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区域经济研究的中心内容在于区域经济差异, 同时政府机构在拟定区域发展方案时也会作为参考指标。当下,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研究的学者较多, 就黑龙江省各个区域的政府而言, 研究其地方经济的区别, 有利于地方政府政策的拟定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对此, 本文以黑龙江省的各个地区为研究对象, 用实例证明了黑龙江省内区域间的差异和影响因素, 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黑龙江;
1、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
1.1、 各地市人均GDP分布分析
根据《黑龙江省年统计年鉴》统计显示各地级市年主要经济指标及排名, 可知, 哈尔滨市指标排名首位, 其次是大庆市, 牡丹江市排在第三名, 大庆和哈尔滨两市数据指标差异不大, 牡丹江市的GDP只有大庆市的1/6, 倒数第一的七台河市仅仅只有大庆的1/30, 由此可看出省内各区域间经济差距之大。人均指标而言, 排在首位的哈尔滨市人口不多, 人均GDP是哈尔滨市的近4倍, 是排名倒数七台河市的近13倍, 这也表明各区域之间的差距不小。纵观而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排名第一的是哈尔滨市, 但其他指标都不及大庆市, 第三名的齐齐哈尔市的差距和前两者相比差距就更大了, 末尾的黑河市和绥化市相较大庆和哈尔滨市指标差距更大。由此数据可知:大庆市和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仅有的经济发达地级市, 其中大庆市的发展对石油的依靠很大, 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大庆市在发展过程中一旦资源枯竭, 经济将会受到重创, 所以要实现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地区以优带弱的发展特别重要。
1.2、 各地市经济差异变动分析
由动态分析可知:大庆市和哈尔滨市两市GDP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这段时间中, 两市的GDP出现缩小趋势, 两市在高速发展的时候, 其他10个城市地区的GDP差距更大了, 这些地级市里, 排名第一的是七台河市, 并且和其他9个城市差距甚大, 从剩下的9个地级市GDP数据可知, 数据差距甚微, 呈现同步发展之势, 其中佳木斯市和牡丹江市在较长时间里同步发展, 绥化市在20世纪末发展趋势良好, 到21世纪时发展速度减慢, 在2005年的时候低到了谷底, 在2015年才努力追上黑河市并持平。鸡西、鹤岗、双鸭山和伊春四市发展几乎同步, 里面鸡西和鹤岗两市煤炭资源丰富, 伊春市木材资源丰富。从以上数据可知,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呈现几个层次的发展, 且每个层次的差距甚微。
1.3、 各地市经济发展差异总结
人均GDP是不包括人口因素在其中的数值, 总的来说, 人均GDP排在首位的是大庆市, 从进入21世纪至2016年大庆市和其他各县市的差距逐步缩小, 到2016年的时候出现增长之势, 但后期是不确定的有待观察, 在其他的地级市中人均GDP增长数据来看, 哈尔滨市发展较快, 剩余的城市差距较大, 且初期发展速度差不多的城市, 但是在2015年的时候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人均GDP出现增长的城市分别是七台河市、鹤岗市、佳木斯市、齐齐哈尔市四市。
2、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
2.1、 产业结构变化
在黑龙江省工业占比较大, 其中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他的区域, 工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占比, 各地级市的第二总产值数据, 轻工业产值不及重工业, 但绥化市例外。就农业来说, 大庆市除外, 剩余各市农业增速都不及各市的GDP增速, 工业产值中, 不包含大庆和牡丹江两市, 剩余的地级市工业增速都不及本市的GDP增速。但服务业有所不同, 齐齐哈尔、鸡西、鹤岗与伊春四市除外, 剩余的各市服务业增速均强于各市的GDP增速。整体来说, 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农业发展速度平缓, 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 占据各市主导地位的还是工业。就这三大产业在各个区域所占比例而言, 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牡丹江属于“三二一”格局;鹤岗、双鸭山、大庆、伊春属于“二三一”格局;佳木斯、黑河、绥化属于“三一二”格局。由此表明, 黑龙江省大部分地级市有其发展共性, 农业不占据主导地位, 而第二产业也不是唯一的, 各市里同样存在农业和服务业占据主导的“非农”发展方针地区。
2.2、 生产要素流动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发展, 各个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 尤其是人口流动推动了各区的协调发展, 减少了市场化进程步伐。本文建议, 推动劳动力要素的发展, 推动人口跨区、跨领域流动, 对促进经济滞后市区经济增长和推动省内各行业改革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 本文关于对人口流动相关的要素, 提出了要重视的意见, 认为要积极开发对人口流动的约束, 减少人力流动相关的成本, 来实现各个地区的劳力流动的同时收入差异缩小的发展态势。
2.3、 技术与制度创新
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是技术革新。在当今社会, 大部分技术发展主要依靠企业的研发活动, 公司的研发目的是谋求其经济效益, 这是公司对其成本和效益对比的结果, 企业为追求效益的自发活动。所以, 企业的研发活动是内生性的带动社会技术发展, 这是经济体系内的技术发展。对此, 本文在挑选技术创新数据时, 用非农技术工作者占比当作技术创新度的指标。
2.4、 地方对外开放程度
就当前阶段来说, 在每个地区都普遍实行的是招商引资相关的战略, 为了吸引外资的直接投资, 地方各个政府也采取了很多配套的相关措施。对于黑龙江省来说, 制造业方面, 很多区域都进行了大批量的固定资产的投资, 所以以“非农”为方向发展是一个大的方向。但是对于很多以农村为主导的区域, 第一产业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是很重要的。因此, 在本文中, 用外商直接来投资和资产投资作为各个地域的发展战略。在这之中, 外商直接投资的公式可以表示为:合同外资所占地区的GDP的比重;而资产投资的指标可以表示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的GDP比重。
当前, 我国各个区域都积极进行招商引资政策, 地方政策实施一系列招商政策来促使外商投资入驻, 在基建、税务等方面给予极大便利。各区域政府对各行各业加大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在黑龙江省, 大部分县市增加对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入, 所有各地重点发展策略是“非农”方向, 但在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地级市, 在农业进行了固定资产投入。对此本文中, 外商投资和资产投资相结合可以作为每个区域的发展政策, 在这之中, 外商投资的公式是:合同外资与地区的GDP的所占比, 资产投资的指标公式可以表示为:城镇固定资产与地区的GDP的比例。
3、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黑龙江省承担了振兴东北老工业的战略任务, 是以工业闻名。黑龙江省六大工业基地是石化工业、装备工业、能源工业、医药工业、食品工业与林木工业。
这些工业产值总产值有5141.3亿元, 在当年全省GDP的83%。与此同时, 黑龙江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 “北大仓”是黑龙江省对中国做出贡献所得到的荣誉称号, 这些对我国的粮食安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富饶的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这些不能再生的资源在现在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这些都表现在大庆的石油与四煤城的煤炭资源已经在枯竭的边缘、黑土地沙化非常严重、三江平原的湿地的自然灾害也是经常出现。因此, 科学规划主体的功能区, 要对各个功能区不同的开发强度做好相关的规划, 要知道哪些区域是应该进行生态保护的, 同时, 要以食物安全为最主要的, 以此为引导人口与经济向资源环境承载力比较强的区域集中, 这在黑龙江的经济发展上有重大的意义。
3.2、 强化区域经济合作
在黑龙江省的西南区域, 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大庆市在黑龙江的省内发展的规划中已经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他们的工业走廊相关的建设。在相关的建设中, 哈尔滨市提出了要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要的航空航天, 来实现好装备工业的产业聚焦, 形成了装备制造基地, 同时, 也以松嫩平原为主要的依靠, 以其肥沃的土地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大庆市在工业走廊中, 来发展附加值较高的天然气化工和石油化工, 与此同时, 也加大发展绿色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这些城市发挥好自己本有的优势, 把不同的工业区建立好, 来实现最后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伊春市是黑龙江中部的以林业资源为主的森林城市, 对于旅游产业, 也是适合发展的, 相对来说, 黑河市比较突出的是口岸优势, 伊春市可以与黑河市合作推出旅游产业, 同时伊春市也可以利用黑河市发达的物流来运输木材。绥化市在黑龙江省主要是来负责发展粮食的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和中草药的加工, 可以利用其优势区位, 从哈尔滨市、大庆市等地区引进高技术产业, 并向其他几个地区扩散。佳木斯市的主要优势是有最大的铁路运输编组站和东北部唯一的飞机场, 其交通优势有利于相关联城市的发展。
在东部地区, 四大煤炭市和牡丹江市可以很好的形成产业集聚, 利用引进的先进技术来实现现代化的开采方式, 同时连接其他产业, 使每个产业都相互促进深化发展。
3.3、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总趋势来看, 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需要加快调整, 在现有的12个地级市中, 有6个市是以自然资源的开采来发展经济的, 相对来说会面临着随时资源枯竭的问题, 因此, 资源型城市应该努力加快产业的升级, 使产业尽快转型, 来寻找接替产业和替代型产业, 逐渐将主导的产业转向高科技产业, 来建立多元化的经济格局, 同时还应该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建立好物流园区, 减少运输的成本。
3.4、 投入人力资本提高创新水平
对于提高人力资本质量来说, 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效的途径, 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代化、好技术的逐渐引进都需要高素质的人力来维持与发展, 才能使技术与科技运用到生活之中。就拿绥化市来说, 绥化市是黑龙江省一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农业占比约为60%, 人口数量在全省第三。大量的劳动力从事的都是非常简单的农业操作化劳动, 假如在粮食生产中引入新的技术, 就需要更多的具有高质量的劳动力, 绥化市的发展也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为省内其他地区提供粮食的位置, 也应该引进高科技, 为其带来粮食的产量提升, 而且, 深加工还可以实现利润的提高, 使绥化市的产业可以处于产业链条的顶端。而这一系列的实现, 都需要高技术人才, 人才的来源主要是从两个方面, 第一是对现在的员工进行培训, 提升现有员工的技能;第二是通过一定的条件来吸引高技术的人才。
4、 结语
本文通过了解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 并对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该省应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引导人口与经济向资源环境承载力比较强的区域集中, 强化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投入人力资本提高创新水平, 以此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孙传荣, 张宇.黑龙江省赫哲族与俄罗斯那乃族经济文化合作对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 2018 (10) .
[2]王中煜, 张宇.“资源诅咒”视角下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8) .
第一章绪论一选题依据和意义。(一)选题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能源消耗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其中最受人关注...
第2章区域经济差异及相关理论2.1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概念。2.1.1区域的概念。目前为止,经济学中对区域的定义尚未统一。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艾德加M胡佛指出,如果把区域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对研究人员所需处理的数据和事件进行很大程度上的降低,这样就可...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服务业的作用和影响逐渐由弱变强,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世界上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大多在70%以上。与农业和工业不同,服务业部门不仅对经济增长的产值方面的贡献会越来越大,而且对经济增长的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影响也会越来...
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面貌,但由于区域间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依旧突出。...
本文中将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从而提出如何通过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主要从东北亚区域概况角度出发,阐述了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叙述了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途径,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题目:我国区域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引言1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基本分块1.1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分块1.2我国各区域城市化的特点2我国区域城市化的问题2.1我国城市化评价体系的建立2.2我国城市化共同存在的问题2.3我国各...
临空经济企业也可以称之为空港经济。这种新兴高端区域发展模式首先是以机场的正常运营为主要依赖。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率先在发达国家出现。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国家先进生产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各大机场周...
空间均衡理论是在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用来研究经济空间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经过近60年的发展,空间均衡理论从最初研究商品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层面的相互流动以探究相互影响条件下所有市场的均衡问题开始,逐渐扩展到区域贸易研究领域...
本文分析了小城镇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的方式研究了小城镇的三大产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