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社会教育论文 >

上海市松江区社区教育资源现状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01 共667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这两个概念分别是由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和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在 1965 年和 1968 年提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1972 年的报告--《学会生存》中,着重强调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这两个概念。从此,"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在学术界、理论界迅速传播,其思想也逐步被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可和接受。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步开始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给予重视。1993 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199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总则第 11 条指出:"国家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2002 年国务院颁发的《2002-2005 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指出:"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则进一步的提出了"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在我国进入"十三五"期间,对学习型社会建设更是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从理论走向了实践,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目标。

  "社区教育"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也面临着时代所赋予的机遇和挑战。社区教育,小到对个体的作用、大到对社会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于个体,社区教育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于社会,社区教育可以推进教育改革、构建和谐社会、加速实现"中国梦".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的社区教育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换句话说,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尚不成熟。

  教育的发展以教育资源为基础,社区教育也不例外,没有社区教育资源作为保障基础,社区教育的发展也会因为缺乏厚实的支撑而力不从心。就目前我国社区教育资源现状来看,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社区居民有着各色各样的教育需求,而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这些教育需求;第二,社区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很广,不仅包括正式教育场所的教育资源,还包括非正式教育场所的教育资源,但是这些不同单位各自为政,沟通交流不畅,从而导致了"社区教育资源短缺与学校、社会等其他可利用教育资源闲置共存"的局面;第三,我国社区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社区教育面临着资金不足、师资力量不强、设施匮乏等问题,如果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政府对社区教育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上,显然是不现实的。

  因此,"构建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议题被提上了议程,并很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构建社区教育资源联盟"就是对社区教育的现有资源,进行再发掘,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潜在的社区教育资源,通过再发掘与二次开发,使现有的社区教育资源得到科学优化、合理配置,实现不同学校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无疑对"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渴望接受更好社区教育"有着非凡的意义。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一方面,有助于社区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近几个月的文献搜集与整理的过程中,本人深感社区教育资源的理论研究较少,本研究将"社区教育资源及其资源联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全面的分析了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提出"构建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具体策略、途径,有助于完善社区教育资源理论体系。

  另一方面,有助于为决策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现有"社区教育资源"领域研究存在着诸多不足,从目前我国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来看,对"社区教育的资源与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较多,而对"社区教育资源是什么、如何构建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等问题研究较少,本文将进一步的明晰上述概念、问题,对"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构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在策略层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对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实践意义。

  就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而言,其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社区教育资源短缺与社区教育资源闲置并存的问题。要解决这一矛盾,仅仅依靠国家对社区教育的经济投入来丰富教育资源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从社区教育资源自身角度出发,来寻找社区教育发展新的思路。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

  首先,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并构建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理论框架、寻找构建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理论依据,对构建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发放调查表、访谈调查等方法,得到有关松江区社区教育资源现状和资源联盟建设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再次,以松江区为例,分析社区教育资源状况及原因,分析社区教育资源联盟构建中的初步经验及制约因素;最后,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社区教育资源联盟构建原则,框架设计,提出相应的构建策略和途径。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有关教育资源联盟的研究。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资料来源,考虑到的资料内容的相关性大小问题,文献是以"主题"方式搜索所得,搜索文献发表最后日期为2015年12月。

  以"教育资源联盟"为主题进行搜索,其检索文献共 154 篇,其中博士论文 1篇,硕士论文 9 篇,期刊文献 89 篇,报纸文献 24 篇。

  研读通过以上检索方式所得的文献,笔者发现,目前国内对"教育资源联盟"的研究中,从纵向来看,超过九成的是针对高等教育资源联盟的研究,不足一成的文献是针对基础教育(主要指公办小学)教育资源联盟的研究;从横向来看,主要有同层次同水平的校际资源联盟研究、相同学科相近专业的校际资源联盟研究、相近区域的校际资源联盟研究三种分类方式。而这些文献中,无论采用哪种分类方式对教育资源联盟进行研究,其切入点不外乎以下三类:

  (1)教育资源联盟的意义。

  香港科技大学荣誉校长吴家玮教授在其《大学发展战略:资源的获取与管理》的报告中指出,校际联盟是每所大学必备的资源之一,校际教育资源联盟可以高效率地增加两校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和学习彼此的优良学风等,提出了校际教育资源联盟的四大意义。

  (2)教育资源联盟的措施。

  研究者卢一新在《关于高校校际协作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首先描述了高校教育资源校际联盟的形式和内容、作用和效益,并详细阐述了面对教育资源校际联盟,高校应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发挥其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的作用,并制定一些推动教育资源校际联盟的政策与措施。

  (3)教育资源联盟的标准。

  研究者赵洁慧在其的硕士学位论文《一流大学战略联盟准入标准研究》中选取国外三个高水平大学联盟一一美国大学联合会(AAU)、澳洲八校联盟(Go8)、英国罗素集团(The Russell Group)为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和比较分析法,对三大联盟各自的相关政策文本和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准入标准,试图从中抽绎出合理因素,为我国教育资源联盟提供可参考与借鉴的评估标准。

  2、有关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研究。

  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资料来源,使用"社区教育"并含"教育资源联盟"进行检索,搜索到的文献数为 0 篇。基于上文提到的"国内有关'教育资源联盟'的研究中,超过九成的是针对高等教育资源联盟的研究,不足一成是针对基础教育资源联盟的研究",出现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意外。

  倘若换一个词语,使用"社区教育"并含"教育资源整合"进行检索,其检索到的文献共 79 篇。事实上,"联盟"与"整合"是 "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整合"就是整合社区教育内部各种资源,"联盟"是对社区教育内部各种资源进行整合的组织结构,换句话说,"联盟"与"整合"是辩证的统一。也就是说,"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相关文献",本身就是对"社区教育资源联盟"进行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在以"社区教育"并含"教育资源整合"进行检索所得的文献中,笔者挑选了一些代表性的文献进行了研读,经过梳理,主要分为三类:

  (1)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探索。

  此类研究不注重相关理论分析,直接从实证调研入手,发现并归纳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建设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研究者秦米源在其《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建设问题探索--以广西北海市为例》中,对北海市社区教育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社区教育资源存在相对贫乏、缺乏共享、数字化程度低、管理混乱、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进而提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建设的几点构想:社区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要制度化、设立资源整建部门、建立分布式资源存储的网络服务体系等。

  (2)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这类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系统梳理,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现状、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对策建议。

  研究者李福岭在其《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研究--基于上海市虹口区的调查》

  中,通过分析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对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发展的作用,以"上海市虹口区社区教育为个案"分析了虹口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了社区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应本着"以人为本"、"互利共赢"、"整体统筹"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原则,并提出了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具体对策建议。

  (3)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构建模式。

  此类研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构建模式方面,力图提出有一定适用和推广价值的构建模式,解决社区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困难。

  北京市东城区职工业余大学的《东城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模式调查研究》课题组,立足东城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总结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经验,针对管理资源、课程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网络资源、文化资源等进行探索,提出了七种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模式,力求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型城区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为其他地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国外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研究很少,几乎是空白,即使有对国外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研究也都只是停留在介绍的层面。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外出版的专着中涉及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本身就不多;另一方面,是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比较晚,对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认识更不充分。即使如此,本文还是竭尽所能的搜集和整理了国外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相关文献,并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对相关研究者所做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1、美国的社区教育资源联盟。

  美国的社区学院兴起于十九世纪末,最早提出"社区学院校际联盟"的观点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陆续有关于此类问题的文章和报告问世。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社区学院开始进入了大规模参与或建立联盟的时代。

  例如美国的福席尔·迪尔萨社区学院成立的有 80 多所社区学院组成的社区学 院 资源共 享 联盟 (Community College Consortium for Open EducationResources)、北德克萨斯州社区学院联盟 (North Texas Community CollegeConsortium)、北达科他州社区学院联盟 (North Dakota Community CollegeConsortium)等都是典型的社区教育资源联盟,这些社区教育联盟一般都有正式的组织管理和活动章程,联盟成立的宗旨在于通过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提高院校管理成本和运营效率以及竞争优势。

  研究者车向清在其《美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中认为,美国的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以社区学院和图书馆为依托,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加快知识的传播速度,提高办学效率,扩大社区教育的覆盖面,使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最大限度的吸纳社区外部资源,从而形成了庞大的社区教育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2、日本的社区教育资源联盟。

  日本社区教育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比美国的社区教育,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快,并在短时间内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教育模式,构建起完备的社区教育体系。

  研究者认为,日本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法律的制定与颁布。日本政府根据《日本国宪法》第 26 条"教育权利"的思想和《教育基本法》(1947 年)的原则,又颁布了《社会教育法》(1949 年)、《图书馆法》

  (1950 年)、《博物馆法》(1951 年)等-系列与社会教育有关的法律。

  研究者李慧洁在其《日本社区教育及其借鉴》中认为,日本通过社区教育法律规定的方式,明确了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为全体国民可以自主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创造了一个开放的教育环境,这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教育的发展,保证了社区教育机构在实现资源联盟方面有法可依。

  也有研究者对日本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成功经验做了分析,总结出日本的成功受益于"新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的影响。

  研究者张喧在其《日本社区教育》中认为,日本社区教育为打破学校教育的封闭、僵化、单一性,注入新鲜活力,创办社区参与型的学校,一改过去由教育行政组织和学校校长决定学校教育的局面,使家长和社区居民也积极参与到了学校管理当中,包括人事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这些都为社区教育资源联盟加入了新活力。

  3、欧洲的社区教育资源联盟。

  作为现代社区教育雏形的发源地--欧洲,或者更确切的说--北欧,堪称现代社区教育的典范。十九世纪中叶,现代社区教育运动创始人柯隆威(Nikolai Frederik Severik Grundtvig)在丹麦创办蓝第一所民众中学,并提出用人文主义的精神生活来弥补民众受教育太少的缺陷,通过教育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精神,以达到民族自强的目的"民众教育"(Folk Education)思想。此后,这种思想逐渐在丹麦以及整个北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内众多研究者都对北欧的社区教育,尤其是北欧社区教育最重要的形式--民众教育,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而对于北欧社区教育资源联盟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有的研究者,从北欧国家政府扶持社区教育的角度来探讨政府对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积极态度。例如:丹麦政府应分别于 1968 年和 1978 年颁布了《闲暇时间教育法》和《成人社会教育法》,瑞典议会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先后通过了《民众高校法》、《市立成人教育法》等,对社区教育的地位、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管理体制、资金来源以及师资培训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不难发现:北欧各国政府都对社区教育非常重视,并及时为社区教育立法,保障社区教育师资、经费等人力、财力资源,这些都有效保障了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构建与运行。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本文以提升和整合各类教育学习资源,进一步拓展社区教育受益人群为背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并界定了社区教育资源以及资源联盟的相关概念。对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构建从理论角度进行顶层设计,厘清了社区教育资源联盟构建的理论基础,分析了社区教育资源联盟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后通过调查表法和访谈调查法对上海市松江区社区教育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并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分析其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归纳其资源联盟构建中的初步经验与主要制约因素。从而提出"通过构建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方式解决社区教育发展瓶颈的构想".进而提出社区教育资源联盟构建的原则、框架设计,最后总结出构建社区教育资源的策略与途径。

  (二)研究的方法。

  论文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三种:

  1、文献分析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中国知网 CNKI 检索和收集了 2000-2015 年关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等理论成果,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包括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研究选题的理论基础等,对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向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2、调查表法。

  本文没有选择传统的"问卷调查法",而采用"调查表法"进行社区教育资源现状的调查,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根据核心概念的界定,社区教育资源是指以师资资源和课程资源两大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基于研究问题的特殊性,本人认为使用"调查表法"从社区教育系统内部搜集资料比使用"问卷调查法"更适合本研究;第二,本人长时间在松江区社区学院实习,具备对该社区学院及所属街镇社区学校开展调查的条件。

  因此,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向松江区社区学院和 12 所街镇社区学校发放"社区教育资源调研表",由各校科研负责人统一填写后回收,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为本文提供了客观、真实的资料。

  3、访谈调查法。

  基于仅仅通过"调查表法"搜集到的数据来反映研究的全貌,是不科学的。本文将"访谈调查法"与"调查表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先通过"调查表法"搜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用访谈调查法进行补充和检验,使"现状调查"更具准确性、使"问题分析"更具针对性。

  访谈对象主要包括松江区社区学院领导、教务负责人、科研负责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等。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了社区教育资源现状、问题以及社区教育资源联盟的相关规划、思路和初步经验。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