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的关联(3)
来源:未知 作者:chunt
发布于:2017-04-01 共5528字
( 二) 招聘与配置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与配置的主要职责在于保证最合适的劳动力资源在最适合其特征的岗位上进行实践活动,为组织做出最大的贡献,最终使得劳动力资源、组织内部的岗位、组织三者能够达成“共识”,实现共赢。而组织行为学针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研究,能够保证招聘与配置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组织行为学全面来了解了人员的需求、工作动机、行为规范,同时非人员的能力、审美、情感等因素进行了解和把握,浙江为招聘与配置过程中将合适的劳动力方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行化的措施[8].
例如,通过组织行为学已经对某一组织内部的员工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结论是销售部门的员工普遍在职业生涯规划上体现出了对市场文职类工作的兴趣,这就代表在招聘与配置的环节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问题,配置活动没有按照人员的心理规律进行,这将为员工的工作兴趣缺失埋下伏笔。
( 三) 绩效管理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核心,是现阶段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重点。基于组织行为学层面绩效管理职能的联系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必须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组织内部开展的实践活动在数量、质量、效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与认知,对于那些与既定目标存在不一致现象的实践活动要及时的进行反馈处理,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实事求是的进行整改,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第二,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将组织绩效的改善和提高是建立在个体绩效的完善和改进的基础上的思想贯穿始终,但是也要认识到个体绩效的提高不是必然能够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所以在进行绩效管理中,一方面需要利用有效的措施保证个人绩效的提高,另一方面要采用科学的方式保证组织绩效的提高,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的绩效管理 职能能够充分的发挥[9].
( 四) 薪酬管理职能
在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分析,薪酬管理的最大功能在于能够实现对劳动力的激励。组织内的劳动力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薪酬福利,使得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就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完善自我,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各项技能的培养,使得自己在实践中为组织创造更高的利润,使得自身的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进而获得更加丰厚的报酬。
所以,在进行薪酬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该整合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机制,科学化合理化的设计具有激烈性的薪酬模式,促使劳动力能够发挥最大的个人价值,实现组织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提升。在组织行为学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隆的期望理论都能够为薪酬模式激励性提高的理论体系,可以进行灵活的运用[10].
( 五) 培训开发与管理职能
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的学习能力直接关系着劳动力资源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是保证组织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新鲜血液。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与开发职能是保证劳动力资源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是为劳动力资源带来最新知识和信息的基本途径。因此,在进行培训与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组织行为学对于人员的学习兴趣、职业规划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并且将具有激励性的考核机制全面落实在培训开合中,使得劳动力资源能够在竞争中谋得发展,在发展中探寻创新,在创新中实现价值最大化[11].
( 六) 劳资关系管理职能
劳资关系主要是协调劳动者与组织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职能,组织行为学将劳动者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工作能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以在进行劳资关系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组织行为学对于员工的各种态度的认知作为主要依据,使得建立的各种关系能够满足劳动力的总体需求,进而凸显人力资源管理人性化、个性化的特征[12].使得劳动力资源的实践活动能够在积极、热情、满意、心灵净化的基础上展开,进而保证现代社会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全面贯彻和落实。
四、结语
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二者进行分离对待必然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将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些理论和观点与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效的整合是继续发展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是推动现代化管理模式全面建立的需要,是保证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在社会层面发挥重要作用的需要。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不仅能够为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同时可以为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从业人员以及科研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从业人员在日后的研究和实践中能够运用哲学中辨证法的相关方法论进行思考,将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得二者共同实现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国权,孙锐。个体能力发展的相关方法与策略途径研究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05(09) :157 - 165.
[2] 徐细雄,淦未宇。组织支持契合、心理授权与雇员组织承诺:一个新生代农民工雇佣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基于海底捞的案例研究 [J].管理世界,2011,05(12) :131 - 147.
[3] 李宝元,王文周。从平衡计分卡到平衡计酬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性激励焦点整合管理框架 [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08(17) :78 - 86.
[4] 邵兵,玄立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 [J].经济研究导刊,2014,07(34) :171 - 173.
[5] 姚驰。浅析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J].现代经济信息,2014,09(24) :135.
[6] 何潇,何春婷。从联想的发展看组织结构的变革与设计 [J].管理观察,2014,07(35) :51 - 53.
[7] 李小明。基于三环组织学习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上旬刊) ,2015,02(03) :57 - 59.
[8] 张广秋。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寻实践研究[J].企业导报,2015,04(03) :132.
[9] 赵源。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进程---基于引文分析的可视化研究 [J].软科学,2015,05(11) :97 - 100.
[10] 杨晓波。电力企业战略变革中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初探 [J].人力资源管理,2012,07(11) :73.
[11] 吕洪雁,侯金燕。动态竞争环境、内部资本市场及企业集团成长---基于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 [J].山东社会科学,2014,10(04) :140 - 144.
[12] 郑一岚。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J].经营管理者,2014,12(31) :201.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
以“麦肯锡兵败实达”剖析组织、文化变革和领
实达是国内一家高科技企业,曾创造了10年间从16个人到16个亿的神话,凭终端、外设、PC、网络等颇具竞争力的产品打拼出含金量不俗的实达品牌。后来,高速发展的实达面临很多管理层面的问题,于是斥资300万元从着名的麦肯锡公司买来了一个洋药方.麦肯锡的咨询...
-
从权力距离的角度考察领导风格与创新能力的关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能否创新,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成败。在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诸多因素中,领导者的作用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而领导风格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研究领导风格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不...
-
优秀团队领导力建设研究
开发领导力和建立优秀的团队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领导者不断地学习和反思。经过观察和总结,我发现团队是组织提高运行效率的可行方式,它有助于组织充分发挥每一个队员的才能。事实表明,如果某种工作任务的完成需要多种技能、经验,那么由团队来做通常效...
-
基于组织行为学分析沃尔玛企业文化(本科)
题目:基于组织行为学分析沃尔玛企业文化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尊重个人(一)公仆领导(二)开放式管理(三)共享利益二、服务顾客(一)总目标--顾客就是老板(二)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战略三、追求卓越(一)价格更低廉(二)服务更满意(三)不断创新...
-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谈企业组织情绪管理
一、组织行为学及其相关概念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组织行为学关注的是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以及这种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在个体层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情绪。情绪...
-
海底捞餐饮企业的组织行为学分析
海底捞发展到今天,基于对内外部顾客的划分,已经建立起了顾客需求的感知、满足与反馈体系,满足了好的服务的特征。“好的服务不仅有功能、技能的满足,还有态度、情感与道德的满足。...
-
外部知识网络利用对团队创新的促进作用分析
1引言随着创新的基本单位越来越汇聚于团队层次,因此对于如何提升团队创新的团队情境因素和内部互动过程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焦点.目前关于如何促进团队创新的研究主要涉及两大类变量,第一类是团队情境因素的静态变量,如团队规模[1]、团队异质性[...
-
企业管理制度的诞生、发展及重要作用(本科)
题目:企业管理制度的诞生、发展及重要作用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企业管理制度定义二、企业管理制度的诞生、发展及演变三、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1、企业制度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体制基础2、企业制度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3、企业制度是企业...
-
组织公民行为对白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外溢
研究发现,企业组织公民行为是社会构建和企业自主意志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白酒企业要使其战略发展目标得以达成,必须挖掘员工超越角色的组织公民行为.所不同的是,现在要在白酒企业中提倡并强化组织公民行为,不能只是简单依靠道德说教、思想政治教育、宣传...
-
组织行为学中时间领导相关文献综述
一、引言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中,技术日新月异,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客户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和动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在此背景下要想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就必须能够持续开发出新颖、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还要能够用低于竞争对手的...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