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区域经济学论文 >

西安2013年价格运行特点及今年走势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6-20 共2918字
论文标题

  2013年我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期,但仍保持了次高增长。西安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呈温和上涨态势,1-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2.7%。其中粮食价格同比(下同)上涨3.7%;食用油价格下降6.1%;蔬菜价格上涨26.3%;猪肉价格下降0.6%;鸡蛋价格下降8.2%;成品油价格下降0.05%;钢材价格下降2.35%。

  一、2013年价格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价格总水平变动情况

  年内西安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7%,比全国(2.6%)高0.1个百分点,比全省(3%)低0.3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CPI同比为2.4%,涨幅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0.1和0.2个百分点,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排第23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和西北五省省会城市中均排第7位。

  (二)重要商品价格变动情况

  1、粮食价格小幅走高。全市粮食价格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大米、面粉等主要粮食价格同比上涨3.7%,面粉价格涨幅高于大米。2、6、9、11月份价格四次小幅上涨,目前保持平稳。预计粮食价格中长期仍然看涨。

  2、食用油价格下降。所监测的4个品种平均价格与2012年同期比,均下降6.1%。其中5升桶装花生油(一级压榨)价格与去年持平;大豆油、调和油、菜籽油同比分别下降13.4%、6.7%、4.1%。食用油价格从2013年5月开始下行,平均降价幅度为10%左右,三季度价格保持不变,年末促销频繁,价格略有下降,2014年春节前后有所反弹。

  3、肉禽蛋价格微降。2013年上半年全市生猪、鸡蛋价格下降明显;鸡肉价格小幅下降。4月中旬生猪价格一度跌至猪粮比警戒线以下,后期降幅缩小,6月末有所回升,带动猪肉零售价格微涨。三季度后,猪肉价格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受禽流感影响,鸡蛋价格逐月下降,由年初每500克5.3元下降到7月的每500克4.43元,8月份价格有所回升,9月中旬达到年内最高5.5元,下旬又有所下降,11月份继续下降,12月同比下降8.2%;鸡肉价格每500克8.67元,同比下降1.5%。

  4、蔬菜价格以涨为主。2013年,受异常天气影响,蔬菜价格变化较大。3月中旬至4月下旬,菜价与往年变化规律不一致,价格不降反涨,15种菜价平均上涨16.2%,同比上涨20.1%,5月份以后,价格普遍回落,9月中旬后重拾涨势。1-12月整体呈现上涨态势,15种蔬菜价格同比平均上涨26.3%。

  5、成品油价格微降。全年成品油价格八涨七降,12月底成品油价格和年初相当。以93#汽油和0#柴油为例:93#汽油12月底价格和年初持平,0#柴油每升下降0.01元;同比下降0.05%。

  6、钢材价格下降。全市钢材价格呈先升后降的态势。1-3月份价格温和上涨,上涨至最高位4458元/吨,同比下降5.95%。4月份后价格逐步回落至4078元/吨,降幅为8.52%。6月底7月初,曾有三周小幅反弹,但难改下降态势,8-9月份价格触底后平稳,12月份四大类15个品种价格同比下降2.35%。

  二、2013年价格运行情况分析及2014年形势预测。

  (一)影响2013年价格走势的因素分析

  从成本推动、需求拉动、输入性、流动性以及经济改革等影响价格总水平的宏观因素来看,2013年的宏观环境不具备引起明显通货膨胀的条件,全年的价格走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局部性和结构性上涨。全市价格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一直呈现有涨有跌的结构性上涨态势,并未出现全面通货膨胀。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延续局部性和结构性上涨的特点。

  二是周期性和阶段性上涨。食品价格始终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而食品类价格上涨必然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导致食品类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副产品供给出现阶段性短缺和过剩后,流动性充分利用这种短缺局面进行投机炒作和推波助澜的结果,这又使CPI上涨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未来这一情况还将延续。

  三是温和性和可控性上涨。2013年国家和西安市分别将经济增速确定为7.5%和12.5%,今后经济发展方式不再单纯追求速度,而更加强调质量和效益。因此,出现经济过热的可能性将明显降低。国际方面,虽然从2013年下半年起,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时机和方式等存在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市场稳定,但我国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不变,有力地增强了调控的针对性和协调性,CPI涨幅保持在温和可控的水平。

  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全市2013年重要商品价格运行基本平稳,CPI保持了温和上涨的态势,全年CPI涨幅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

  2014年,我国价格上涨压力将会有所增加,将处于价格底部拐点的回升阶段,预计全年CPI涨幅将在3.5%~4%之间。

  (二)影响2014年价格运行的因素分析

  1、控制CPI的有利因素。2014年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的因素较多。一是核心的CPI总体不高,随着国内多项禁令的出台,由公款消费支撑的过高价格被抑制,货币市场对价格的压力相应减小。二是上游工业品价格稳中有降,对下游的传导压力大为减轻,甚至会拉低下游价格。三是农业连续十年丰收,粮食市场稳定基调不会改变,粮食价格已连续5年每年保持5%以内的增涨幅度,后期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四是国际市场货币宽松政策可能有所改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的压力较大,将减弱国内市场的通胀压力。五是我国经济处于调整期,收入增长能力较弱,公款消费被有效遏制,消费对价格的拉升作用会减弱。

  2、控制CPI的不利因素。一是2014年的翘尾因素影响程度增加,有专家预计影响大约为1.5%。二是人工成本的持续上升,对低附加值的农产品和服务价格将产生直接的拉升。三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压力仍难根本消除,并因此拉动房租、建材价格上涨,进一步推升劳动力价格。四是猪肉价格将进入上升通道,蔬菜价格的季节性上涨会对CPI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五是全市经济增速目标仍较全国平均水平高,与之相对应的,必然是较高的价格水平,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市场背景下,其影响被大为弱化。

  综上所述,2014年价格总体仍将在低位运行,完全可控,完成全年4%的CPI调控目标较为乐观。

  一要继续做好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工作。要认真落实各项惠农的价格政策措施,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继续规范涉企收费,努力降低流通成本费用。引导公众价格心理预期,增强公众对政府稳定物价的信心。

  二要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必须有效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引导市场资源合理配置,调整和理顺各类比价关三、几点建议系,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步伐。通过价格杠杆,促使社会和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物价上涨的长期压力。同时,要抓住结构转型期的机遇,按计划分步骤的推进城市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天然气价格等资源类价格改革步伐;稳步推进出租车价格、幼儿园价格等重要服务和商品价格调整工作;进一步理顺煤、电、暖价格连动机制。

  三要切实加强民生价格监管。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补贴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围绕群众反映突出的房地产、交通、殡葬等行业价格和收费加强监管,不断规范行业价费秩序,完善价格政策,逐步理顺价格矛盾。

  四要大力整顿规范市场价格秩序。要继续开展金融、涉企、资源产品等行业价格监督检查,维护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健全价格举报网络,提升价格举报快速反应能力;继续开展“价格诚信先进单位”、“企事业优秀物价员”评选活动,提高企业自律意识。

  五要继续做好价格基础服务工作。要继续深入开展价格信息、价格鉴证、成本调查等价格公共服务活动,切实抓好价格调研、宣传、依法行政和价格队伍建设,抓好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努力把价格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区域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