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社会教育论文 >

传统优秀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融入探究

来源:科技风 作者:冯素华
发布于:2019-08-14 共2425字

  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现路径

  摘要: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社区教育的使命担当和必由之路。选择合适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路径,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生活,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实现社区教育“化人、育人”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社区教育; 传统文化; 实现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礼记·学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就是通过教化使人觉悟,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社区教育是扎根于社区,促进社区居民全面发展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区教育的使命担当和必由之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社区教育立德树人的实践中,选择合适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路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生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实现社区教育“化人、育人”的教育价值。

  一、实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化

  生活化是指在实施社区教育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当下社区居民生活的衣食住行中。社区教育扎根于社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活在街道上、家庭中、人心里,以习俗节庆为纽带,以化育知行为关键,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美育载体,和社区居民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活生生扎根在社区居民心里,成为社区居民的一种文化素养和日常行为遵循,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区居民所接受并内化到生活中,在社区生根发芽,得以继续发展。

  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扎根于社区,课程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着眼于社区实际,对社区现存的零散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搜集、分类、筛选、创新和改造,发掘其课程价值,并逐步转化为社区教育课程。通过制定课程建设计划,确立课程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整体设计和制定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立足社区优势,创新和优化社区教育载体,积极探索符合社区居民愿望的教育形式,做到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为社区居民所接受,使社区教育更加贴近社区生活、贴近社区居民、贴近社区实际,吸引社区居民参与,拓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区教育传播名片,让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更全面而广泛的发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社区教育范畴,建立一支胜任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加强能力建设,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师资保证。

  三、打造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品牌

  特色品牌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普遍推广价值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的无形资产。打造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就是要遵循现代社区教育理念和发展规律,依托社区教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提炼社区学习特色,培育出较高社会价值和良好社会声誉的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2018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支持高校围绕民族音乐、民族民间美术、民族民间舞蹈、戏剧、戏曲、曲艺、传统手工技艺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传统文化项目建设传承基地。社区教育要借势而为,发挥开放大学在社区教育中的龙头作用,整合利用各类社区教育资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探索构建具有社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形成特色传承项目品牌,推动社区教育均衡、优质和特色化发展。

  四、推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社区建设

  智慧社区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智慧城市”的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新型社区管理形态。社区教育作为智慧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顺应国家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以社区教育需求为导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多元化办学,跨界合作,构建便利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载体、教育模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

  五、构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区教育共同体

  共同体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是社会各组织、各领域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一套完备的社区传统文化教育服务管理体系,需要政府、开放大学、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共商共建共享,共同参与、建设和壮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体,互相借力,互相助力,共聚教育合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的深度融合,倒逼社区传统教育变革,促进社区教育教学创新,发挥社区教育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实现公共教育服务的精准供给。

  六、加强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总书记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动力,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科学客观评价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以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着力于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理念、思想价值、民族精神,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深入研究,系统研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渗透到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磊, 张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科学性辨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习、践行***总书记相关系列重要讲话.岭南文史, 2018 (01) .
  [2]华云刚, 崔涛.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传播.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35) .
  [3]赵力威.以社区教育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黑河教育, 2017 (08) .

作者单位: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中奥分校
原文出处:冯素华.社区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现路径[J].科技风,2019(22):22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