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探究
摘要:在现代国家发展政策下, 各大城市地区都采用了“大力发展某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区域性经济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说明其应用价值以及实际能效良好, 而此经济模式之所以具有如此能效, 原因就在于金融集聚效应。本文为了了解金融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 将以“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案例为基础, 了解不同案例当中金融集聚效应的能效发挥, 相应得出该效应能效产出路径以及如何提高金融集聚效应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集聚效应; 区域经济; 带动能力;
金融集聚效应是一种将范围内经济集中, 通过经济转化来提高区域市场对所有市场用户产生吸引力, 增加区域市场经济产值上限的一种效应, 对此我国近代各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地区经济发展, 开始使用这种效应, 展开了相应的地区性发展, 其中“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最为普遍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案例结果上来看, 金融集聚效应在地区经济发展当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但是相比之下却存在缺陷或差异, 说明金融集聚效应在地区经济发展当中的能效发挥还略有不足, 有必要对其区域经济带动能力进行进一步研究, 了解其中具体问题, 再通过相应策略来进行改善, 确保金融集聚效应区域经济带动能力全面发挥。
1. 金融集聚效应概述
简单来说, 金融集聚效应就是将范围内经济集中在某个层面上, 使得该层面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相应形成金融中心, 而此时金融中心在庞大的经济体支撑下, 其服务体系、科技含量等会相应提高, 变得更具吸引力, 所以市场用户会被吸引到金融中心所处的区域内, 由此可见金融中心所处区域的市场用户量增长, 那么介于每个市场用户都具有地方经济产值贡献能力, 所以数量增长, 就代表地方经济产值的上限上涨, 这就是金融集聚效应下, 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一大表现, 同时在用户量增长背景下, 除去金融中心产业以外, 地方范围内的其他产业也有了更多与市场用户接触的机会, 如此通过服务来促进用户消费, 使得范围内的每个产业经济收益量提高, 综合就提高了区域经济水平。综上, 金融集聚效应在区域经济增长当中, 具有提高区域市场经济产值上限、提高区域范围内各行各业经济收益水平的两种带动能力表现, 可以实现区域性经济增长[1,2]。
2. 案例分析
主要以现代常见的“旅游产业带动地区产业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式为基础, 对其中金融集聚效应经济带动能力的表现以及差异来进行分析。
2.1 案例介绍
出于便捷性考虑, 本文将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展开分析、对比工作。
(1) 案例一
某乡镇地区风景秀丽、民风淳朴, 且具有独特的渔业文化, 说明其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适合以“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来实现地区金融发展。相应在国家政策发展下, 该地区地方政府开始着手开发当地旅游资源, 建设内容包括:地区文化产业建设、旅游风景区建设、住宿餐饮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模式上为了各产业以及政府单位权益, 保留了各产业之间的独立性, 相应在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上, 借助旅游产业对市场用户的吸引力, 增加了地区市场用户数量, 其他产业在此基础上, 通过自身服务来进一步吸引用户, 由此体现出了金融集聚效应。
(2) 案例二
某乡镇同样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相应开展了“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设工作, 建设内容上与案例一大同小异, 所以不多加赘述, 但两者的区别在于, 案例二地方政府单位并没有刻意保留每个产业的独立性, 而是鼓励每个产业相互融合, 形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一体化金融中心, 为市场用户提供“一条龙”服务。从案例二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上来看, 其同样以旅游产业吸引力为主来增加市场用户数量, 但在用户旅游过程当中, 其他产业因为与旅游产业形成了一体化, 所以体系内所有产业的服务水平基本一致, 且设立了导游等岗位对用户介绍产业特点与功能, 由此促进用户消费, 相应体现了金融集聚效应能效。
2.2 案例对比
围绕案例一、二, 本文将选取其中三大区域性经济指标 (建设前每年区域经济增长比、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经济年增比、地区人均收入) , 对两个案例“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设后5年的经济表现来进行分析, 通过差异来确认金融集聚效应能效发挥途径以及案例中效应能效发挥缺陷。表1、2为案例一、二“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设后5年的经济表现数据。
表1 案例一“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设后5年的经济表现数据
下载原表
表2 案例二“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设后5年的经济表现数据
综合表1、2数据可见, 案例一、二的“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的后5年, 每年都实现了地区经济增长, 说明均体现出了金融集聚效应的能效, 同时从增长比上来看, 金融集聚效应能效在两个案例中的地区经济带动能力表现良好, 使地区经济有客观的增长, 因此金融集聚效应能效在区域经济带动中的能效发挥路径在于:利用金融中心的经济制裁, 做好主导产业建设、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将表1、2数据进行对比可见, 案例一在金融集聚效应能效发挥下, 虽然实现了地区经济增长, 但连年涨幅较小, 且整体存在不稳定表现, 综合来看案例一金融集聚效应能效能效呈下滑趋势;案例二在金融集聚效应能效发挥下, 同样实现了地区经济增长, 且连年涨幅不大, 但整体来看其涨幅表现稳定, 综合来看案例二金融集聚效应能效呈上涨趋势。由此可见, 案例二“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模式, 更适合金融集聚效应发挥, 值得借鉴。
3. 金融集聚效应区域经济带动能力改善策略
针对案例一、二的对比, 说明案例一“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模式存在缺陷, 对此本文将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围绕相关理论, 对案例二“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模式进行分析, 了解其中待发展空间, 并提出改进建议。
3.1 案例一改善策略
围绕案例一、二的“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模式特点可见, 案例一建设模式特点在于独立性, 这一特点使得地区内的各行各业并没有融合起来, 从业人员依旧只能依靠传统模式来吸引市场用户, 同时介于不同从业人员的服务方式以及服务水平, 很容易形成“服务方式对口且水平较高的从业人员获得更多青睐, 而其他行业则不容易被用户选择”, 这一现象在长期发展的角度上, 会导致部分行业因为无法获得用户支持而消亡, 不利于企业经济产出以及市场用户经济贡献价值的挖掘。
那么在改善策略上, 首先案例一应当效仿案例二, 引导产业相互融合, 提倡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其次为了落实改善策略, 地方政府单位应当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当中要以现建设模式的经济增长表现以及融合建设模式的经济增长表现为基础, 通过对比使受训人员了解当前建设模式的问题所在, 相应使其在观念上发生改变, 同时在观念改善的条件下, 对受训人员的市场服务理念进行培训, 形成统一化且带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服务体系, 由此提高金融集聚效应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能效发挥。
3.2 案例二改进策略
虽然在于案例一的对比下, 案例二的“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模式更具优势, 其金融集聚效应能效发挥更高, 但综合先进理论来看, 其建设模式当中依旧存在不足点, 例如其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性不足、住宿餐饮产业建设服务体系不全面 (案例一中存在同样缺陷, 所以此部分分析同样可以用于案例一改进当中) ,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性不足, 体现在其交通建设方面, 即市场用户如果想要前往该地区进行旅游, 需要通过反复换乘来实现, 此举容易给用户造成不良体验;住宿餐饮产业建设服务体系不全面方面, 即该地区的住宿餐饮产业建设标准统一, 而市场用户的需求个性化表现十分突出, 统一标准难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这也是案例二连年经济涨幅较小的基本原因, 所以需要进行改善[3]。
在改善策略方面, 首先案例二政府单位应当做好对外交通道路建设以及区域内交通路线规划工作, 由此使游客可以更便捷的抵达区域, 且游玩、购物的过程也更加明确, 改善用户市场体验, 有利于市场传播以及用户消费价值挖掘。其次可以与品牌住宿餐饮行业建立合作关系, 以丰富当地住宿餐饮行业层次, 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综上, 可以提高案例二“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模式中金融集聚效应能效[4]。
4. 结语
本文主要对金融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能力进行了分析, 分析首先介绍了金融集聚效应的基本功能以及作用原理, 其次围绕案例一、二, 对其“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模式特点进行分析、对比, 得出两者金融集聚效应能效发挥路径以及差异, 相应围绕案例一、二建设模式中, 金融集聚效应能效发挥缺陷以及待改进空间, 提出了相应策略, 有利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志红, 王亚青.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西北五省数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7, 32 (2) :108-118.
[2]陈得文.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研究———基于PSTR模型的实证检验[J].金融发展评论, 2015 (1) :114-124.
第一章绪论一选题依据和意义。(一)选题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能源消耗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其中最受人关注...
第2章区域经济差异及相关理论2.1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概念。2.1.1区域的概念。目前为止,经济学中对区域的定义尚未统一。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艾德加M胡佛指出,如果把区域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对研究人员所需处理的数据和事件进行很大程度上的降低,这样就可...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服务业的作用和影响逐渐由弱变强,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世界上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大多在70%以上。与农业和工业不同,服务业部门不仅对经济增长的产值方面的贡献会越来越大,而且对经济增长的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影响也会越来...
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面貌,但由于区域间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依旧突出。...
本文中将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从而提出如何通过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主要从东北亚区域概况角度出发,阐述了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叙述了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途径,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题目:我国区域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引言1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基本分块1.1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分块1.2我国各区域城市化的特点2我国区域城市化的问题2.1我国城市化评价体系的建立2.2我国城市化共同存在的问题2.3我国各...
临空经济企业也可以称之为空港经济。这种新兴高端区域发展模式首先是以机场的正常运营为主要依赖。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率先在发达国家出现。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国家先进生产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各大机场周...
空间均衡理论是在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用来研究经济空间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经过近60年的发展,空间均衡理论从最初研究商品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层面的相互流动以探究相互影响条件下所有市场的均衡问题开始,逐渐扩展到区域贸易研究领域...
本文分析了小城镇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的方式研究了小城镇的三大产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