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正越来越从“东西差异”向“南北差异”转变, 这一转变背后凸显了我国北部众多省份面临的发展危机, 稍有不慎, 这些省份就有可能重走发达国家“锈带”地区的老路, 陷入长期经济发展困难。下一步需在这些地区着力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促进经济结构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东西差异”,“南北差异”
一、 南北间经济差异在拉大
长期以来, 我国的经济区域是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来进行划分的, 这背后的理由是四大区域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对应的潜在经济增长增速不同, 需要的经济发展政策也不同。但是近十年来, 这四大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并未呈现太大反差, 反而是南北间的经济差异在拉大, 且从2013年到2018年上半年, 呈现持续加速的态势。
这种经济发展差异的转变背后隐藏着北方省份经济发展中的众多危机,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 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长期以来北方省份由于资源禀赋, 历史布局等原因, 持续以要素和投资驱动经济增长为主, 一方面形成了较“重”的产业结构,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 面临着更为艰难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2018年上半年, 北方省份GDP占全国的比重为38.0%, 但是钢材产量占比达到58.1%, 有色金属产量占比更是达到69.2%。另一方面也未形成促进新动能加快发展的产业环境。例如北方各省中, 除北京外均没有形成具备较高水平和较强拉动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而南方各省中, 不仅是相对发达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贵州的大数据, 湖北的光电子, 重庆的电子制造产业也均发展的有声有色。
二是环境透支严重, 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北方各省的产业结构必然导致对资源环境的更多消耗, 从过去两年的空气质量监测情况可以明显看出, 北方对环境透支情况更为严重, 空气质量与南方相比差距明显。
>>2008年和2018年上半年四大区域GDP占全国比重比较
>>2008年至2018年上半年南北区域GDP占全国比重比较
三是人口流出可能影响经济长期增长动力。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趋向于由内需和消费拉动, 人口增长将是未来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而经济和环境的压力会表现为人口的迁移, 随着北方吸引力的下降, 人口持续流出将会导致很多区域的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下降。从代表人口迁移的主要指标人口机械增长率来看, 近3年南方十六个省中有十个省平均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 而同期北方十五省中有八个省平均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2017年, 北方十五省中有十省的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 全国人口机械增长率最低的六个省中有五个省在北方 (其中, 北京和上海主要是由于行政管理原因导致负增长) , 而机械增长率最高的五个省中有四个在南方。
需要注意到的是, 以美国五大湖区为代表的“锈带”, 其形成过程均是以重化工业兴起为契机走向辉煌, 随后由于产能过剩、创新不足、环境污染而沦为“锈带”, 并且由于人口大幅迁出, 最终落入极度衰败的情形, 据统计, 在1950年全美最大的16座城市中, 有6座城市的人口此后下降了一半以上, 其中布法罗、克利夫兰、底特律、匹兹堡四座城市位于“锈带”。目前我国北方区域显然存在这样的发展风险,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南
二、进全国经济均衡发展
下一步我们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 尽快扭转北方区域不利发展局面, 促进全国经济均衡发展。
首先是在北方区域更为坚决的推进供给侧改革,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一是坚决推进产能结构调整, 挤出沉淀在过剩产业, 僵尸企业的被低效利用的宝贵资源。二是推进简政放权,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减少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 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推动资源流向高效领域。三是围绕北方现有产业结构, 通过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等手段, 不断推动现有产业向高端化、高效化发展。
其次是以多种方式提升各级政府对人的作用的重视。一是推动税制改革, 加快税源主体从企业增值税向个人消费税和所得税方向转型, 改变地方政府激励机制, 进而调整其行为路径。二是进一步深化双创工作落实, 构建适于人才发挥创新创业热情与才干的环境, 持续发挥各类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引领作用。
最后是坚决推进绿色发展。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基本理念, 深入理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环保标准是促进产业升级的最佳措施, 也是留住高端人才, 吸引居民定居, 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绝不是对立的关系, 而是长期和谐共生的关系。
第一章绪论一选题依据和意义。(一)选题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能源消耗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其中最受人关注...
第2章区域经济差异及相关理论2.1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概念。2.1.1区域的概念。目前为止,经济学中对区域的定义尚未统一。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艾德加M胡佛指出,如果把区域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对研究人员所需处理的数据和事件进行很大程度上的降低,这样就可...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服务业的作用和影响逐渐由弱变强,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世界上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大多在70%以上。与农业和工业不同,服务业部门不仅对经济增长的产值方面的贡献会越来越大,而且对经济增长的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影响也会越来...
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面貌,但由于区域间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依旧突出。...
本文中将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从而提出如何通过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主要从东北亚区域概况角度出发,阐述了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叙述了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途径,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题目:我国区域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引言1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基本分块1.1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分块1.2我国各区域城市化的特点2我国区域城市化的问题2.1我国城市化评价体系的建立2.2我国城市化共同存在的问题2.3我国各...
临空经济企业也可以称之为空港经济。这种新兴高端区域发展模式首先是以机场的正常运营为主要依赖。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率先在发达国家出现。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国家先进生产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各大机场周...
空间均衡理论是在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用来研究经济空间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经过近60年的发展,空间均衡理论从最初研究商品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层面的相互流动以探究相互影响条件下所有市场的均衡问题开始,逐渐扩展到区域贸易研究领域...
本文分析了小城镇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的方式研究了小城镇的三大产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