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会心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 社会心理在我国经历了近40年的研究历程。在这期间主要围绕社会心理的内涵、社会心理的结构和层次、社会心理的中介作用和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关系等问题展开研究, 在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的同时, 也存在不少的薄弱环节和被遗漏的方面, 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加强。
关键词: 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的中介作用; 社会治理; 普列汉诺夫;
社会心理是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的理论问题, 也是我们运用唯物史观解释社会现象时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展开了对社会心理的研究, 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但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和方面。为此, 有必要通过梳理与分析, 从整体上把握我国社会心理研究的历程、焦点、走向, 以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社会心态的培育提供一些借鉴。
一、社会心理研究的历程
我国社会心理的研究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80年到1990年, 这是社会心理研究的勃兴期, 也是社会心理研究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990年到1999年, 这是社会心理研究的沉默期;从2000年到2017年, 社会心理研究进入新的活跃期。这三个研究阶段的划分依据一方面是根据社会心理研究成果的数量, 另一方面则是依据社会心理研究内容的转向与重要研究成果的出现。
1. 社会心理研究的勃兴期
从1980年到1990年, 是社会心理研究的起步阶段。从CNKI上以“社会心理”为主题检索到的最早的哲学类文章是王荫庭的《普列汉诺夫论哲学史方法论的若干问题》, 文章中他探讨了社会心理在哲学史研究中的意义, 认为普列汉诺夫提出了社会心理这个方法论上的重要原则 (1) 。以“社会心理”为关键词检索到的第一篇文献是许苏民的《试论普列汉诺夫关于社会意识两种基本形态的学说》, 文章阐述了普列汉诺夫对社会意识形态的两种划分的观点, 并考察了近代学者、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社会心理思想 (2) 。这一时期关于社会心理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明显的倾向:一是针对普列汉诺夫文本的解读。这种研究倾向的焦点和重点集中在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思想上。众所周知, 在哲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心理”概念的是普列汉诺夫。我国最早介绍普列汉诺夫思想的是王荫庭翻译的《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问题》、《唯物主义史论丛》等着作。他和何梓焜还分别撰写了《普列汉诺夫哲学新论》和《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述评》这两部评析的着作。此外, 也有一些介绍普列汉诺夫社会心理的文章, 主要是潘春葆的《普列汉诺夫社会心理学说述评》、何梓焜的《普列汉诺夫关于社会心理的论述》、高佳的《普列汉诺夫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关系》与李澄的《论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学说的贡献》等。另一种倾向是针对社会心理的理论阐释。这一时期关于社会心理研究的论题主要有:社会心理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社会心理的作用;社会心理的结构和特征;社会心理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心理作为中介是如何可能等等。如许苏民剖析了社会心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直接来源的可能性 (3) ;潘春葆创新性地提出社会心理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4) ;何关银指出社会心理有双向效应即对社会意识形式的基础效应和对政治经济的承受效应和支持效应 (5) ;顾春明创造性地提出“社会心理的立体网络结构” (6) 。由于我国对社会心理研究的起步晚, 这个时期虽然学界对该问题给予了较为广泛的关注, 并形成一小股研究热潮, 但是总体上研究实力和水平比较薄弱,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
2. 社会心理研究的沉默期
1990年到1999年是社会心理研究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社会心理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 学者们不再局限于对普列汉诺夫社会心理思想的研究, 而开始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的社会心理思想。如吴道康就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有无“社会心理”这个概念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会意识、意识的产生和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时都论述过社会心理 (7) 。这一阶段最大的亮点是把社会思潮引入了社会心理研究的领域, 为人们界定社会心理以及区分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提供了新的思路。代表人物主要有张澍军、肖锦全、何梓焜。这一阶段研究成果的数量比第一阶段大大减少, 主要有王桂娥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心理范畴》、阎军的《论社会心理的层次性及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张庆的《社会意识的内涵和结构》等论文。这一时期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社会心理的内涵、社会心理的层次和结构问题上。也有学者开始探讨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 如冯启海在《论社会心理的优化》一文中已经有所涉及。但是总体来说, 这一时期对社会心理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3. 社会心理研究的活跃期
进入2000年以后, 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广泛关注社会心态, 社会心理的研究逐渐活跃起来。不仅研究成果的数量逐渐增加, 而且社会心理研究的理论探索不断深入, 研究领域日益广泛。与前两个阶段的研究状况相比, 这个阶段最大的进步之一就是出现了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思想的挖掘与梳理, 如谷少杰考察了马克思、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社会心理思想;钱革的《从世界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心理思想的历史回眸与当代评析》与严国红的《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理研究》的着作, 他们都用历史谱系的方法系统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普列汉诺夫以及中国化的社会心理思想。这一梳理的工作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有重要的意义。进步之二就是从多视角多维度展开研究。韩庆祥在探讨了社会心理和文化与人的行为选择活动之间的关系后, 提出“社会心理隐性决定论” (8) ;徐晓风也探讨了社会心理与人的选择之间的关系, 认为应建立“中层理论”以推动我国人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9) ;严国红在分析弗洛姆社会潜意识含义和生成机制的基础上比较了马克思社会心理思想与社会潜意识理论的相似与相异 (10) ;马建辉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指出, 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思想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偏见, 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本真面貌得以恢复 (11) 。
总之, 40年来, 社会心理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研究视域褊狭到日益广泛、从脉络逐渐清晰、范畴逐次递升的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 这期间取得了不可忽视的研究成果。
二、社会心理研究的焦点
40年来, 我国社会心理研究的每个阶段虽然问题域和焦点各有侧重, 但归纳起来依然具有清晰的线索。
1. 社会心理的内涵
社会心理是普列汉诺夫在阐述“五项要素”时提出来的。但是他并没有给予社会心理明确的界定, 这就为后来的学者研究讨论社会心理留下了空间。王荫庭把普列汉诺夫在不同场合对社会心理的表述概括起来, 指出社会心理是指某个特定时期民族或阶层和阶级中自发形成的、不系统的、比较盛行的精神状态, 包括感觉、愿望、习惯、信念、审美情趣和道德风尚等等方面 (12) 。王荫庭的这一界定和诠释, 得到了很多学者的默认或赞同。因此, 在后来研究社会心理的文献中, 绝大多数学者都对社会心理进行了相似的表述。不过也有的学者另辟蹊径, 如王桂娥认为社会心理是以价值为核心的普通社会意识, 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价值关系和利益关系的直接反映, 它并不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 (13) 。吴道康则反对王桂娥的观点, 认为社会心理恰恰既包括经验知识又包括价值意识、既包括感觉又包括情感, 是它们的有机统一 (14) ;严国红则从五个方面归纳总结了社会心理的内涵, 即社会心理是“去个性化”的社会意识, 是社会个体成员的整体感受, 是由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个开放的系统, 是一种个体与他人联系的初级的社会意识, 是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同步的一个历史过程 (15) 。此外,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的关系成为摆在学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对此也有学者尝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如胡红生认为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不是一个东西,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前者更易变化, 而后者则更具有稳定性, 社会心态是社会心理与各种社会历史因素相互作用下的一种表现形式 (16) 。
总体上, 在唯物史观的研究论域中, 社会心理的含义基本达成了共识, 但社会心理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厘清, 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心理的实质。
2. 社会心理的构成与层次结构
对社会心理构成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从内容构成入手, 另一种则是从形式构成入手。顾春明从社会心理的内容要素入手, 认为构成社会心理的感觉、情感、动机、愿望、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这些内容要素之间并不是杂乱排列的, 而是有一个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同时他认为这些内容要素通过一定的群体如民族、阶层、阶级等表现出来, 并形成三种形式。因而社会心理的形式构成和要素构成表现为一个多向度、多层次的“立体网络的结构” (17) 。王桂娥根据社会心理反映社会生活中不同领域价值关系这一实质而把社会心理内容构成分为技术心理、经济心理、政治心理、道德心理和审美心理 (18) 。吴道康认为社会心理是一种普通的意识, 因此可根据意识内容划分为政治、经济、法律、艺术、道德、哲学、宗教、民族和文化传统等。他认为社会心理的内容构成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开放的系统 (19) 。戴焰军把社会心理的内容要素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浅层社会心理和深层社会心理, 其中浅层社会心理具有易变性和灵活性, 包括感觉、愿望、动机等, 而包括民族性格、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的深层社会心理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20) 。
总体上, 我国学者对社会心理的内容构成和形式构成及其结构的划分是比较清晰的, 这样的划分揭示了社会心理范畴的丰富性, 对更为精准地界定社会心理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也启迪我们应多向度地对社会心理展开立体研究, 如社会心理的各要素、各层次和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及影响深度和影响速度等问题。
3. 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关系
对于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之间的关系, 普列汉诺夫提出了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论断, 即社会心理是一切思想体系的共同根源。后来的学者们针对这一观点进行了不同的诠释。何关银在分析普列汉诺夫关于社会心理两个来源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心理“双向效应”的观点。他认为思想体系和社会心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思想体系的来源和动力是社会心理;其次, 社会心理“软约束”思想体系;最后, 社会心理对思想体系的吸收和改造作用。社会心理对思想体系的“基础效应”就是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实现的 (21) 。顾春明认为我国长期以来只是从社会存在的角度去剖析社会意识形态, 缺乏从社会意识形态自身内部去探讨它, 而从社会心理的视角去研究社会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因此, 他分析了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之间的双向的制约和影响 (22) 。李澄从分析社会心理特征出发比较了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异同, 认为社会心理先于思想体系而产生;社会心理是自发形成的, 而思想体系则是加工的产物, 但二者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思想体系对国家、民族和时代的作用有较大的威力, 社会心理的作用是低层次的;社会心理与社会现实生活是直接的关系, 思想体系则与社会生活是间接的关系 (23) 。李来伙认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之间有着双向的直接作用, 它既是思想体系产生的精神动力和内容来源, 又对思想体系有着“筛选”和“过滤”的功能 (24) 。
总体上, 我国现有关于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解读普列汉诺夫观点和说明二者关系的层面, 缺乏对它们构成要素的相互影响力的精细研究。
4. 社会心理的中介作用
学者们针对社会心理中介作用展开了较为细致的研究。许苏民剖析了作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中介的社会心理的矛盾运动的过程, 认为来自社会心理的社会意识一旦形成又会对新的社会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新的社会心理经过“凝结沉淀”在社会历史条件下“氤氲化生”, 经职业的思想家对其改造加工后形成新的社会意识。因此, “凝结沉淀”和“氤氲化生”是社会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 二者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心理的不断发展 (25) 。李来伙在阐述社会心理对经济政治有直接的反作用和对意识形态有直接的制约和决定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心理的双向直接作用, 以此阐述了社会心理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中介 (26) 。何关银在阐述社会心理的“双向效应”基础上论述了社会心理的中介作用和地位 (27) 。韩庆祥指出人的选择活动虽然是被现实中的经济和政治因素最终决定的, 但是经济政治因素对人选择活动的影响必须通过社会心理这个中介才能起作用。因此社会心理对人的行为选择的直接影响是不能忽视的。他探讨了文化、社会心理和人的行为选择三者之间的关系, 认为文化长期的积淀内化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性格, 它们隐性决定着人的行为选择活动。由此, 他提出了“社会心理隐性决定论”的重要论断 (28) 。徐晓风受到韩庆祥观点的影响, 在阐述社会心理中介作用与社会心理对人的选择具有“隐性决定”影响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调我国马克思人学理论研究构建“中层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为具有中介作用的社会心理应成为我国人学研究的新论域, 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注入新的血液, 从而推动我国人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29) 。姚锡长也强调了社会心理对经济政治和思想理论的重要意义, 认为学界应该把探讨社会心理在思想体系和政治经济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这个中介作用的现实运行机制作为研究重点, 并认为我国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应该以社会心理作为其关键环节和基础, 展开对中国当代社会心理的研究, 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心理基础 (30) 。
社会心理的中介地位与作用是社会心理理论的核心论题, 但是国内现有对社会心理中介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现实中具体运用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 应当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三、社会心理研究的走向
发端于西方的社会心理理论在我国历经近40年的研究历程,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不可忽视的成绩。然而, 在充分肯定进步和成绩的基础上, 我们也应该承认,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社会心理的研究至少还存在着以下两大问题:
第一, 重视不够, 成果不多。目前对社会心理的研究还不是我国理论研究的热点, 现有教科书中几乎没有社会心理的内容, 有的仅仅提到“社会心理”一词而没有相关的详细说明。近40年来我国学者从哲学视角专门系统研究社会心理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虽有近百篇, 但大部分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成果, 着作仅仅只有三部, 主要是胡红生的《社会心态论》、严国红的《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理研究》和钱革的《从世界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心理思想的历史回眸与当代评析》。
第二, 研究的视野褊狭, 研究方法单一。目前我国哲学界对社会心理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主要局限于对普列汉诺夫社会心理思想的解读和诠释, 侧重于从社会心理的内涵、特征、构成、中介作用、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关系等相关范畴开展研究和诠释, 对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心理缺乏系统的专题研究, 这与社会心理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也势必影响唯物史观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有鉴于此, 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薄弱环节进行加强:
第一, 文本解读仍需进一步深入和拓宽。“社会心理”概念是由普列汉诺夫创造性地提出的, 因此, 我国学者对社会心理思想的文本解读, 主要集中在普列汉诺夫的作品上, 而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中的社会心理思想的解读还存在诸多的遗漏与疏忽, 如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心理思想的逻辑体系、社会心理理论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缺乏研究和思考。事实上, 社会心理思想不仅蕴藏在普列汉诺夫和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中, 而且还散落于其它一些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献着作中。如列宁对俄国民众文化心理的关注、布哈林的社会心理思想、毛泽东的军事社会心理思想、邓小平关于管理的社会心理思想与***的干部社会心理思想等,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的领域。学术界应大力加强对上述文献中社会心理思想的梳理、解读, 推动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思想的系统、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第二, 对社会心理理论中的诸多重要问题要加强分析和研究。首先, 要对社会心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进行准确界定。社会心理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在以往研究中, 对社会心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界定不清, 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社会心理的理论意义, 导致哲学界对社会心理的关注和研究不够。其次, 要重视对社会心理理论被忽视的原因和危害的分析。我国传统教科书中长期缺乏社会心理的相关内容, 造成其应有的理论地位无法得到体现。而社会心理研究的缺位也使得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只能让位于社会学和心理学。因此, 应重视对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危害的分析,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 要加强对社会心理的评判及其标尺的探讨。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 无论是从历时性维度还是共时性维度来看, 社会心理都是多元的。而这些多元的社会心理直接支配着人们多元的社会行为, 这些社会行为又会对社会发展造成多种影响。那么这些多元社会心理有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应该如何评判?我们对它们进行评判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既是唯物史观中的重要的理论问题, 也是分析社会现实的实践问题。因此理应成为我国社会心理研究中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再次, 研究社会心理应当与当前“中国问题”和“现实逻辑”结合起来。我国未来社会心理研究应实现面向“中国问题”的研究转向, 应与我国社会治理的实践结合起来, 对中国社会心态的现状和社会心态的培育等诸多问题进行学理分析、解答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心态的变迁。因此, 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社会心理的构建就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新的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目标。因此, 要推进我国社会心理理论的研究, 就要走进新时代, 走入我国当下社会治理的实践, 把对社会心理的理论研究置于我国“现实逻辑”的基础之上, 将社会心理理论研究与我国的“现实逻辑”与“中国问题”结合起来, 在培育良好社会心态的实践中推动社会心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这是之前我国学术界做得不够的地方, 也是未来我国社会心理研究应该积极努力的方向。
注释:
1 (12) 王荫庭:《普列汉诺夫论哲学史方法论的若干问题》, 《江汉论坛》1980年第2期。
2 许苏民:《试论普列汉诺夫关于社会意识两种基本形态的学说》, 《江汉论坛》1981年第2期。
3 (25) 许苏民:《论社会心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中介》, 《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
4 潘春葆:《从历史唯物主义看社会心理产生、发展的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研究》1986年第1期。
5 (21) (27) 何关银:《试论社会心理的双向效应》, 《哲学研究》1987年第6期。
6 (17) 顾春明:《论社会心理的结构、特征及其实践作用》, 《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5期。
7 (14) (19) 吴道康:《也谈社会心理---与王桂娥同志商榷》, 《江汉论坛》1993年第3期。
8 (28) 韩庆祥:《社会心理隐性决定论:文化、社会心理和人的选择》, 《哲学动态》2012年第1期。
9 (29) 徐晓风:《社会心理和人的选择---人学研究的新论域》, 《哲学研究》2015年第3期。
10 严国红、高新民:《论弗洛姆社会潜意识理论与马克思社会心理思想的异同》, 《福建论坛》2012年第7期。
11 马建辉:《普列汉诺夫社会心理理论的阐释学启示》, 《上海文化》2015年第12期。
12 (18) 王桂娥:《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心理范畴》, 《江汉论坛》1992年第2期。
13 严国红:《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心理”内涵界定的实质》, 《江汉论坛》1980年第2期。
14 胡红生:《社会心态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第48页。
15 戴焰军:《论社会心理的层次性及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唯实》1998年第6期。
16 顾春明:《论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双向影响与制约》, 《齐鲁学刊》1987年第2期。
17 李澄:《论哲学与社会心理》, 《学术界》1989年第2期。
18 (26) 李来伙:《试论社会心理的双向直接作用》,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
19 姚锡长:《论唯物史观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理基础研究》,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
酒精依赖是因长期过度饮酒,进而出现心理上无法对酒精有所控制的渴求状态,精神及躯体都表现出难以抑制的需要饮酒,进而损坏人体健康。由酗酒导致的精神、躯体疾病不仅是医学领域的问题,也是各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地处湖南偏远西部山区的辰州府发生严重教案。教案发生过程中,两位内地会①的英国传教士胡绍祖(J.R.Bruce)②、罗国荃(R.H.Lewis)③被殴毙,教堂被捣毁,酿成严重的中外交涉。结果,所有涉案文武官员均受到严...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对2008年癌症发病和死亡人数统计分析,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乳腺癌患者作为社会特殊人群拥有较低的社会地位,其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更低[2]。当已婚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时...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成就卓着,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的同时,人们的心理状况也可能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即心理随时代发生变迁。...
题目:人际沟通障碍的产生与克服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人际沟通障碍的产生(一)人际沟通中的常见障碍(二)组织中有效管理沟通的组织降碍二、人际沟通障碍的克服(一)主动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和前提(二)简化语言是有效沟通的主要手段(三)...
摘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审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体系结构,不仅是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实践的迫切要求。社会心理既有普通心理层面,也有社会潜意识。社会普通心理又可区分为社会时尚心理、社会正统心理与社会传统心理三个基本层次,...
全国635万医务人员,一年要完成60亿门急诊人次、1.2亿住院人次和2800万例手术量[1],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院又首当其冲地投入到救护工作;医务人员工作艰辛,责任重大,夜以继日地服务,作着无私的奉献。据2012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公布《居民对医...
腐败行为的诱发因素多种多样, 从心理分析视角来探究腐败问题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对于分析腐败心理、研究腐败行为进而找寻预防和减少腐败的应对之策, 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治合法性体现了社会公众对现存政治权威的认同、支持和服从,实际上反映了政府行动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政府绩效对社会公众心理预期的迎合程度。迈克尔罗斯金在其专着《政治科学》中认为,政治合法性体现出人们内心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认为政府...
探析近年来偶像崇拜的多元化、个性化和模糊化趋势,折射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心理分化、心理冲突和消极心态影响的困境,因此政府加强社会心理疏导要重视偶像崇拜蕴含的大众心理需求,合理引导偶像崇拜,健全心理疏导服务体系。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