒介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莘莘学子渴求“学习如何高效地获取、理解及利用媒介信息成为了新时代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内容”[4].毋庸置疑,媒介素养教育的这些“新内容”正是眼下的文献检索课改革所急需吸纳的新内容。文献检索课的改革必须认真审视面临的多媒体数字化网络环境,在教学观念、体制、手段、模式等方面应当不断优化和整合,建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大学生信息情报意识及信息情报检索意识的教育,注重培养、提高大学生对现代信息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传统的文献检索课嵌入了这些“新内容”,犹如输入了富有生机的新鲜血液,必能使传统教学焕发生机,从而培养出具备健康的媒介鉴别能力和批评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多种媒介资源完善自我。我们有理由相信:将媒介素养教育嵌入文献检索课教学中是适宜的、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献检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