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吉林省农村社区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吉林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打造全新农村,必须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现代化的问题,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农民文化素质和生产素质的提高来实现,最终都归结和有赖于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一) 吉林省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历程
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中,吉林省政府启动了以学校为依托的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项目,形成了学校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学校化的两者初步交汇,通过学生使学校和社会双向互动,出现了农村社区教育的雏形,开始了农村社区教育的萌芽阶段。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吉林经济迅猛发展。1991 年,吉林省各个区域陆续自发地寻求适合区域发展的教育手段,不断促进以科学知识科技知识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
广大农村社区居民围绕农业技术,开展了大量的为农村、农业发展服务的教育学习活动,从农耕技术到政策法规,从读书识字到职称考证,从旅游休闲到投资理财等等,包罗万象,百花齐放。这些培训内容为农民授道解惑,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实际上属于农村社区教育的范畴,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全面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9 年 11 月,在《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第一次被正式提出。吉林省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大刀阔斧试点社区教育,全省打造了多个社区教育基地,农村社区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历经数年的摸索积累沉淀,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长春市朝阳区被批准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2002 年,吉林省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工作目标,推动力社区教育工作蓬勃开展。2003 年 7 月,吉林的省会长春建立了 50个社区教育基地,同时长春广播电视大学挂牌成立“长春市第一社区教育学院”.2006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了《吉林省 2006 一 2020 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2008 年,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重点部署农村社区教育工作。2009 年,制定了《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意见》,逐渐将社区教育延伸至农村社区。2010 年,吉林省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制定了《吉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并在《吉林省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项目和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11-2015 年)》(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农村学前教育促进工程”,包括: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项目和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学设备装备项目。2012 年,在《吉林省“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农村成人教育网络体系的建设,搭建农民生产技能培训提高平台,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数字化终身学习网络。至此,农村社区教育进入了实践落实阶段。
从以上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吉林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教育产业发展,当前农村直接实施社区教育的机构单位包括各级学校、职教中心、职业高中,电视中专,技工学校,农民中专、成人培训班、社区活动中心等等。目前,吉林省拥有幼儿园 4039 所,小学 4806 所,初中 1195 所,普通高中学校 240 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机构)329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机构)2549 所,普通高校 58 所,城乡免费义教育已经全面实施,形成了完善的纵向学历结构和合理的横向教育结构,成绩喜人。
(二) 吉林省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吉林省的农村社区教育初具规模,但由于起步较晚,也尚未找到契合的发展路径,迄今仍处于实验试点探索阶段,并且近年来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关注度有所降低的趋势。如何积极有效和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社区教育,规避现有的困境,具体实践过程中必须要科学分析新常态下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
1. 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不足,低估重要性
吉林省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 2013 年起,就不再提及农村社区建设的字眼(2012 年底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942 个,这是笔者在政府报告中找到的最新数据),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政府部门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不足,尚未主动承担起统筹规划的职能,低估了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造成农村社区教育是吉林省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没能形成有效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农村教育水平与农村人口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走访调查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部分领导干部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模糊,部分工作人员存在畏难情绪,无所适从,担心难以达标。不少农民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概念都只能从教育两个字去理解,认为与自身关系不大;有些农民一切向钱看,认为干农活犯不着接受教育或者学习。思想层面上的误区,是当前农村社区教育无法在农村顺利普及的重要原因,导致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无所事事,居民不愿主动参加社区教育活动。
2. 农村社区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
由于吉林省各农村社区政府机构对农村教育的认识程度不一,教育布局不合理,加上经济条件差别很大,部分农村经济实力很弱,80%以上的村落没有经济收入,导致各区域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很不平衡。贫穷的乡镇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个别地方甚至处于空白。例如,有的农村社区配备了社区学校,固定培训场所几千平方米,几十名专兼职教师;而有的农村社区只有依附于当地中小学的活动场所,工作人员仅寥寥数人,继续推进社区教育工作非常难。部分农村地区只有高中,不办职业高中,农村学子也只有读高中上大学一条路,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一些家庭觉得上大学负担过重,读个初中就辍学打工。
3. 经费投入单一,建设资金不足
农村社区教育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需要投入资金较大,而农村社区教育属于公共和公益事业,政府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自 2002 年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吉林省一直执行村级组织经费(大村每年 3.8 万元,中村每年 3.4 万元,小村每年 3 万元)的最低保障标准。随着农民对村级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和通胀率的上升,村组织的运转经费缺口越来越大,而且政府专项经费下拨经常滞后甚至不到位。另外,农村社区教育经费主要依靠行政划拨,但单纯从行政事业经费中划拨显然存在不足,辖内机关团体或企业单位提供的经费资助也有限,只能从社区的自身经济想办法,可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本来就不高,这就必然使得吉林省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资源保障。经费不足容易导致农村社区教育工作难产。一方面是公共财政不足以支持所需的农村社区教育,另一方面是民间资本难以调动吸引进来,造成农村社区教育规模偏小,教学格局单一。
4. 农村教育工作者素质偏低
不少受访者指出农村社区教育缺乏专业老师是一大难题。师资不足,教育工作者素质不够专业,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社区教育需要拥有多元知识储备的教师资源,而这些资源在农村社区之中却少之又少,现有资源根本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现有的农村教师编制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当前的教师待遇无法吸引专业人才加盟。同时,因为农村社区资金周转问题,没有形成固定的教育队伍,一般都是临时抱佛脚,外聘一些专家,或者随机安排一些有一定学历背景的村干部或者村民。久而久之,教育工作者不但没能形成一套有效的素质提高模式,反而养成了信手拈来、随性而为、应付任务的坏习惯,教学质量日渐下降。
5. 农村社区教育不能满足农民需求
农村社区教育的宗旨是为农民、农村服务,培养高素质农民。教育的资源和教育的形式都将影响着农民学习的实际效果,怎样才能在社区教育中发挥资源优势满足社区农民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是农村社区教育问题的关键。然而,当前的农村社区教育依然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例如,一些农村社区教育开展了大量的培训活动,但培训是为敷衍上级工作的要求,这使培训大多流于形式,培训缺乏对社区居民需求的针对性,参与者没法学到有用的知识;一些培训内容毫无新意,教材陈旧,照本宣科,根本没有考虑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削弱了吸引力;一些技术过于传统和常规,已经过时,不能适应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培训安排在不恰当的时间,居民无暇参加等等。培训内容远远没有发挥作用,教学形式单一,甚至让人参加一次就不再有兴趣参加第二次,严重打击了农村居民的积极性。
(三) 影响吉林省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因素
农村社区是农村资源、要素和各种经济活动的主要集聚区域,社区教育的开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和过程。本文从农村社区教育的组织者,施教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手段这五个要素入手,将影响吉林省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因素归结为政府、社会经济、科技和社区居民。只有政府、社会经济、科技与社区居民各司其责,各尽其能,才能真正达到农村社区教育的建设目标。
1. 政府因素
农村社区教育是一项民生的大工程,直接面向占我国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村居民,它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更是政治稳定的基本策略。政府在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中的角色举足轻重。
宏观层面来说,政府的政策指导、总体规划才能为农村社区教育的推行保驾护航,是农村社区教育的定心丸。
中观层面而言,吉林省的农村社区生活基本是围绕着农村基层政权(乡镇府)和村委会开展的。基层政府机构的执行力度和农村群众干部的素质都是制约农村社区教育进程的关键因素。
微观层面上,农业分户经营逐渐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迅速步伐,比如生产规模小,生产手段落后,信息闭塞,市场进入成本高等。农村社区组织,如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合作基金会等应运而生。基于农民自发探索组建起来的农村社区组织,是直接与农村居民打交道的基层政府机构,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需求都可以快速获得一手的资料。同时,由于农村社区只是基层自治组织,并不是基层政府,不具备依法行政的资格和能力,需要利用宣传推广的形式让社区居民潜移默化。社区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上级政府对农村社区组织不能直接通过直接下达行政命令,不应当让农村社区承担过多的组织分派事务性工作。农村社区的效率和能力如果可以充分发挥,从而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相信对农村社区教育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2. 经济因素
精神文明是物质基础的上层建筑,没有资金支持,没法调动资源,农村社区教育也就无法开展。开展社区教育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必须有一定的经费。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快速道,政府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扶持,以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村财富不断增加,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物质生活的提高,社会生产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激发了农村社区居民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对教育水平和素质提升的强烈愿望,成为影响吉林省农村社区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反过来,农村社区教育提高了农村社区居民的素质,也就为他们增加经济收入提供了武器。另外,农村非农产业产值逐年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与此相应地发展变化,带来了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要求。
3. 科技因素
传统的农业技术是先人经历刀耕火种的原始积累,代代相传下来的,我们对传统技术的精华加以保留,并根据现实的情况进行总结改善,提高农业生产率。21 世纪,新农业科技革命带来现代农业的新契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化。例如,温室技术结束了农业生产对自然气候条件的依赖,无土栽培技术缓解了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减轻了自然对农业的约束。随着吉林省农村产业化,科技需求增加,对从业者的技术能力要求相应提高。这个变化必然呼吁专业的综合型人才。单靠封闭式的学校教育不可能培养出这类型人才,而且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培养适应性强、知识面广的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科技技术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推广,让农村社区教育专业化、信息化和全面化有了可实现的基础。
4. 社区居民因素
社区居民作为农村社区教育的接收者和受益者,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劳动者文化程度偏低,科技知识和商品意识淡薄,农业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高素质人员外出流失,村里缺乏致富能手和发展示范带头人,导致了农业投入、产出比较低,经济效益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吉林省农村社区分布广泛,社区居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且整体偏低。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居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社区教育主体地位,缺乏参与社区教育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部分居民观念陈旧,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部分居民思想保守,固守着自给自足,满于现状;部分居民随遇而安的观念根深蒂固,“等、靠、要”的惰性思想严重,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差。农村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差,这是导致农村社区教育收效偏小的主要原因。因此,发展教育活动,必须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养成时时、处处的终身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