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3 月 14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 2639 票赞成,169 票反对,57 票弃权高票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这是继 1996 年十五年之后一次大修,可以说是顺应民心,集中民智,反应民意。
一、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法社会学分析
(一) 本身就是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客观现实的反映,适应了社会的需求,是对其在法律方面的积极回应。
社会是法的基础; 如果相反,以法为社会为基础,那么,实质上就可能强迫社会接受那些已经被这一社会生活条件及物质生产本身宣判无效的法律,把法律看成了永恒不变的东西。新的法律不可能产生于旧的社会基础之上,旧的法律也不可能长期在新的社会基础上生存和延续。马克思说: “但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
相反地,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资意横行。”
……这一法典一旦不再适应社会关系,它就会变成一叠不值钱的废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6 卷) 刑诉法的修改,正是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形势需求,对社会现实在法律层面的积极回应。
(二) 是社会冲突的法律回应,也是法的价值冲突积极寻求平衡和整合的结果
在目前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矛盾纠纷大量凸显,利益纷争复杂,呈现出利益格局的多元化,而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价值目标的多元化,人类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法的价值冲突变得更为常见和复杂。在自由和秩序之间、公平和效率之间就时常表现出一种巨大的张力。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为了更有效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在证据问题上改变“口供为王”,杜绝刑讯逼供,可以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但可能对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办案带来一定难度,可能会降低办案效率,提高办案质量。同样,给予证人特殊保护,可以使证人避免高风险代价而失语,维护司法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写入总则,平衡公权私权,体现了对人的权利更加重视,更保护了人的自由。
为了把法的价值冲突控制在法律秩序允许的范围内,为了降低冲突的频率和强度,就需要在价值冲突的基础上进行法的价值整合,而刑诉法的修正,正是通过对话、沟通和大量调研基础上的形成社会共识的过程,从而在维护法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兼顾各方利益、进行法益权衡,通过立法形式整合的结果。
(三) 是社会力量对比状况的表征
社会力量的对比状况决定着法的产生,更为重要的是法又是社会内部分化的产物。所谓内部分化,是指在一个原先是单纯的、一体性的社会内部,分化出若干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甚至对立的不同的社会派别,这些不同的社会派别也就是一些不同的社会力量。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正是在新形势下,对于当事人、包括律师在内的诉讼代理人和公检法等政府部门之间重新进行权利义务的分配,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也进行内部分化,调整了权力范围。
社会力量的消长牵引着法的变革。美国法学家 L. M. 弗雷德曼指出: “任何形式的法律社会理论都含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活的法律,从任何时刻的断面图上来观察,都显示出真正对法律制度施加压力的社会势力的印记。每个新的法律行为起源于并反映努力产生、阻碍或改变该行为的社会势力。当力量对比推向改变,改变就发生了。当他不推向改变时,制度保持原状。”
(四) 是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之间的博弈
在迈向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无论是代表国家的公权力,还是代表公民的私权利,二者始终处于一种既适应又相冲突,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从历史发展的现实看,公权力始终处于强盛的、支配的地位,而私权利大多处于弱小的、被支配的地位。如果把国家公权力比作一头彪悍的公牛,把公民私权利比作斗牛士的话,为了防止公权力随意践踏侵犯私权利,防止它发疯、发飙、发情,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可以说是在千呼万唤中应运而生,也修成正果。在修正案中,“不通知家属”受到严格限制,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侦查机关的权力,最大限度平衡“通知家属”与“侦查需要”间的矛盾,防止刑讯逼供等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日益严重促使其依法行政。
我们在实现法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两个法治原则: 对公权力,法无明文规定(授权) ,不得行之; 对私权,法无明文禁止(限制) ,不得惩之。这样才能体现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在博弈中保持平衡。
二、结语
透视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我们看到的是我国法治事业和人权事业的巨大进步,这不仅是法律人呼吁和国际潮流推动的共同结果,更是千千万万个民众牺牲与争取的结果。我国缺乏民主与法治的传统,推动我国法治事业的进步并非一蹴而就的事,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的法治正在不断前进着。刑事诉讼法的精神就是在动态的运行过程中限制国家权力的扩张和滥用,从而保障公民权利的行使。对于刑事诉讼法,更重要的是需要国家守法,只有国家首先守法,才能为公民守法树立起榜样,从而树立起对法律的信赖感和崇敬感,从而树立法治的信心。只有公民对法治有了信仰,我国的法治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张文显. 法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刘作翔. 迈向民主与法治的国度[M]. 山东: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3]罗豪才. 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胡平仁. 法律社会学[M]. 湖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5]郭星华. 法律社会学教程[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压制性法律代表的是整个群体的意志, 它没有明显的道德或者正义基础, 但基于统一的社会意识所有人都必须服从, 它本质上是宗教性的。在有机团结社会中, 如果违反压制性法律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违法行为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是对整个社会统一意志的违背, 因此, 机械...
回顾中国的法治建设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内生型法律体系以及原殖民地国家植入型法律体系不同,中国属于混合型法律体系,外来法律、本土法律文化和社会现实构成了我国法律现代性与地方性互动的关系框架。这些因素之间既有良性互动和动态均衡的一面,也常常存在...
村落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当前, 在社会改革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 一方面是社会的整体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却是村落文化遗产面临着悄无声息的消亡。...
参考文献1.调查资料[1]笔者整理的2014年3月萍乡芦溪县宣风镇乡村人民调解调研资料:包括2008-2013年宣风镇司法所保存的杨斌圣人民调解卷宗资料的复制版(已经制作成WORD电子版保存)。[2]中共萍乡市委组织部2012年设置的报道杨斌圣事迹的纪录片...
尤根埃利希(EugenEhrlich,1862-1922),欧洲社会学法学和自由法学的创始人之一,埃利希的理论奠定了法社会学的基础,活法理论则是埃利希理论的核心,他在批判和继承分析法学派和历史法学派的基础上,创新了当时法学的研究方式。他的理论主要体现在《法...
第三章埃利希法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本体论(一)社会联合体与法律哈特指出,关于人类社会的问题,极少像什么是法律?这个问题一样,持续不断地被问着,同时也由严肃的思想家以多元的、奇怪的,甚至是似是而非的方式作出解答。然而,就法律的情形而言...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但由于社会转型、政策调整、经济转轨等原因,却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群体性事件。根据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群体性治安事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同时,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这一表述让党内法规再一次成为人们...
在汉语中,诉,告也,讼,争也(《说文解字》)。在中国传统社会,诉讼一定程度上特指为解决民事纠纷而依照法定程序所进行的活动,如《周礼》记载:争罪曰狱,争财曰讼。①本文所论述的中国传统诉讼文化,主要讨论的是汉代至清末这一历史时期的民事诉讼文...
邹某现年36岁,与丈夫各处异地已经十年有余,开始由每年的一年两次得以在一起,变成每年一个寒假20余日。十五年前,邹某从国营商业部门买断后一直在家赋闲,成了独生子的专职保姆妈妈,孩子自上初中到现在读高一,每天都是早七出晚九归。邹某肤相白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