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食品安全信息失灵的主要表现,包括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备、信息不准确、信息不及时。分析了食品安全领域出现信息失灵的主要原因,论述了食品安全信息失灵造成的后果,包括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社会失灵。提出了化解食品安全信息失灵问题的对策措施,即建立食品安全溯源信息平台、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平台、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平台。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息失灵; 信息不对称;
在食品安全领域,信息失灵是造成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社会失灵的主要原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食品安全领域的数字政府建设,是解决食品安全领域信息失灵的重要举措。
1、 食品安全信息失灵的主要表现
食品安全信息失灵的主要表现就是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不完备、不准确、不及时。
1.1 、信息不对称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从横向来看,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包括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工信、公安等部门。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还没有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信息资源缺乏整合,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对于同一个系统也没有建立跨地区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从纵向来看,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还没有建立“国家-省-地市-区县”四级信息交换机制,虽然上级部门要求下级部门报送信息,但上下级部门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食品生产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我国食品生产经营者类型繁多、数量巨大。截至2018年5月,全国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有1367万家。目前,市场监管部门主要通过巡查、抽查等方式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管,而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仍然存在采取逃避检查、隐藏证据等方式来应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虽然飞行检查可发现不少食品经营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但由于食品企业众多,监管人员数量有限,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这些都导致市场监管部门难以获得食品生产经营者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信息。例如,上海福喜公司通过藏匿过期原料和篡改生产记录来逃避检查[1]。还有许多食品“黑作坊”“黑窝点”,其位置一般都很隐蔽,监管部门很难及时发现。
消费者与食品生产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掌握的食品安全知识往往十分有限,而且还可能存在一些错误观念。消费者无法确切的了解拟购的食品质量是否存在问题,生产日期是否被篡改,采用的原料是否合格,生产过程是否卫生等方面的信息。部分超市或食品店经营者对过期食品换上新包装、印上新的生产日期继续销售的不法行为时有发生;部分企业和小商贩为了获利,使用催熟剂、打蜡等手段改善食品卖相。消费者通过食品外表、标签等信息难以鉴别食品质量,往往是“吃了才知道”。
1.2、 信息不完备
信息不完备是指食品安全相关利益者掌握的信息不充分、不完全。由于时间、经历、资金等方面的限制,食品安全相关利益者不能掌握全部信息。
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链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食品不安全,消费者不能掌握食品链条上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全部信息。
许多食品企业是跨地区经营的,例如从A地采购原料,在B地生产,到C地销售,部分食品营销网络覆盖全国。许多食品加工小作坊经常换地址生产,而小摊贩经营是流动的。消费者也无法掌握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全部食品安全相关信息。
1.3、 信息不准确
食品安全信息不准确是指食品安全相关利益者掌握的信息不真实、不确切。为了获取商业利益,食品生产经营者往往对消费者隐瞒实情,给消费者传递不准确的食品安全信息。例如,隐瞒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情况、使用过期原料充当新鲜原料进行生产、篡改过期食品生产日期等。
在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链条上,上游的相关利益者处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会向下游相关利益者传递虚假信息,导致信息失真。例如,部分农民使用剧毒农药,却冒充天然无公害农产品;部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过量添加了有毒有害物质,或使用了过期原料,但在向经销商和消费者宣传时却保证生产的食品全链条安全、无公害。
1.4 、信息不及时
信息具有时效性,过了一定时间就失去了价值。食品安全信息不及时是指食品安全相关利益者掌握的信息失去了时效性。由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没有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或者虽然及时发布了食品安全信息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消费者不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2 、食品安全信息失灵原因与后果
2.1 、原因分析
归结起来,造成食品安全信息失灵有两类原因:一是客观原因,如信息收集成本高导致信息不全面,信息流通渠道不畅使信息不及时等。二是主观原因,如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故意隐瞒信息使信息不对称,故意歪曲信息使信息不准确等,这也是造成食品安全信息失灵的主要原因。
从宏观环境来看,我国食品安全信息失灵现象非常普遍,与我国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有一定关系。在市场化过程中,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采取非常手段生产食品,而部分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了食品生产者打擦边球、钻空子,故意隐瞒、歪曲食品安全信息。
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食品产业。市面上许多食品都是通过工业化生产方式生产出来,这些食品的原料提供、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由不同的市场主体提供,食品安全信息被割裂。
在城镇化过程中,熟人社会逐步演变成陌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食品安全相关利益者掌握的信息往往比较全面、及时、准确,不同利益者之间信息是对称的。而陌生人社会,食品安全相关利益者彼此不认识、不熟悉,不同利益者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侵害其他人权益往往不会顾忌。
2.2、 后果分析
在我国,食品安全不仅存在市场失灵,还存在政府失灵和社会失灵,即我国食品安全面临“三重失灵”,信息失灵正是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社会失灵的主要原因。
2.2.1、 市场失灵
食品是一种经验品、信任品,随着食品工业科技的快速发展,香精、染色剂等各种添加制剂应运而生,这更使消费者无法像过去那样仅凭食品的颜色、外观、气味就能判断食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相比,消费者在食品信息方面处于劣势,而食品生产经营者可能会滥用其信息优势欺骗消费者,导致食品市场失灵[2]。例如,许多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喜欢购买色泽好、无斑点的水果,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迎合消费者,就采取了打蜡,过量使用农药、催熟剂等方法。许多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由于同样原料的产出量大、成本低、卖相好、保质期长,严重损害了守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2.2.2 、政府失灵
食品安全出现市场失灵问题,要求政府对食品市场进行干预。政府部门对食品行业开展市场监管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重要方法。然而,近年来,在政府高压之下,我国食品安全事件依然时有发生,说明还是存在政府失灵的情况。
我国食品生产经营者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数量有限。与食品生产经营者相比,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食品信息方面处于劣势,而食品生产经营者可能会滥用其信息优势欺骗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导致食品安全领域的政府失灵。例如,在上海福喜事件,该公司在政府部门来检查之前,把过期原料藏匿起来,篡改生产记录,隐瞒真实信息,欺骗执法检查人员。
2.2.3、 社会失灵
当食品安全领域市场和政府都存在失灵的情况,许多专家学者寄希望于社会组织的监督和消费者的公众参与。然而,目前国内的食品安全领域相关社会组织发育并不健全,许多社会组织的会员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这些社会组织虽然掌握食品生产经营者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一些食品安全信息,但通常不对外披露。而由于信息公开程度低等原因,消费者往往难以获取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相关社会组织的食品安全信息,无法有效参与社会监督,这些都导致了食品安全领域的社会失灵。
3 、食品安全信息失灵的化解对策
化解食品安全信息失灵问题需要借助信息化、互联网手段,让食品安全相关利益者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食品安全信息,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领域的“信息不对称”。
3.1、 建立食品安全溯源信息平台
食品安全涉及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诸多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一批食品溯源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局限于某个地区或某个细分行业(如肉类、生猪、农产品、餐饮业等),主要由某个部门或某个企业自行建设,缺乏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溯源信息平台。因此,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溯源信息平台,覆盖各个食品门类,并实现全国联网,保证食品安全信息全程可追溯。
通过食品安全溯源信息平台,消费者可通过扫描食品外包装的二维码,随时随地查询食品安全信息,包括食品生产日期、企业信息(企业地址、电话、法人信息等)、生产线人员信息、保质期、原料(采购日期、地点等)、食品添加剂(名称、添加计量等)、食品安全执行标准等生产全过程具体信息。这样既可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又可以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快速地查找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哪些人应对此负责,实现问题快速定位和精确问责。
3.2、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平台
2019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9条规定“对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显然,食品安全信息关系公民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属于主动公开范围。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食品安全关系着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食品安全信息是典型的公共数据。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掌握着大量的食品安全信息,特别是执法检查、抽检、行政处罚等方面的信息。在食品安全领域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不仅可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透明度,还可以保证消费者了解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不良记录情况,提高警惕性。为此,应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平台,归集各个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相关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等机构掌握的食品安全信息,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或政府数据网站,向全社会公开食品安全信息。此外,要重视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信息的公开,执法检查记录、抽检报告、行政处罚原因等细节信息也应及时公开,实现全民监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公信力。
3.3 、建立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平台
食品生产经营者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人员编制有限、工作经费有限、工作时间有限。例如,2014年,安徽省蚌埠市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人员编制33人,负责食品药品监管只有1人,而仅餐饮一项,开发区就有42家食堂、1000多家餐馆,仅凭一人之力,连例行抽查都不可能完成[3]。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执法车辆、快检设备、工作经费都比较缺乏[4]。许多食品生产加工“黑作坊”往往在深夜从事违法活动,因此,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很难做到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有效监管,需要鼓励群众对不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投诉举报,为政府部门打击不法分子提供线索。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达8.47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99.1%。我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而智能手机一般都具有拍照、文字输入、定位等功能。建议可以开发一个APP软件形式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平台,促进食品安全领域的公众参与。消费者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即时进行在线举报,发布文字、照片、位置信息等,把不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分类标记在地图上,方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按图索骥地开展行政执法。当这个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平台用户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数据量积累到一定规模,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全国食品安全问题分布和发生规律。例如,哪些类型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哪些类型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容易出现哪些类型的食品安全问题。值得指出的是,对于处罚和曝光,许多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更惧怕曝光,因为这样会影响食品销售,甚至导致公司快速倒闭。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平台和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平台,可以让消费者“用脚投票”,有效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的机会成本,倒逼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
总之,要通过互联网这一开放平台,使食品安全信息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相关社会组织、新闻媒体机构、消费者之间充分流动,使食品安全信息更全面、及时、准确,最大限度消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切实保障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信息失灵的主要表现就是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不完备、不准确、不及时。
食品安全涉及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诸多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在食品安全领域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不仅可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透明度,还可以保证消费者了解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不良记录情况,提高警惕性。
1食品添加剂的管理现状分析1.1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监管系统。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食品添加剂实行管理,20世纪60年代后加强了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监督。2009年6月1日实行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确立了分段监管的...
2食品安全民事责任的相关理论2.1食品安全民事责任的概念2.1.1食品安全民事责任的定义有关食品的定义,各类着作中五花八门,从法律的角度看待食品的含义,可以参考《食品安全法》中的条文,根据第99条的规定,食品是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半成品...
网售自制食品中存在问题颇多, 安全无法保障, 但买卖双方多为熟人, 消费维权案件甚少。...
结语食品行业是一个链条,从农田到饭桌,从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作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食品安全牵动着全体人民的神经,一旦触动其食品安全这一切身利益,将会对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中国拥有13亿人口,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行业发展不...
一、引言2013年7月,国家发改委对乳制品企业(主要是外企)进行反垄断调查,并最终以6.7亿元罚款终结该起案件。该事件引起不少媒体的热议。部分观点表示赞同,也有不少观点认为政府对乳制品价格控制是多此一举。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进口乳制品价格为何高于国外同...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毒生姜、瘦肉精、地沟油、苏丹红、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担忧,虽然相关监管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但是食品安全事故却依然频繁发生。如何建立完备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王婉琼...
本文对当前国内食品安全社会道德责任的缺失现状进行了简要地介绍与论述, 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来探索造成食品安全频频发生的原因, 最后从道德责任的角度来确定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法“重行政, 轻民事”的思想并未改变, 民事责任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结语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必须紧密依靠政府监管的各部门以及学术界多学科的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和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合力的效应,最终实现加强食品安全法规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多。对于近几年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食品监管体系的不完善。本文剖析了食品安全事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监管体制的建议。当今食品安全问题现状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